摘 要:我國在現(xiàn)行法律中,關于遺失物和善意取得二者之間的區(qū)別,有著本質(zhì)上的差異,遺失物是原權利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丟失,從而脫離原權利人,原權利人并沒有丟棄該物的意思,該物與人身分離并不意味著該物屬于無主物。如若將遺失物歸屬于善意取得的范圍內(nèi),在無法保障原權利人所有權的同時,更加違反了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秩序。
關鍵詞:遺失物;善意取得;信賴保護;所有權歸屬
在我國民法中,遺失物屬于物權法中的一個內(nèi)容,對于遺失物的拾得問題,一直存在爭議,遺失物的拾得問題一直是普遍關注的問題,社會這個大框架不是一個圓滿無缺的器具,很有可能昨天擁有的東西,今天就失去。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你不小心弄丟了一件東西,其價值或高或低,當他人拾得你所丟失的物品時,該遺失物是否能被拾的人收入囊中,歸拾得人所有?屬于的話,怎樣合理合法屬于,不屬于的話,為何不能歸拾得人所有?何為善意取得,遺失物與善意取得之間存在著何種關聯(lián)?遺失物在拾得時是否屬于善意取得的范疇之內(nèi)?這將是以下所要探討的內(nèi)容。
一、關于遺失物的法律規(guī)定
關于我國的遺失物拾得問題,我國立法中它雖不是物權法的基礎性制度,但卻在社會實踐中確占據(jù)了普遍性,這對我國司法實踐研究的突破性,具有很大程度上的意義。[1]
當我們在生活中遺失了某件對于我們具有特殊意義,或者貴重又或者一件普通的物品時,無論其價值貴重與否,遺失物歸還原主都顯得非常重要。在我國現(xiàn)行法律中,關于拾得人與遺失人的權利,處于一個不平等的狀態(tài)下的。拾得人的權利規(guī)定范圍小,內(nèi)容少。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應該賦予拾得人相應的報酬請求權,因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拾得人的積極主動性,遺失物被拾得人拾得以后,拾得人主動尋找或等待失主回來的情況,在現(xiàn)實中只占據(jù)極少數(shù)比例,甚至于不會出現(xiàn)。因為,拾得人在花費時間和精力,為遺失物尋找遺失人時,對于拾得人本身來說,處于一種不平衡的關系中,首先考慮到能否尋找到失主,再者,由于遺失物本身的某些性質(zhì),很可能在尋找的過程中,還需要拾得人自己支付某些必要費用,在左右權衡利弊的情況下,拾得人由于自身利益私心的驅(qū)使,很少會站在遺失人的角度為其考慮問題,因此,遺失物往往很難再回到失主手中。再然后,我國法律中,關于遺失物的規(guī)定,從本質(zhì)上來說,也沒有完全盡到為拾得人考慮,從拾得人的角度出發(fā)立法,規(guī)定無人認領的遺失物所有權最終為國家所有,因此,只有很少數(shù)一部分人履行,多數(shù)人并不在乎該條規(guī)定,通常情況下在拾得的瞬間就將物品占為己有,主要是認為自己在付出時間精力后,卻要無條件全部交予國家所有,該規(guī)定的絕對性沒有考慮到私人的利益,這就讓實行的難度在不斷增加。同時,法律也沒有明確為公眾與私人之間的道德問題,劃分出一條清晰的界線,規(guī)定出私人的合法權益在與國家公共利益出現(xiàn)相突時,如何更好的承認個人的權利與維護國家利益。所以法律中的規(guī)定,便與拾得人的內(nèi)心想法背道而馳,便在找到失主也無法得到相應利益好處,也在無法找到失主,不由分說統(tǒng)一交給國家的這兩種情況下,很大一部分人更加傾向于將自我認為具有價值的物品私自處理,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將其占為己有,并非自愿上交國家處理。上交國家的規(guī)定,在立法中雖過于絕對化,但卻在保障所有權的立場上有著關鍵作用,所以,私自處理占為己有,就使得與最開始的立法目的相違背,使二者之間存在了沖突點,違背了原有的立法原則。
二、遺失物的處理辦法
根據(jù)《民法典》第318條:“遺失物自發(fā)布招領公告之日起一年月內(nèi)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痹撘?guī)定從國家及遺失人角度出發(fā),遺失物的遺失并非遺失人主觀意愿而丟,所以不得將拾得的遺失物交由個人私自處理,依據(jù)法律法規(guī),應交由國家合法處置。
第一,遺失物非基于遺失人的主觀意愿,在不知情或不小心的情況下,將自身的某件物品丟失的,根據(jù)其有關規(guī)定,在拾得遺失物時,拾得人應及時尋找遺失物物主,并將拾得的遺失物歸還給失主。但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拾得人難以尋找到失主,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及時聯(lián)系有關部門,通過相應措施來尋找到失主,這是最符合國家立法規(guī)定的做法,但不排除拾得人在尋找失主的過程中產(chǎn)生部分必要的費用。若遺失的物品貴重,拾得人可要求支付因不可避免所產(chǎn)生的必要費用,這里的有關費用并非報酬,是對拾得人在盡到善良管理義務的同時,對其作出的肯定鼓勵,但有一個例外,若失主以廣告懸賞的方式尋找遺失物的,就應該支付相應的報酬,二者不可混同;
第二,在有關部門收到的遺失物,是知道遺失人時,應該及時通知失主來認領,不知道的,應以發(fā)布公告等形式讓失主盡快前來認領,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自發(fā)布公告之日起一年內(nèi)內(nèi)無人認領的,遺失物歸國家所有?!庇嘘P部門在保管遺失物的過程中,沒有盡到妥善管理義務的,從而故意造成故意或重大過失的,致使遺失物損毀滅失,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三,如果受讓人并非私下有意識,與無權處分人私下進行交易,而是通過拍賣途徑,或向有經(jīng)營資格的經(jīng)營者二次購得遺失物的,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權利人在請求返還原物時,應支付受讓人在購得該物時所支付的費用。在權利人支付該筆費用后,可向無處分權人索要該筆費用,從而維護原物主的所有權。三、遺失物是否屬于善意取得的范圍
遺失物究竟是否屬于善意取得的范圍,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研究的問題,不僅關乎社會展,而且關乎個人利益。從始至終都是一個論點較多的問題。善意取得的對象是占有委托物,在我信賴于你的基礎上,我把原本就屬于我的物品委托交給你保管,我倆之間存在著彼此信任的關系,這便是“信賴”的產(chǎn)生。善意取得制度便是在這個基礎上產(chǎn)生的。反觀遺失物,遺失物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丟失的,從而脫離原權利人,但原權利人并沒有丟棄該物的意思,該物與人身分離,并不意味著遺失的物品屬于無主物,因此與善意取得不同,遺失物沒有“信賴”這個前提,是純意思的不慎丟失,沒有交予任何人,托付于其他人任何關系。二者有著明顯的區(qū)別,讓所保護的對象,有著本質(zhì)意義上的不同。善意取得保護市場交易中秩序的公正,保證財產(chǎn)的交易安全,是本著維護整體性利益,以犧牲個別利益為原則的方式,來換取整體的穩(wěn)定平衡。遺失物是在于保護原權利人的所有權,私人權利神圣不可侵犯,物的歸屬始終有著它的原主,二者由此便出現(xiàn)了保護意義上的本質(zhì)區(qū)別。在市場經(jīng)濟洪流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善意取得制度的建立雖可以被絕大部分的人理解,但是遺失物為何不能適用善意取得的制度中的條文規(guī)定,為何無法使善意取得制度與遺失物制度,將所有權的歸屬問題淪為一談。
善意取得基于信賴而產(chǎn)生,原權利人對物的占有為間接占有,是原權利人主動放棄對物的直接占有的權利,在發(fā)生物權的糾紛時,由于原權利人與相對人之間,所產(chǎn)生的這種特殊信賴關系,我們更應該保護那種交易中的信賴關系,這不光是市場經(jīng)濟時代下的政策性要求,也是道德的要求,倘若這種信賴無法被法律保護,就顯得社會中的道德品質(zhì)無法長久存在,沒有人愿意再去遵循內(nèi)心的想法,做出對社會有價值的事。從另一方面來看,善意取得中,對信賴關系的保護與社會總信賴的保護相比較,特殊信賴的破壞與一般信賴相較而言,其危害要小得多,因此,對于遺失物來說,乃是毫無防備的,既是無意識狀態(tài)下丟失的,就沒有信賴委托關系的存在,如果遺失物適用善意取得制度,這便是換了個方法鼓勵社會群體在發(fā)生類似的事情上要做出錯誤的選擇,鼓勵人們拾金要昧、勇敢盜竊,不講誠信,不遵法紀,以一種慫恿的手段來占取財物,這顯然是不符合立法目的的。對于所有權如此匱乏的保障,用博登海默老師話可以說:“又使得人們回到了對于物的所有惴惴不安的原始狀態(tài)下了。仿佛又回到了茹毛飲血的僅靠先占和強力取得物之所有的狀態(tài)”這不是我們所愿意看到的。
善意取得制度的不斷更新完善,無論從法律角度還是道德角度出發(fā),都是對該制度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使之與社會發(fā)展的軌跡更加契合,為的是將我國立法愈發(fā)科學化與合理化,道德和法律二者即為平衡又互為對立,道德觀和法律價值觀念二者應相輔相成,或許今天的法律仍無法將遺失物與善意取得二者相結合來歸為一個整體來說明,但從實際的角度出發(fā),遺失物與善意取得二者本身在各自領域起著不同確尤為關鍵的作用,他們無論從保護私人利益還是公眾利益,又或者從遺失人還是拾得人的角度出發(fā)來完善該制度,但在我看來,沒有一條法律條文,能同時成全兩個相矛盾的觀點,因此,在這個完善的過程中,它們都盡力發(fā)揮著他們的法律特征,盡可能的保護屬于它們保護領域范圍內(nèi)的利益。二者既然保護的利益對象相對立,我們只能認真遵法守法,成為一名合格守法的公民,尊崇社會秩序,遵守法律道德。
注 釋
[1] 解靜:《論我國的遺失物拾得制度》《科技信息》2011年第18期
參考文獻
[1] 解靜:《科技信息》2011-06-26[G]
[2] 馬寧:《法治與社會》2019年第18期[J]
[3] 博登海默[美]《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律方法》1999[M[
[4] 陳鵬生:《中國古代法律三百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M]
[5] 孫憲忠:《論物權法》法律出版社 2001[M]
[6] 付春明:《善意取得制度新論》中國民商法律網(wǎng) 2000[C]
作者簡介:徐焱(1978年6月)男,遼寧沈陽人,漢族,講師,研究生,現(xiàn)任職于云南民族大學法學院,研究方向為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