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芬
(江蘇省南京東山外國語學校,江蘇 南京 211100)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推動了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在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具備適應時代的教學能力,能夠將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融入教學過程,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促進教育信息化目標的實現(xiàn)。微課,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實體教室型授課方式,通過數(shù)據(jù)化的方式還原課堂,拓寬了教育的渠道,將話語權和主動權交給學生,是目前應用范圍較廣、推廣度較高的信息教學平臺和信息教學手段。本文對教師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微課進行論述。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成功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狀態(tài),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有效地導入新課能讓學生迅速進入課堂情境,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大有益處,而通過微課就可以輕松實現(xiàn)導入目標。例如,在講授《沁園春·長沙》時,教師可以提前將這首詞的作者生平和寫作背景制作成微課,讓學生觀看后就能從“知人論世”的角度初步感知這首詞,為之后理解詞的重難點打下基礎。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省課上時間,而且可以彌補學生基礎知識的不足。再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前,教師可以將原文的選段和視頻的選段結合起來導入教學內容,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加深學生對課文具體內容的理解,方便他們接下來對本節(jié)課重難點的討論,有效提高教與學的實際效果。
創(chuàng)設適合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引入預設的教學情境,能讓學生真正地投入課堂,在課堂上真正有所得。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巧妙應用微課,就能創(chuàng)設出有效的教學情境。例如,在教學《安妮日記》時,教師可以利用電影《安妮少女日記》中的相關內容制作微課,在課堂上播放。在學生認真觀看后,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為什么和平是最可貴的”引發(fā)全體學生的深入思考,然后分組討論,交流匯報。再如,在《江南的冬景》的教學中,教師可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資料,在微課設計中加入江南元素,形式包括圖片、視頻、音頻等,使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到江南冬天的景象,以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把微課運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為學生打造一個代入式的教學情境,彌補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不足。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微課實現(xiàn)教學重難點的聚焦。注重教學的條理性,聚焦課堂重點,能夠讓學生有目的性與針對性地學習,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成效。微課能夠使重難點很清晰地凸顯出來,也便于教師對整節(jié)課進行系統(tǒng)設計,從而促進學生感性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發(fā)展,將學科知識運用自如,進而有效地改善學生語文學習的效果。例如,在《我心歸去》的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作者寫思鄉(xiāng)過程的整體行文脈絡,將教學重點落在思鄉(xiāng)、思人的情感之上,并對本文出色的環(huán)境描寫、心理狀態(tài)描寫進行賞析,整體構思要全面體現(xiàn)其情感特征與哲理、美學情懷。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一兩個重難點,搜集素材,制作成相應的微課,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進行有效的課外拓展延伸,從而達到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將課堂引向縱深。例如,在教學話劇《雷雨》時,教師可以利用電影《雷雨》的內容提前制作微課,讓學生了解話劇的基本常識和主要內容,進而讓學生認真地思考《雷雨》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象。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之間進行積極主動的討論,通過這樣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雖然這些內容并不是教材規(guī)定的內容,但是其作為課堂上學習內容的延伸與補充,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比傳統(tǒng)教學方式,微課對學習內容的呈現(xiàn)更加直觀,大大增加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信息獲取量。再如,在教學《荷塘月色》時,教師可從課文散文的體裁出發(fā),引導學生通過課外拓展查閱作者相關的資料,并讓學生對比散文與小說的區(qū)別,查閱朱自清的其他散文,總結行文特色,從而有效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要想推廣微課教學,就必須構建相關的體系和制度,將微課教學落地生根,更好服務于語文教學,更好地體現(xiàn)微課教學的育人理念。
教師應立足于微課“微”的特點,提高教學效率,針對重點進行突出式的引入,選用的導入內容應短小精悍、輕快自然。例如,在《孔雀東南飛》一課的微課設計中,教師可收集朗誦音頻,于微課開始階段播放,使學生能從聽覺上感受到該文的意境和情感,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避免課程教學本末倒置。
將微課和教學設計相結合,能使授課效率和質量更高。以《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確定授課內容、教學目標,再將需要教學的內容整合起來,對識字、音韻、詩詞主旨、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和情感表現(xiàn)手法進行分析,通過縱向分析和橫向比較加深學生對古典文化的理解。
簡潔的回顧收尾并不意味著敷衍了事地結束課堂,而是要對課程內容進行整體梳理,再將重點內容單獨歸納出來,讓學生復習微課內容。例如,在《我有一個夢想》的微課設計中,教師可先對全文進行總結,對作者的夢想進行梳理,再以開放性的話題引發(fā)學生對自己夢想的思考。這不僅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還能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耳濡目染地養(yǎng)成歸納總結的習慣。教師還可以針對所教授的內容和課外拓展知識設置幾個課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獨立解決。
總之,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微課,能夠有效轉變傳統(tǒng)授課模式,是教育事業(yè)與時代同步的重要表現(xiàn),能夠改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培育學生的工具意識和實踐能力,從而提升語文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地使用微課,充分發(fā)揮微課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