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20世紀以來經濟停滯理論研究的三次高潮

2020-11-27 06:09蔣雅文楊蘋蘋
南開經濟研究 2020年1期
關鍵詞:經濟學家資本主義理論

蔣雅文 楊蘋蘋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至今已有十余年之久,但是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復蘇依然乏力。以美國為例,2010—2016年的實際GDP年均增長率只有2.08%,而2002—2007年的年均增長率為 2.7%①BEA National Economic Accounts.Gross Domestic Product-Percent Changes from Preceeding Period[EB/OL].https://www.bea.gov/national/index.htm#gdp。,危機后的美國經濟恢復未見明顯起色,顯著的經濟停滯現象再次出現。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停滯的出現是經濟周期所呈現的外部現象,從經濟周期理論的視角來認識經濟停滯問題可以更系統地梳理各派經濟學家的觀點主張。20世紀以來,資本主義國家不斷遭受經濟危機的侵蝕,經濟學家在探討以何種方式擺脫危機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關于經濟停滯問題的不同認識。

回顧歷史,20世紀以來經濟停滯理論曾經三次成為理論熱點,構成三次研究高潮,分別發(fā)生在 20世紀 30年代的“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時期、70年代的“滯脹”(Stagflation)時期和2008年以來的“大衰退”(The Great Recession)時期??梢钥闯?,經濟停滯問題的研究高潮往往發(fā)生在嚴重的經濟危機期間,現實的經濟停滯現象激發(fā)了各派經濟學者的研究熱情,對經濟停滯問題的關注成為學術研究熱點,從而形成經濟思想史上的研究高潮。顯然,回顧和總結這三次有關經濟停滯問題的研究高潮,無疑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大蕭條”激發(fā)經濟學家關注經濟停滯問題

1929年 10月,美國資本主義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大蕭條”中,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也同樣遭受毀滅性打擊。之后,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增長極其緩慢。1930年至1939年間,美國經濟呈現全面停滯,失業(yè)率平均為 18.2%①保羅·巴蘭,保羅·斯威齊.壟斷資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7:227。。由此,經濟停滯問題成為美國乃至整個資本主義社會面臨的最嚴重的現實問題,激發(fā)了各派經濟學者的關注和研究,形成了20世紀以來經濟停滯理論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一)主流經濟學家從消費與投資角度對經濟停滯的爭論

在“大蕭條”期間,西方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 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與弗里德里奇·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Hayek)關于經濟周期和經濟危機問題曾產生了曠日持久的爭論。這場爭論在經濟學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凱恩斯與哈耶克都親歷了危機的全過程,但是在認識引發(fā)危機的原因問題上,二人的觀點迥然不同。哈耶克認為經濟危機的產生是投資過度導致的,通過市場的自我調節(jié)便可以恢復經濟的穩(wěn)定,從而順利擺脫危機。凱恩斯則從需求的角度出發(fā),認為美國遭遇的大危機是有效需求不足導致的,只有政府在危機中實行擴大需求的措施才能擺脫停滯趨勢。哈耶克與凱恩斯都沒有否認危機后的長久蕭條,并且清醒地認識到經濟停滯現象所帶來的深刻影響。雖然哈耶克早于凱恩斯成功預言了此次蕭條的產生,卻沒能提出短期內擺脫危機的有效建議。凱恩斯則通過對經濟周期與經濟危機的分析找到了適用于政府的有力舉措,從而在經濟思想史上開創(chuàng)了屬于凱恩斯主義的時代。凱恩斯與哈耶克分別成為凱恩斯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自此之后,每當資本主義面臨重大危機時,這兩種思想流派都站在理論爭鋒的前沿并交替成為占據主導地位的經濟學思想。

在“大蕭條”期間,除了凱恩斯與哈耶克關于危機的爭論之外,一場從經濟周期視角認識經濟停滯困境的爭論同樣引燃了學術界。其主要參與者是阿爾文·漢森(Alvin Hansen)和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漢森的觀點主要收錄在《充分復蘇還是停滯》一書中,熊彼特則在《商業(yè)周期循環(huán)理論》一書中進行了回應。

漢森認為,資本主義的常態(tài)并不必然是增長和積累,而是有可能數十年乃至永遠陷入經濟增長低迷、失業(yè)率上升和產能過剩的困境。從工業(yè)革命到20世紀初的一百多年間,由于技術進步、人口增長和新領土開拓等因素,投資的誘因十分強大,生產得到迅速發(fā)展?!按笫挆l”之前,資本主義經濟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漢森認為,“寡頭壟斷可能是導致股市異常熱潮的一個因素,這反過來又給資本市場帶來了難以置信的廉價投資基金……然而,考慮到在貨幣和資本市場、社會保障、集體談判、最低工資立法、農業(yè)價格方面的制度安排不充分。如果沒有這種特殊繁榮的特征,我們可能經歷類似的停滯?!雹貶ansen A.H.Growth or Stagnation in American Capitalism[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36(4):414。但是,隨著這些因素的削弱,以及存款保險制度和企業(yè)折舊補貼制度等政策引發(fā)的公司儲蓄增加,美國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經濟停滯將成為常態(tài)。這種理論表現出對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發(fā)展前途的擔憂。漢森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可能出路就是國家干預經濟,特別是由政府擴大財政支出,增加投資機會來刺激經濟。

熊彼特認為,漢森對經濟停滯的解釋是“關于投資機會日趨枯竭的理論”。他認為,“資本主義本質上是一個(內生)經濟變化過程。如果沒有這種變化,資本主義社會就不可能存在。經濟功能的主要基礎——資本主義引擎——如果崩潰: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企業(yè)家;沒有企業(yè)家的成就,沒有資本主義的回報,也就沒有資本主義的推動力?!雹赟chumpeter J.A.Business Cycles:A Theoretical,Historical,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apitalist Process,Volume 2 [M].New York and London: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39:1033??梢?,在熊彼特看來,創(chuàng)新與企業(yè)家是真正關系到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市場上出現新的創(chuàng)新因素,如新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法,才能夠帶動經濟的繁榮,而新的創(chuàng)新活動同樣會引起其他市場主體的爭相模仿以獲取利潤。當市場上大部分企業(yè)實現模仿后,創(chuàng)新因素削弱,經濟便會陷入停滯狀態(tài)。隨著創(chuàng)新的出現與消逝,形成資本主義經濟的擴張與收縮。創(chuàng)新浪潮的起伏影響著經濟的波動,經濟發(fā)展也呈現出周期性特征。因此,熊彼特認為 20世紀 30年代美國經濟的停滯只是創(chuàng)新浪潮處于經濟周期的波谷階段。

雖然漢森與熊彼特在認識資本主義經濟停滯問題上觀點不一,但是兩人在認識視角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漢森的分析基于外生因素的理論,包括領土、人口和技術,從這些因素中找尋資本主義經濟停滯的秘密。熊彼特則基于內生的創(chuàng)新周期理論,將創(chuàng)新視為影響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根據創(chuàng)新活動的波動來判斷經濟的起落。漢森與熊彼特對資本主義經濟停滯問題的不同解讀豐富了學界對該問題的認識。令人遺憾的是,二戰(zhàn)的爆發(fā)使整個世界都陷入混亂,關于經濟停滯問題的爭論也隨之消散。

(二)左派學者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對經濟停滯的剖析

對于“大蕭條”時期的經濟停滯問題,左派學者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也給予了頗多關注,主要集中在左派學者卡萊茨基和斯坦德爾以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格羅斯曼的研究上。

波蘭左派經濟學家米哈爾·卡萊茨基(Michal Kalecki)最早提出了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具有停滯趨勢,他認為應從資本主義表現出的壟斷性質來認識經濟停滯問題??ㄈR茨基從馬克思再生產理論的視角,提出了同凱恩斯大體相同的有效需求理論。他在思考經濟停滯問題時引入了壟斷因素,并關注壟斷程度和其他因素(如與有效需求、資源利用程度等相聯系的因素)一起對于收入分配的影響??ㄈR茨基把不完全競爭或壟斷因素的存在看作是經濟不能實現充分就業(yè)均衡的重要因素。他將宏觀經濟分析和微觀的市場活動的分析結合起來,這也是他勝過凱恩斯的地方??ㄈR茨基的有效需求理論是從馬克思的實現論引申出來的,因而卡萊茨基理論中存在馬克思理論的成分,在分析方法上也具有馬克思的理論特征。另外,卡萊茨基也十分重視投資的作用,認為投資的變動是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和周期波動的決定性力量?!巴顿Y的悲劇就在于投資因為它有用而引起危機?!雹貹alecki M.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Business Cycle,1933-1939[M].New York:Kelley Publishers,1969:31。在考察投資和經濟發(fā)展的長期趨勢過程中,技術創(chuàng)新作用更加明顯??ㄈR茨基認為創(chuàng)新的強度越高,投資的增長越快,資本主義經濟的增長也越快。在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后期,創(chuàng)新的強度將下降,從而投資的增長和經濟的增長也將放慢。創(chuàng)新強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資本主義日益增強的壟斷性質。隨著寡頭壟斷結構的發(fā)展,大廠商由于受到的競爭壓力較小,采用新的發(fā)明和生產技術的動因也有所減弱。因此,寡頭壟斷的加強必然帶來資本主義經濟增長速度的衰減,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經濟會表現出明顯的停滯趨勢。

奧地利左派經濟學家約瑟夫·斯坦德爾(Josef Steindl)在1952年發(fā)表了《美國資本主義的成熟與停滯》(Maturity and Stagnation in American Capitalism)一書,提出了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停滯理論。斯坦德爾把生產能力利用程度和過剩能力的概念置于分析中心,論證寡頭壟斷必然導致生產能力利用程度降低到期望保持的能力利用水平以下,而非期望的過剩能力的長期存在會影響投資從而使私人資本的增長放慢,這會導致資本主義經濟陷入停滯②Steindl J.Maturity and Stagnation in American Capitalism[M].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52。。在受馬克思主義傳統影響的西方左派學者中,斯坦德爾是系統研究“停滯問題”的先驅。他不但從宏觀角度考察壟斷對資本主義經濟的影響,而且提出了一套系統理論來闡明壟斷產生經濟停滯趨勢的必然性。斯坦德爾把生產能力利用程度置于分析的中心,抓住了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生產過程中的一個本質現象。他提出的壟斷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生產能力利用率低下且生產能力利用率低下會阻礙投資迅速擴大的論點,對于理解壟斷資本主義的宏觀經濟運動具有重要意義。

除了左派經濟學家從壟斷資本主義角度認識經濟停滯問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在“大蕭條”期間也參與了經濟危機問題的爭論。亨里克·格羅斯曼(Henryk Grossmann)作為德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在“大蕭條”發(fā)生的前夕,就出版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積累規(guī)律和崩潰(包括危機理論)》一書。他預言到這場嚴重的經濟危機并對資本主義“崩潰論”進行了論證。他通過建立崩潰模型預測到資本主義體系不會一次性徹底地崩潰,而是會發(fā)生一系列一次比一次更為嚴重的危機。在格羅斯曼的崩潰分析中,他假設所有市場都保持供給和需求的均衡,價格和貨幣價值不變,“利潤率趨于下降規(guī)律”導致了資本主義最終崩潰的宿命。雖然格羅斯曼對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進行了回應,但是由于語言的限制,格羅斯曼的觀點在“大蕭條”發(fā)生后對學術界并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力。與格羅斯曼直接論證資本主義“崩潰論”不同,美國共產黨人劉易斯·科里(Lewis Corey)在《美國資本主義衰落》一書中指出,發(fā)生在 1929年的經濟衰退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災難①Corey L.The Decline of American Capitalism[M].New York:Covici Friede Publishers,1935:12。。他認為“衰退不是崩潰”,但是大蕭條應該被視為經濟不穩(wěn)定和停滯趨勢不斷發(fā)展的證明,同時這也預示著資本主義制度“最后的、永久性的危機”。格羅斯曼和科里基本上都是從馬克思經濟周期理論的視角來討論資本主義的停滯趨勢,但是由于當時爭論的焦點集中在“崩潰論”問題上,關于資本主義面臨的經濟停滯問題的原因并沒有得到深入的探討。

(三)“大蕭條”背景下主流經濟學家與左派經濟學者的分歧與沖突

回望20世紀30年代經濟學家們關于經濟停滯問題的爭論,主流經濟學家與左派經濟學者存在著較大的分歧與沖突。主流經濟學家想通過對經濟危機發(fā)生機制的分析來擺脫長期蕭條的境況,力求能夠快速提振經濟。毫無疑問,主流經濟學家凱恩斯通過構建起來的有效需求理論為政府復蘇經濟提供了一劑良方,這些國家在“二戰(zhàn)”后開啟了經濟發(fā)展的“黃金時代”。但是,這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所面臨的危機問題,更無益于直面經濟停滯趨勢。經濟停滯問題并沒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與主流經濟學家認識停滯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的是左派經濟學者,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在認識經濟停滯問題時,側重于從更廣闊的格局來判定資本主義的長久發(fā)展趨勢。他們從馬克思關于“利潤率趨于下降的規(guī)律”理論出發(fā),堅定地相信資本主義“崩潰”的必然性?!按笫挆l”更是激發(fā)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研究熱情,為此像格羅斯曼、科里等一批馬克思主義者都密切關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走向。只是,在這次危機中,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觀點并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力,包括格羅斯曼在內的很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所主張的“崩潰論”未能在學界引發(fā)思考。同樣,左派經濟學家斯坦德爾關于經濟停滯問題的研究在學術界也沒有產生重大影響。真正產生重大影響的是在他的研究基礎上巴蘭和斯威齊進一步闡發(fā)的壟斷資本主義“停滯理論”。在主流經濟學中,由凱恩斯主義分化出的新劍橋學派延展了凱恩斯關于經濟停滯問題的看法,與此同時,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也逐漸增強了在此問題上的話語權。這屬于經濟停滯理論研究的第二次高潮。

二、“滯脹”困境重燃經濟學家探討經濟停滯問題的熱情

二戰(zhàn)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出乎意料地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學界探討經濟停滯問題的興趣銳減。在經歷近二十年的經濟繁榮后,以美國為代表的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再次出現經濟停滯問題。上世紀70年代初的經濟危機將資本主義國家?guī)Щ氐浇洕鏊贉p緩、失業(yè)增加的困境中,與此同時還伴隨著通貨膨脹。以“滯脹”為特征的經濟危機,讓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停滯問題變得更加復雜,也重燃了學者們的研究熱情。新劍橋學派、現代貨幣主義學派、供給學派、激進政治經濟學派以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都參與到了此次爭論中,由此也形成了研究經濟停滯理論的第二次高潮。

(一)凱恩斯主義分支與新自由主義關于“滯脹”問題的對峙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 20世紀 70年代出現嚴重的“滯脹”問題。長期被追捧的凱恩斯主義在此次危機中受到前所未有的質疑,但是作為凱恩斯主義分支之一的新劍橋學派仍然對“滯脹”現象展開了分析。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尼古拉斯·卡爾多(Nicholas Kaldor)和瓊·羅賓遜(Joan Robinson)。他們認定經濟“滯脹”的出現是美國后凱恩斯主流學派錯誤理解和運用凱恩斯主義思想的結果,嚴厲地批評了該學派理論體系中存在的邏輯錯誤。尼古拉斯·卡爾多把經濟部門分為三類:初級部門,為工業(yè)提供必要的基本供應品;第二級部門加工業(yè)部門,提供投資品或消費品;第三級部門,提供輔助服務、欣賞性服務。在分析美國 1972—1973年的通貨膨脹時,卡爾多認為其起因是農礦產品價格的上漲(同時工資隨著生產費用的上升而上漲);同時,政府采用了強有力的抑制性貨幣政策來對抗通貨膨脹,從而造成了一次相當嚴重的經濟衰退①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現代國外經濟學論文選.第1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325。。除此之外,瓊·羅賓遜在分析停滯膨脹時,還從貨幣和資本主義經濟“不確定性”因素方面來解釋該問題。她認為,資本主義經濟是貨幣經濟,貨幣信用制度使得資本家投資非常方便而且不太受限制。當社會上投資率較高時,資源會向投資品生產傾斜,造成消費品產量的減少和工人工資實際份額的下降,這就會產生一種“通貨膨脹障礙”。投資率提高導致實際工資下降時,會促使工人通過工會提高貨幣工資的要求,從而導致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的通貨膨脹,最終造成經濟停止增長和大量失業(yè),出現停滯膨脹局面②顧海良,顏鵬飛.新編經濟思想史(第七卷)[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143。。羅賓遜作為后凱恩斯學派的代表人物,也曾試圖討論馬克思與凱恩斯的關系,但是在主流經濟學界并沒有產生較大的影響力。雖然凱恩斯之后的英國后凱恩斯學派在竭盡全力解釋資本主義的“滯脹”現象,但遺憾的是這并沒有扭轉資本主義出現的長期停滯趨勢。從理論適用上來說,凱恩斯主義已經無法為資本主義提供解決失業(yè)和通貨膨脹雙重問題的措施。正是在此背景下,反對國家干預和主張更好發(fā)揮市場作用的新自由主義逐漸占據了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地位。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對經濟停滯問題進行反思并提出解決對策。貨幣學派和供給學派作為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兩個主要流派,分別從貨幣供應量和供給與需求關系角度來認識“滯脹”現象。

現代貨幣主義學派認為,西方國家出現的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都是貨幣因素起作用的結果。貨幣供應量是決定產量、就業(yè)和物價變動的最主要因素。貨幣學派認為,要控制通貨膨脹,實現經濟的穩(wěn)定增長,最重要的是要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使之與經濟增長率大體相適應。美國出現經濟停滯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過度干預經濟。通貨膨脹引起的物價上漲導致價格機制無法有效發(fā)揮資源配置作用,也是造成經濟停滯的重要因素①吉林大學經濟系資料室.政治經濟學小詞典[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389?!,F代貨幣主義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米爾頓·布雷弗曼對于“滯脹”的原因進行分析時發(fā)現,“通貨膨脹和低速增長是政府龐大化的產物,兩者有相互強化的力量”②米爾頓·弗里德曼.危機中的自由經濟[J].國際經濟評論,1981(1):23。。龐大的政府必然會對經濟進行干預,造成一系列結果:稅收負擔加重,影響工作和存款的積極性;通貨膨脹日益加劇,會導致市場結構的不平衡;人們更注重投機活動來逃避通貨膨脹,而不是通過努力工作;政府為了制止通貨膨脹采取物價和工資管制,導致經濟資源無法得到有效的配置?,F代貨幣主義學派的出現,在美國經濟發(fā)生滯脹的條件下,對長期實行的凱恩斯主義思想和政策是一種有力的沖擊。

其實,現代貨幣主義學派只是從通貨膨脹方面對凱恩斯主義的經濟政策進行批評,面對經濟停滯和衰退仍然拿不出解決辦法。因此,一些贊成經濟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并不滿意現代貨幣主義這種有限的貨幣政策觀點。他們認為,經濟滯脹的根本原因是供給不足,如果增加了供給,就會滿足原先過剩的生產需求,通貨膨脹就會消失,而經濟供給的增加也就意味著經濟的增長而不是停滯。這些經濟學家的觀點形成了另一個重要的經濟自由主義理論流派——供給學派。供給學派從供給與需求的角度對“滯脹”現象進行分析。供給學派認為,凱恩斯所主張的“需求管理政策”是造成“滯脹”的根源?!皽洝睍r期美國的經濟與凱恩斯當時的大蕭條情況不同,需求的增長不一定會造成產量的增長,而只能增加貨幣數量、促進物價上漲,結果反而引起儲蓄率和投資率的下降、技術變革的延緩。只要需求擴大超過實際生產增長,通貨膨脹就不可避免。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必然出現停滯或下降,從而造成滯脹局面③陳承明,凌宗詮等.簡明西方經濟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193。。供給學派認為,在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同時出現的情況下,要研究如何促進生產和增加供給,從而提高供給的水平和能力。供給學派的經濟思想是在適應美國資本主義經濟“滯脹”的形勢和要求的背景下產生的。該學派的思想在20世紀80年代成為美國里根政府制定經濟政策的主要依據之一。實際上,在經濟政策方面,供給學派與凱恩斯主義都認為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實現供給與需求的均衡,都需要政府干預。二者的分歧只是這種干預的內容和作用方向不同。

(二)美國與蘇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對經濟停滯的深入探討

20世紀70年代在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的“滯脹”現象,主要引發(fā)了美國激進政治經濟學派的反應,該學派的諸多代表人物都對生產停滯與通貨膨脹現象進行了分析,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便是斯威齊、謝爾曼和福斯特。他們都提出了認識資本主義經濟停滯問題的重要論述。與“大蕭條”時期格羅斯曼從“利潤率趨于下降規(guī)律”解釋危機問題不同,斯威齊從消費不足的視角開啟了認識經濟停滯問題的思路,并形成了經濟停滯理論。

保羅·斯威齊(Paul Sweezy)指出,主流經濟學家對于經濟怎樣陷入“停滯”危機這個問題總是答非所問,并沒有給出具有啟發(fā)性的意見。斯威齊認為,“停滯的直接原因和三十年代是完全相同的,這就是具有強大的調節(jié)能力和微弱的投資力量的趨勢?!雹俦A_·斯威齊.經濟停滯的原由[J].胡天民譯.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1982(16):5。斯威齊在《壟斷資本》(他與巴蘭合作)中提出“經濟剩余”概念,用消費不足來解釋經濟停滯的產生?!敖洕S唷狈譃閷嶋H的經濟剩余、潛在的經濟剩余和有計劃的經濟剩余。在壟斷資本主義發(fā)展過程中,經濟剩余有不斷增長的趨勢,包括實際經濟剩余和潛在經濟剩余都在增加,但是,壟斷資本主義“總是形成越來越多的剩余,可是它不能提供為吸收日益增長的剩余所需要的因而是為使這個制度和諧運轉所需要的消費和投資出路。既然不能吸收的剩余就不會被生產出來,所以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的正常狀態(tài)就是停滯。”②保羅·巴蘭,保羅·斯威齊.壟斷資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7:105-106。

在論及資本主義經濟在二戰(zhàn)后所經歷的空前繁榮時,斯威齊和巴蘭認為,這是由于存在其他吸收剩余的方式,包括政府的軍費開支、商業(yè)促銷、重大創(chuàng)新刺激等,正是這些(外生)因素的存在推動了美國戰(zhàn)后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但是從 20世紀 70年代開始,美國經濟停滯趨勢重新出現。斯威齊強調,要探究20世紀70年代以來經濟停滯重新出現的原因,應該牢記:造成戰(zhàn)后長期擴張的每一種力量都有“自我抑制”的性質③保羅·斯威齊.經濟停滯的原由[J].胡天民譯.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1982(16):5。。戰(zhàn)爭的破壞得到了修復,被戰(zhàn)爭延期的需求得到了滿足。建造新工業(yè)(包括和平時期的軍事工業(yè))過程所需的投資比維持它們所需的投資大得多。工業(yè)生產能力擴張到最后又總是造成生產能力的過剩。美國在二戰(zhàn)中被抑制的投資需求在戰(zhàn)后得到充分的發(fā)揮,當經濟發(fā)展再次回到正常軌道,經濟停滯便成為資本主義經濟的常態(tài)。斯威齊認為要改變這種經濟停滯趨勢,需要思考用一種新經濟制度來代替現在的經濟制度。

以研究經濟周期見長的左翼學者霍華德·謝爾曼(Howard J.Sherman)認為,西方經濟發(fā)展中“滯脹”的產生主要由三個因素引起。首先,在20世紀60年代末的經濟蕭條中,普通的通貨膨脹使競爭價格略有增長,卻使壟斷價格暴漲。壟斷資本的價格行為是引起“滯脹”的首要因素。其次,政府的經濟政策對“滯脹”的形成和發(fā)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二戰(zhàn)后西方政府利用財政政策來阻止經濟蕭條的發(fā)展。但是,在政府試圖利用財政政策刺激總需求增長、解救蕭條和減少失業(yè)壓力的同時,大壟斷部門又完成了一輪新的通貨膨脹。政府試圖用財政政策來平抑物價和制止通貨膨脹時,又可能引起整個經濟災難性的失業(yè)。最后,在世界壟斷資本主義體系中,一方面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勢力的增長推進世界經濟中“滯脹”現象的形成和蔓延;另一方面西方各國政府推行的宏觀經濟政策進一步加劇“滯脹”的發(fā)展。在謝爾曼看來,西方經濟發(fā)展中出現的“滯脹”問題歸根到底是西方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制度造成的。在他看來,“我們必須消除這種經濟制度”①霍華德·謝爾曼.停滯膨脹——激進派的失業(yè)和通貨膨脹理論[M].厲以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248。,從而建立起一種美國需要的社會主義民主。

激進政治經濟學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約翰·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認為,壟斷仍是當代資本主義的根本趨勢,而且壟斷正超越民族國家界限進行積聚和集中。停滯的根源在于投資出路的枯竭,這一問題由于壟斷水平的提高而變得更加嚴重,壟斷趨勢將導致資本主義停滯和危機日益加重。剩余無論是絕對水平還是相對水平的不斷增長,均表明壟斷資本主義的剝削所得的總值越來越大,即存在過度剝削,這導致有效社會需求和投資出路存在減少趨勢,正是這種趨勢最終導致 1973年開始的蕭條長期不能擺脫②顧海良,顏鵬飛.新編經濟思想史(第8卷)[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588。。福斯特延續(xù)了激進政治經濟學派的研究思路,認為資本主義壟斷程度深刻地影響著經濟的長期停滯趨勢。

除了美國激進政治經濟學派,蘇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在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及其命運探討的過程中,也發(fā)現了資本主義所呈現出的停滯趨勢。別爾丘克在《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一書中,將經濟停滯總結為資本主義經濟周期呈現出的新特征之一。別爾丘克認為,停滯階段以其在周期過程中的不同狀況和不同職能有別蕭條階段。在個別國家中,停滯破壞了高漲階段或成為危機的替身,其特點是:生產和固定更新的停滯、生產能力開工不足和失業(yè)人數增加。但是,別爾丘克認為,停滯并不是新現象,以前也出現過。只是在二戰(zhàn)后,停滯比以前任何時期都更加普遍③別爾丘克.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的、中間性的和結構性的[M].雉 堞等譯.北京:東方出版社,1987:8。。別爾丘克特別指出英國和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的危機中遭受到停滯趨勢影響較大,這與全球性的生產過剩不無關系。別爾丘克從馬克思主義經濟周期的語境出發(fā),來探討資本主義經濟周期所呈現的停滯特征,這是一種不同于馬克思時代的周期新特征。因為在危機周期發(fā)生的過程中,經濟停滯越來越表現為一種長期的趨勢,而且影響力也逐漸擴大。

(三)“滯脹”背景下各經濟學派關于經濟停滯問題的分歧與沖突

20世紀 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出現的“滯脹”問題引發(fā)了不同類型經濟學派的密切關注,由此也形成了關于經濟停滯理論研究的第二次高潮。此次參與爭論的主要有繼承了凱恩斯主義傳統的后凱恩斯學派、持有新自由主義觀點的現代貨幣主義學派與供給學派以及主張變革制度的美國激進政治經濟學派和蘇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這場關于經濟停滯問題的爭論從參與的學派類型來看,要比“大蕭條”時期更為豐富。雖然各派經濟學者在“滯脹”問題上持有不同的觀點,但根據認識視角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西方主流經濟學家內部關于“滯脹”問題的探討,即后凱恩斯學派與現代貨幣主義學派、供給學派的爭論,他們主要是想通過正確處理供給與需求的關系來解決資本主義“滯脹”問題。另一種是受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影響而形成的激進政治經濟學派和蘇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他們主要從馬克思關于經濟危機理論的語境出發(fā),對壟斷資本主義制度進行制度性批判。對比這兩種不同類型的經濟主張可以發(fā)現,由于視角和立場的不同,二者在認識“滯脹”問題上也出現了分歧與沖突。一方面,在探究經濟停滯趨勢產生原因的過程中,激進政治經濟學派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理論范疇剖析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現實,構建激進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堅持認為壟斷因素的增強導致經濟停滯趨于常態(tài)化。主流經濟學家則著重研究經濟運轉過程中的現象問題,想單純通過經濟活動過程中存在的供給與需求、貨幣供應量等具體措施的運用來探索資本主義面臨的“滯脹”困境。另一方面,主要體現在如何看待經濟危機背景下的經濟停滯問題。主流經濟學家在探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面臨的停滯問題時,基本上沒有形成周期性的危機理論。他們認為經濟過程中的停滯是經濟運行中政府政策失誤造成的對自行充分就業(yè)的偏離。通過調整政府政策便可以化解危機中的經濟停滯。美國激進政治經濟學派和蘇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都認為,資本主義出現的“滯脹”問題是由資本主義制度內在的基本矛盾決定的。資本主義經濟停滯問題的產生與壟斷資本主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隨著資本主義壟斷程度的不斷增強,資本主義經濟表現出來的停滯將趨于常態(tài)化。

三、“大衰退”背景下經濟學家再次反思“長期停滯”問題

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憑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技術優(yōu)勢和新自由主義的制度基礎在20世紀80年代走出了“滯脹”困境。但是,2008年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再次遭遇重大挫折,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全球金融動蕩,資本主義經濟陷入持續(xù)低迷狀態(tài),此次金融危機又被稱為“大衰退”。“大衰退”引發(fā)西方主流經濟學家與左派經濟學者研究經濟停滯理論的第三次高潮。西方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資本主義經濟正在經歷“長期停滯”,這種停滯是長期實施零利率政策的結果。左派經濟學者認為,停滯問題應從資本主義長期金融化上尋找突破口,金融化的發(fā)展壓縮了實體經濟的成長空間,導致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持續(xù)性降低。

(一)主流經濟學家在金融危機后關注“長期停滯”問題

2008年金融危機發(fā)生后,20世紀70年代以來占主流地位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面臨挑戰(zhàn)。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所建立起來的制度基礎并沒有讓資本主義經濟步入穩(wěn)定的增長階段,反而使其在 2008年遭遇到更大的衰退。這次經濟衰退讓西方主流經濟學家對資本主義發(fā)展前景表示擔憂,部分學者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已經進入“長期停滯”狀態(tài)。

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H.Summers)在2013年IMF年會上首次提出“長期停滯”(Secular Stagnation)理論。他認為,“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美國經濟增速維持在較低水平,經濟復蘇十分緩慢。美國實際的國內生產總值與危機前相比有較大差距,經濟已經陷入長期停滯。”①Summers L.H.Speech at the IMF Fourteenth Annual Research Conference in Honor of Stanley Fischer[Z].Washington,IMF Economic Forum:Policy Responses to Crises,November 8,2013。與以往主流經濟學家分析經濟停滯問題不同的是,薩默斯更強調停滯的長期性問題。他認為,造成經濟長期性停滯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美國等發(fā)達經濟體均衡實際利率為負這一現象將長期存在;二是總需求不足還會通過“遲滯效應”(hysteresis effect)降低經濟體的潛在產出水平,從而進一步降低長期經濟增速。所謂“遲滯效應”主要是指短期經濟波動對勞動力市場造成永久性傷害,自然失業(yè)率隨之升高,進而導致潛在經濟增速降低。薩默斯主張借助財政政策來應對當前的長期停滯問題主要基于以下考慮:一是由于經濟停滯狀態(tài)的長期性,財政政策不會因為內在時滯較長而難以發(fā)揮效果;二是長期停滯狀態(tài)下存在較多的閑置產能,積極財政政策對私人投資和消費需求的擠出效應將會減弱,因此積極財政政策可以更有效地拉動總需求;三是積極財政政策可以通過擴大政府支出等方式增加就業(yè),通過減稅等方式刺激企業(yè)投資和創(chuàng)新投入,從而減弱“遲滯效應”,提高長期經濟增速。

薩默斯提出“長期停滯”理論后,很多學者表示認同。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從貨幣角度分四個方面分析“長期停滯”問題。首先是零利率下限比想象的影響更大。當零利率政策不能恢復充分就業(yè),長期停滯問題會比過去“流動性陷阱”成為新常態(tài)更加普遍??唆敻衤J為零利率下限的貨幣政策會遇到許多問題。其次是實際利率呈現下降趨勢。2014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在“大緩和”時期,長期實際利率呈現下降趨勢;如果觀察短期利率,這種趨勢就更加明顯了。再次是自2000—2007年以來,基本面已經發(fā)生重大變化,主要表現在杠桿率不斷上升的結束,勞動年齡人口增長放緩,導致住房和生產性資本投資的減少。雖然其他因素也會影響長期停滯的存在,但是這些因素則讓這種停滯令人擔憂。最后是政府采用非常規(guī)政策解決長期停滯存在困難。如果進入長期停滯階段,政府采取零利率下限的貨幣政策會遇到困難。但是,采取赤字消費的財政政策只會解決暫時的難題,而無法維持長久需求②Teulings C.,Baldwin R.,Secular Stagnation:Fact,Causes and Cures[J].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2014:61-68。。基于以上分析,克魯格曼認為,美國和西歐已經進入長期停滯,在這個過程中要從宏觀經濟政策方面展開反思。

羅伯特·戈登(Robert J.Gordon)認為,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增速就已處于緩慢狀態(tài)。戈登從歷史學與經濟學的角度對美國的經濟增長進行了分析。他認為美國在 1870年到 1970年之間經濟取得飛速增長是因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一系列偉大發(fā)明和后續(xù)的增量式創(chuàng)新帶動了經濟的增長。但是在 20世紀 70年代之后,美國的經濟開始放緩,不平等加劇、教育停滯、人口老齡化和聯邦政府債務的不斷增加,都進一步阻礙了生產率增長。生產率增長的受阻自然會帶來經濟的低迷。因此,在戈登看來,美國在 1870年至 1970年的顛覆式經濟變革及其創(chuàng)造的輝煌將不可再現。美國經濟發(fā)展停滯不是因為發(fā)明者失去了靈感,而是因為從許多維度來看,現代生活水平的諸多基本要素在當時已一一具備,包括食品、服裝、住房、交通、娛樂、通信、健康、工作環(huán)境等等。與此同時,戈登認為,來自四個方面的阻力因素抑制了美國經濟的增長。首先是日益增長的不平等將導致收入增長轉向 1%的頂層收入階層,只留下很少一部分給 99%的底層收入階層。其次是受教育程度不再像 20世紀大部分時間那樣提升得很快,從而減緩了生產率提高。再次是隨著嬰兒潮一代的退休,人均工時也在減少。最后是退休人員比例上升、勞動年齡人口比例下降、預期壽命延長都將在2020年后共同推動聯邦債務占GDP的比例邁向不可持續(xù)的上行軌道。這四大阻力非常強大,強大到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不給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留任何空間①羅伯特·戈登.美國增長的起落[M].張林山譯.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8。。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派對經濟停滯的新認知

雖然西方主流經濟學家在 2008年金融危機發(fā)生后已經認識到資本主義面臨著嚴峻的經濟發(fā)展問題,但他們并不認為資本主義制度本身正在遭遇重大的發(fā)展危機。與主流經濟學家認識經濟停滯問題的角度不同,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不同學派從資本主義制度性因素尋找經濟停滯的原因和解決之策。

2008年金融危機已經過去十余年之久,但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fā)展未見明顯起色,經濟停滯已成為發(fā)達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常態(tài)。其實,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經濟停滯問題就一直困擾著資本主義經濟。主要表現在實體經濟領域的投資機會大幅度縮減,而金融領域的投資大規(guī)模膨脹,從而引發(fā)了經濟發(fā)展的虛假繁榮。經濟停滯的出現顯然是金融化政策不斷擴張的結果。

20世紀70年代,斯威齊等學者就意識到經濟停滯與金融化存在著內在的關系。斯威齊認為,大規(guī)模金融投機與經濟停滯具有相互反饋的機制,即資本主義長期停滯的困境催生金融領域擴張,而金融的大發(fā)展又造成經濟更深層次的停滯。在壟斷資本主義時期,隨著經濟剩余的增長,政府的軍費開支、商業(yè)促銷、重大創(chuàng)新刺激等吸收剩余的方式已經無法實現充分就業(yè)。這就需要尋找新的吸收剩余的方式,金融發(fā)展便成為其重要方式之一。實體經濟的停滯意味著經濟生活日益依賴金融業(yè)務擴大貨幣資本積累;但金融業(yè)務根本無法脫離實體經濟的約束持續(xù)擴張;脫離實體經濟基礎的投機泡沫必定破裂并導致一系列嚴重問題②陳 弘.當前金融危機與當代資本主義停滯趨勢[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9(7):8-16。。斯威齊認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會陷入到金融化與經濟停滯循環(huán)往復的怪圈之中。只有從資本主義制度本身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才有可能真正擺脫經濟發(fā)展困境。斯威齊的分析將金融化引入到了左派經濟學者的研究視野當中。2008年金融危機的發(fā)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斯威齊金融化分析的正確性。

在斯威齊分析金融化與經濟停滯關系的基礎上,福斯特提出“壟斷金融資本”概念,強調當前資本主義已經處于“壟斷金融資本主義時期”。福斯特認為,一方面,壟斷金融資本代表當前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本積累停滯趨勢和金融資本擴張趨勢的雙重特征?!百Y本主義具有雙重積累體制,即在資本積累過程中既包括對實物資產的所有權,也包括對實物資產的虛擬要求權。在此背景下,資本主義經濟體制自一開始就蘊含著實物資本積累與金融投資矛盾并存的可能性?!雹偌s翰·貝拉米·福斯特.資本主義的金融化[J].王年詠譯.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7(7):9-13。另一方面,壟斷金融資本內部本身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即金融資本并不能脫離實體經濟而獨立發(fā)展。資本主義在面臨經濟停滯困境時,試圖借助金融擴張的方式來緩解經濟危機。但是,金融資本的發(fā)展從根本來說還是對剩余價值的分配,是社會財富向金融寡頭的重新集中,沒有實體經濟的發(fā)展作為支撐,金融資本的擴張帶來的將是更深層次的金融危機。在福斯特看來,2008年金融危機的發(fā)生正是金融大擴張的結果。金融化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停滯問題,反而會讓危機的爆發(fā)一次次地沖擊資本主義制度。

除了美國激進政治經濟學派,美國積累的社會結構學派對金融危機后美國經濟的停滯趨勢也進行了分析。該學派的代表人物大衛(wèi)·科茨(David M.Kolz)從積累的社會結構理論(SSA)出發(fā),提出“經濟結構體制的不斷演化會對長期宏觀經濟績效產生影響,這才是導致當前停滯的原因?!雹诖笮l(wèi)·科茨,彭迪卡·巴蘇.經濟停滯與制度結構[J].朱安東,陳 旸譯.政治經濟學季刊,2018(1):117??拼耐ㄟ^分析美國 2009年以來的經濟增長率發(fā)現,2008年金融危機后美國經濟確實出現了長期停滯的現象??拼恼J為,主流經濟學家薩默斯和戈登在分析影響經濟長期停滯因素的過程中忽略了制度因素的影響力。積累的社會結構理論則著重分析了美國金融危機以來制度因素對經濟停滯產生的重要影響。該學派認為,自 20世紀 80年代以來出現的新自由主義的 SSA,從最初推動資本積累到當前阻礙積累,進而引發(fā)了停滯。自由主義的 SSA從促進積累到阻礙積累的轉變是造成20世紀30年代和2008年危機后停滯的共同原因③大衛(wèi)·科茨,彭迪卡·巴蘇.經濟停滯與制度結構[J].朱安東,陳 旸譯.政治經濟學季刊,2018(1):137。。社會積累結構理論認為,危機后的停滯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但不是永久性的,“通過構建新的 SSA來出臺一套新的經濟和政治制度,穩(wěn)定資本主義制度中的主要關系”可以帶來總需求的長期上升,從而改善這種長期停滯趨勢。

(三)金融危機后關于經濟停滯理論爭議中的共識與默契

2008年金融危機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面臨著長期的經濟停滯問題。在此期間,主流經濟學家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開始重新思考引發(fā)經濟停滯的更深層次原因。自此,經濟停滯理論研究的第三次高潮興起并持續(xù)至今。值得注意的是,主流經濟學家和西方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在認識經濟停滯問題上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雙方開始將分析經濟停滯的視角轉向社會和制度因素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力。最為明顯的便是主流經濟學家戈登,他認為社會發(fā)展中的不平等加劇、教育停滯、人口老齡化等社會因素嚴重影響了經濟發(fā)展。無獨有偶,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在《21世紀資本論》中也看到了金融危機后資本主義的經濟停滯現象,他重點分析了當前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所面臨的財富分配不均所帶來的收入差距拉大的社會問題。在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各流派中,美國激進政治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開始重新定義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階段問題。美國積累的社會結構學派認為資本主義出現的經濟停滯是制度性因素帶來的不利后果,只有調整制度才能遏制資本主義的停滯趨勢。隨著經濟停滯問題的不斷探討,主流經濟學家已經不再僅僅從經濟事實出發(fā)來認識經濟停滯,他們與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越來越達成一種共識:金融危機背后的經濟停滯現象的持續(xù)與資本主義存在的制度因素不無關系。

四、結 語

20世紀以來經濟停滯理論研究的三次高潮表明,經濟停滯問題從未真正離開。資本主義經濟停滯的種種表現往往都預示著資本主義嚴重經濟危機的存在?;仡?20世紀以來經濟停滯理論研究的三次高潮,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發(fā)現。

其一,關于經濟停滯的爭論具有學派延續(xù)性。從關于經濟停滯問題的爭論史中發(fā)現,許多經濟學派長期關注著經濟停滯問題,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發(fā)生嚴重危機后。其中就一直有凱恩斯主義者的身影,并且在不同的時期都對此問題有所回應。從最初凱恩斯對經濟停滯的初步認知到后來新劍橋學派對“滯脹”的重新解讀,都表明了這種學術研究的傳承性。西方左派經濟學家對經濟停滯理論也進行了長期的關注,并結合資本主義發(fā)展呈現出的新特點進行重新闡釋。在認識經濟停滯問題時,其一貫堅持資本主義壟斷程度的不斷增強是造成經濟停滯的重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在經濟停滯理論研究的三次高潮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長期關注著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問題,“經濟停滯”現象的產生更加激發(fā)了他們探討資本主義發(fā)展趨勢的熱情。

其二,關于經濟停滯理論的研究始終存在視角的差異性。雖然主流經濟學家與左派學者都認識到經濟停滯問題的重要性并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但雙方的理論立場和理論立足點截然有別。西方主流經濟學家主要從經濟停滯的現象出發(fā),提出跨越困難期的解決辦法,從未對經濟停滯的反復出現進行深入的理論分析。因為在他們那里,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合理性是不容質疑的。左派學者則認識到資本主義日益增強的壟斷性質和資本主義自身的制度局限性是導致經濟停滯不斷出現的重要根源,主張對資本主義經濟體制進行徹底變革,體現了鮮明的理論批判性和科學預見性。值得一提的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在認識資本主義經濟停滯問題上表現出了更高的整體性思維,他們是立于馬克思所構建的資本主義危機視角來審視資本主義面臨的長期停滯問題的。

其三,關于經濟停滯理論的研究呈現出共同性與交叉性。從20世紀以來經濟停滯理論研究的三次高潮發(fā)現,無論是主流經濟學家,還是左派經濟學家,在認識經濟停滯問題時均呈現出了一定的共同性和交叉性。一方面,從研究對象來講,主流經濟學家和西方左派經濟學者存在著研究的共同性。兩者所研究的直接對象都是資本主義當下的經濟狀況,同時也時刻關注時代條件變化所呈現出的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新特點。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后出現的停滯與通貨膨脹并存的局面和2008年金融危機后呈現的停滯與金融化問題,主流經濟學家和左派經濟學家都試圖從中探索新的解決思路。另一方面,主流經濟學家和西方左派經濟學者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存在著研究觀點的交叉性和融合性。這種交叉和融合主要表現在研究觀點的相互借鑒和接納。在“滯脹”時期,這種特征已經開始顯現。新劍橋學派作為凱恩斯主義思想的分支,其代表人物羅賓遜已經開始試圖借鑒卡萊茨基和馬克思的相關思想來解釋經濟停滯問題了。在 2008年金融危機后,法國經濟學家皮凱蒂也試圖對主流經濟學有所突破,他從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制度性因素視角來認識資本主義面臨的停滯和危機問題。這種交叉與融合從一定程度上也顯示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強大吸引力。

經濟停滯問題從本質上講是經濟危機問題。馬克思、恩格斯曾經對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趨勢進行過科學論證,并指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存在注定了其最終走向滅亡的結局。從歷史上看,當資本主義經濟面臨停滯困境時,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fā)生重大危機的時刻。因此,正確認識經濟停滯問題實際上是理解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的有效途徑,也是各派學者交鋒的焦點。從“大蕭條”以來,經濟停滯問題一而再再而三地成為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社會面臨的重要難題,困擾著西方主流經濟學家與非主流學者。從經濟停滯理論研究的三次高潮看,主流經濟學家在研究過程中試圖尋找資本主義擺脫經濟危機的絕佳方法,而左派學者則一直在探究資本主義存在基礎的永久性不穩(wěn)定和歷史命運問題。

雖然 2008年的經濟-金融危機已經過去十余年之久,但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增速仍無法令人滿意,失業(yè)率依舊居高不下。盡管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不斷地通過調整經濟政策、提高技術水平和擴大海外市場來試圖走出停滯困境,但是“美國和資本主義世界在這場‘大衰退’結束后,并未出現通常的周期性高漲,而是進入一個相對停滯時期,即‘長期蕭條’”①高 峰.論長波[J].政治經濟學評論,2018(1):92。。一些學者所期待的資本主義所謂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并沒有阻止經濟停滯的反復出現和遷延日久。

經濟停滯問題的研究反映了一定時期的社會經濟根基和理論潮流走向。當資本主義面臨重大危機時,經濟學界關于這一問題的討論尤為熱烈。在 20世紀 30年代的“大蕭條”發(fā)生后,西方主流經濟學中凱恩斯主義盛行,這一理論倡導的國家宏觀調節(jié)為西方資本主義走出停滯困境提供了理論支撐。當資本主義經濟在20世紀70年代面臨“滯脹”難題時,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主張充分發(fā)揮市場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資本主義的停滯問題。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fā),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再次面臨停滯窘境,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開始受到質疑。在此期間,受馬克思主義影響的非主流學者從未停止對停滯問題的思考。他們將資本主義經濟停滯歸結為資本主義壟斷因素的增強,并且明確強調這種經濟停滯已經日益呈現出常態(tài)化,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局限性。

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提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即“兩個必然”)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3。,1867年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響了”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9。,他們終其一生都在為資本主義的滅亡而不懈奮斗。回顧20世紀以來關于經濟停滯問題的三次研究高潮,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兩個必然”和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歷史命運判定的科學性。雖然西方主流經濟學家堅持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只是經濟波動或經濟周期過程中的正?,F象,但是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長期經濟低迷似乎開始讓主流經濟學家也喪失了信心。當資本主義呈現出長久的經濟蕭條和不景氣時,資本主義制度的合理性也面臨前所未有的置疑,經濟停滯再次敲響資本主義最終走向滅亡的喪鐘。

猜你喜歡
經濟學家資本主義理論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fā)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對資本主義及其發(fā)展趨勢辛勤探索的力作
——《資本主義及其發(fā)展趨勢的比較研究——基于國際理論家的視角》評述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
理論創(chuàng)新 引領百年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蔡昉:富足的“窮人經濟學家”
逆全球化:資本主義最新動向研究
“全球80名經濟學家預測經濟走勢”
誰給了經濟學家“出場費”?
重要更正
呼伦贝尔市| 临邑县| 慈溪市| 闽清县| 丰台区| 三穗县| 广灵县| 夏津县| 白沙| 克什克腾旗| 林周县| 浦东新区| 岳阳市| 临潭县| 德化县| 宝应县| 杨浦区| 辽宁省| 塘沽区| 石泉县| 福泉市| 通城县| 长葛市| 顺昌县| 龙胜| 淮阳县| 浦江县| 南宫市| 大渡口区| 黄冈市| 青河县| 蒙阴县| 子长县| 太谷县| 衡阳市| 民勤县| 四子王旗| 云梦县| 淮阳县| 井冈山市| 万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