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對交通運輸工具的需要之后,人類就一直在和運輸過程中產(chǎn)生的摩擦力較勁。摩擦力是一種存在于物體接觸面之間,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量。這種力量無處不在,實際上它對物體的運動無差別地起著支撐和阻礙的雙重作用。
要怎么打敗摩擦力呢?一項偉大的發(fā)明誕生了,那就是輪子。輪子能夠減少摩擦力,因此它幾乎改變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輪子的出現(xiàn)減少了摩擦力,交通運輸工具就被發(fā)明出來,人類可以到更遠的地方旅行,增長見識,增加交流,人們生產(chǎn)出來的產(chǎn)品可以被運送到其他地方,進行商業(yè)貿易。交流和貿易又大大促進了文明的發(fā)展。
此后,交通工具的每一次革新,無非都是從兩個方向著手:增強動力與減少摩擦力。為減少摩擦力,人們發(fā)明了潤滑油,降低接觸面的摩擦系數(shù);又發(fā)明了鐵路、公路,讓車輛能夠在較平滑的面上行駛;隨著工業(yè)技術的進步,又想方設法使交通工具的每一個零件更精密,減少相互間不必要的碰撞摩擦……最后,人們想,既然摩擦力是存在于接觸面之間的阻力,那么,只要接觸面不存在,不就徹底戰(zhàn)勝摩擦力了嗎?于是,磁懸浮列車就誕生了。
磁力存在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原理,以這種原理為基礎,在電磁力的作用下,使列車與軌道之間處于完全沒有接觸的狀態(tài),從而實現(xiàn)了零摩擦力,讓列車可以高速、平穩(wěn)、安靜地奔跑。
磁懸浮列車在交通工具中已不鮮見,日本、德國和中國都有一些磁懸浮列車線路在運營。這些線路大多于近30年開始興建,但已經(jīng)可以實現(xiàn)最高400千米的運營時速,大大快于同時代的其他軌道交通速度。而正在建設中的北京到上海磁懸浮線路,時速將達600 千米,幾乎可以和飛機相媲美。盡管目前在遠距離交通中,磁懸浮列車數(shù)量不多,但看起來它更具前瞻性,更可能成為未來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