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增強
〔摘要〕生命教育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生命教育的價值與意義在于:其一,生命教育喚起對人的存在價值的人文思考;其二,生命教育啟迪對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宗旨的理性思考;其三,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將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要關注以下要點:一是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生命認知;二是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感悟生命的可貴;三是走進幸福心理學讓生命充盈蓬勃;四是重視高危學生的預防性輔導,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防患于未然。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生命都是需要關懷和呵護的。
〔關鍵詞〕生命教育;生命意義感;敬畏生命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31-0004-03
當前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xiàn)代化進程中,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但是社會矛盾與沖突,社會不穩(wěn)定的風險與隱患也在增加。尤其是數(shù)字化時代的多元文化與價值觀念對于人們的沖擊,使得學校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諸如學生學業(yè)壓力持續(xù)增大、拒學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危機事件不斷增多、身心健康問題,以及家庭教育問題,等等。2005年,上海市教委頒布了全國首部中小學生生命教育指導綱要,時隔15年,我們重新審視生命教育的價值與意義,進一步推進生命教育實踐,對于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一、生命教育的價值與意義
(一)生命教育喚起對人的存在價值的人文思考
當代社會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物質(zhì)化傾向弱化了人對自身存在價值與意義的思考,弱化了人對有意義生活的向往,弱化了人對精神世界的追求。19世紀以來,科學理性主義的迅速發(fā)展,遮蔽了人的精神價值和生存意義,人的完整性和主體性喪失,人成為“單向度的存在物”,人的精神世界被疏離了。如何擺脫這種困境,走出人自身生命的異化?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哲學家們提出了種種哲學主張,其中根本的精神就是“找回失落的精神世界”,歸還生命的完整性。德國哲學家狄爾泰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他認為,人文世界不同于自然世界。自然界一切都是機械運作,服從于特定不變的秩序。而人文世界不是僵死的、機械的世界,是一個自由的和創(chuàng)造的世界,是一個意義世界,人文世界是由一種內(nèi)在的力量——有意識的生命所驅(qū)動。功利主義的教育無視孩子的天性,無視孩子的需求,在“分數(shù)第一”“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的成人意志下,孩子的生活世界被擠壓,孩子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日益喪失。與此同時,成人與孩子的和諧關系受到了損害。孩子也是有主體人格的大寫的人,不要把孩子當成考試的機器,不要把孩子當成功利主義教育的工具。
(二)生命教育啟迪對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宗旨的理性思考
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是現(xiàn)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指出:“教育應當促進每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fā)展。應該使每個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時代所受的教育,能夠形成一種獨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識,以及培養(yǎng)自己的判斷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確定在人生的各種不同的情況下他認為應該做的事情?!笨梢?,人的全面發(fā)展是身體、心智、精神的和諧發(fā)展。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培養(yǎng)學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熱愛生命的態(tài)度,增強生活的信心和社會責任感,樹立積極的生命觀,使學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實現(xiàn)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可以說,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內(nèi)在要求,也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三)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理上有不同的范疇。而從學生健康發(fā)展的視角看,兩者之間是密切聯(lián)系,相互交融的。因為人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如前所說,人的全面發(fā)展是身體、心理、精神的和諧發(fā)展,它也是學生健康心理的發(fā)展目標。在學生的心理與精神層面的融合之處,有更多生命教育的議題。如,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探索“我是誰”實質(zhì)上也是對自己生命意義與人生價值的探討;又如,面臨生命的喪失而對學生開展的哀傷輔導,其意義在于引導學生從對人的死亡的討論感悟生命的可貴;再如,在對抑郁有自殺行為的學生的輔導中,如何讓其從自我貶低、生命無意義感中走出來,等等。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框架里,生命教育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議題,可以說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二、對生命教育實踐的若干思考
從上述理性分析和近年來國內(nèi)中小學生命教育推進的實踐來看,將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
(一)建立科學的生命認知
應該讓每個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唯一性,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有時是很脆弱的,要珍惜生命。事實上,現(xiàn)在不少學生生命意識模糊,2005年我們曾經(jīng)對中小學生的生命意識和生命觀作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居然有半數(shù)以上的中學生認為人能夠“死而復生”,這實在應該引起教育者的深思。
究其原因,網(wǎng)絡的虛擬世界中對生命展現(xiàn),往往脫離了真實的現(xiàn)實世界,在有的網(wǎng)絡游戲里人有多條命,是可以死而復生的。而有些青少年往往分不清虛擬和現(xiàn)實之間的界限,這就顛覆了青少年對生命唯一性的科學認知。正如有的學者所說,“在游戲中,角色動作的模仿、擊殺對手的感覺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使青少年對于生命產(chǎn)生麻木或其他感受;在動畫片上,不死的主角身體也會對青少年的生命認知產(chǎn)生有錯誤的引導?!盵1]尤為嚴重的是,網(wǎng)上還有不少死亡游戲的網(wǎng)站,誘導極少數(shù)學習、生活遇到挫折的孩子迷戀死亡游戲,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直至自殺的悲劇發(fā)生。“藍鯨游戲”是一個通過社交網(wǎng)絡進行的游戲,游戲的參與者多為青少年,組織者會要求他們每天完成一個規(guī)定的殘酷的任務,最后的一個任務就是自殺。我們關心的是這個游戲為什么會在青少年群體中流行,有學者認為,“該游戲之所以流行,根本在于青少年感到生命意義的缺失,當生命趨于虛無,自殺就有了意義,誘導自殺的藍鯨游戲就有了存在的市場。”[2]因此,只有幫助青少年建立積極向上的生命意義感,拒絕生命的虛無,才能讓他們遠離這些死亡游戲。
生命意義感(Meaning in life),是指個體領會、理解或看到他們生活意義的程度,并伴隨他們覺察到自己生命或人生目的、使命、首要目標的程度。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生命意義感對個體幸福和健康具有重要預測作用,對生活滿意度、積極情感和身體健康的預測作用顯著,缺乏生命意義感則是焦慮、抑郁、空虛、無聊等心理問題產(chǎn)生及自殺意念(或行為)出現(xiàn)的重要原因。孟四清、劉金明[3]對全國
5246名中學生進行調(diào)查,結果表明,31.7%的中學生生命意義感缺失??梢姡e極的生命意義感的培養(yǎng)是青少年生命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同時,幫助學生健康上網(wǎng),培養(yǎng)學生網(wǎng)絡安全和網(wǎng)絡道德意識是更為積極的教育策略。
(二)在生活實踐中體悟生命的可貴
生命與生活密不可分。生活是人的一種生存狀態(tài),是生命存在狀態(tài)的體驗。陶行知說:“什么叫生活?一個有生命的東西在一個環(huán)境里生生不已的就叫生活。人生就是要‘活——要‘生活?!鄙畹母緝?nèi)涵是生生不息的生命,生命是生活的體現(xiàn)。
要讓學生敬畏生命,不僅要進行認知學習,還要能學會體驗學習。體驗是對親身經(jīng)歷的反思,是全身心融入對象后對意義的揭示,是對生命意義的感悟。通過體驗就能豐富自身的情感,提升人生境界。生命不僅需要學生去認識,更需要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去體驗,體驗生命的過程是對生命意義逐步把握的過程。在青少年的生活世界里,生命體驗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如,在喪失與哀傷輔導中學會對生命的珍愛。面對親人、同學的生命喪失,會有悲傷,在悲傷之中我們常常懷念與逝者生前一起相處的難忘時光,從而更加珍愛生命。又如,在人類重大災難事件之中對生命的感悟。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fā)是一場席卷全球的公共衛(wèi)生危機事件,我國在這場人類與病毒搏斗的過程中,展現(xiàn)了許多動人的畫卷,廣大醫(yī)護人員日益奮戰(zhàn)在抗疫第一線搶救病人,醫(yī)學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研制疫苗,建筑工人爭分奪秒建方倉醫(yī)院,志愿者深入社區(qū)防控,解放軍指戰(zhàn)員為抗疫工作提供各種支持保障,所有這些都是一場場活生生的生命教育。它可以讓青少年感受到在大災大難面前的人間真情。體會到對他人生命的關懷是一種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大愛情懷。正如弗洛姆所說,“愛主要是一種對世界和對自己的情感,這種情感是一個人的生命態(tài)度的基礎,它決定了一個人與世界的聯(lián)系方式。愛包括關懷、責任、尊重,既包括對自己生命的關懷、責任和尊重,也包括對他人生命以及自然界一切生命的關懷、責任和尊重?!?/p>
此外,在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班團隊活動、節(jié)日紀念日教育、儀式教育、學生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有豐富的生命教育議題,可以讓學生參與、體驗和感悟到生命的意義。
(三)走進幸福心理學讓生命充盈蓬勃
積極心理學倡導者塞里格曼說“我以前一直認為積極心理學的主題是幸福,它的測量標準是生活滿意度,而今幸福的含義變得更加豐富,它的目標是讓生命變得更加豐盈、蓬勃?!彼岢鲂腋P睦韺W的若干要素,對于生命教育富有啟示。其中樂觀、心理韌性和積極關系等對于青少年生命成長更為重要。
樂觀不僅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也是一種積極心理品質(zhì),塞里格曼說“樂觀在你的某些生命領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雖不是萬靈藥,但它可以保護你不受抑郁的侵害,它可以提升你的成就水平,它可以使你的身體更強健,它是一個令人愉悅的精神狀態(tài)。”[4]樂觀者與悲觀者對于世界的解釋風格是不同的。同樣面對困境,樂觀的人會認為現(xiàn)在的失敗是暫時性的,每個失敗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錯,樂觀的人不會被失敗擊倒。面對困境,他們會把它看成是一種挑戰(zhàn),更努力去克服它。悲觀的人相信壞事都是因為自己的錯,會持續(xù)很久。悲觀的人會認為自己無能為力,就此一蹶不振。因此,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樂觀的解釋風格,克服悲觀的解釋風格,這是讓學生一生受用的幸福經(jīng)典。
在生命成長中提高心理韌性。人生的道路很少有一帆風順的,往往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坎坷與風浪,一個成熟的人就是在困難與挫折環(huán)境的磨煉中,錘煉心理韌性和生命意志。同樣,青少年在日常學習、生活、交往和社會適應中也會遇到各種挑戰(zhàn)。我們要幫助學生積極地面對困難和挫折,提高學生的心理韌性。
和諧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是學生強大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和成長環(huán)境。青少年的人格發(fā)展正在走向成熟,尚未定型,具有很強的可塑性。父母和教師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和家長只有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傾聽學生的心聲,才能與學生建立溫暖、和諧的關系,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才能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發(fā)展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
(四)重視高危學生的預防性輔導
生命教育既有關注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的發(fā)展性目標,也有防止禁止毒品、防止性傳播疾病、防止自殺和各類事故等的預防性目標,同時,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青少年學生危機問題進行專業(yè)轉(zhuǎn)介和干預。這三者之間是緊密相連的,疏忽任何一項,都會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預防是為了發(fā)展,發(fā)展是最好的預防,而干預最終也是為了發(fā)展。
預防性目標應該著重對于可能發(fā)生成長問題的高危學生群體予以關心。例如,家庭處境不利學生、學習困難學生、行為問題學生、人際關系不良學生、青春期困擾學生、情緒抑郁學生、體弱多病學生、傷殘學生等。做好高危學生預防性輔導,關鍵在于學校危機預防和干預系統(tǒng)的建設,不是等到出了問題“亡羊補牢”,而是要切實做好預防和預警工作。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生命都是需要關懷和呵護的。
簡言之,生命教育就是幫助青少年思考人為什么活著,人的存在價值和意義是什么。生命教育是從生理、心理和倫理三個層面關懷學生的生命歷程。因此,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青少年是未成年人,生命教育應該落實在以科學的生命認知為基礎,以情感為紐帶即珍惜、熱愛、敬畏生命,以積極的生命意義與價值為導向。將生命教育融入學生日常學習、交往和生活之中,潛移默化、滴水穿石,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意義、感悟到生命的可貴,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讓每一個學生的生命充盈蓬勃。
參考文獻
[1]朱李文.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青少年生命價值觀的分析與建議[J].南方論壇,2017(7):50-52.
[2]汪亞芳.青少年生命意義的虛無與重建——透析藍鯨游戲[J]. 教育觀察,2019(30):68-69.
[3]孟四清,劉金明.中學生生命意義感及相關問題的調(diào)查[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20(4):45-52.
[4]馬丁.塞里格曼.活出最樂觀的自己[M].洪蘭 譯.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10.
(作者單位: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200032)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張國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