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小裙
正值高考季,辦公室里同事間閑聊。同事提及自己當年的高三生活,感嘆:要是我當年心理素質(zhì)好一點,就不會只是上個二流大學了。我這個人就敗在心理素質(zhì)上。同事說自己當年進入高三后就出現(xiàn)頭痛、腸胃不適等方面的問題,多次到醫(yī)院檢查,卻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器質(zhì)性病變。當時他們學校還沒有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但見多識廣的班主任認為這有可能是學習壓力引發(fā)的軀體化表現(xiàn),建議他去尋求專業(yè)的幫助。然而,在那個心理健康教育還不夠普及的年代,他將“心理困擾”與“有病”畫上了等號。于是,他選擇了默默忍受,而不是尋求幫助。
這使我想到,當今的學生,有時候可能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他們可能遭受著莫名的胃痛和莫名的頭痛,也知道這是心理上的原因,但是卻沒有到學校的咨詢室尋求心理老師的幫助。當生理生病了,身體受傷了,我們會及時地尋找醫(yī)生去治療,而心理生病了,心理受傷了,卻待在家里希望它能自己痊愈。很多人擔心去看心理醫(yī)生會招致他人異樣的目光和閑言碎語。所以,更多時候他們選擇默默忍受,企圖挨過艱難的時光。
當然,個體在遭遇心理方面的困擾時,求助動機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個體的性格特點和咨詢師等因素的影響。然而,在當今的社會,病恥感仍然是阻礙個體尋求專業(yè)幫助的重大阻力。病恥感是對疾病的一種負性情緒,伴隨它的是對疾病負面、污名化的評論。病恥感讓有些人在痛苦時硬撐。所以,在工作中,我們注意到受到心理問題困擾的學生不少,但是真正主動尋求心理幫助的學生卻不多。很多時候,都是班主任老師覺察學生問題已經(jīng)很嚴重了,才出面建議學生去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做咨詢,而此時,學生仍然是各種不情愿。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對心理咨詢存在認知偏差。社會上的一些流行觀念,對心理咨詢的污名化,都給這些困擾中的個體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負擔。
所以,減少這種病恥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標之一。通過各種宣傳和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和心理咨詢的知識,讓人們對心理困擾有更好的了解,孩子們在面對成長中的困擾和學業(yè)發(fā)展性的危機時,才能夠勇敢而主動地向周圍的同伴求助,向心理老師求助,從而及時化解各種危機,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宜山高級中學,溫州,325803)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張國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