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艷
(陜西省西安市浐灞絲路學校 陜西 西安 710043)
小升初語文教學中,文學與文化常識一直是語文日常教學過程中常見的教學內容和各年級、各類型考試中必備的考點,此部分涉及內容廣泛,知識點全面,能為初中以及更高層次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還有閱讀,還有作文,閱讀和作文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在小升初的重要時點,注重知識的積累,注意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是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著重改善教學方法的關鍵點,需要開拓精致而有效地應對措施,整合語文教學特點,以學生為本,做好小升初的關鍵教學內容。
小升初語文教學脫節(jié)現(xiàn)象比較嚴重,教材內容的單一化逐步轉變?yōu)閺碗s化,使得學生在學習語文基礎知識、文學常識、閱讀文章、寫作內容上都越來越有難度,對學習語文的信心不足,課后完成作業(yè)不滿意、閱讀理解比較淺薄,意識觀念不強,很容易造成學習惰性產生,為語文教學增加難度。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相對簡單,知識體系正在行形成中,比較要求學生記憶能力,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不是很高,教學內容基本定格在課本內容,整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思維廣度,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理解探索能力比較淺顯。當進入到初中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深度和廣度的要求嚴格起來,要求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加強,不限于語文教材內容,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閱讀方面,針對新聞、報刊雜志、各類文學體裁,都要求學生有涉及,需要學生自己去開拓應用。而且,初中教學課程進度加快與以往小學語文課堂大相徑庭,所以初一學生遇到這種問題時,不知道如何解決應對,需要教師的幫助和指導。
2.1 積極采取措施轉變學生學習心態(tài)。語文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同的學習階段有不同的特點,學生在知識架構、年齡、接受能力等存在不同,教師整合教材內容,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適應小升初階段轉變的過程,不能直接的將學生的學習知識內容、學習方法斷裂式的改變,要有個過程,尤其是心里接受方面,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極大的耐心和鼓勵。在針對某一課程的講學時,既要注重本單元字、詞的積累,對文章內容列思維導圖,勾勒出體系性的學習框架,整合段落欣賞,做到有深度和廣度的筆記內容,為閱讀理解和寫作題材增加內容和色彩。
比如在進行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教學時,教師要在學期伊始,給學生講述小學語文和初中語文在內容和要求上的異同,引導學生在基礎知識的積累上進行整體把握,深入研究課文結構布局,理解作者文章的思想感情。幫助學生轉變學習心態(tài)。對本單元的多音字進行歸納,對要求背誦的課文內容進行總結,通過長期的積累與練習,才能獲得質的提升。
2.2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從外部學習擴展思維能力。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備課的同時,更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創(chuàng)設活潑生動的課堂環(huán)境,鼓勵學生不斷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也是學習語文的過程,要加大語文學習擴展力度,從外部學習中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知識更廣泛,處理問題的能力更強。
比如在進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學習本課文的同時,帶領學生深刻理解主人公魯迅先生的童年的過往中找到更深的愛國理念,并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搜索和擴展相關知識,利用書刊雜志等精選文章,在閱讀中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邏輯思維,抓住文章主要內容和根本思想,為閱讀理解和寫作奠定堅實基礎。
2.3 進行體系化語文教學,引導學生形成邏輯思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有自己的思考,自主的學習、歸納總結,教師在整合教材內容基礎上,結合學生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思維導圖導學,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進行體系化訓練,教師要對學生綜合性評價,鼓勵和引導學生在教學體系中有一套自己的邏輯思維。
綜上所述,小升初語文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學生在接受能力方面遇到問題,也就是銜接問題,需要教師做出及時正確的指引,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鼓勵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教會學生在初中語文階段學習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動力、自主的開拓語文基礎知識積累,加強閱讀量,為寫作增加素材,幫助學生度過語文學習階段跨度的難關,受之以“漁”。為將語文作為學生終生學習的基礎課程在做出引導,使得語文課程作為其他課程的基礎和重點,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