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藝
教學融入道德養(yǎng)成可以避免教學走向純粹的方法論。 反之,如果只有道德教育而沒有教學,教育將走向目的論而失去了手段。 教學的目標在于啟發(fā)學生憑借知識探求個體走向世界,讓天地充盈自我,追尋生命的整全與德性的養(yǎng)成。 黨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要求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習近平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增強中華民族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在此時代背景下,高校教師肩負依托教學興發(fā)當代大學生生命成長、傳承知識、提升技能、陶冶情操,為人類文明的傳承和創(chuàng)造服務的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筆者結合英語專業(yè)大三年級《高級英語》課程特點,在教學中提煉講授篇章所涵蓋的文化因子和價值范式,嘗試德性元素挖掘與融入,并將該課程的前期規(guī)劃與中后期教學實施進行反饋式總結,為后續(xù)英語專業(yè)的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具體、真實、有效的參照與思考。
19 世紀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在1806 年的《普通教育學》中提出“教育性教學”原則,強調一項教學必須是“知識科學”和“教育學”相結合的有計劃工作,并嘗試依托心理學創(chuàng)制來縫合該斷裂,使知識能夠影響個體的觀念群(和道德)。 但是,隨著社會、知識、教學三者形態(tài)的整體變遷,個體德性修養(yǎng)與教學之間逐漸發(fā)生了斷裂。 專業(yè)理論和實踐能力雙重訓練,使現代教學蛻變成個人與社會之間職業(yè)選擇能力的教育。 在此背景下,基于“立德樹人”的理念,通過“興發(fā)教學”,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的德性修養(yǎng),讓其個體生命在教學中整體打開,在成長歷程中持續(xù)完善,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與較高的應用價值。
葉嘉瑩先生在《碧山詞析論》一文中說到:“興發(fā)感動之力的產生,原當得之于內心與外在事物相接觸時的一種敏銳直接的感動。 這種感動可以得之于大自然界的花開葉落的引發(fā),也可得之于人事界的離合悲歡的遭遇?!庇纱丝梢?,“興發(fā)教學”產生是外界事物的激發(fā),是心物交感的結果。 面對英語專業(yè)大三學生,依托《高級英語》課程教學展開,提供種種素材與支持,無論在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均應以知識素養(yǎng)和德性生命典范,擴展學生思維體驗,喚醒生命自覺,幫助學生構建自我思想世界,獲得自由思考和責任行動能力,趨向善(goodness)與自由,并在當前與未來生活中逐步實現外向化顯現。
教學要給予學生一個優(yōu)質思想世界。 《高級英語》課程廣泛涉獵,以教材為依托,根據英語專業(yè)大三學生學力水平和思維特點,采集英美文學名篇,帶領學生涵泳經典,興發(fā)其活力,鍛造穩(wěn)固而闊遠的思想世界,使其保持對生活更高目的和秩序的追求,并與現實生活事物緊密鏈接,促進自我完善與實現。
探求“興發(fā)教學”潛化為英語專業(yè)課程實施策略,踐行專業(yè)課程與生命教育相互滲透,這是筆者反復忖度的問題,其涉及教學內容甄敲、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方法選定、學習效果評價、課后反饋與分析。 “興發(fā)教學”在引領學生鑒賞原版英美文學魅力的同時,塑造其思想世界,促成個體生命走向和諧與秩序。
教材是育人育才重要依托。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文件總則第三條規(guī)定:“高校教材必須體現黨和國家意志”“體現黨和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體現國家和民族基本價值觀”。 《高級英語》課程依托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發(fā)行的《高級英語(第三版)》(張漢熙主編、王立禮編)。 作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該書被評為“60 年60 本最具影響力英語教育出版物”,旨在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英語專業(yè)人才,兼顧提升學生思辨能力和人文、科學素養(yǎng),助其樹立積極向善的德性人生觀。 根據學生學力水平,在內容上有所篩選與拓展,講授主題涵蓋“平民英雄”篇、“人與自然”篇、“正義與誠信”篇、“尋根文化”篇和“人性的救贖與抗爭”篇五大板塊。
其一,“平民英雄”篇。 該環(huán)節(jié)授課內容出自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Lesson 1Face to Face with Hurricane Camilleby Joseph P. Blank)。 該篇記敘文講述的是科夏克一家及朋友鄰居與颶風抗爭的經過。 授課之前,要求學生做了充分的颶風相關信息查閱與文本預習。在文本賞析版塊,帶領學生構建“形”與“象”內在鏈接,體味何為“象是形的發(fā)生學”,引導學生挖掘文中在地點、場景、風景、心緒等方面的文字轉換,啟迪學生體味文字之下的深刻內涵。 例如文中對于“風”與“雨”的文字描述喻指何意,借此引領學生獲得了陌生化閱讀體驗,在作者緊張克制的敘事之中懂得詞法的魅力、文中簡短句、省略句等句法的意圖,以及明喻、暗喻、擬人等修辭的功用。
作者對故事里的平民人物進行英雄化勾勒。 在勢不可擋的颶風面前,他們表現出堅定不移和非凡勇氣。在生死關頭互相關愛,于平凡中體現人性偉大,例如大人們時刻將孩子安危放在首位,查理斯義務照顧鄰人母子,獲救后他們堅定的生活信念與樂觀精神支撐他們迅速投身家園建設,因為他們深知生命最可貴。 該篇與當今疫情下的世界非常契合,如何在災難面前自治與自處,如何做一名“無名的平民英雄”是該文章帶來的深刻啟迪。
其二,人與自然篇。 該環(huán)節(jié)授課內容選自威廉·華茲華斯的《我孤獨地漫步,似一片云》(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授課之前,帶領學生對于詩歌地理坐標、歷史坐標、詩人威廉·華茲華斯個人信息展開信息檢索,并于課前要求學生研讀詩作文本。 本詩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名篇。 前十八行以寫景為主,詩人之情傾注其中,賦予整個畫面以人的主體性;后六行以寫情為主,而水仙之景寓于其中。 “想象”(the inward eye)貫穿全篇,從第一行開始,水仙幻作銀河,化作無限,直到水仙已不在眼前,在想象中與心靈一同翩翩起舞,將天、地、湖水融為一體。 正是通過想象,華茲華斯用水仙花彰顯宇宙萬物永恒天性(the permanent form of the nature)。
此詩格律是抑揚格四音部(tetrameter iambic),韻式是ababcc (即每節(jié)詩中第一、三行押韻,二、四行押韻,五、六行押韻),格調清新歡快。 詩人用“舞”(dance)貫串全詩:第一節(jié),水仙花起舞;第二節(jié),歡舞的水仙花綿延上萬朵;第三節(jié),粼粼波光加入水仙的舞蹈;第四節(jié),詩人與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物我相親”。由此可見,立天地之間,懷天地之心,可實現內心豐盈,獨而不孤(the bliss of solitude),自然美景帶來的精神愉悅永遠享受不盡(the wealth),具有當時與當下雙重內涵。
其三,正義與邪惡篇。 該環(huán)節(jié)授課內容出自教材第三單元(Lesson 3Blackmailby Arthur Hailey)。 該篇節(jié)選譯作《訛詐》,出自英國小說家阿瑟·黑利的《大飯店》(Hotel)。 授課之前,要求學生反復預習小說文本。 在講授過程中啟迪學生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把握文本細葉和主干。 小說開頭通過探長一通神秘電話拉開序幕,接著跟隨探長目光進入公爵與公爵夫人的幽閉套房,喻指疏離、暗黑,人性的污穢。 得益于小說家高超的人物刻畫技巧,公爵夫婦與探長個性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該篇節(jié)選中,黑利通過人物對話、外貌、動作和矛盾沖突使三位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借此引領學生體會在嬉笑怒罵、啼笑皆非的文字背后蘊含的深刻社會問題,即何謂正義,何謂誠信與良知。 另外,課堂舉行的戲劇對白演說,反響強烈,學生們對文本的解讀趨向深刻化。
其四,尋根文化篇。 該環(huán)節(jié)授課內容出自教材第十一單元(Lesson 11The Way to Rainy Mountainby Navarre Scott Momaday)。 斯科特·莫馬迪是首位獲得普利策小說獎的美國原住民作家。 在《通往雨山之路》中,作者運用飽蘸著對部族傳統深沉的自豪感和歸屬感的筆墨,以“憑吊式”的懷鄉(xiāng)情感,走進一個部族的集體記憶,開啟史詩般的文化尋根之旅,即探究家族背景與血脈根源。 文章的題目本身蘊含著一個疊加復現的隱喻式主題——“旅程”。 祖母的離世促使作者依循那些曾經把征戰(zhàn)當作他們神圣職責的基奧瓦先輩們的足跡,跨越一千五百英里的行程來到了“雨山”(the rainy mountain)——基奧瓦人心目中的地標、靈魂歸屬地,作者心中的一種情結,在靈魂深處探尋祖先歷史、血緣記憶與文化身份屬性的一塊“圣地”(the divinity)。
在這個故事里,所有“朝圣”(pilgrimage)旅途的終點均止于“雨山”。 這里有祖母與基奧瓦先人的墓地,漫長的“雨山之路”承載了先輩們往昔的榮耀與輝煌,賦予了他們生存法則與技能,并鑄就了這個部族獨特的信仰。 如果說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座“雨山”,那么真正重要的是那“通往雨山的路途”。 基于這樣的認識,啟發(fā)學生思考“文化尋根”“文化回憶的形式與變遷”等宏大主題,由此可見,涵泳經典,可以讓學生趨向形成大格局與大智慧。
其五,人性的救贖與抗爭篇。 該環(huán)節(jié)授課內容出自約翰·彌爾頓的第十九首十四行詩《致無明》(On His Blindness)。 授課之前,安排學生結合約翰·彌爾頓所處的時代背景了解詩人的生平以及文學成就,了解其史詩《失樂園》(Paradise Lost)的藝術成就,并在復習意大利體十四行詩韻式及其邏輯結構的基礎上,討論彌爾頓十四行詩的特點與創(chuàng)新之處。
這首十四行詩屬彼得拉克體,韻式為abba,abba,cde,cde,是意大利式的前八行(octave) 和后六行(sestet)兩個部分組成。 彌爾頓從1644 年視力就開始下降,1652 年因撰寫《為英國人民聲辯》過度勞累導致雙目失明,彼時44 歲。 前八行描寫詩人對失明的沮喪、悲觀情緒,對上帝不公心生懷疑,fondly 一詞充分說明他戰(zhàn)戰(zhàn)兢兢、謹慎謙卑。 后六行用對話形式,描寫內心爭斗:失明不是侍奉上帝的障礙,耐心接受現實并做出更大成就才是對生命最大的虔誠。 課內就新冠疫情背景下人類的困頓與出路展開課堂討論,同學們積極參與,反響強烈,詩歌誦讀環(huán)節(jié)嚴肅又不失妙趣,課堂參與度高,教學效果較好。
從具體的教學實施層面而言,吃透教學內容,利用課堂提問結合課堂示范,QQ 課程群、PPT 輔助講解、讀書沙龍、翻轉課堂等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思維,布置課前預習任務或者實踐教學實施方案,選取啟蒙性的話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及各項教學活動,通過課堂辯論、戲劇對白演說、讀書會、小組合作學習、個人詩歌朗誦、模擬名人演講等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確?!芭d發(fā)教學”的巧妙實施。
總之,讓個體涵泳英文經典,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我德性生命,個體生命趨于整全,積極融入時代與社會。 “興發(fā)教學”不僅僅是傳授專業(yè)知識,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更是通過教學開闊學生生命意向,塑造穩(wěn)固思想世界,實現自我擔當與德性養(yǎng)成,反哺與指導現實生活,進而回饋家庭與社會,使個體在不同階段努力實現自身功能最大化。 立德無疆,每一位教師在“興發(fā)教學”職業(yè)征途上,將終身“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