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桂蘭
摘?要:本文論述了語文閱讀教學中“主問題”設計的方法、要點等。以“主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可以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學習興趣。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教學?“主問題”設計
閱讀教學要踐行,需要語文教師掙脫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束縛,解決語文教學中設置問題過于繁多零碎、抓不住文章的重點、突不破文章的難點、品不透文章的妙點的問題,進行別具匠心的“主問題”設計,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
一、“主問題”設計的方法
(一)從不同的角度設計“主問題”
1.從文章的標題入手
筆者進行《云南的歌會》一文的教學時,從標題入手可設計“主問題”:你從題目中猜讀到了什么?學生的猜想可能會有:云南的歌會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舉行?什么人參加?什么形式?什么內(nèi)容?舉行歌會的目的是什么?展示人物怎樣的精神風貌……之后教師就可以引領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文,增強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2.從文章的主旨入手
文章的主旨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需要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從文章的主旨入手設計“主問題”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筆者進行《藤野先生》一文的教學時,從文章主旨入手設計了“主問題”:文章表現(xiàn)了師生之間怎樣的情感?這一“主問題”可以讓學生進一步分析文章寫法、品味語言。
3.從文章的構思特點或結構脈絡入手
筆者在講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一文時,設計了“主問題”: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位作家?說一說理由。學生通過這一“主問題”分析文中幾位作家的氣質(zhì)和人物性格,能對文章有總體的理解和掌握。
4.從過渡段入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的第九段是過渡段,寫道:“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墻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下來罷……都無從知道??偠灾?,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筆者認為可從這段文字入手設計一個“主問題”:里邊隱含著“我”對三味書屋和百草園怎樣的情感?
5.從事件的發(fā)展變化和人、事、理之間的關系入手
事件的發(fā)展變化和人、事、理之間的關系,有時也是提煉小說類體裁文章中心思想的主線。例如,對于莫泊桑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語文教師可設計的“主問題”有:小說中“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從這一變化中品味到了人物之間怎樣的情感?語文教師引領學生帶著這些“主問題”學習這篇小說,學生不僅能理清情節(jié),還能明白小說中人物的性格,自然而然就理解了這篇小說的主題。
6.從情節(jié)入手
教師可以從梳理故事情節(jié)入手設計“主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題。
7.從行文的線索入手
例如,《皇帝的新裝》一文圍繞“新裝”展開故事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表現(xiàn)主題,語文教師可以圍繞“新裝”設計“主問題”。
(二)不同體裁的文章設計“主問題”的方法
1.記敘文
教學文章體裁是記敘文時,語文教師一般可以從主旨、主要內(nèi)容、寫作思路、文章結構的角度來設計主問題。
例如,筆者講授鄭振鐸的《貓》一文時設計了以下“主問題”。問題一:作者一共養(yǎng)了幾只貓?這幾只貓的外形、性格各有什么特征?作者及家人對這幾只貓的感情態(tài)度是怎樣的?問題二:作者總共寫了三次養(yǎng)貓的經(jīng)歷,哪一次是詳寫?為什么這樣處理?問題三:作者借養(yǎng)貓的故事想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這些“主問題”有助于學生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和結構,理解文章的主旨。
2.說明文
教學文章體裁是說明文時,語文教師可以從說明的對象及特征來設計“主問題”。例如,筆者教《中國石拱橋》一文時設計的“主問題”是:本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作者怎樣圍繞說明對象的特征展開說明?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3.詩歌
教學文章體裁是詩歌時,語文教師可以多從主題的角度設計“主問題”。例如,筆者在講授杜甫的《望岳》時,設計的“主問題”是: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點?分別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這首詩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讀了這首詩后你的人生感悟是什么?
4.寓言
教學文章體裁是寓言時,語文教師設計的“主問題”應為感受形象和揭示寓意而服務。例如,講授《蚊子和獅子》一文時筆者設計了如下“主問題”:這則寓言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蚊子為什么能打敗獅子?蚊子為什么會敗給蜘蛛?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5.童話
教學文章體裁是童話時,語文教師設計的“主問題”要有利于引導學生學習語言和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例如,教《皇帝的新裝》一文時可以設計以下“主問題”:朗讀課文,講述故事情節(jié)。請學生們運用想象力續(xù)寫“游行大典之后”的故事。
6.小說
教學文章體裁是小說時,語文教師設計的“主問題”要偏重于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主題。筆者在教魯迅的小說《孔乙己》時設計了如下“主問題”:孔乙己的名字是誰給取的?他的真名是什么?孔乙己的工作是什么?他有專長嗎?孔乙己的籍貫、年齡、學歷、健康狀況、家庭成員構成是怎樣的?孔乙己死了嗎?你的依據(jù)是什么?學生可以根據(jù)這些“問題”給孔乙己“畫像”,從而走進孔乙己的生活,感受孔乙己的命運,深入理解孔乙己這個人物的悲劇意義。
二、閱讀教學“主問題”設計的要點及應避免的問題
(一)閱讀教學“主問題”設計的要點
閱讀教學“主問題”要緊扣教學重點?!爸鲉栴}”是對一篇文章思想的濃縮,學生通過對“主問題”的回答應該能夠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時,閱讀教學“主問題”要有助于突破教學難點。
閱讀教學“主問題”要適合學生的學情?!爸鲉栴}”的實際效果是通過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及對所學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程度來反饋的,因此,教師設計“主問題”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把握“主問題”的設計方向。
閱讀教學“主問題”要有梯度。語文教師通過鋪設合理的臺階,一步一步設計“主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讓學生可以在“主問題”的指導下走進文本、超越文本,在閱讀學習實踐中不斷掌握學習方法,開拓思維,提高閱讀能力。
(二)閱讀教學“主問題”設計應避免的問題
閱讀教學“主問題”的設計應該避免缺乏連貫性與遞進性;避免主觀性,忽視學情;避免偏重于語言與思維的發(fā)展而忽視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
三、把閱讀教學同寫作指導結合起來
筆者認為要把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主問題”設計與寫作教學緊密聯(lián)系起來。例如,筆者在講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時設計的“主問題”有:從文章題目看,寫了作者童年幾個地方的生活?第九段這一過渡段落流露著作者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童年生活怎樣的情感?
接著,筆者結合學生對“主問題”的回答進行追問:哪個詞語表現(xiàn)了作者對百草園的喜愛?學生會回答“樂園”。筆者追問:作者選取哪些材料來體現(xiàn)百草園是兒時的樂園的?學生會回答“有趣的景物,迷人的故事,捕鳥的快樂”。然后筆者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這不正是寫作的提綱嗎?作者寫百草園時緊扣“樂園”這一主題詞,并從三個方面選擇材料。
由此可以看出,語文教師通過在閱讀教學中巧妙設計“主問題”,并找好拐點,與寫作巧妙結合,就會取得閱讀教學與寫作指導并蒂雙開的成果。
四、小結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精妙的“主問題”設計能避免肢解文章內(nèi)容,節(jié)省教學時間,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更重要的是,“主問題”的引導能引發(fā)學生的自主思考,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