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鑫, 周志剛, 荊 強, 諶薛蛟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建筑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06)
目前,我國北方城鎮(zhèn)集中供熱面積達到91.4×108m2,建筑供暖能耗占建筑總能耗的24.1%[1]。高校建筑由于建筑類型雜,體量大,在建筑供暖能耗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據(jù)統(tǒng)計,高等院校的人均能源消耗是普通居民的4倍,北方高校供暖能耗已達學校整體能耗的50%以上,位居高校能耗首位[2]。因此,供熱系統(tǒng)的節(jié)能優(yōu)化是高等院校節(jié)能工作的重點。高校供熱系統(tǒng)的運行控制是節(jié)能的關鍵,在尋找合理的調控策略過程中,許多學者以負荷優(yōu)化為目標研究了供熱系統(tǒng)的部分負荷特性、影響因素[3-4]以及負荷預測方法[5-6]。部分學者則以多種能源供給為前提,研究了供熱參數(shù)調控優(yōu)化算法[7-8]。
本文針對北方高校,以穩(wěn)態(tài)傳熱模型為基礎,開發(fā)包含熱源、二級管網(wǎng)、建筑在內的供熱系統(tǒng)仿真模型。結合校園建筑分時段使用的特點,提出供熱系統(tǒng)啟停、建筑使用期間室溫調控優(yōu)化方法。采用仿真模型,對優(yōu)化后的調控策略效果進行模擬分析。
供熱系統(tǒng)數(shù)學模型架構見圖1。由圖1可知,供熱系統(tǒng)數(shù)學模型涵蓋了熱力站模型、二級管網(wǎng)模型、用戶模型。
圖1 供熱系統(tǒng)數(shù)學模型架構
① 熱力站模型
換熱器一級側熱平衡關系式為:
式中m1——換熱器一級側水的質量,kg
cp,1——換熱器一級側水的比定壓熱容,J/(kg·K)
θ1,out——換熱器一級側出水溫度,℃
t——時間,s
qm,1——換熱器一級水的質量流量,kg/s
θ1,in——換熱器一級側進水溫度,℃
K——換熱器的傳熱系數(shù),W/(m2·K)
A——換熱器的換熱面積,m2
Δtm——換熱對數(shù)平均溫差,℃
換熱器二級側熱平衡關系為:
式中m2——換熱器二級側水的質量,kg
cp,2——換熱器二級側水的比定壓熱容,J/(kg·K)
θ2,out——換熱器二級側出水溫度,℃
qm,2——換熱器二級水的質量流量,kg/s
θ2,in——換熱器二級側進水溫度,℃
② 二級管網(wǎng)模型
由熱平衡關系,得到二級管網(wǎng)模型為[9]:
式中C——管網(wǎng)的熱容,J/K
θout——管網(wǎng)的出水溫度,℃
cp——管網(wǎng)中水的比定壓熱容,J/(kg·K)
qm——管網(wǎng)中水的質量流量,kg/s
θin——管網(wǎng)的進水溫度,℃
Kp——管中水與土壤間的傳熱系數(shù),W/(m2·K)
Ap——管子的散熱面積,m2
θsoil——土壤溫度,℃
③ 熱用戶模型
由熱平衡關系,得到散熱器模型為:
式中Cs——散熱器熱容,J/K
θs,out——散熱器的出水溫度,℃
cp,s——散熱器內水的比定壓熱容,J/(kg·K)
qm,s——散熱器中水的質量流量,kg/s
θs,in——散熱器的進水溫度,℃
Ks——散熱器的傳熱系數(shù),W/(m2·K)
As——散熱器的傳熱面積,m2
θr——室內溫度,℃
圍護結構的傳熱可以近似為一維導熱,圍護結構模型為:
hw,outAw,out(θw,out-θo)
式中Cw——墻體的熱容,J/K
θw,in——墻體內表面溫度,℃
hw,in——墻體內壁表面?zhèn)鳠嵯禂?shù),W/(m2·K)
Aw,in——墻體內壁傳熱面積,m2
hw,out——墻體外壁表面?zhèn)鳠嵯禂?shù),W/(m2·K)
Aw,out——墻體外壁傳熱面積,m2
θw,out——墻體外表面溫度,℃
θo——室外溫度,℃
忽略太陽輻射得熱量、室內人員及設備散熱,室溫模型為[10]:
hw,inAw,in(θr-θw,in)-KcAc(θr-θo)-
0.278ρacp,aVr(θr-θo)
式中Cr——房間的熱容,J/K
Kc——外窗傳熱系數(shù),W/(m2·K)
Ac——外窗面積,m2
ρa——空氣密度,kg/m3
cp,a——空氣的比定壓熱容,kJ/(kg·K)
Vr——房間的容積,m3
根據(jù)數(shù)學模型,采用TRNSYS構建校園供熱系統(tǒng)仿真模型。模擬對象為哈爾濱某高校供熱系統(tǒng),室內采用散熱器供暖系統(tǒng),總供熱面積為7.9×104m2,總設計熱負荷為7 745 kW。供暖室內設計溫度為18 ℃,供暖室外計算溫度為-24.2 ℃,室外的平均風速為3.2 m/s。建筑熱力入口安裝分時供熱控制器、電動調節(jié)閥、熱量表,供回水管安裝溫度、壓力傳感器。熱力站采用質-量并調方式,二級循環(huán)泵為變頻泵。供熱系統(tǒng)平面布置見圖2。
圖2 供熱系統(tǒng)平面布置
TRNSYS仿真系統(tǒng)見圖3。室外氣象參數(shù)來自國家氣象局網(wǎng)站,由室外氣象模塊調用對應模擬時間段內的氣象參數(shù)。
圖3 TRNSYS仿真系統(tǒng)(軟件截圖)
TRNSYS仿真系統(tǒng)主要組件包括建筑物模塊、室外氣象模塊、時間控制模塊、計算模塊。供熱系統(tǒng)包含7幢建筑(見圖2),建筑幾何模型(見圖4)按實際結構尺寸構建,利用SketchUp軟件建立。建筑幾何模型以特定文件形式儲存,可被TRNSYS軟件中的建筑物模塊調用。圍護結構參數(shù)在建筑物模塊中進行設置,圍護結構參數(shù)見表1。外窗為雙層玻璃塑鋼窗,傳熱系數(shù)為2.0 W/(m2·K)。
圖4 建筑幾何模型
表1 建筑物圍護結構參數(shù)
利用TRNSYS仿真模型模擬各建筑2020年1月20日—23日的室內溫度,以相同時段的實測數(shù)據(jù)進行驗證。各建筑室內溫度仿真值與實測值的最大誤差、標準差見表2,各建筑模擬日供暖能耗的仿真值與實測值的相對誤差見表3。
表2 各建筑室內溫度仿真值與實測值的最大誤差、 標準差
由表2可知,對于室內溫度,仿真值與實測值的最大誤差不超過1.3 ℃,標準差不超過0.6 ℃。由表3可知,對于供暖能耗,仿真值與實測值的最大相對誤差為5.19%,平均相對誤差不超過3%。這表明仿真結果可信。
表3 各建筑模擬日供暖能耗的仿真值與實測值的相對誤差 %
高校建筑的運行時間為8:00—22:00,由此制定的室內目標溫度分時控制原則見圖5。由圖5可知,分時控制原則是在夜間僅滿足室內供暖系統(tǒng)防凍需要(室內最低溫度5 ℃),并保證建筑在開始使用時室內溫度滿足要求。實際上,得益于建筑熱惰性的作用,停熱期間室內溫度為緩慢下降過程,這也為供熱開始后室內溫度迅速回到設計溫度提供了條件。
圖5 室內目標溫度分時控制原則
常見的啟停策略往往根據(jù)經(jīng)驗,在建筑開始使用前的3~5 h供熱,在建筑結束使用時停熱。但這種啟停策略缺少理論依據(jù),導致在建筑使用時間外,也保持了較高的室內溫度。
筆者利用仿真模型,模擬了2019—2020年供暖期,不同室外平均溫度(指供熱開始至建筑開始使用期間的室外平均溫度)下,不同供熱開始時間的室內溫升(指供熱開始時間至8:00的室內溫升),以及不同室外平均溫度(指停熱至建筑停止使用期間的室外平均溫度)下,不同停熱時間的室內溫降(指停熱時間至22:00的室內溫降),分別見圖6、7。由圖6可知,相同室外平均溫度下,供熱開始時間越早,室內溫升越大。由圖7可知,相同室外平均溫度下,停熱時間越晚,室內溫降越小。因此,對于具體項目,可根據(jù)仿真結果選取供熱開始時間、停熱時間,對啟停策略進行優(yōu)化。
圖6 不同室外平均溫度下不同供熱開始時間的 室內溫升
圖7 不同室外平均溫度下不同停熱時間的室內溫降
根據(jù)仿真結果,對室內溫升、溫降與室外平均溫度的關系式分別進行擬合。
① 室內溫升
供熱開始時間為5:00時,室內溫升與室外平均溫度的關系式為:
Δθr,r=0.062θo,av+3.2
式中 Δθr,r——室內溫升,℃
θo,av——室外平均溫度,℃
供熱開始時間為6:00時:
Δθr,r=0.043θo,av+2.4
供熱開始時間為7:00時:
Δθr,r=0.041θo,av+1.88
② 室內溫降
停熱時間為19:00時,室內溫降與室外平均溫度的關系式:
Δθr,d=-0.057θo,av+0.91
式中 Δθr,d——室內溫降,℃
停熱時間為20:00時:
Δθr,d=-0.051θo,av+0.825
停熱時間為21:00時:
Δθr,d=-0.048θo,av+0.27
建筑使用期間的室溫調控策略優(yōu)化主要是根據(jù)室外溫度、供暖室內計算溫度預測熱負荷,調節(jié)熱力入口電動調節(jié)閥相對開度(本文將建筑使用期間的室溫調控優(yōu)化方法稱為熱力入口電動閥室溫調控)。實現(xiàn)按需供熱,提高供熱質量,保持良好的經(jīng)濟性。熱力入口電動閥室溫調控流程見圖8。每15 min讀取1次當前室內溫度,是否有閥門開度調節(jié)操作的判定時間t為15 min。建筑使用期間的室內溫度控制范圍取18~20 ℃。
圖8 熱力入口電動閥室溫調控流程
利用機器學習中的監(jiān)督學習方式計算熱力入口電動調節(jié)閥相對開度,并建立相應的回歸模型。考慮到供熱數(shù)據(jù)規(guī)模比較小,執(zhí)行機構(熱力入口電動調節(jié)閥)相對簡單,復雜、多權重、多參數(shù)的算法模型并不適用。線性回歸算法作為機器學習中較為基礎的一種,具有簡單、建模迅速、容易實現(xiàn)的特點,對小數(shù)據(jù)量、簡單的關系很有效。而且訓練和預測速度比較快,結果具有很好的可解釋性,因此本文采用線性回歸算法。優(yōu)化訓練數(shù)據(jù)為340組,驗證集數(shù)據(jù)為120組。
熱力入口電動調節(jié)閥目標相對開度ka的回歸模型為:
ka=β0+β1k+a(θr,ac-θr,ai)
式中ka——熱力入口電動調節(jié)閥目標相對開度
β0、β1——參數(shù)
k——當前相對開度
a——室內溫度升高1 ℃閥門相對開度減小的步長
θr,ac——實際室溫,℃
θr,ai——目標室溫,℃
采用最小二乘法的訓練結果為:
ka=0.066+0.919k-0.14(θr,ac-θr,ai)
采用平均絕對誤差MAE、均方根誤差RMSE、相關指數(shù)R2作為驗證集的評價指標,計算結果分別為0.016、0.02、0.979。由計算結果可知,熱力入口電動調節(jié)閥目標相對開度回歸模型效果精確度比較高。
以教學樓1~4作為分析對象,選擇2019—2020年供暖期的嚴寒期、末寒期各1個典型日作為模擬時段。嚴寒期選擇1月8日8:00至1月9日8:00(以下簡稱嚴寒日),末寒期選擇3月10日8:00至3月11日8:00(以下簡稱末寒日)。設定1月8日8:00、3月10日8:00初始室溫為18 ℃,熱力入口電動調節(jié)閥初始相對開度為0.71。
調控策略1:3:00供熱,22:00停熱,在建筑使用期間,二級管網(wǎng)流量固定,熱力入口電動調節(jié)閥保持初始相對開度不變。
調控策略1下嚴寒日、末寒日室內溫度、室外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分別見圖9、10。由圖9、10可知,調控策略1下,嚴寒日、末寒日教學樓使用期間的室內溫度均滿足甚至高于要求。22:00停熱后室內溫度經(jīng)過快速下降后變得緩慢,這主要得益于建筑熱惰性。由于供熱開始時間過早,建筑非使用期間室內溫度偏高,1月9日8:00、3月11日8:00室內溫度分別達到了19.5、21.8 ℃,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過量供熱問題。
圖9 調控策略1下嚴寒日室內溫度、室外溫度 隨時間的變化
圖10 調控策略1下末寒日室內溫度、室外溫度 隨時間的變化
調控策略2(啟停策略優(yōu)化后):嚴寒日停熱時間為21:00,供熱時間為5:00。末寒日停熱時間為19:00,供熱時間為7:00。在建筑使用期間,二級管網(wǎng)流量固定,熱力入口電動調節(jié)閥相對開度保持初始相對開度不變。
調控策略1、2下嚴寒日、末寒日室內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分別見圖11、12。由圖11、12可知,與調控策略1相比,由于調控策略2進行了啟停策略優(yōu)化,進一 步提前停熱、延后供熱,仍能滿足建筑使用期間的室內溫度要求,建筑非使用時段的室內溫度也明顯合理。建筑熱惰性確保了停熱后室內溫度的有限下降,嚴寒日供熱開始時,室內溫度為16.6 ℃;末寒日供熱開始時,室內溫度為17.9 ℃。
圖11 調控策略1、2下嚴寒日室內溫度隨時間的變化
圖12 調控策略1、2下末寒日室內溫度隨時間的變化
調控策略3(啟停優(yōu)化策略+熱力入口電動閥室溫調控):嚴寒日停熱時間為21:00,供熱時間為5:00。末寒日停熱時間為19:00,供熱時間為7:00。在建筑使用期間,調節(jié)熱力入口電動調節(jié)閥相對開度,使室內溫度保持在18~20 ℃。
調控策略2、3下嚴寒日、末寒日室內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分別見圖13、14。由圖13、14可知,與調控策略2相比,運行策略3可將建筑使用期間的室內溫度控制在要求范圍內,進一步降低供熱能耗。
圖13 調控策略2、3下嚴寒日室內溫度隨時間的變化
圖14 調控策略2、3下末寒日室內溫度隨時間的變化
采取啟停優(yōu)化策略+熱力入口電動閥室溫調控,不僅使建筑使用期間的室內溫度控制在要求范圍內,還利用建筑熱惰性確保停熱后室內溫度的有限下降,有利于降低供熱能耗。
① 以穩(wěn)態(tài)傳熱模型為基礎,開發(fā)的供熱系統(tǒng)(包含熱力站、二級管網(wǎng)、建筑)仿真模型的仿真結果可信。
② 調控策略1下,嚴寒日、末寒日教學樓使用期間的室內溫度均滿足甚至高于要求。22:00停熱后室內溫度經(jīng)過快速下降后變得緩慢,這主要得益于建筑熱惰性。由于供熱開始時間過早,建筑非使用期間室內溫度偏高,1月9日8:00、3月11日8:00室內溫度分別達到了19.5、21.8 ℃,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過量供熱問題。
③ 與調控策略1相比,調控策略2進行了啟停策略優(yōu)化,進一步提前停熱、延后供熱,仍能滿足建筑使用期間的室內溫度要求,建筑非使用時段的室內溫度也明顯合理。建筑熱惰性確保了停熱后室內溫度的有限下降,嚴寒日供熱開始時,室內溫度為16.6 ℃;末寒日供熱開始時,室內溫度為17.9 ℃。
④ 與調控策略2相比,調控策略3可將建筑使用期間的室內溫度控制在要求范圍內,進一步降低供熱能耗。
⑤ 采取啟停優(yōu)化策略+熱力入口電動閥室溫調控,不僅使建筑使用期間的室內溫度控制在要求范圍內,還利用建筑熱惰性確保停熱后室內溫度的有限下降,有利于降低供熱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