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軍
(唐山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河北唐山 063000)
唐山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是一所面向幼兒園培養(yǎng)師資的師范院校,面對新時期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本校立足于改進教學方法,貫徹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學理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就舞蹈教學來說,師范院校的舞蹈教學不同于舞蹈專業(yè)院校的教學,它著重培養(yǎng)學生練習基本功的方法,民族民間舞風格的了解與掌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等多方面的能力。舞蹈課是幼兒師范院校的一項核心課程。根據(jù)幼兒素質教育的需要,幼兒舞蹈的重要性,越來越被社會和家長所重視,所以作為一所幼兒師范院校,更應該加強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的研究。
舞蹈是一門形體藝術,它是沒有語言的,主要靠表演者的形體姿態(tài)、表情來表達表演者的感情。在舞蹈的學習中,練好基本功是學好舞蹈的基礎。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是非常辛苦的。學生們每天在高高的把桿上使勁壓腿、耗腿、踢腿,無論是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是很痛苦、很枯燥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我們要先給學生上好思想政治課,要給學生講清楚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和實用性,讓學生做好吃苦耐勞的心理準備。在舞蹈課堂上,教師要注意課堂氣氛和學習程度的把握,不要使學生感到很痛苦和枯燥,不要讓學生感受到肌肉之苦,而是要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愉快地接受訓練。在練習舞蹈基本功時,教師要先通過標準、完整的示范動作,給學生一個正確的動作組合表象和美的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然后遵循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放慢動作,分步教給學生,等學生基本掌握以后,再把速度加快,使學生能更準確地掌握動作要領[1]。
幼兒師范院校的舞蹈課和專業(yè)院校的舞蹈課不同。幼兒師范院校的舞蹈課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從教的能力,而不是培養(yǎng)舞蹈演員。因此,教學內容應該突出師范特點,根據(jù)幼兒園舞蹈教學的要求,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使他們將來不僅能勝任幼兒園舞蹈課程,而且具備指導和開展文藝活動,創(chuàng)編簡單舞蹈的能力。一年級的時候,第一學期主要講解基本理論知識和進行基本功的訓練,為學生打下一個扎實的基礎?;纠碚撝R從最基本的古典舞手位、腳位、手型、腳型等講起,最后到芭蕾基訓的把上練習,最后到中間練習,循序漸進開展訓練。第二學期,一邊進行基本功的訓練,一邊學習古典舞組合,這兩個內容穿插進行,一方面防止學生單一練習基本功的枯燥性,另一方面使學生逐漸掌握古典舞的特點和一些基本舞蹈動作,為學生以后學習民族民間舞蹈培養(yǎng)美感。二年級主要學習兒童舞蹈組合和民族民間舞。因為學生將來要進入到幼兒園工作,所以幼兒舞蹈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在幼兒舞蹈的學習中,我們先讓學生掌握幼兒舞蹈的基本舞步和一些動作組合,然后啟發(fā)學生利用這些基本舞步、基本動作,加上自己豐富的想象,創(chuàng)編出各種形式的、不同風格的幼兒舞蹈。在學期末的時候,系里會組織一些舞蹈學習成果匯報課,讓學生觀摩,為學生展示才華和互相學習交流提供機會,同時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從二年級的下學期開始,我們開始學習各民族民間舞蹈。比如:藏族舞蹈、漢族舞蹈、蒙族舞蹈、維族舞蹈、傣族舞蹈等。在學習民族民間舞的過程中,我們先給學生介紹本民族舞蹈的風格特點,再學習本民族舞蹈的舞蹈元素和基本步法,然后再學習舞蹈組合,使學生在舞蹈組合中仔細體會本民族舞蹈的風格特點,最后,讓學生根據(jù)各民族舞蹈的風格特點和基本動作、基本元素,創(chuàng)編出不同民族、不同形式的幼兒舞蹈,為將來做一名合格的幼兒園舞蹈教師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到最后一學期,我們安排了幼兒舞蹈創(chuàng)編課。這門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yè)中是一門核心課程,前面不論是基本功教學還是民族民間舞的教學,都是為幼兒舞蹈創(chuàng)編積攢元素、奠定基礎的。幼兒舞蹈創(chuàng)編教學,我們從最基本的幼兒舞蹈創(chuàng)編基礎知識入手,給學生講清楚幼兒舞蹈的特征,創(chuàng)編的基本原則,創(chuàng)編需要注意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分成小組,從最基本的動作元素創(chuàng)編,動作短句創(chuàng)編,到歌表演創(chuàng)編和舞蹈創(chuàng)編,學生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而感覺不到創(chuàng)編的難度了,所以創(chuàng)編出來的作品還是有一定水準的,完全可以勝任幼兒園教學了[2]。
幼兒師范院校的學生有的來自市區(qū),有的來自農村,有的學生從小接受舞蹈訓練,有的學生根本沒接觸過舞蹈。由于自身條件和自身素質的不同,他們對舞蹈的理解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學生的不同差異,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首先,對素質較差的學生要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排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多鼓勵、多表揚,動作做得不好的話,就輕聲地給講解、示范、給予個別指導,直到做好為止。對舞蹈有進步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表揚,使每個同學都逐步地認識舞蹈,接受舞蹈,喜歡舞蹈。另外,對素質較好的,接受力比較好的學生,進一步嚴格要求,提升他們動作的標準性,熟練性,加大動作的難度,增加舞蹈內容,擴大學生舞蹈知識的視野,并安排他們幫助素質較差的學生,這樣使整個班級的進度一起向前推進。為了督促學生課下練習,為了使素質差的學生能夠跟上班級進度,我們組建了舞蹈微信群,由教師和舞蹈好的學生進行管理。學生每天把練習舞蹈的情況或者舞蹈練習過程中不會的動作,都發(fā)到群里,舞蹈好的同學給與指導,這樣一來既督促學生課下練習舞蹈,又指導了素質差的學生,又體現(xiàn)了學生的互幫互助,效果很好。
因為幼兒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將來要做一名幼兒園教師,如果他們只是單一地會做一些舞蹈動作,而不會用語言來教學的話是不行的。尤其對于學前教育的學生來說,他們將來面對的是3 ~6 歲的孩子,如果在教學中不能很好地用語言來完整表達舞蹈動作的話,那他們就是不合格的。所以在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舞蹈教學中,更應該體現(xiàn)學生的從教意識和從教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啟發(fā)學生用語言來描述動作,培養(yǎng)學生的從教意識,突出教學的師范性。在課堂中多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多思考、多總結、多講述、多練習,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比如,我們在每節(jié)課講授新課之前,先找學生把上節(jié)課內容講述一遍,要求學生一邊講一邊做,然后再帶領其他同學進行復習,通過復習給動作不到位的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這樣就給學生一個做“小老師”的機會,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從教意識。在講授新課中,老師講完一個動作之后,讓學生復述動作要領,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講完新課之后,我們分成小組做練習,由小組長同學帶領學生練習,這時候的小組長就是一位老師,他既要負責指導學生動作,又要組織學生練習,鍛煉了學生的多方面的能力。小組練習完后,要分組做展示練習成果,這時候讓同學來做點評,評述這組同學做得好的動作和欠缺之處,欠缺的地方給與糾正,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突出了教學的師范性,而且使學生在做舞蹈動作的同時,還會用舞蹈術語來描述動作,使學生真正做到了不僅會跳舞,也會說、會講舞蹈動作要領了,為將來做一名合格的幼兒園舞蹈教師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3]。
總之,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抓好課堂教學是實行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又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所在。幼兒是祖國的未來,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該是德才兼?zhèn)淙媾囵B(yǎng)。我們作為幼兒教師的供給方,更應該做好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學工作。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舞蹈教學不同于舞蹈專業(yè)院校的教學,要從學生的基本素質出發(fā),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特點來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素質。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舞蹈教學貴在創(chuàng)新、要培養(yǎng)學生的從教意識與從教能力,為他們將來能夠勝任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