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坤
近年來因《保衛(wèi)人祖山》《浴血雁門關》等作品屢獲好評的劇作家張衛(wèi)平先生創(chuàng)作了新的長篇小說《永不放棄》(初名《但愿歲月可回首》)。無論如何都可以用兩個“期待”來概括筆者的感受:身負期待的合適作者創(chuàng)作出一部值得期待的長篇小說。之所以有如此“期待”,正是基于筆者長期以來對山西當代小說的閱讀視野和預設:首先,筆者不禁追憶起似乎被“過于”強大的地方鄉(xiāng)土文學傳統(tǒng)所遮蔽的山西另外一條文學史脈絡,那是由《總工程師和他的女兒》《新星》《抉擇》等引起全國熱議的小說,甚至更多“深埋巖層”的作品構成的改革書寫之脈絡。值此山西省成為第一個國家資源型經(jīng)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qū)的重要時刻,對于山西人來講,這絕不是簡單的一組新聞詞語,可以說,我們早就在等待書寫改革之路、書寫那種在資源經(jīng)濟轉型過程中困境、陣痛、掙扎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并且這一個過程和這一種故事必然會作為全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之側影,當年萬人空巷的記憶激活了同樣熱切的山西地域文學再震的信念。其次,從代州歷練而來的作者張衛(wèi)平,除了生長于斯的深度經(jīng)驗,毫無疑問的作品的“大氣”、他歷次“生命長調(diào)”般激情的評論發(fā)言,都讓筆者深信他能駕馭這一主題、承接這一歷史使命、完成不止于地方性抒情的小說書寫。
無論是《但愿歲月可回首》,還是《永不放棄》,作者顯然將這部作品直指向人性和道德韌性的挖掘,特別是全書醒目的來自羅爾斯的《正義論》的題記(“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美德”)更強化了作品的精神質地。在羅爾斯那里,“正義”不同于以往的烏托邦建構,正義的對象是社會的基本結構,第一個正義的原則就是平等自由的原則,“每個人對與所有人所擁有的最廣泛平等的基本自由體系相容的類似自由體系都應有一種平等的權利”??v觀這部小說中的人物群像從普通農(nóng)民到市委書記,作者給每一個人物以正義的自由平等原則,對其心理內(nèi)核作了充分的展示,這絕非一篇官場小說,也不是世情小說,更超越了“體制內(nèi)”作品的固有格局,有趣的是,在官場、世情、“體制內(nèi)”這些似是而非的表層之下,筆者看到了經(jīng)典現(xiàn)實主義的灼灼光輝,更照鑒“新人”之重生或宿命的淵藪。
在這部小說中穿插有多次酒局,期間又有多種人的酒態(tài)頗值得況味。寫酒,在中國文人這里有著回味深長的余韻,從“今宵酒醒何處”的悲戚到“醉里挑燈看劍”的壯懷,甚至是阿Q 式的“飄飄然飛了一通”,酒,作為抒情的中介、情節(jié)的樞紐,甚至已成為文學之翼。自新時期文學之后,又由酒轉而酒局,或而體現(xiàn)人在現(xiàn)代碰撞下純真和躁動的心理結合體,或而在反諷敘事下編織權力關系大網(wǎng)的現(xiàn)代結構。而在這部小說中,作者將三種酒局的功能綜合展現(xiàn),既有對人物心靈困境的深刻洞見,還有浮云場上人情種種的呈現(xiàn),更有發(fā)自基層生活的狂歡豪情,凡此種種都讓小說顯得可親。
有句俗語為酒品鑒知人品,小說中在酒局中出場的人物為數(shù)不少,青山鎮(zhèn)黨委張秘書即是其中一位。在鎮(zhèn)黨委書記牛根紅的一聲“倒酒”吆喝下,這位“瘦高的男人端起一壇高粱白嘩嘩嘩倒進十幾個白瓷大碗里”。接下來從牛根紅和一個村干部的口中,我們得知了這位張秘書的履歷:他來到青山鎮(zhèn)黨委工作已經(jīng)20 多年了,因為太“皮實”,晉升速度緩慢。他的妻子在大前年去世了,于是與食堂做飯的寡婦劉翠花“暗地里早好上了”。另外,從人們“書讀的多了就成了呆子”的笑罵中可見這位農(nóng)校畢業(yè)生在基層工作期間仍然固定了自己讀書人的形象。我們有理由腦補關于《張秘書的前半生》,那是一個由“不合時宜的人”蛻變?yōu)椤耙话驯翘橐话褱I”默然等晉升的小職員,他可能木訥卻不得不在場合上故作豪情,他可能悲情卻在喪偶后湊成“那方面不呆”,總之,在張秘書這個人物身上存在著某種身份認同的矛盾。酒局,因之也成為頗具戲劇性的嘉年華,身處其中的人通過自身的反應折射了個人命運與時代的觥籌交錯,張秘書顯然是作為“個人的就是政治的”這一小說題中之意付諸實踐的主體。果然,接下來,他成為小說出現(xiàn)的第一個爛醉如泥的人,在牛根紅書記允諾副鎮(zhèn)長之后,張秘書被灌下了半碗白酒,一時情緒失控痛哭流涕,更是癱倒在地。更具況味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可能有著豐富前半生意義的張秘書,處于夾縫中的基層工作者,在小說的大多數(shù)時候只成為一個抽象的代名或者說符號,例如,在市委書記忽然到訪,隨著牛根紅一聲呼喚“張秘書”,“一個又細又高的中年人跑過來”。他甚至沒有名字,而是“那個叫張秘書的”,“那個叫張秘書的男人擰了幾次擰不開酒瓶蓋”。最為戲劇性的一幕出現(xiàn)在張秘書為找鎮(zhèn)長李春曉出現(xiàn)在江州賓館的一幕,風塵仆仆的張秘書成為保安眼中的“怪物”:“現(xiàn)在頭發(fā)被風吹得成了亂草蓬,兩個眼鏡片全被灰塵蒙住,那身皺皺巴巴的藍西服上也沾滿了油漬、污垢、塵土。最顯眼的是張秘書斜挎在肩上的黑皮包,那是個磨得有些發(fā)白的皮包,不過這個皮包可是張秘書的命根子了,里面有辦公用的公章、印泥、便簽、筆記、支票、統(tǒng)計報表等等,張秘書一出門,這個黑皮包便會不離左右了。 ”就是這樣一位總是在上級的吆喝聲中出現(xiàn)的無名人士承載了基層工作者之痛——理想被磨礪后的生活之痛。事實上,不論有無名姓,張秘書幾乎構成了小說中所有公職人員的縮影。在高度組織化的體制層級之中,一切成員仿佛納入到生產(chǎn)程序,命運的不自知和惶惑由之產(chǎn)生,愈是正義的美德基礎,則這些“單向度的人”則悲劇感愈深。
有趣的是,第二個在小說中醉酒的人物也是一位秘書,并且經(jīng)常以無名的方式出現(xiàn)(雖然小說通過對話交代了他的名字是王東升),這就是即將升遷為江州市副市長的王秘書長。王秘書長同時是小說中第一個出現(xiàn)的人物,這位差一點成為主人公的人物,不過是一個高級別的張秘書而已。只不過王秘書長文化水平更高,在他的書房里掛著前任張書記的書法作品《念奴嬌·赤壁懷古》,王秘書長有雄心壯志、更有一種責任的承擔,同時久歷官場的他其實有著敏銳的政治頭腦,這一點在羅清才市長準備整頓無證礦企的事件中表露無遺。他雖然深知此事關聯(lián)眾多,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在經(jīng)濟、政治、社會的多重矛盾中,他依然站在正義立場選擇力挺羅市長。他深深明白自己的身份:“在秘書們眼里自己是個領導,在領導們眼里自己不就是一個秘書”,這個身份也讓王秘書長成為小說的樞紐人物,因此他第一個出現(xiàn)在小說中承擔了重要的推動情節(jié)的作用。關于王秘書長醉酒的那次酒局,小說中敘述的較為詳細。在得知“二十年的媳婦熬成婆”后,以青山鎮(zhèn)長李春曉為首的高中同學群為王秘書長準備了慶功宴。如果說張秘書的那次酒局更多體現(xiàn)的是某種基層生態(tài)的粗糲,那么這次同學聚會的酒局則把一種勸酒社交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了出來。第一杯只為祝賀老同學上任副市長,第二杯為了聲明以后“只能支持領導的工作,而不能給領導添亂,更不能給領導拉后腿,齊心協(xié)力扶持領導更上層樓。 ”在勸酒社交的花樣套路下,王秘書長由全身發(fā)燙想到自己多年瑣碎的工作,由被動接受到主動請酒,最終在女文化局長杜婉瑩的美人攻勢下徹底失去招架。這次精彩的酒局為我們展現(xiàn)的是某種俗世秩序強大的“吸食力”,也證明了若將這部小說作為新世情小說的緣由。因為,恰是如此細致的情節(jié)描繪,讓我們在習慣于內(nèi)傾封閉的自我空間敘述的當下,具有了通過小說觸摸“事變緣?!钡目赡?。
第三種酒局不再來源于官場,他的發(fā)生主體也不再是“秘書”這一官場樞紐人物,而是來自于真正的基層,筆者在閱讀這次酒局情節(jié)描寫之后也經(jīng)不住熱血沸騰,這種感受正和當年在閱讀巴赫金關于民間狂歡化儀式描述的感覺如出一轍。這次酒局的起因是村長二狗蛋為負傷的村民那五討回了一筆補貼,那五于是準備蓋房子,在奠基當天邀請全村老少爺們兒。作者為這次酒局充分地進行了鋪墊描寫,在北方綿纏的小雨中,大家來到那五的院中準備建造窯洞?!捌鸱可w窩是難得的大好事,所以村子里那姓、亢姓的人不少人過來幫忙。大伙前面的挖土,后面的打夯,一起說說笑笑也很熱鬧?!毙≌f中唯一一次出現(xiàn)了開工的號子聲:“眾位鄉(xiāng)親——嗨吆——來打夯唉——嗨吆——那五哥來——嗨吆——發(fā)了財吆——嗨吆——信不信呢——嗨吆——管球他的——嗨吆——”這種原生態(tài)甚至粗野的號子聲在小說中的出現(xiàn)顯得別具一格,接下來我們在全體村民的大笑聲中真正體會到了一種來自鄉(xiāng)野的氣息,也預示著即將出現(xiàn)的酒局是一次真正的民間狂歡。筆者當年閱讀《巴赫金全集第6卷》的感覺于是襲面而來,民間的饗宴反駁了那種沒有任何象征、夸張、和多層意義的呆板生活。如果《永不放棄》里只有上面的兩種酒局,那它顯然不如現(xiàn)在般完整,而這第三種酒局才是真正酒局中的高潮。巴赫金當年甚至如此抬高民間節(jié)慶飲食的地位: “他們的含義是多層次的,而且同生活、死亡、復興、更新的概念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他們同自由、清新的真理的概念保持有機聯(lián)系,因為他們同智慧的語言密不可分。最后,他們充滿了通向美好未來的快樂。在他們行進的路上,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在更新。”(《巴赫金全集第6卷》第350頁)小說不但有官場程式化的展現(xiàn),更有諸如此類行進路上的鄉(xiāng)村圖景,這正是作者經(jīng)營結構和敘事策略的高明所在。于是,我們看到了昨天還在謾罵撒潑的農(nóng)婦今天卻喜笑顏開,把荷包蛋偷偷藏在了二狗蛋的碗里;我們看到了二狗蛋“那五的房蓋完,咱就蓋學校!學校蓋完咱就蓋廠子!廠子蓋完咱就修大路”的激情講演;我們更看到了小伙子們一碗兩碗三碗地把酒干了,看到了山西特有的呼嚕呼嚕一齊吞面的民間會饗儀式。
《永不放棄》采用第三人稱敘事方式,情節(jié)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某種意義來講,采用了眾生世相展覽式的寫法,因此給人的閱讀感受是情節(jié)板塊之間比較密實,在這種寫法中作家“零度寫作”,而生存狀態(tài)被充分凸顯。古羅馬有這樣一個神話故事:“煩”女神用泥土捏了一個形狀,朱庇特給泥土賦予了靈魂,但他叫什么名字呢?煩女神、天神朱庇特和土地神爭執(zhí)不下,最后農(nóng)神就幫他們裁決,朱庇特在他死的時候收回他的靈魂;土地神在他死的時候得到他的身軀;而名叫“煩”的女神最先創(chuàng)作出了他,只要他活著都可以被她占有。這個終身被“煩”占有的他,就是“人”。是的,小說中的每一個人物從一睜眼就陷入到“煩”的世界當中,疲憊,也許是小說里所有的人物的共同狀態(tài),可能也只有在酒醉或微醺的一剎那之間理想才可以飛躍肉身,靈魂有了消縱即使的自由感。與這些酒局相伴的就是神怡的閃回敘事。閃回,本是電影敘事名詞,用于小說的情況又不僅僅是插敘的意思。這種閃回的神怡之處在人物的對接中閃現(xiàn)了類理想主義的星星之火,體現(xiàn)作者對人的生存本質的關懷。
與小說中大多數(shù)基層公務員、曾經(jīng)的“鳳凰男”相比,青山鎮(zhèn)鎮(zhèn)長李春曉是個異類。他的父親是江州市人大副主任,母親是教育局副局長,岳父又是政協(xié)主席,李春曉一路“坐享其成”、順風順水,更重要的這位公子哥在小說中成了“雅皮士精神”的擔當。李春曉開著路虎車,穿著時尚,經(jīng)常出入高檔餐廳和娛樂會所。他是一個花花公子,曾經(jīng)把市委賓館的服務員肚子搞大。就是這樣一位“雅皮士”,會讓讀者誤認為只不過是作者設置的一個“結構性人物”而已,但是,小說敘事可貴的閃回卻道出了這個人物的靈魂深處,在“結構性人物”的身上體現(xiàn)了“中產(chǎn)階級孩子們”的那種現(xiàn)代惶惑感和理想的失落,李春曉這個人物的成功塑造,又使得這部小說的格局擺脫了城鄉(xiāng)結合地帶的拘束,從而走向更加縱深的都市。
對李春曉的精細刻畫開始于省城最繁華的銅鑼灣,在酒吧中狂歡的他抱住了美容院女老板小紅,甚至在之后與小紅車震。就在春宵一夜之后,半夢半醒中的李春曉做出了一件事:帶小紅去軍事博物館參觀。李春曉面對各種武器展品如醉似癡,原來,在別人眼中的官二代李春曉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他從小喜歡槍炮立志獻身國防,卻被父親強迫進入政府機關。這一閃回在小說中彌足珍貴,因為它讓李春曉成為了小說中唯一一個以消極姿態(tài)反抗秩序的人物,當然也是唯一一個在體制結構內(nèi)無規(guī)則意識和雄心壯志的人物。李春曉的花花公子之名其實是他的反抗留下的痕跡:“他掙扎過,他不顧家人反對瘋狂地愛上了賓館里的那個女孩,他和她做愛,他和她要生孩子,但他又怎么能抗拒了那個看不見的、又無處不在的、巨大的壓力呢? ”這次深情的關于理想人生與現(xiàn)實人生的掙扎“閃回”可謂動人心魄,李春曉在日本餐廳面對著自己的情人淚流滿面。然而,作者并沒有讓人物止步于這一類閃回,少年理想與非理性意味的逾矩還不足以呈現(xiàn)這部小說作為“社會制度美德”的架構。作者顯然還要讓“中產(chǎn)階級的孩子”一落千丈到深淵谷底,李春曉挪用了扶貧專用款救急,等待他的結局是可想而知的。不但如此,李春曉在護送情人小紅的時候,深陷溝底村最為貧瘠和卑瑣的一角,這次行程在小說中顯得似夢如幻,但是,“那種味道在李春曉的記憶中存在了很長時間,以至一想起來就抑制不住地想要嘔吐。 ”鎮(zhèn)長李春曉佯扮司機見識了小紅家庭最不堪的場面:家徒四壁,父母衣衫襤褸,床上躺著常年透析的弟弟,霉味、藥味、尿味的混合氣息將他逼出門外,這也就打碎了“中產(chǎn)階級的孩子”真正“重生”的可能,縱有理想加持,縱有反抗的姿勢,但是這類人物最終只能退回到個人的狹小天地,或者是成為一個空心的人。果然,李春曉和小紅在一場酒醉后的夢中分手,夢與酒在這里實現(xiàn)了同構,共同達成小說蘊含的意義。
小說中以閃回敘事詳細描摹的人物一共有兩個,除了公子哥兒李春曉之外,另外一位就是江州市長羅清才。與李春曉的“反抗類”閃回不同,羅清才的閃回屬于正面抒情。羅清才對妻子姜梅感情濃烈,在情愛與性的閃回中“羅清才才好像完全忘記了那些亂七八糟的事,也好像只有在這個時候自己才是一個赤裸裸的真實的自己,不用費盡心機地迎合上級領導的意圖,不用費盡心機地與周圍的各色人等一一周旋,臉上也卸去了市委副書記、市長的面具,現(xiàn)在只是一個人,一個有著和別的男人一樣具有七情六欲的男人,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女人。 ”如此說來,閃回的功能似乎與李春曉相同,那就是對自己身而為人的確認。就像薩特所說的那樣,情欲是一個事關存在的證明,而情欲的自由不過是“再一次從進行注視的存在被推回到了被注視的存在”,羅清才們永遠不可能脫離這個循環(huán),即使他認為摘去了面具,但這也終究是一場短暫的酒、夢以及性愛“閃回”而已。在插敘前史方面,作者給了羅清才的大學生活更多的筆墨。那是個青春懵懂的歲月,羅清才甚至為了和美女同學姜梅的關系而挨打,但是最后不僅贏得了芳心,也贏得了前程。更為抒情性的閃回出現(xiàn)在羅清才榮升市長、衣錦還鄉(xiāng)的一次,大雪中的小縣城擠滿了來道賀的鄉(xiāng)親,老實巴交的父母滿眼的幸福和詫異。最有意味的是,這兩次閃回都以與妻子姜梅的情愛關系的升華為結尾,這兩次閃回也因之使得羅清才的晉升之路有了較為完整的展示。這個時刻不能忘記自己是從縣城魚躍龍門的“鄉(xiāng)巴佬”,這個在內(nèi)心深處保有著極多青春存念的理想主義者,然而他又是“黑暗里露出了尷尬笑容”的這一個,甚至已經(jīng)修煉成“每臨大事有靜氣”的這一個。自愿的深思熟慮是虛幻的,動機和動力只是自我的一個謀劃,當羅清才追風似的在省城為當市委書記活動的時候,當他琢磨任何一個上級的動機的時候,更深的虛無終將到來,然而也正是因為作者給這個人物賦予鏈條完整的閃回,我們可以對他的反思和“重生”給予希望。
讀罷全篇,筆者毫不猶豫地將“神話般的主人公”賦予這位蓄勢待發(fā)卻終退歸家庭的江州市代市委書記羅清才。羅清才這個人物之所以如此打動人心,通過閃回展現(xiàn)的“縣城青年羅曼蒂克史”只是冰山一角,而更加重要的是作為改革英雄而存在的他。在這部小說中,李春曉固然是唯一一個反抗姿勢的擁有者,但那種反抗毫無疑問只是“姿勢”而已。真正擁有從根基顛覆既有的秩序的還是羅清才。我們注意到,江州市的無證采礦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扶持地方經(jīng)濟的一個默契共識,連王秘書長也深諳問題的敏感,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不得不說,故事最終災難性的結局正是羅清才痛下整頓之后的某種兇兆和隱喻。然而在不合理的既定秩序和存在危險的改革之間,羅清才仍然選擇了后者,他沒有選擇政績工程,這也為小說多次對這個人物進行理想主義閃回刻畫找到了更多的合理性。 “新人”的最大特征是于環(huán)境的特殊性,他背負著沉重的因襲,而能在某種因襲中拔地而起;而“英雄”的最大特征何嘗不帶有悲壯意味,王秘書長擔心羅清才仕途會受損,而他卻說:“我是一個平民的孩子,做了市長已經(jīng)是燒了高香了,但我心有不甘,想有一番作為! ”到此,改革新人的全部稟賦都集中在了主人公羅清才身上,堪稱是理想情懷和實干能力的結合體。并且,因為他的妻家背景(我們注意到,他的妻子姜梅是一個重要的“改革助力”的符碼),羅毫無疑問具有改革的“優(yōu)先權”,這一重任必將落在“新人”的身上,然而由變革生成的雕磨也將落在這個人物身上。
小說以大災難為尾聲,長期的炸山開采使得山體滑坡,半座山轟然倒塌。在沉重的打擊中,羅清才指揮在搶險的第一線。這樣結構小說也許并非單純出于情節(jié)的發(fā)展,更有著一定的社會背景。礦難在山西這個資源大省曾屢屢受到關注。近年來,隨著資源轉型的縱深改革,關礦成為攻堅任務,僅就2019 年數(shù)據(jù)顯示關閉18 座煤礦,退出產(chǎn)能1895 萬噸/年。當時當?shù)氐男≌f歷史,將羅清才這樣一個“新人”置于如此典型的環(huán)境當中,方能夠顯示出現(xiàn)實主義不竭的動力,不僅是小說作者選擇了羅清才這個主人公,羅清才更是時代選擇的主人公。因此,筆者甚至不太相信小說的結尾,羅清才所落下的那兩行眼淚絕不是失敗的淚水,那個退回到生活中的準爸爸只是個有意味的間歇,“新人”或者重生,小說篇名不也昭示了永不放棄!在羅清才這樣的改革者的暗影中,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盧卡奇的那句話:“存在和命運、冒險和成功、生活和本質,就是同一概念。只有他的詩作才是史詩。是因為他在精神的歷史進程使問題提出之前,已經(jīng)找到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