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石男
今年國慶長假,我沒出門。在家讀閑書,竟然發(fā)現(xiàn)一個先知。
斯人即郭嵩燾,中國首任駐外公使。他曾總結(jié)晚清外交為“怕、詐、蠻、蠢”:“吾嘗謂中國之于夷人,可以明目張膽與之劃定章程,而中國一味怕;夷人斷不可欺,而中國一味詐;中國盡多事,夷人盡強,一切以理自處,杜其橫逆之萌,而不可稍攖其怒,而中國一味蠻;彼有情可以揣度,有理可以制伏,而中國一味蠢。真乃無可奈何?!?/p>
此言頗為犀利,也相當(dāng)中肯。靖逆將軍奕山一戰(zhàn)即潰,于廣州城頭高懸白旗,是為“一味怕”;兩廣總督葉名琛不戰(zhàn)、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身敗被俘,客死異鄉(xiāng),是為“一味詐”加“一味蠢”;親王僧格林沁夜郎自大,狂妄沖動,遭英法聯(lián)軍大敗,更導(dǎo)致火燒圓明園,是為“一味蠻”。
擔(dān)任駐英公使期間,郭嵩燾還深入考察英國的憲政、商業(yè)、科技、教育、學(xué)術(shù)及風(fēng)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英國之強,根本不在船堅炮利,而在于其政體之勃勃生機(jī)。在日記中,郭嵩燾寫道:“英國之強,始自國朝?!圃淞灸?,所以持久而國勢益張者,則在巴力門(議會)議政院有維持國是之義,設(shè)買阿爾(市長)治民,有順從民愿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與民交相維系,迭盛迭衰,而立國千余年終以不敝。人才學(xué)問相承以起,而皆有以自效,此其立國之本也。……中國秦、漢以來二千余年適得其反。能辨此者鮮矣?!?/p>
郭嵩燾這一認(rèn)知,可說相當(dāng)深刻且超前,也因此招致保守派的圍攻。其中,郭的副手劉錫鴻跳得最兇。劉參奏郭嵩燾“三宗罪”:因天寒而披西人衣服,見外國元首起立,聽音樂會索取音樂單……這些尋常之事,竟都成了罪狀!清廷對郭嵩燾頗不滿,但尚不便立即處理。偏偏郭嵩燾一身傲骨,你指控我是崇洋媚外的“清奸”,那我索性就堂堂正正地“崇”給你看!
不久,郭嵩燾將訪英見聞寫成《使西紀(jì)程》,寄回總理衙門。其中說:“西洋以智力相勝,垂兩千年。麥西、羅馬、麥加迭為盛衰,而建國如故……”這徹底激怒了保守派。王闿運痛罵他“殆已中洋毒,無可采者”,原是他友人的李慈銘也怒斥他對西方“極意夸飾”。清廷遂將《使西紀(jì)程》毀版,禁止流傳。
1879年初,郭嵩燾在駐英公使任上被清廷解職,黯然歸國。返國后,郭嵩燾拒絕赴京交差述職,稱病回籍。
彼時郭嵩燾欽差使臣的官銜尚未解除,但各級地方官員,都對他傲慢無禮。經(jīng)歷種種不愉快回到故鄉(xiāng)湖南湘陰后,郭嵩燾從此徹底離開大清官場。李鴻章曾盛贊郭嵩燾說,“當(dāng)世所識英豪,與洋務(wù)相近而知政體者,以筠仙(郭嵩燾號)為最?!比欢?,在一個頑固保守為主流的國家,最杰出的人才,往往都不能盡展其才。
1891年7月18日,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駐外使節(jié)、開眼看世界的真正先驅(qū),在湘陰抑郁而終。在郭嵩燾身后,李鴻章一再退懇請朝廷為郭立傳并賜予謚號,均未獲旨準(zhǔn)。我友十年砍柴評論說,從朝廷不賜郭嵩燾謚號這件小事亦可看出,四年后甲午之戰(zhàn)敗于日本,九年后而有庚子事變,二十年后潔廷霜亡,也是毫不意外的結(ji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