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吳朝輝
一個化學反應的速率或平衡可能同時受多個外界因素,如溫度、濃度、壓強的影響,而且這些因素的影響因素有主有次,隨著反應進行,主要的影響因素可能會變換。與單個因素影響下的問題相比,可產生更復雜、更接近實際的問題情境。因此,多因素影響下的速率與平衡問題能很好地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已成為高考試題的一個熱點。
圖表可以隱蔽關鍵信息,能有效考查學生信息處理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抗干擾能力、提取關鍵信息的精準性以及將陌生信息與已學知識的有效整合能力。因此圖表類試題備受高考命題專家的青睞,幾乎已到了“無圖表不成卷”的程度,當多因素影響的速率與平衡問題和圖表結合時,會產生別樣的精彩。
【答案】反應放熱,在絕熱容器中反應使溫度升高,v正增加。b點后,溫度上升已不明顯,反應物濃度降低導致v正減小
【解析】反應啟動后,反應物濃度就逐漸減小,v正逐漸減小,與b點后的曲線趨勢相符,所以b點后v正逐漸減小是受反應物濃度影響所致。
那開始時v正為何會逐漸增大?影響正反應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溫度、壓強、催化劑、接觸面積等。首先,沒有壓縮容器,排除壓強影響。其次,沒有加入催化劑,故排除催化劑,另外如果是自催化反應,則速率-時間圖象有其獨特之處,詳見本文例5。第三,反應物全部是氣體,也排除接觸面積的影響。所以造成反應速率增大的最可能的因素是溫度,與題給的“絕熱容器”呼應。由于反應放熱,在絕熱容器中體系溫度升高,正反應速率增加。b點后,溫度上升已不明顯,但此時反應物濃度降低升級為矛盾的主要方面,造成b點后正反應速率減小。
【拓展】如讀到“絕熱容器”,一定要注意反應自身的熱效應對反應速率及平衡的影響。
【例2】(5)為了研究硫酸銅的量對氫氣生成速率的影響,該同學設計了如下一系列實驗。將表中所給的混合溶液分別加入到6個盛有過量Zn粒的反應瓶中,收集產生的氣體,記錄獲得相同體積的氣體所需時間。
實驗混合溶液 ABCDEF4 mol·L-1H2SO4/mL30V1V2V3V4V5飽和CuSO4溶液/mL00.52.55V620H2O/mLV7V8V9V10100
該同學最后得出的結論為:當加入少量CuSO4溶液時,生成氫氣的速率會大大提高。但當加入的CuSO4溶液超過一定量時,生成氫氣的速率反而會下降。請分析氫氣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
【答案】V1~V5均為30,V6=10,V7=20,V8=19.5,V9=17.5,V1=15。當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Cu沉積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與溶液的接觸面積
【解析】實驗探究目的是“硫酸銅的量對氫氣生成速率的影響”,故硫酸銅的量應是唯一變量,所以表中的V6=10,V1~V5均為30。再用水調節(jié)液體的總體積相等。
單質Cu沉積在Zn粒表面形成原電池,原電池效應加快了氫氣的生成速率。CuSO4溶液超過一定量后,氫氣的生成速率為什么會降低?應該是逐漸增加的Cu將Zn粒包裹的越來越嚴實,降低了Zn與硫酸的接觸面積,從而降低H2的生成速率。
【拓展】類似情境如石灰石與稀硫酸的反應:微溶性的CaSO4覆蓋在石灰石表面,阻礙反應的順利進行。
【例3】(2018·北京卷·26節(jié)選)(4)H2O2將粗磷酸中的有機碳氧化為CO2脫除,同時自身也會發(fā)生分解。相同投料比、相同反應時間,不同溫度下的有機碳脫除率如圖所示。80℃后脫除率變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答案】80℃后,H2O2分解速率大,濃度顯著降低,造成碳脫除率下降
【解析】溫度升高,H2O2與有機碳反應速率加快,相同時間內脫除的碳增多,與圖中20℃~80℃時的曲線上升趨勢相符。
80℃后脫除率為什么會下降?結合題給信息“自身也會發(fā)生分解”可知:80℃后,H2O2分解速率增大,自身分解由次因變成了主因,造成脫除反應速率下降,脫除率下降。
【拓展】溫度升高引發(fā)潛在的副反應,類似命題情境的試題在高考中并不鮮見。主要有原料不穩(wěn)定,如本題的H2O2,或原料中有氣體,溫度升高導致氣體溶解度下降等情形。
【例4】(2017·全國卷Ⅱ·27節(jié)選)丁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脫氫制備?;卮鹣铝袉栴}:
(2)丁烷和氫氣的混合氣體以一定流速通過填充有催化劑的反應器(氫氣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劑),出口氣中含有丁烯、丁烷、氫氣等。如圖為丁烯產率與進料氣中n(氫氣)/n(丁烷)的關系。圖中曲線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變化趨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隨著n(H2)/n(丁烷)增大,催化劑活性提高,反應速率增加,相同時間生成的丁烯增加。但隨著n(氫氣)/n(丁烷)增大,平衡逆向移動,造成丁烯產率下降。
【解析】因H2能活化催化劑,隨著n(H2)/n(丁烷)增大,催化劑活性提高,反應速率增加,相同時間生成丁烯的量增加,所以丁烯產率增大,此即“丁烯產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曲線最高點是丁烷分解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此時n(H2)/n(丁烷)繼續(xù)增大,H2作為生成物,其濃度對平衡的影響由次因上升成了主因,導致丁烯的產率逐漸減小。
【例5】如圖表示10 mL 0.01 mol·L-1KMnO4酸性溶液與過量的0.1 mol·L-1H2C2O4溶液混合時n(Mn2+)隨時間的變化,表述與示意圖是否一致?
【答案】
【解析】KMnO4與H2C2O4的反應是一個自催化反應,產物Mn2+對反應有催化作用。但Mn2+需累積到一定濃度才能產生催化作用。
開始時,c(Mn2+)很小,催化作用較弱,故生成Mn2+速率很小。當Mn2+積累到可起催化作用時,Mn2+生成速率迅速增大。反應后期,反應物濃度減小成為影響速率的主要因素,速率逐漸減小。所以n(Mn2+)隨時間變化曲線如答案所示。
【答案】T1~T2區(qū)間,化學反應未達到平衡,溫度越高,化學反應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獲的量隨溫度升高而提高。T4~T5區(qū)間,化學反應已達到平衡,由于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不利于CO2捕獲
【解析】隨著溫度升高,捕獲CO2的平衡向左移動,CO2的平衡濃度逐漸增大,T3后的曲線與之相符。所以T4~T5區(qū)間,CO2濃度上升是因為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的緣故。
在T3前CO2濃度為什么會減?。拷Y合題給關鍵信息“經相同時間”,可知隨著溫度升高,反應速率逐漸增大,相同時間內參與反應的CO2逐漸增加,故剩余CO2逐漸減小。
【拓展】這種圖象可稱為“速率—平衡”型:前半段是受速率控制,后半段受平衡控制。這種題型表面上只涉及溫度一個因素,但都隱含重要的時間信息——相同反應時間。前文例4也可歸屬此類。這種類型是考查影響因素的重要題型之一,必須重點關注。
【例7】(2017·北京卷·27節(jié)選)(2)②用H2模擬尾氣中還原性氣體研究了Ba(NO3)2的催化還原過程,該過程分兩步進行,下圖表示該過程相關物質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第一步反應消耗的H2與Ba(NO3)2的物質的量之比是________。
【答案】8∶1
【解析】要計算H2與Ba(NO3)2的物質的量之比,就必須確定反應產物。由圖可知,H2逐漸減少時,NH3逐漸增加,且當H2為0時,NH3達到最大值。而在此過程中,N2一直保持在0,所以H2與Ba(NO3)2作用生成NH3,據電子守恒可得n(H2)∶n[Ba(NO3)2]=8∶1。
【拓展】反應中間體的含量一般先增加后減少:在前一步中生成而累積,濃度逐漸增大;在后一步反應中消耗,濃度逐漸減小。
近年高考試題又出現一種將更多因素融合在一起的命題趨勢。
【例8】(2018·江蘇卷·20節(jié)選)(2)②在有氧條件下,新型催化劑M能催化NH3與NOx反應生成N2。反應相同時間NOx的去除率隨反應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在50~250℃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緩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當反應溫度高于380℃時,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劑活性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與溫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應速率迅速增大;上升緩慢段主要是溫度升高引起的NOx去除反應速率增大,催化劑活性下降、NH3與O2反應生成了NO
【解析】50~250℃范圍內,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同時催化劑活性增大,反應速率也加快,雙重有利因素疊加下,反應速率迅速上升。當催化劑活性達到最佳后,反應速率受溫度的影響繼續(xù)緩慢上升。所以NO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緩慢上升。
高于380℃時,①催化劑活性下降;②NH3與O2可能發(fā)生副反應生成NO;③化學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三因素疊加后,NOx去除率迅速下降。
多因素影響下的速率與平衡圖表型問題,審題時要重點關注圖中曲線的趨勢。如果曲線不是單調上升或單調下降時,就應該注意試題可能要考查多種因素對速率與平衡的影響。
解題時,可按以下步驟確定或“明”或“暗”的影響因素。首先,根據圖象橫坐標找到“明”因。如果橫坐標是“時間”,則“明”因一般是濃度。其次,根據平衡移動原理分析“明”因對反應的影響,確定與曲線的哪部分趨勢相符。最后,根據曲線另一部分趨勢,在平衡移動原理的指引下,依據題意從溫度、濃度等影響因素中排查找出“暗”因。
在分析問題時,一定要十分重視溫度這個影響因素。它既可以是“明”因,溫度變化引起其他因素的連鎖變化:溫度升高,會引發(fā)副反應,可能會影響到催化劑活性,會帶來速率和平衡雙控制的問題等等。溫度也可能是“暗”因,反應自身的熱效應引起體系溫度變化,與濃度一起形成雙因素效應,如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