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小戲《打豬草》是“七十二小戲”中最經典的劇目之一,一個不到二十分鐘的小戲,趣味橫生,值得品味。本文試從該戲產生的時代背景、人物的內心和舞臺形態(tài)等方面著手,對如何塑造“陶金花”這一形象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想要演好陶金花這個人物,就必須要認真研究《打豬草》這出戲所產生的時代背景。我們現在看到的《打豬草》版本是在1952 年華東戲曲會演中由嚴鳳英大師首次亮相的改編版,但這并不是這出戲的最早形態(tài)。據記載,《打豬草》的故事來源于安徽宿松縣二郎區(qū)崔家坪的一個真實事件,由湖北的老百姓們依據該事件改編成戲曲,在這一版本中,男主角叫“金三矮子”,他發(fā)現自家的筍子被陶金花在打豬草時順帶偷走,于是踩破了她的竹籃,陶金花要求用筍子來賠償,她據理力爭,金三矮子一再妥協退讓,最終二人終于達成和解,金三矮子把陶金花送到家后,陶金花殺雞做粑給金三矮子吃。這里面的陶金花雖然最后很友善地給金三矮子做好吃的,但一開始卻有偷筍的動機,并不是一個惹人喜愛的角色。后來,經過嚴鳳英等一代人的“老戲新排”,陶金花的動機由原來的“偷”筍改變成拔豬草時“不小心碰壞”了筍子,這是一個頗有力度的改動,丟棄了原版中陶金花的小農思想,整出戲的矛盾點是因為她的“無意”造成的,這個人物也更加單純可愛起來。
在嚴鳳英的精彩演繹下,《打豬草》的故事基本被改編定型,一躍成為了經典之作。當時,正處于新中國成立之初,人們的生活剛剛趨于穩(wěn)定,物質生活還比較貧瘠。如果說《天仙配》表達的是低層百姓對自由愛情的質樸追求,《女駙馬》是平凡女子個人價值的體現,那么《打豬草》就是勞動人民在農作中自娛自樂的精神訴求以及對和諧生活的向往。
馬克思曾說過,勞動不僅創(chuàng)造了美的自然界,美的生活和藝術,而且創(chuàng)造出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大眾。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人們在匱乏的物質生活中并未丟失發(fā)現美的眼睛。劇情中,兩根筍子斷了,金小毛十分心疼,竹筍林是他們一家生活的全部來源;竹籃子被踩破,陶金花害怕媽媽打罵,急得哭了起來……這些細節(jié)都說明,當時人們的生活條件并不富裕,但這出戲依舊還能被稱為“喜劇”,這就能充分體現出他們熱愛勞動,并能夠主動地、智慧地在勞動中尋求歡樂。因此,演員在飾演“陶金花”這一角色時,一定要把勞動人民樂觀、積極的性格充分體現出來。
按照黃梅戲的行當分類,陶金花是典型的“小旦”角色,而且她沒有復雜的人物性格,完全是一個小姑娘在勞動過程中情感的自然流露,從而在舞臺上顯得質樸而真實。
戲的最開始,陶金花完全沉浸在歡喜的勞動中,從提著籃子出門再到筍園拔草,她全然是一副勤勞、開朗的底層人物形象。她的第一次情緒轉折,是在拔豬草時不小心摔倒,不經意間破壞了幾根竹筍開始的,這讓她從高興中跳了出來,于是焦急地唱道:“有人來看見,當我是偷他的筍?!闭且驗檫@個小姑娘的單純善良,才會在內心產生這樣的擔心和害怕。
正當她緊張之時,主人金小毛趕了過來,他自認為把陶金花“抓了個現行”,不分青紅皂白地一頓責罵,險些給了她“幾簸籮”。陶金花此時是何等委屈,可她只顧著委屈,開始怪金小毛沒有搞清真相。還沒等她解釋清楚,金小毛又氣得將她的竹籃踩破,她被急哭的狀態(tài),更顯出人物的單純、可愛。金小毛調皮地學她哭,告訴她筍子長大了有很多用處。陶金花此時的心里是既委屈又心疼,委屈的是自己被金小毛誤會,心疼的是這些本應長大后發(fā)揮更多作用的筍子被自己“毀了”,為此,她更不愿意自己被誤解成一個偷筍的人,于是,哭得更加厲害,同時要洗刷自己的清白。聽完她的解釋,金小毛設身處地地想了想,才覺得自己錯怪了陶金花,態(tài)度就此轉變,說:“你不要我賠籃子,我也不要你賠筍子,我們倆就算了吧。”陶金花急得連說不行,在當時人們看來,一個竹籃子可要比兩根竹筍值錢。
陶金花的情緒第二次轉折發(fā)生在金小毛把買鹽的錢賠給她之后,金小毛的行為反倒引發(fā)了她的同情之心:“小毛好可憐,哪個要你錢?只要人意好,人好水也甜?!痹谒磥?,人意比錢更重要,金小毛這個“有仁有義”的舉動讓陶金花之前受的委屈和籃子被踩壞的難過就此煙消云散。
兩位主人公身上有著共同的特性——質樸和善良,他們都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典型代表。于是,陶金花又把錢還到金小毛的手中,叫他拿回去買鹽。金小毛覺得過意不去,決定把斷掉的筍子送給陶金花,陶金花沒有要,直到她明白斷了的筍子長不大了,才接受了金小毛的筍子。金小毛修好了她的竹籃,她便高高興興地準備回家。眼見陶金花拿不動那一籃筍子,金小毛主動提出送她回家。陶金花趁媽媽不在家,給金小毛吃雞湯泡炒米,完滿地結束了劇情。在這出戲的后半部分,這兩個年輕人的情義層層遞進,他們都暫時忘卻了自己生活的艱辛,換位思考別人的不易,勞動人民最樸實的情感世界讓我們感動和欣慰。
戲曲的舞臺是靈動而多變的,景物隨人而轉移,時間隨心而流動,是戲曲藝術的一大特征。舞臺最初是在金小毛的筍園,陶金花來此打豬草,用了圓場加唱的形式,完成了從“家中”到“筍園”的時空轉換。通過我們演員的表演,觀眾可以清晰地想象出,舞臺的時空是從金小毛筍園到陶金花的家,然后又來到了筍園。
戲曲的舞臺具有“虛擬性”,這當然也包括動作對象的虛擬。在《打豬草》的舞臺上,“豬草”、“筍子”等道具的虛擬,更是體現了戲曲舞臺的多樣性,對演員來說,只能通過人物的演唱、動作、表情等方面構建觀眾內心想象,實則更考驗演員的技藝和藝術水準。從劇名上看,全劇的主旨是從陶金花的行為動作和目的“打豬草”出發(fā)。斯坦尼斯說過:“沒有真正的創(chuàng)造性的體驗也就沒有藝術”,沒有經過生活體驗的表演都是蒼白無力的假象。因此,演員在塑造這個角色時,應當把“打豬草”這一動作認真體會,要注重觀察和體驗生活,在假定情景中培養(yǎng)真實的信念,并將劇本中簡簡單單的唱詞、念白和動作提示等進行深入分析。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fā)展,很多戲曲舞臺上出現的動作在我們當代生活中是極為不常見的,“打豬草”的年代離我們已經很遙遠了,這就需要演員下更多的工夫去查閱資料,想辦法去感受和體驗。通過網上資料的搜集,我了解到,“豬草”的正名叫“魚腥草”,在城市偶有出現,農村的水塘邊就更加多見了。作為演員,不妨多去觀察,用鏟子去挖它、采它,草有多長、用多大力氣去挖,挖出來后又是怎樣的形態(tài)……我們應該一一感受,然后用內心的“真實”去創(chuàng)作舞臺的“真實”。陶金花望著一地的豬草,唱道:“用目來觀看,豬草愛壞人?!彼某蛣幼饕延^眾的內心想象帶動起來,內心的歡喜也要表達地淋漓盡致,她的心中有豬草,觀眾的眼中才會有多少棵、在什么位置,觀眾才會覺得真實。
這出戲最出彩的地方,當然是讓人耳熟能詳的那段“對花”。這段花腔演唱中,頻繁出現諸如“呀得兒呀得兒喂呀”等大量“襯詞”,增添了全劇的歡樂和趣味,加上劇中兩個人物都是十幾歲的未成年人,所以,我們可以說,“對花”是帶有童真和童趣意味的表演,也是黃梅戲歌舞性的典型體現,更是在艱苦的勞動中人們樂觀精神的具體展現。
綜上所述,作為黃梅戲演員,一定不要忘記黃梅戲這一劇種的本質特質——載歌載舞,更不能忽視了它真誠質樸的藝術形象表達。尤其在飾演“陶金花”這一角色時,要回歸到樸實、自然、生動的表演中,才能用“本真”打動當代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