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以下簡稱《九宮大成》)卷三仙呂宮正曲收錄【番鼓兒】曲牌三支,分別出自清宮戲《月令承應(yīng)》、宋元南戲《拜月亭》與明傳奇《彩樓記》。曲下注云:“【番鼓兒】首曲次曲皆為正體”“首曲”即《月令承應(yīng)》之【番鼓兒】一體;“次曲”即《拜月亭》之【番鼓兒】一體。筆者將從曲文句式與板式方面,對(duì)《九宮大成》所收【番鼓兒】曲牌進(jìn)行比對(duì)分析,探究曲牌格律之共性與個(gè)性特征。
《月令承應(yīng)》之【番鼓兒】曲牌以下簡稱《月令承應(yīng)》格;《拜月亭》之【番鼓兒】曲牌以下簡稱《拜月亭》格;《彩樓記》之【番鼓兒】曲牌以下簡稱《彩樓記》格;曲文中襯字用()標(biāo)出。
《月令承應(yīng)》格:3,3,5,8,4,6,4,6,7,7
《拜月亭》格:3,3,5,7,4,6,4,6,7,7
《彩樓記》格:3,3,5,7,4,6,4,6,5,7
《月令承應(yīng)》格全曲共五十三字,在第五、第八與第十句共添入三襯字,分別為“好樂(愿)荒無”中的“愿”字,“早近(了)二月之初”中的“了”字,“野人耕先生(去)誦讀”中的“去”字?!栋菰峦ぁ犯袢参迨?,較《月令承應(yīng)》格減少一字,《九宮大成》曲下注云:“惟第四句,首曲作八字兩截句,次曲減一字作七字句”?!笆浊奔础对铝畛袘?yīng)》格,“次曲”即《拜月亭》格?!对铝畛袘?yīng)》格第四句為“月色花街、燈影酒壚”八字兩截句,而《拜月亭》格第四句“但州城、關(guān)津險(xiǎn)隘”則為七字句,除第四句句法不同之外,其余句式兩曲均相同。襯字方面,《拜月亭》格僅在第八句“上京(去)緝探事實(shí)”,添一襯字“去”字?!恫蕵怯洝犯袢参迨?,與《拜月亭》格句法相似,僅在曲文第九句減兩字,作五字句,曲文為“頃刻領(lǐng)兵至”,與前二曲不同,《彩樓記》格此句并無采用疊詞,故為五字句。另《彩樓記》格亦在曲文第八句“管取名傳(達(dá))帝京”中添一襯字“達(dá)”字。
三曲相較,曲文句式的共性特征在于:其一,句式總數(shù)相同,三曲均為十句。其二,曲文首二句,三曲均采用疊句?!对铝畛袘?yīng)》格首二句為“大踏步,大踏步”;《拜月亭》格為“為塞北,為塞北”;《彩樓記》格為“聽使令,聽使令”。另《月令承應(yīng)》格與《拜月亭》格均在曲文第九句采用了疊詞,《月令承應(yīng)》格為“一日一日少功夫”,《拜月亭》格為“火速火速便馳驛”。其三,三曲均在曲文第八句添入襯字,《月令承應(yīng)》格添一“了”字,《拜月亭》格添一“去”字,《彩樓記》格添一“達(dá)”字。三曲句式亦存在差異性:其一,從句字總數(shù)來看,與《月令承應(yīng)》格相較,另外兩曲均為減字格?!对铝畛袘?yīng)》格全曲為五十三字,《拜月亭》格,《彩樓記》格分別為五十二字與五十字,均為減字格。其二,從襯字方面來看,《月令承應(yīng)》格分別在曲文第五、第八與第十句添入三襯字,而《拜月亭》格與《彩樓記》格,則僅在第八句添入一襯字。
《月令承應(yīng)》格全曲共三十二板,其中頭板有二十九板,分別在曲文“大”、“步”、“步”、“不”、“執(zhí)”、“吾”、“月”、“花”、“街”、“燈”、“影”、“壚”、“好”、“荒”、“無”、“韶”、“度”、“才”、“三”、“五”、“二”、“初”、“一、“日”、“少”、“夫”、“人”、“先”、“讀”,這二十九字采用頭板。全曲僅一字采用腰板,兩字采用底板,分別為:曲文第二句句首“大”字處,用一腰板;曲文第六句第四字“年”字,末句第五字“生”字處,各用一底板。
《拜月亭》格全曲共三十板,其中二十五頭板、一腰板、四底板。頭板分別在曲文“為”、“北”、“北”、“與”、“臨”、“鄙”、“州”、“關(guān)”、“隘”、“勢(shì)”、“當(dāng)”、“敵”、“遷”、“避”、“不”、“稽”、“遲”、“緝”、“火”、“速”、“便”、“驛”、“回”、“星”、“急”,這二十五字處。曲文共四字搭配底板,分別為第四句第五字“津”字、第六句第四字“都”字、第八句第四字“探”字、第十句第五字“飛”字。腰板板位與《月令承應(yīng)》格相同,均在曲文第二句首字處,此曲即在“為”字處用一腰板。兩曲相較,曲文首三句與末尾二句板式一致。《月令承應(yīng)》格首三句“大、踏步、大踏步、不、怕執(zhí)、金吾、”,對(duì)應(yīng)《拜月亭》格“為、塞北、,為“塞北、與、兵臨、邊鄙、”;《月令承應(yīng)》格末二句“一、日、一日少、功夫、野人、耕先、生_(去)誦讀、”,對(duì)應(yīng)《拜月亭》格“火、速、火速便、馳驛、,等回、音星、飛_電急、”。此外,二曲曲文第五至第七句,板式亦相同。其中四字句均在第一、三、四字處用板,如《月令承應(yīng)》格“好、樂(愿)荒、無、”、“才、過三、五、”;《拜月亭》格“勢(shì)、怎當(dāng)、敵、”、“不、許稽、遲、”。六字句均在第三、四、六字處用板,且第四字均采用底板?!对铝畛袘?yīng)》格為“莫把韶、年_虛度、”;《拜月亭》格為“待欲遷、都_回避、”。然而兩曲第四與第八句板式不同。《月令承應(yīng)》格曲文第四句板式為“月、色花、街、燈、影、酒壚、”,《拜月亭》格曲文第四句板式為“但州、城關(guān)、津_ 險(xiǎn)隘、”?!对铝畛袘?yīng)》格此句分為上下兩截句,上截“月、色花、街、”分別在第一、三、四字處運(yùn)用頭板;下截“燈、影、酒壚、”則在第一、二、四字處運(yùn)用頭板?!栋菰峦ぁ犯竦谒木鋭t為七字句,在曲文第二、四、七字處運(yùn)用頭板,第五字處則改用底板。兩曲此處句法不同,自然板式亦不相同了。兩曲第八句均為六字句,《月令承應(yīng)》格板式為“早近(了)二、月之初、”,在第三與第六字處運(yùn)用頭板;而《拜月亭》格板式為“上京(去)緝、探_事實(shí)”,在第三字處用一頭板,第四字處增一底板,句末一字卻未用板??v觀三曲,每曲句末一字必有一板,而唯獨(dú)此句句末沒有板位,是遺誤漏之,還是有古本可依,還有待筆者進(jìn)一步考證。
《彩樓記》格全曲共三十一板,其中二十七頭板,一腰板、三底板。頭板分別用于曲文“聽”、“令”、“令”、“汝”、“用”、“謹(jǐn)”、“豈”、“有”、“命”、“有”、“佳”、“人”、“荒”、“靜”、“異”、“身”、“榮”、“名”、“京”、“頃”、“刻”、“領(lǐng)”、“至”、“村”、“安”、“莫”、“驚”字處。曲文共三字搭配底板,分別為第四句第五字“違”字、第六句第四字“村”字、第八句第四字“傳”字。另腰板搭配,與前二曲相同,位于曲文第二句首字處。《彩樓記》格板式搭配與《拜月亭》格頗為相似,曲文前七句板式相同,僅末尾三句板式存在差異?!恫蕵怯洝犯竦诎司浒迨綖椤肮苋∶?、傳_(達(dá))帝京”,《拜月亭》格第八句末字則少一板位,筆者上文已有分析,此處不再贅述?!恫蕵怯洝犯竦诰啪浒迨綖椤绊暋⒖?、領(lǐng)、兵至、”,分別在第一、二、三、五字處用板?!栋菰峦ぁ犯竦诰啪浒迨綖椤盎?、速、火速便、馳驛”,此句首四字采用了疊詞形式,第三、四“火速”二字并無板位,若此句減為無疊詞的五字句,即“火、速、便、馳驛”,亦是在第一、二、三、五字處用板。《彩樓記》格末尾一句板式與前二曲均不相同,此句板式為“村、居安、然莫、擔(dān)驚”,在第一、三、五、七字處用板;而前二曲均在第二、四、五、七字處用板。
綜上所述,《九宮大成》所收仙呂宮【番鼓兒】曲牌三支,曲文句式與板式結(jié)構(gòu)相近,三曲句式總數(shù)相同,均為十句,且曲文首二句均為疊句;三曲前三句板式結(jié)構(gòu)完全一致。其中《拜月亭》格與《彩樓記》格板式搭配頗為相似,曲文前七句板式相同,僅末尾三句存在差異。《月令承應(yīng)》格由于曲文第四句采用八字兩截句形式,與另外二曲皆不相同,故此句板式差異明顯。而《彩樓記》格曲文末句,句式雖相同,但板式搭配與另外二曲亦有不同。此外,《九宮正始》、《南詞定律》等亦收【番鼓兒】曲牌多支,筆者將進(jìn)一步研究,分析其曲牌形態(tài)與流變規(guī)律。
注釋:
[1][2][4][清]周祥鈺、鄒金生等輯:《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卷三,《續(xù)修四庫全書》一七五三.集部.曲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46頁。
[3][清]周祥鈺、鄒金生等輯:《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卷三,《續(xù)修四庫全書》一七五三.集部.曲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