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過對不同長度的玄武巖纖維進行對比試驗,測試其在不同摻量條件下對混凝土抗壓強度、彈性模量和劈裂強度的影響規(guī)律,并對其作用機理進行系統(tǒng)分析。不同長度的玄武巖纖維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規(guī)律不同,但均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增長有促進作用,長度為18mm的玄武巖纖維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增幅效果最優(yōu)。玄武巖纖維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最佳摻量為3.0kg/m3。隨摻入玄武巖纖維摻量的增加,長度6mm和12mm的玄武巖纖維混凝土彈性模量和劈裂強度先降低后增大;長度為18mm的玄武巖纖維混凝土彈性模量和劈裂強度隨摻量的增大而提高。
關(guān)鍵詞:玄武巖纖維;混凝土;抗壓強度;彈性模量;劈裂強度
一、 試驗概況
(一)原材料
1. 水泥。齊齊哈爾蒙西水泥公司的普通硅酸鹽42.5水泥。
2. 粉煤灰。齊齊哈爾華富的Ⅰ級粉煤灰。
3. 砂子。富拉爾基滿博鑫采砂場的中砂。
4. 碎石。碾子山宏鑫源采石場的5~20(mm)碎石。
5. 外加劑。江蘇尼高科技有限公司的聚羧酸標準型減水劑。
6. 玄武巖纖維。江蘇天龍玄武巖連續(xù)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的6mm、12mm、18mm的三種不同長度的纖維。
7. 水。當?shù)仫嬘盟?/p>
(二)混凝土配合
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60,根據(jù)標準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應(yīng)滿足增實因數(shù)1.05~1.40之間,28d彈性模量大于36000Mpa。按照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shè)計規(guī)程》的計算方法得到C60干硬性混凝土計算配合比,通過試配調(diào)整,得到增實因數(shù)約1.35的基準混凝土,基準配合比見表1,再通過調(diào)整粉煤灰摻量,得到試驗基準混凝土配合比。
(三)混凝土攪拌
玄武巖纖維混凝土的攪拌與普通混凝土的攪拌過程大致一樣,區(qū)別在于以下幾點。
1. 攪拌的混凝土不得超過攪拌機額定量的80%。
2. 先加入碎石、砂、水泥、水、減水劑均勻攪拌后,再加入玄武巖纖維進行攪拌,攪拌時間不宜超過3~5min,以玄武巖纖維在混凝土中均勻分布為準。也可以把玄武巖纖維跟碎石、砂、水泥進行干拌后再加水和減水劑濕拌,同樣使玄武巖纖維分布均勻,干拌時間不少于1min。
3. 攪拌的投料次序以玄武巖纖維在混凝土中不結(jié)團、分布均勻為原則。
(四)試驗方法
參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0-2016)進行纖維混凝土的工作性試驗??箟簭姸仍噳K尺寸:150mm×150mm×150mm,彈性模量試塊尺寸:150mm×150mm×300mm,劈裂強度試塊尺寸:150mm×150mm×150mm。本實驗參照《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2016)中的相關(guān)規(guī)定進行。
二、 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
不同長度纖維與摻量對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
本試驗選用長度6mm、12mm和18mm的3種不同長度的玄武巖纖維,通過調(diào)整不同摻量,研究其對混凝土抗壓強度、彈性模量和劈裂強度的影響的影響規(guī)律。
從表2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纖維摻量對混凝土JC值影響不大,但從試驗過程中對混凝土拌合物表觀狀態(tài)來看,纖維的摻入導(dǎo)致混凝土損失增大。從混凝土抗壓強度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混凝土抗壓強度隨纖維摻量的提高而增大,纖維摻量為3.0kg/m3時,抗壓強度較基準混凝土提高10.7%。當纖維摻量為1.5kg/m3時,混凝土彈性模量和劈裂強度最低,但隨著纖維摻量的增大,混凝土彈性模量和劈裂強度隨之提高。從整體試驗結(jié)果來看,混凝土中摻入長度6mm的纖維,當摻量為3.0kg/m3時抗壓強度、彈性模量、劈裂均為最佳。
三、 試驗結(jié)論
玄武巖纖維對混凝土的抗裂,抗凍及抗?jié)B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能夠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延長混凝土的使用壽命。通過對不同摻量、不同長度的玄武巖纖維進行對比試驗,分析其對混凝土抗壓強度、彈性模量和劈裂強度的影響,作為一項新技術(shù),它的應(yīng)用前景是非常廣泛的。隨著不斷深入的研究,相信玄武巖纖維會成為不可缺少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
(一)不同長度的玄武巖纖維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規(guī)律不同,但均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增長有促進作用,長度為18mm的玄武巖纖維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增幅效果最優(yōu)。玄武巖纖維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最佳摻量為3.0kg/m3。
(二)隨摻入玄武巖纖維摻量的增加,長度6mm和12mm的玄武巖纖維混凝土彈性模量和劈裂強度先降低后增大;長度為18mm的玄武巖纖維混凝土彈性模量和劈裂強度隨摻量的增大而提高。
參考文獻:
[1]崔毅華.玄武巖連續(xù)纖維的基本特性[J].紡織學報,2005,26(5):120-121.
作者簡介:
丁學勝,齊齊哈爾富鐵軌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