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馬健津
摘 要: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在高校也建立起了資助體系,既為了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又為了鼓勵優(yōu)秀學生繼續(xù)深造,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和感恩意識,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懷。資助方式豐富,主要形式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以及勤工助學,以這幾種資助方式,幾乎涵蓋了所有貧困學生。無論是因病致貧,還是因債致貧,又或者是因家庭成員缺失,即單親導致的家庭貧困,都可以在此資助政策下,享受不同等級的資助,確保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能夠順利入學、安心學習、圓滿就業(yè)、成人成才。且高校承擔著育才育人的重要任務,在精準資助背景下,應制定完備的資助機制,完善相關流程,為高校育人工作的開展鋪設好道路,并建立有效環(huán)境?;诖耍疚膶Ω咝YY助育人工作的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并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究,給出了幾點合理性建議。
關鍵詞:高校;精準資助;資助育人;工作思路;扶智扶志
一、高校資助育人存在的問題
(一)資助育人內容形式單一
高校資助育人的工作流程大致分為這幾步:成立專業(yè)班級認定小組——落實評定流程——學生本人申請——班級小組評定——審批結果公示——上報相關部門——發(fā)放資助資金。當然,有些學校為了更大力度的資助勤工儉學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還專門設立了相應工作崗位,但這種資助力度畢竟有限。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高校的資助都過于偏向無償資助,而輕于有償補助,使得資助育人的形式過于單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高校需設立更多的資助崗位,增加義務勞動的機會,讓學生意識到唯有勞動,才能獲得回報,這樣一方面為家庭貧困的學生帶來了溫暖與希望,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出現(xiàn)“虛假貧困”的現(xiàn)象。
(二)資助育人工作缺乏創(chuàng)造性
目前,高校在資助育人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普遍情況是將資助工作內容維持在常規(guī)化界定中,但對于育人工作內容沒有投放過多的精力,使得內容過于傳統(tǒng),缺乏創(chuàng)新性,不太適應于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需求。這樣就使得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了一定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這顯然是與高校資助育人工作開展的目的及價值背道而馳的。
(三)資助育人功能不突出
有些高校,在落實資助育人工作的過程中,過于側重于資助,而忽略了育人環(huán)節(jié),這就使得這部分學生過于依賴學校的無償補助,失去了努力奮斗的決心,再加上沒有一個嚴格的管理體系,很容易讓這些學生養(yǎng)成好吃懶做、好逸惡勞的心理,這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是十分不利的。且對于一些出生在偏遠地區(qū)的學生來說,由于教育條件的簡陋,他們從小所受到的文化熏陶要遠低于其他學生,這就必須要在資助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打破物質的枷鎖,提高他們的精神境界,拓寬他們的視野,讓他們建立正確的物質觀、世界觀,這才是高校開展資助工作的真正目的所在。
(四)資助育人成效反饋不明顯
成效反饋不明顯問題,是高校開展資助育人工作中,遇到的最頭疼的問題。
很多高校雖然將資助育人的工作落實下去了,但是對其所產生的成效并沒有太多關注,如不了解受資助學生的生活條件是否真的得到了改善,也不了解受資助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是否理想,更不了解在資助育人工作開展以來學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培養(yǎng)等,這些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反饋,這也就標志著資助育人的工作未完成。所以,為了得到更加真實、有效的反饋結果,需要加強資助工作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管控力度,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反饋機制都有效果,密切關注受資助學生從接受資助的那一刻起,其生活條件以及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并將其綜合素質的高低,作為反饋的重要參考指標,以確保資助工作真的落到實處,且發(fā)揮出了其應有的價值。
二、高校資助育人模式及對策探究
(一)以貧困生家訪促進“精準資助”
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認定是評價高校資助育人工作質量,維護社會公平公正的大難問題。精準資助要求把資助育人的各方面資源,科學配置給最需要的人和事,變“大水漫灌”為“精確滴灌”,實現(xiàn)相對有限資源的效益最大化。近年來,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通過隨機抽取貧困生檔案,進行家訪的方式,準確了解掌握困難學生家庭經(jīng)濟情況,明確制定了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個性化資助方案。學校通過實地訪談的社會實踐,了解學生成長、生活、學習環(huán)境,全面采集學生的家庭收入以及各項開支,反映其家庭整體經(jīng)濟狀況的關鍵信息,認定重點關注對象和一般關注對象。同時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及時的和家長進行交流,能夠和老師共同商討制定個性化育人方案,讓學生能在德智體美全方面發(fā)展。
(二)完善資助育人體系
高校資助工作的開展,除了要落實教育部的相關規(guī)定外,還要建立屬于自己的管束策略,不斷增加管束形式和內容,同時,也要增加資助形式與內容,或是建立有償資助形式,讓學生了解到,只有通過自己不斷地努力,才能獲得屬于自己的那份支持,完成高校教育從物質到精神的過渡。此外,建設一支資助力量較強的隊伍也很關鍵,這在完成國家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上,還能培養(yǎng)出更多符合新社會發(fā)展需求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蚴墙⒁粋€伙伴式育人體系,提高受資助學生的相互幫扶意識,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適合受資助學生發(fā)展的環(huán)境,以高質量完成學業(yè)。
(三)建立有效反饋機制
近年來,隨著高校資助工作的推進,網(wǎng)絡信息的快速發(fā)展,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行騙條件,因此,做好監(jiān)督與舉報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了,這是保障學生利益的有效路徑,要確保每一位貧困學生,都能享受到其應有的待遇。同時,在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背景下,學校以及相關部門也應借助計算機技術、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力量,建立反饋平臺,完善反饋機制,為學生舉報、投訴不平等對待提供渠道。同時,平臺的建立,對于關注學生成長狀態(tài),也有一定影響,且這也是對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成果的檢驗。
(四)培養(yǎng)責任、擔當、感恩、誠信意識
在資助金評定與發(fā)放的全過程中,都要對學生進行全面考察,不光要考察他們的綜合素質,更要考察他們在學校的表現(xiàn),觀察其是否有違法亂紀的行為,一旦有,通過思想上的教育,讓其認過悔改,凍結資助狀態(tài),視下一階段表現(xiàn)判斷資助資格是否維持。同時,在受資助學生中指導培養(yǎng)出一批資助政策宣講大使,為每一屆新生講解獎學金、助學金、勤工助學等的一些政策,增加受資助學生的獲得感,讓他們產生感恩意識,從而承擔起社會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培養(yǎng)誠信意識。對于選擇助學貸款的學生來說,要為他們設立專業(yè)的金融培訓、安全意識培訓以及相關法律培訓課程,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知識水平,避免上當受騙。
(五)加強勵志疏導教育
在進行資助條件審核的過程中,要按照一定要求進行,確保審核過程的透明規(guī)范性,確保每一位貧困學生都能享受到平等對待,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同時,鼓勵他們要學會借助知識的力量,運用現(xiàn)有的資源環(huán)境,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來改變自身的生存環(huán)境。此外,也應樹立模范榜樣,從身邊同學中的故事,推選出資助育人工作中的優(yōu)秀案例,以及先進人物,發(fā)揮榜樣的力量,激發(fā)貧困學子向榜樣學習的決心。另外,為了確保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以及健康的心理,需要開展相應的心理教育課程,可以通過團體心理訓練培養(yǎng)受資助學生的團結、互幫、互助,在此過程中能激發(fā)學生的友愛情感和個人在團體中的重要性。能將學校的人文精神發(fā)揮出來,關注學生的成長,幫助他們釋放出內心的消極情緒,鼓勵他們以一顆平常心面對生活,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進取心。
(六)促進綜合素質提升
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是從側面對資助工作質量高低的反饋。在實際培養(yǎng)過程中,學??梢耘e行自愿服務活動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情感的建設。增設大學生事務中心,來培養(yǎng)學生的擔當意識。同時,在工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各項能力,完成基于校園文化建設的育人工作,即完成濟困——扶智——強能的過程。在十九大報告中曾指出,要加強校園資助體系的建設,確保更多城鄉(xiāng)學生,能夠接受到優(yōu)質的高等教育。因此,高校資助工作的開展,應在十九大要求的框架下進行,緊緊圍繞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核心要求,將完善資助制度,作為當前資助教育開展的重要內容,并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開展更加人性化的教育,促進高等教育的長遠發(fā)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是連接社會與校園的橋梁,提高高校教育質量,不僅是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實用型人才,更是為了促進教育工作的開展,因此,在高校開展資助育人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在精準資助的發(fā)展背景下。一方面,資助工作的開展是為了減輕貧困家庭上學的壓力,另一方面,資助工作的開展是為了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進程,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更是培養(yǎng)學生自立自強,通過自身努力改變生活的精神狀態(tài)。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資助工作的質量,需要結合當前工作開展針對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做好處理與解決工作,并在國家精準資助的條件下,開辟出一條更適合高校教育發(fā)展的高質化道路。
參考文獻:
[1]張佳.教育公平視野下的高校貧困生精準資助體系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34):253-254.
[2]李超,王玲.高校學生精準資助工作的難點、對與路徑選擇[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1):105-106.
課題:2018年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專題研究項目(思政專項);“強軍夢召喚下士官生擔當意識培養(yǎng)研究”(課題編號:2018SJSZ174)
作者簡介:李陽(1990—),男,漢族,江蘇連云港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馬健津(1980—),男,漢族,江蘇徐州人,在職研究生,講師,分團委書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