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介玲 鐘介琪 柳國榮
“金釵十二斗娉婷,都是紅樓夢里人。一自元妃歸省后,大觀園花滿上林春。椒房集盡人間貴,好一位福壽無雙史太君,她消受兒孫無限福,說道舞斑衣日日樂天倫。最愛孫兒是賈寶玉,風吹雨打她盡關(guān)心。因此上吩咐青衣諸婢子,更有個伶俐聰明花襲人,命她殷勤侍奉少東君。想他們家庭不避嫌疑慣,子女年輕是總有情。所以有時節(jié)斗百草、放風箏,有時節(jié)理瑤琴、弄金樽,有時節(jié)海棠詩社共論文。枕霞舊友新題號,這位公子怡紅別有稱。蕉下客、檻外人、瀟湘子、蘅蕪君,都是裊裊婷婷姊妹們。真?zhèn)€是梨花面對芙蓉貌,藕絲衫襯石榴裙。秦代阿房何足道,魏王銅雀不似同。倩女離魂去,他如醉似癡悟道行。然而病雖有病原非病,情到無情卻有情。情癡公子逃禪去,隨了渺渺茫茫兩道人,頓將慧劍來斬紅塵,紅樓幻境無非夢,一度榮華二十春,怎奈癡兒癡女喚不醒?!?/p>
這是蘇州評彈老藝人鐘笑儂1961年在江蘇省第一次蘇州評彈流派觀摩演出大會中用別具一格的“馬調(diào)”彈唱的《紅樓夢》開篇,也是他留下的珍貴錄音。
鐘笑儂于1898年出生在一個蘇州評彈家庭,他的祖父鐘鴻聲和父親鐘柏亭都是開講《水滸》的蘇州評話名家。鐘笑儂出生后,父親給他取名鐘鴻孫,一來表明鐘鴻聲之孫的身份,二來也希望他能傳承祖父的評話藝術(shù)。鐘鴻孫6歲上學讀書,8歲時因母親病故輟學,9歲隨父親在江浙一帶跑碼頭,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耳濡目染之下,鐘鴻孫也喜歡上了蘇州評話。但因為丹田氣不是很足,起書中大面角色始終不太像,最終鐘鴻孫偏離了父親的期望,成了一名蘇州彈詞藝人。
學彈詞要拜先生,但拜師費用少則幾十多則上百元,鐘家家境貧寒,籌措極為困難。就在進退維谷的時候,鐘鴻孫的伯父鐘柏泉留下的一整套《珍珠塔》手抄本起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鐘柏泉先是跟林漢揚學說評話《英烈傳》,后從“后四家”之一的馬如飛學習彈詞《珍珠塔》,是馬如飛的十二弟子之一。他的評話“英武暢達”,彈詞“文儒典雅”,因此有“書壇文武狀元”之稱,可惜英年早逝,但留有彈詞《珍珠塔》的全部抄本。
當時魏鈺卿以《珍珠塔》名響一時。但他的師父、馬如飛十二弟子之一的姚文卿,因為種種原因并沒有將全本《珍珠塔》傳給他。光緒三十四年(1908),魏鈺卿在浙江嘉興演出時,鐘柏亭就以亡兄鐘柏泉留下的《珍珠塔》腳本為束脩,請魏鈺卿收鐘鴻孫為徒。魏鈺卿為了補全《珍珠塔》中“二進花園”到“打三不孝”這些回目,就答應收下鐘鴻孫。清宣統(tǒng)元年(1909)農(nóng)歷二月初二,11歲的鐘鴻孫正式拜魏鈺卿為師,薛筱卿、沈儉安、魏含英都是他的同門師弟。1911年,13歲的鐘鴻孫學藝結(jié)束,離開師父,隨父出門,“破口”說書,同年冬又與藝人王幼泉拼檔演出《三笑》。次年春,他專攻《珍珠塔》,并與父親同場上下檔合作演出。
鐘鴻孫幼年輟學,文化水平較低,在臺上表演時會唱出別字。一次在書場演出,散場后,他問堂倌,外面聽客有何反映,堂倌說,人家都在笑儂。鐘鴻孫聽后索性就將藝名改為鐘笑儂,以此自誡自勉。從此,鐘笑儂在父親的督促下,一面淬煉技藝,一面研讀《古文觀止》《澹園詩文集》《韻學驪珠》等書籍,以增加知識學養(yǎng),涵養(yǎng)書藝書情。1914年端午節(jié)后,經(jīng)師伯王效松介紹,鐘笑儂在宮巷素有蘇州書茶館“四庭柱”之一的聚來廳掛牌放單檔。之后,他經(jīng)常奔波于江浙碼頭,往返于蘇滬之間。說表細膩,用詞典雅,加上“馬調(diào)”的別有韻味,鐘笑儂漸漸有了名聲。但鐘笑儂牢記藝名的由來,行藝中絲毫不放松要求,還向馬如飛的外孫、清末民初較有影響的“三卿檔”之一的王綬卿學說《十五貫》。他把《珍珠塔》作為“面子書”,《十五貫》作為“夾里書”,在江浙滬一帶演出。
1928年至1940年,鐘笑儂長居上海說書,并開始收徒授藝。他的開山門弟子叫倪萍倩,19歲拜師學習《珍珠塔》。出師后即與下手龐學卿拼檔演出,還得到了師叔沈儉安的指導。他既有鐘笑儂擅長說表的特色,又有沈儉安演唱并重的特長,所演《珍珠塔》“捉假方卿”“婆媳相逢”等回目在聽眾中頗有影響。
1934年夏,鐘笑儂住在上海格洛克路(今柳林路)老雅廬書場附近的一條弄堂。經(jīng)朋友介紹,鐘笑儂收蔣仲英的兒子、17歲的蔣根生(蔣月泉原名)為徒,約定拜師金80元,先付50元,待到抄腳本時再付30元。蔣仲英當?shù)衾夏赣H壓箱底的一串珠花,才湊足銅鈿。在隨鐘笑儂學習的3個月時間里,蔣月泉白天隨侍,到新閘路一家書場聽師父說書。一檔結(jié)束鐘笑儂乘黃包車到“大世界”說下一檔,蔣月泉就揣著銅板乘14路無軌電車繼續(xù)跟著聽。除自己言傳身教,鐘笑儂還讓大弟子倪萍倩教蔣月泉彈琵琶和三弦。蔣月泉會唱的第一只“俞調(diào)”開篇《宮怨》就是倪萍倩教的。但是,蔣月泉認為《珍珠塔》的書情、書性并不適合他,后來改投張云亭門下學說《玉蜻蜓》。雖說只在鐘笑儂門下學了3個月,但蔣月泉一直對鐘笑儂執(zhí)弟子禮,并在加入上海人民評彈團之后,還推薦鐘笑儂擔任藝術(shù)顧問。
鐘笑儂珍藏的《珍珠塔》有10多本,全是用毛筆端端正正地寫在大賬簿上的,約有60多萬字。他收的門徒也比較多,除了上面講到的倪萍倩、蔣月泉,還有陳萍仙、王萍秋、葛雪君、強玉華、周志華、朱鴻鈞(傳鳴)等。
1955年,鐘笑儂破除門戶之見,把《十五貫》傳給了評彈名家嚴雪亭,還將珍藏許久的《十五貫》原稿腳本全部贈予嚴雪亭,這是由王綬卿病中所著。盡管沒有行過拜師儀式,但嚴雪亭十分敬重鐘笑儂,一直把他當成業(yè)師對待。同年,鐘笑儂應嚴雪亭之邀到上海,與嚴雪亭商量如何整理改編《十五貫》。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兩人商討的重點之一是關(guān)子書“判斬”。統(tǒng)一意見后,鐘笑儂回蘇州著手修訂《十五貫》,但寫到“況公判斬”時,因疾病和其他原因不得不擱筆。1956年,要與藝人馮子美在蘇州合作演出《十五貫》,不得不繼續(xù)編寫。至9月12日,《十五貫》終于改寫完成。筆者收藏了鐘笑儂修訂的《十五貫》初稿,30多本練習簿上鋼筆字跡工工整整,字數(shù)約有30萬。整理改編后的《十五貫》,刪除了一些枝蔓,人物形象更加鮮明,細節(jié)更加豐富,語言更加生動,思想性也有了一定提高,總的來說有較好的藝術(shù)效果。嚴雪亭后來在無錫五福樓書場演出《十五貫》,日夜客滿,甚至出現(xiàn)了聽眾徹夜站在書場門口等退票的場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曲藝界創(chuàng)作演出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評彈界也編創(chuàng)了《花木蘭》《四進士》《販馬記》《盤夫索夫》《方珍珠》《宇宙鋒》《雷雨》《武松》等書目。鐘笑儂從1950年9月24日開始,與其他考官一起,對徐雪玉、俞素珍、顧幼君、丁雪君、葛雪君、華國蔭、強玉華、趙雪英、丁蕙芬等20多名演員的說表、彈唱水平進行了考核。鐘笑儂對徐雪玉及其所說的《販馬記》有較深的印象,并給出了16個字評語——“雖然年小,能說能唱,面上有書,可造之材”。
鐘笑儂喜歡讀書且涉獵很廣,這從他的筆記中可見一斑。有殿堂、衙門的規(guī)制及科舉考試的日程和過程,有縉紳門第、宗族家廟的排布格局,也有三教九流、社會百業(yè)的群相。如他就認真抄錄了“江湖十響”之一的串鈴——“系走方郎中手搖的鐵圈,圈內(nèi)有珠,隨走隨搖,啷啷有聲,其名‘虎撐,又名‘串鈴”。
認真讀書的勁頭也被鐘笑儂帶到了藝術(shù)創(chuàng)演中。如《十五貫》的初稿開頭是“在明朝永樂四年,江蘇淮安府,山陽縣城里,東門內(nèi)翰苑街,有一家米店?!辩娦z就將“明朝永樂四年”改為“明朝宣德四年”。因為況鐘生于1383年,卒于1443年,宣德五年(1430)出任蘇州知府,“雙熊奇案”不可能發(fā)生在20多年前的永樂四年(1406)。改為宣德四年(1429),也就是況鐘出任蘇州知府的前一年,較有說服力。為了說好《十五貫》,鐘笑儂還反復念誦蘇州滄浪亭五百名賢祠中的況鐘像贊——“法行民樂,任留秩遷,青天之譽,公無愧焉”,以求在說到?jīng)r鐘相關(guān)情節(jié)時更有感情。在《十五貫》重改初稿的腳本最后,鐘笑儂還摘寫了蘇州人民對況鐘的思念和贊譽之詞。
“公歿后,蘇民置衣冠墓在閶門外楊家灣(即今楊安弄底,鐵香爐附近)。建況公祠,在胥門內(nèi),西美巷中。祠勒碑志,以留紀念。碑刊公之功績甚詳,略摘一二,以備參考。其一‘鋤奸植善想當年,軼事而今播管弦,一摺傳奇十五貫,家家齊唱況青天。其二,‘絳袍豸繡貌清寒,吳下多聞?wù)f好官,知否金閶門外路,孤墳荒草葬衣冠。其三‘才牟蘭相,德并君賓。鋤疆扶弱,束吏寧民。判牒置簿,俗易風淳。民歌誰嗣,吏絕舞文。位進二秩,名著千春。徽猷渺吳,遺范長存。其四‘蘇州賢太守,誰是至今傳,俎豆陪黌門,衣冠葬路阡,大名昭白日,遺愛頌青天,不羨唐時彥,風流著簡編?!?/p>
鐘笑儂業(yè)余還愛好丹青,他曾將清代畫家王翚的一幅山水畫臨摹成扇面,上題“擬耕煙散人桃源圖 笑儂自標寫于吳中。”他還喜歡收集洋畫,幾百張多與戲劇相關(guān),有“徐母罵曹”等《三國》題材的,有“四郎探母”等《楊家將》題材的,還有如“梅龍鎮(zhèn)”“秋胡戲妻”“掃松下書”等題材的。
1959年,鐘笑儂被江蘇戲曲學校聘為教師,后入江蘇省曲藝團任教。在任教期間,他認真?zhèn)湔n,寫了《評彈音韻楔子底本》等好幾本講課筆記,并和王畹香、景文梅等老師一起,對薛幼飛、孫扶庶、孫世鑒、徐祖林、龐志英等三四十名學員的說表彈唱進行點評打分,為培養(yǎng)評彈生力軍貢獻了力量。這期間,他還創(chuàng)作了歌頌史可法、文天祥、韓世忠等10多位英雄的彈詞開篇。
鐘笑儂有一子名孟玉,早逝。鐘孟玉留下介玲、介琪兩個女兒,兩人名字中的“玲”“琪”取麒麟之諧音,也表達了父親對女兒的期許。有年暑假,大孫女鐘介玲到江蘇戲曲學校里住了一陣,跟祖父學彈琵琶,學唱開篇。
鐘笑儂在“文化大革命”前退休,于1981年6月1日離世,享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