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昕
什么是語文課?
今天,我們有一些話題跟大家分享,也是喜馬拉雅平臺搜集家長和學生的一些問題。第一個談一談什么是語文課以及我們如何去正確地理解語文這個詞?我們家人要么是搞文史的,要么是搞語文教育的。我對語文比較了解,我的語文成績也比較突出,中考的時候語文滿分,高考的時候語文全省最高分。
語文其實是兩個詞,一個是語一個是文,語是漢語,文是文學。1956年的時候,語文課是兩本書,一本叫漢語,一本叫文學。為什么是兩本書呢?縱觀全世界,有的國家的語文教育是純粹的文學教育,而新中國成立之初,大家都希望在漢語這一條線上走得比較扎實,語法要清晰,開始強調語法。
那時教語言的時候強調語法、邏輯,強調概括段落大意、總結中心思想,強調漢語本身的工具性,而文學是強調它的文學性、人文性,所以分為兩本書,一本叫漢語,一本叫文學。后來因為種種原因,文學這本書被去掉了,我們后來學到的語文其實是根據漢語演變而成,所以我們文學教育的內容偏少,一套簡單的選文系統(tǒng)就構成了我們語文課的全部。
所以語文課才會顯得非常單薄,本來應該是最有趣的一門課,竟然變得最沒意思,沒有體系,沒有趣味。所以我們看到語文,各位家長一定會想到,語文其實是漢語。統(tǒng)編版教材來了之后,這一點改善了很多。第一,文學教育的比例大大提升。第二,文學、文言文、古詩詞這一部分的比例也超過了一半,初中課文也超過了一半。所以語和文我們要知道它是漢語和文學,現在語文教育正在回歸文學教育。
古代有沒有語文教育?
古代的語文教育它不是現在的語文,它沒有漢語課,它早期是文學課,是“文學教育”。
后來是經學教育,什么叫經學?作為儒家的經典,十三經、四書五經……就這些。儒家的經典,因為科舉考試要用,所以基本上那時候語文課是“經學教育”,教大家怎么讀經,教大家怎么寫文章。其他的內容都是雜覽。
所以,在科舉考試的年代,經學才是正課。到了明朝、清朝有了四大名著,你讀的小說還是閑書,雜書。
讀專還是讀雜?
讀專是讀雜的前提。你如果連專都做不到,那你水平還沒達到,就已經朝多個方向去飄了。你自己的基本功都沒夯實,必須讀的東西都沒讀完。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因為我的孩子也很小,我的孩子小紅豆現在一年級,現在課外班太多了,我自己也是做課外教育,我當年自己剛干的時候,在海淀成了個所謂的名師,我看著那些孩子真的很累,他們上我的課還算開心。但上其他課的時候,真的每天很累的樣子,小小年紀近視的居多。我就想,我孩子以后長大了,我絕不給他報課外班,讓他開心地玩。這話真的打臉了。
小紅豆現在上八個課外班,因為本身優(yōu)質教育比較多,北京這邊也更集中,有很多的課外班,給她報了,覺得提高很好,所以也報了不少班。在報八個班的基礎上,怎么可能還有時間,讀那么多的書,做那么多的課外閱讀。盡管小紅豆算是一個在表達和閱讀方面的超常兒童。也可能是她小時候我天天講的原因。她三歲的時候,趙伯奇去我家,說:“小紅豆你在干嗎?”“我在把剛剛我爸爸給我講的故事畫下來?!薄笆裁垂适??”小紅豆說:“阿喀琉斯的腳后跟?!壁w伯奇驚嘆:“我的天哪,三歲小孩子,你給她什么都講?!蔽野严ED神話、中國的通史、這個世界的大概文化背景、世界史的通史,都給她講了一遍。反正當時是把趙伯奇給嚇壞了。小紅豆在這方面很出眾,很突出,但是我仍然不認為她有時間讀雜,只能讀專。
你最該讀的那些名著,就已經夠他讀了,占據他所有時間了。其實這些名著它不代表老舊,經過歲月的驗證,證明它是好東西。很多人甚至持這樣的觀點:唐詩宋詞在這個年代學它還有什么用?這些經典名著、今天看還有什么用?這就大錯而特錯了。以知人論事的大語文的方式去讀書、去學習名著,去學習古詩詞,它是在教我們如何優(yōu)雅的處事。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困難和情緒,我們都可以在經典的文學作品中找到解決它的方法,這個方法非常簡單,叫作“共情心”和“同理心”。
我從小也是參加競賽,數學那些學科都學得不錯,同樣是參加競賽,競賽生每次都推舉我做隊長。那時候我是5歲上學,同學普遍比我大兩歲,但是他們都聽我的,我特別有號召力,我覺得不是別的原因,是因為我從小受到我們家的文史教育,使得我知道一個人在經歷了怎樣的事情,生活在怎樣的時代背景,有了怎樣的經歷和遭遇之后,才會說出怎樣的話。
這就是反復在訓練我們的“同理心”和“共情心”。當你知道別人這樣說是有他的立場和原因的時候,你不會跟他形成正面的沖突,你會理解他,甚至悲憫、同情他,跟他站在一起、撫慰他、鼓勵他,你就很容易讓身邊的人信服你。這不是那種詭計,技巧般的搞定,也不是玩弄權謀的搞定,而是你的真誠把每個人都團結在你身邊。我剛開始干大語文這個事情,坦率地說看不到前景。北大中文系、北師大中文系的那幫孩子們跟我一起干,他們本來有很好的出路,卻跟我一起干課外教育,他們付出了很大的機會成本。
我相信我的“同理心”和“共情心”這種感染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說學經典、文本、文史,本身就可以讓人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叫“知人論事”“同理心”“共情心”,還可以讓我們獲得處事和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這個態(tài)度就是豁達的、非短期利益的、非局部利益的。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做決策的時候不是為了自己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整個民族的利益。所以我們在文學中經常會看到那些境界高遠的、胸懷豁達的、人生境界非常高的、活得非常浪漫優(yōu)雅的榜樣。
我們在學這些經典的時候,容易讓我們獲得處事和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那就是不小家子氣、不局部的、不短期的。除此以外,還可以讓我們獲得解決問題的力量,因為這些人物本身就是力量。孟子說:“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你想,他們當年那么苦,被命運之神捉弄得如此不堪。如果你自己經歷了一些事情,你就會覺得這根本不算什么。你就可以從容淡定地面對。他們是榜樣的力量。
另外,文字本身也是力量,文字里有的痛切,“家祭無忘告乃翁”;有的嘲諷,“只把杭州作汴州”。有些堅持“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這些語言本身也是力量。陸游小時候,李光宰相到他家,談起秦檜的時候,那種奮發(fā)、振作、正義的樣子,深深影響著陸游。當你遇到困局的時候,你念著著名詩人的詩,手持利劍堅持正義的時候,你人生就充滿了力量。
所以我們學習經典文本,可以獲得處事或者解決問題的方法、態(tài)度、力量。也就是說我們學習這些東西絕對不是沒用的。你以世俗功利、短視的角度去說沒用,很容易被反駁。我們要看經典、學習經典文本、學習一些好的作品,不光是中國古代的,也包括全世界的。對孩子來說這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以前,那些經典智慧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