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
我們每一個人要不要具有人生的大戰(zhàn)略呢?這本書的作者,是普利策獎的得主、戰(zhàn)略學的研究泰斗,他是研究國與國之間戰(zhàn)略的一個非常著名的教授。那跟我們每一個人有沒有關系?實際上最后你讀完這本書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人的人生當中都需要具備擁有大戰(zhàn)略的能力。
這本書的主題是什么呢?它都是從古希臘的一個諺語當中來的,叫作“狐貍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狐貍很聰明。狐貍整天這兒也懷疑,那兒也懷疑,但是刺猬很執(zhí)著,你來打我,我就縮起來,你不打我,我就往前走,這就是狐貍和刺猬的表現(xiàn)不同。
但是隨著對戰(zhàn)略的研究越來越深,人們發(fā)現(xiàn)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深琢磨。基本上我們可以把歷史上的這些了不起的人物分成狐貍一派和刺猬一派,還有一派是狐貍兼具刺猬的特性。比如說柏拉圖、但丁、尼采、黑格爾,他們就專注于在某一個話題當中深入地研究,這一輩子深深地攻克這么一個話題,越研究越深,這是叫作刺猬型的人物。
那狐貍型的人物包括什么?比如說亞里士多德、莎士比亞、歌德,他在多個方面都有大量的成就,而且他容易掉頭,容易改變,容易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發(fā)展的策略。他可以既是教育家、又是政治家、又是外交家、又是發(fā)明人,這叫作狐貍的方法。
還有一類人是刺猬跟狐貍兼具的,這本書里面最推崇的這樣的人就是托爾斯泰。就是他既有刺猬的堅毅和深入,也有狐貍一樣的調(diào)整。那總結一下什么叫狐貍跟刺猬,這里邊有一段定義說,“狐貍式思維的人善于歸納各種不同信息,而不是僅依據(jù)宏大圖式進行推導”。
刺猬式思維的人則恰恰相反,他們拒絕批判和反思,往往沉浸在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里。狐貍和刺猬的悲劇在于,彼此都缺乏對方所具有的一種能力。如果把刺猬的方向感和狐貍對環(huán)境的敏感性結合起來,也許就能孕育出成功的大戰(zhàn)略。而狐貍跟刺猬的特點在他們的身上出現(xiàn)某種交匯,這個交匯點就是常識。
以賽亞·柏林一個著名的學者得出的結論是說,什么叫常識?常識是某種自發(fā)單純而未被理論染污的東西,經(jīng)得住時間的考驗。它是對的,它不需要用理論來包裝,不需要使勁地說服,它就是一個常識。就比如說你作為拿破侖,你要去打俄羅斯,你知道這一路上沒有那么多糧食可以吃,你肯定過不去,這是個常識。
但是人的思維往往處于狐貍式和刺猬式兩種思維方式的對抗之中。刺猬式的人,重視目標的單一性和純粹性,而忽視手段的配合,狐貍型的人重視環(huán)境的變化和對自身能力的評估,而往往模糊了目標和焦點。你想如果一個人總是回頭,總是拐彎,那他哪兒也去不了。但如果一個人說我堅定了就要去,我不管這個環(huán)境多么惡劣,他也可能會死在半道上。如果把刺猬式思維理解為對戰(zhàn)略目標和愿景的規(guī)劃,把狐貍式思維理解為對自身能力的評估和調(diào)控,那么目標與能力的平衡即為戰(zhàn)略。
在整本書里邊最有意思的讓我們心潮澎湃的,是歷史上一個又一個的大戰(zhàn)略。
第一個故事,要一直上溯到希波戰(zhàn)爭。希波戰(zhàn)爭的波斯這一方的國王,叫薛西斯。薛西斯是誰的兒子呢?他的爸爸叫大流士,大流士去打希臘的時候,遭遇了馬拉松戰(zhàn)役。我們現(xiàn)在知道跑馬拉松那件事了,馬拉松戰(zhàn)役,大流士含恨而終。
結果等薛西斯長大了以后,他說他經(jīng)??吹阶约喊职值墓砘昊貋砀v,說我死得很冤,你現(xiàn)在必須要去打希臘,要去打。然后他就把這個夢告訴他的叔叔阿爾達班。然后阿爾達班說不可能,說你看你爸爸去打希臘都輸了,咱們再去打一次何必這么勞民傷財呢,別去了。然后薛西斯說,那不行,你化裝成我的樣子,在我的皇宮住一晚。后來這個阿爾達班就化裝成薛西斯的樣子,躺在他的床上睡覺。果然那個鬼魂出現(xiàn)了,把阿爾達班嚇得半死,后來兩個人決定那就打吧。
然后薛西斯就帶著百萬大軍朝希臘進發(fā)。這一次就是我們看過的那部電影,叫《斯巴達300勇士》。斯巴達這個民族特別有意思,從來不修城墻。他們認為只要我們有長矛在手,根本不需要修城墻。當然最后這300勇士都戰(zhàn)死了,但是給波斯的軍隊造成了巨大的傷亡,這是第一個挫折。
然后在路上發(fā)現(xiàn)要過海,要跨過海峽,叫作赫勒斯滂。赫勒斯滂海峽過不去怎么辦呢?他就用船,很多個小船連起來,上面搭上木板,然后形成一個長長的浮橋,讓這些部隊從這個赫勒斯滂海峽上過去。因為要刮風,經(jīng)常會有士兵掉到海里邊去。
你知道這個薛西斯,執(zhí)著到什么程度。他判這個海水鞭刑!就有一群人拿著鞭子抽那個海水,啪啪啪抽。抽完鞭刑還刮風,還刮風怎么辦?把它們銬起來,就把很多鐐銬扔到海里去,銬那個海水。他就認為誰也不能阻擋我,什么型,聽出來了嗎?刺猬型。你阻擋不了我,我非過去不可,然后就硬是搭著橋來到了這個歐洲大陸。
然后沒有想到在路上,給他們造成最大困擾的,還不是斯巴達人或者雅典人,而是獅子。就是因為他們過來,帶了很多的駱駝。這些駱駝被當?shù)氐莫{群看中了,經(jīng)常半夜就把駱駝拖走了。最后他們死了很多駱駝,很多貨物都拉不過去。當時出來打仗的時候,沒想過會有這么多獅子,當時阿爾達班就已經(jīng)開始準備退縮了。阿爾達班是一個典型的狐貍型的人,阿爾達班說不行啊,這樣打下去非死不可,咱回去吧。后來兩個人吵了一架,阿爾達班帶著一群人就回波斯了,薛西斯接著往前走,不久到了雅典,雅典不經(jīng)打,直接被攻克了。
但是雅典人最強大的是海軍,所以雅典人直接把城市讓給了薛西斯。薛西斯一看說,怎么樣,成功了吧!把雅典占領了。然后這時候在海上跟他們決戰(zhàn),薛西斯甚至都沒有想過訓練他的水兵,沒有人會游泳,就一群完全不會游泳的人,跟別人打海戰(zhàn),你想那船一晃他就不行了。最后這些波斯軍隊大敗,薛西斯帶著很少的人逃回了波斯。
對于薛西斯來講,他根本沒有想過那些糟糕的事情會發(fā)生。獅群會出現(xiàn),海水會出現(xiàn),又冒出300個人把他們擋住。所以我們必須得能夠學會將目標與手段聯(lián)系在一起,這就是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你的目標是要替你的父親報仇,是要征服希臘,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遠大的目標,你的手段夠不夠,你能不能夠預測到你有什么樣的資源,會不會出現(xiàn)大量的意外?而他的叔叔更多想到了這個意外。
但是薛西斯更自信于他的隊伍,當他看到手底下有幾百萬人的隊伍的時候馬上就膨脹了,他認為沒有什么東西能夠抵擋他。你會發(fā)現(xiàn)誰也勸不了他,沒有人能夠勸得了他。他不認為自己手里的資源是有限的,他認為我的資源和我的目標一樣無限。
所以這本書里邊就講,一流的智者能夠同時在腦中持有兩種相反的想法,但仍然能夠保持行動力。說這句話的人是菲茨吉拉德,就是《了不起的蓋茨比》那本書的作者,就是你得知道你的目標,你也得知道困難。當你想到目標的時候,你想行動;當你想到困難的時候,你想停下來。這兩個一定會打仗。普通人就停下來了,因為你不知道該怎么辦。什么叫杰出的人,一邊打仗,一邊往前走,腦子里邊兩個觀點不一樣,但他知道要往前走,這就是有大戰(zhàn)略的厲害的人。
我給你們看看林肯的說法,我們后面會講林肯的故事。這里邊有一段是《林肯》電影里邊的臺詞。有人就問林肯,說你這一輩子干了那么多的工作,你還曾經(jīng)做過測量師,這個對你做總統(tǒng)有什么幫助?然后林肯說:“指南針能從你所在的地方為你指出真正的方向,但對于你前行路上將要遭遇的沼澤,沙漠和峽谷,它不會給出任何建議。如果在前往目的地的過程中,你只會悶頭向前沖,不顧障礙,必將陷入泥沼,一事無成。那么,即使你知道真正的北方,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