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守斌
請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們可以不美麗,但我們健康。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莊嚴。我們可以不完滿,但我們努力。我們可以不永恒,但我們真誠。
——畢淑敏《精神的三間小屋》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選擇一個方面,聯(lián)系你的經(jīng)歷和體驗,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1)自擬標題,自選文體。(2)文中不要透露你個人的身份信息。(3)抄襲是不良行為,請不要照搬別人的文章。
材料中的四句話闡述了精神追求的內(nèi)涵和意義,激勵人們關(guān)注自我心靈,提升精神境界,表達了對美好人性和健康人格的期盼。
在立意上,四句話均為“可以不……但……”的結(jié)構(gòu),可將“但”后的內(nèi)容作為立意重點。要求用四句話中的某一方面內(nèi)容行文,這每一句都帶有辯證問題的思考,考題偏向理性思考。要求寫的四個重點是:健康、莊嚴、努力、真誠。對于四句話的解讀可以是多方面的,如“美麗與健康”“偉大與莊嚴”“完滿與努力”“永恒與真誠”,任選一組,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與體驗,探尋其內(nèi)在聯(lián)系,如針對“完滿與努力”,可將立意落腳在每一個人都不完美,很多事情很難做得完滿,但努力追尋的過程同樣珍貴等。
在選材上,這取決于某個方面占有素材的多寡,以及對該問題認知的深淺。第一句話和第三句話好寫些,而第二句話和第四句話,由于要談論“偉大與莊嚴”“永恒與真誠”這類“高大上”的問題,相對難些,不易下筆。
“我們”是泛泛而指的,不僅是自己,不要把“我們”改成了“我”。寫“我們”這一代人目前生活狀態(tài)下以學業(yè)為重,無力承擔一些義務報答父母,回報社會,但“我們”要心存感恩,在心中埋下將來報答父母、回報社會的思想種子。再比如“我們可以不幸福,但我們要活得有意義”,可以略寫歷史上仁人志士“不幸福而活得有意義”,引出話題,寫在當代競爭社會中,將來“我們”也許會在事業(yè)上、生活中拼搏,失敗挫折相伴,痛苦遺憾跟隨,但“我們”依然要努力去生活,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像歷史上仁人志士那樣(照應),像保爾·柯察金那樣,像一個個“感動中國”的人物那樣(聯(lián)想),可以不幸福,但要活得有意義(點題)。
在構(gòu)思上,要求中“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告訴我們,寫作的主題需以材料為依據(jù);“選擇一個方面”提示我們,可以以“健康”為主題,“莊嚴”為主題,也可以以“努力”為主題,“真誠”為主題。但不可面面俱到?!奥?lián)系你的經(jīng)歷和體驗”則提示在文體方面,可以是寫認識和思考的議論性文體,也可以是寫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悟的記敘類文體。
本題難寫在于主題深刻,盡量把握好文題的深層含義,將蘊含往生活的常情常理上靠,將文題的含義作深入淺出的理解,選擇一些熟悉的生活化的話題來寫,比如“感恩與回報”“成功與失敗”,容易找材料,也容易議論。
要求“自擬標題”,所謂文好題一半。再者,要注意“聯(lián)系自己的經(jīng)歷和體驗”,切忌長篇大論而不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給人造成“假大空”的感覺。
可運用下列方法:一是由淺入深,如以“努力”為主題,即追問為什么努力,怎樣努力,努力的結(jié)果會怎樣等。二是由此及彼,辯證思考,如以“我們不偉大,但我們莊嚴”為主題進行論述時,要思考“偉大”和“莊嚴”之間的關(guān)系及對二者的態(tài)度,在寫作過程中,“莊嚴”應是寫作重點。
考場佳作一??卑微與莊嚴
安徽一考生
西邊的天空暗淡了下來,我還徘徊在那條似乎永遠也走不到盡頭的巷道里。
在有點昏黃的燈光下,只有我在踽踽獨行。被孤寂吞噬的長街透著無邊的凄涼,從心底散發(fā)出來的死灰般的清冷,潮水般充斥著身體的每個角落,繼而漫延過胸口,飄向那如墨的夜色中。
我是一位流浪者,常在這樣的街頭游蕩。就像現(xiàn)在一樣,站在陌生無人的巷道中,祈禱著,寄希望有好心人予我一點施舍,或者一句慰藉。
我知道世人總是帶著異樣眼光看待我們,可我依然要來到鬧市碰碰運氣,或許有哪位好心人伸出援手。然而,很多時候的等待都是徒勞的,經(jīng)過我身旁的那些衣著亮麗的人們,沒有誰停下腳步,哪怕正眼看我一次。
嘩嘩!又下雨了,我背起那條僅有的編織袋,尋找安身之所。我在滂沱大雨中奔跑,樣子很是狼狽。因為只顧著奔跑,沒有注意腳下,我被絆了一跤,重重地摔倒在地。有些孩子覺得很好笑,更有甚者,拿出手機拍我落魄的樣子。我捂著臉,感覺非常不自在,不住地哆嗦著。
當我感覺無助的時候,我的面前出現(xiàn)了一雙白嫩的小手。我不敢去看這個人的模樣,也不知道她要干什么,我只是低著頭,擦臉上摻雜著汗水的雨水。
“給你!”一雙友善的小手向我伸出。
我聽見了聲音,我的手不自覺地放在了那雙小手上面,讓它拉著我站起來。等我站起來時,突然感覺到一股暖流遍布全身。
“你沒有事吧?”那個人問道。
“我……我……我沒……沒事!”不知道為什么,我在這個人面前變得結(jié)結(jié)巴巴。
“沒事就好。哦,對了,你叫什么名字?”我沒有回答她,因為我只是一個流浪者?!拔疫€真羨慕你呢,你能夠無拘無束的,特立獨行,而我卻迫于各種壓力,每天程式化地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這個,給你!”那個人拿出了一袋面包?!斑@個是我的雨披,送給你,愿你過好每一個屬于自己的日子!”
那個人走了,躲雨的人也走了,巷道上又只留下我一個人。我端詳著手里那袋鼓鼓的面包,把它緊緊地攥在手里,望著那個人遠去的背影。我突然對她產(chǎn)生了一絲好感與敬意。
后來,我永遠地離開了那條熟悉的街巷,扔掉了那條陪伴我多日的破舊編織袋。我不要再去游蕩,而要像她說的那樣,過好每一個屬于自己的日子!
空空的巷道沒人了,只剩下我。我曾經(jīng)是一個流浪者,但是,我的血液里有一股暖流正在流淌。我終于明白,只有自重,才能擁有改變一切的力量。
(1)內(nèi)容點評?!拔摇庇闪骼藵h之所以成為“立”起來的人,是得到別人的尊重與慰藉。珍惜現(xiàn)在,就是對過去最完美的釋懷,對未來最好的詮釋。
(2)表達點評。文章采用自述的形式敘寫一段心路歷程,自然行文?!拔摇庇杀拔⒌阶詮姷霓D(zhuǎn)變,小女孩溫暖的給予靈魂的觸動,結(jié)構(gòu)思路橫向拓展,使得立意上有了深度。
(3)特征點評?!拔摇钡男睦砻鑼懠氈拢宋飳υ捳蔑@溫情,“我”說“她”說,欲揚先抑,彼此觀照,形成交錯,推進了情節(jié)發(fā)展。
考場佳作二?健康的是心態(tài)
安徽一考生
李開復在哥倫比亞大學上課時常打盹,枯燥的政治學讓他生不出興趣,成績也淪為班級倒數(shù)。這是他人生的低谷,可他并沒有沉寂在暗淡之中。后來,他轉(zhuǎn)學計算機,如魚得水,成為了一位網(wǎng)絡精英?;厥淄?,他依然感謝那段悲慘的時光,這片陰影成就了他事業(yè)的輝煌。
人與人之間并無太大的區(qū)別,而人生最后的千差萬別大多源于心態(tài)。只要心中有愿,生活便有希望,定將走出一條多彩之路。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過:“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變自然發(fā)生?!鄙钪校覀儠龅胶芏酂?,考試的失利,父母的不理解,同學間的誤會……不安、挫折、自卑、痛苦、煩惱、嫉妒,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的“??汀?。我們不應該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去避開它,而應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它、戰(zhàn)勝它,并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快樂,找到生命的真諦。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德·查基曾對描述自己心態(tài)變化的不同人群進行跟蹤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自訴最不快樂的2/3參試者,事業(yè)的成功率低于10%。而自訴最快樂的近2/3參試者事業(yè)成功率高達80%以上。
你的心態(tài)就是你的主人。我們常常不是輸給了別人,而是壞心情貶低了我們的形象,降低了我們的能力,擾亂了我們的思維,從而輸給了自己。
境由心造,樂觀者可以從半塊面包中得到的是滿足,看到的是希望,而悲觀者則從半塊面包中得到的是不滿,看到的是絕望。我們醒來的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也是一個新的機遇。為什么要把時間浪費在自憐、懶散、自私中呢?態(tài)度決定成敗,無論情況好壞,都要抱著積極的態(tài)度,莫讓沮喪代替熱心。
成長是快樂的,只要你去挖掘、去尋找、去探索,你終究會發(fā)現(xiàn)它,得到它。在快樂中健康成長,快樂與成長相伴,使自己的明天更美好。
(1)內(nèi)容點評。文章闡述了人也可以通過控制自己的內(nèi)心,進而掌握生命的主動權(quán),提高生命質(zhì)量的主題。論點鮮明,論據(jù)充分,邏輯思維性縝密。
(2)表達點評。用李開復的例子擺事實,講道理,表達的觀點和主張直接明白?!熬秤尚脑臁庇迷~鮮明,“陰影”成就“輝煌”感情色彩飽滿。得出“心中有愿,生活便有希望”論點不含糊,結(jié)論水到渠成。
(3)特征點評。由李開復故事引出“健康的心態(tài)”話題,切入精準。中間引用心理學家的材料作為論據(jù),精準有力地論證觀點,引發(fā)我們對“健康心態(tài)”深層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