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沙龍
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幔鲆恍┢嫘喂譅畹氖虑?,覺得特有個性。比如著名的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它就是文字里的殺馬特。
你可能會納悶:為啥不說先聲而說“嚆矢”呢?為啥不說起源而說“濫觴”呢?為啥不說飛騰而說“振翮”呢?為啥又把句式造得那么別扭?這不是把簡單的意思給弄復雜了嘛?
這就像天真地問一個殺馬特青年:你留個雞冠子頭,睡覺的時候不硌得慌么?
硌得慌,當然硌得慌,不信你戴個雞冠子試試?但是為了顯得酷逼,何懼一硌?哪怕睡覺的時候得挖個坑放頭發(fā),人家也覺得值。
這就是年輕人的熱血中二。
我年輕的時候也熱血中二過。
就跟這位作者一樣,我作文里面也拽過詞。那個時候還不流行卡爾維諾,我在高中作文里引用過莎士比亞,而且還不是“土逼or not 土逼”那種大路貨,而是從《亨利五世》里挑出來的臺詞。
哼!亨利五世,想去吧!
而且我說的還不是“莎士比亞說過”,而是“莎翁說過”。
可惜老師根本沒注意到,后來我猜她可能沒意識到“莎翁”就是莎士比亞,還以為我說的是哪個瓊瑤三毛似的女作家。
而且就跟這位作者一樣,我也迷戀過佶屈聱牙的句子。
我記得非常清楚,當時有一本雜志叫《鐘山》,每期里面都有幾篇后現(xiàn)代的文學評論文章。當時我簡直要愛死那些文章了。幾乎一點都看不懂!那可比《生活在樹上》難得多得多。句子長得不像人話,“這種在幽深的逼仄環(huán)境中脫胎的吊詭性,雖然被哈貝馬斯拈出的概念暴露無遺地表達出來,而它的指向卻始終曖昧不明”。
我就跟歐陽鋒研讀《九陰真經》似的,一邊用手指頭劃著句子找主謂賓,一邊盤算我什么時候才能寫出這么牛逼的文字。
這么折騰了一年多,我忽然明白過來:我跟它較的哪門子勁兒?咱可是個學電子的正經人!就這樣,我恢復了正常說人話的能力。
這就是年輕人的中二嘛。中二是年輕人的特權。年輕人有權利裹著個麻袋上街嘚瑟,年輕人有權利頂著雞冠子頭一夜不翻身,年輕人也有權利說“現(xiàn)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blahblah為嚆矢”。
像我這樣的中年油膩男要是這么干,容易讓人吐,但是年輕人這么做就沒那么刺眼。年輕人還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樣子。他要尋找自己,塑造自己。在這個過程里免不了要模仿,要夸張,要犯傻。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就算矯情也有一份純真在里面。
而且這種中二往往也是有活力的表現(xiàn)。就像《生活在樹上》的作者,能這么瞎拽,其實就挺不容易的。他肯定閱讀過大量書籍,模仿過不少文字,才能寫出爛得如此奇特的作文。他應該是個特立獨行的人,至少是個渴望特立獨行的人。這里面就有一種力量。
所以,要我說的話,這孩子沒什么不好,甚至可能比大部分孩子更有出息。
但問題是,成年人不能跟著瞎起哄,瞎捧。瞎捧的話,年輕人的中二就可能變成真中二了。
有位教授就評價說這篇文章“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wěn)當俱備”,這就是瞎起哄。不說別的,就說這句“何況當?shù)V工詩人陳年喜順從編輯的意愿,選擇寫迎合讀者的都市小說,將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為橋段素材時,我們沒資格斥之以媚俗”。
這能是個通順的句子么?
這要是老到的好文字,那請問爛文字又該是什么樣?
這么瞎捧有點缺德。
可以設想一下,要是我年輕的時候,說“莎翁說過blahblah”,老師拍案驚嘆:真老到和晦澀同在也!
要是我上大學的時候,寫“哈貝馬斯拈出的概念暴露無遺地曖昧不明”,某個教授撫掌贊嘆:真思維的深刻與穩(wěn)當俱備也!
年輕人懂個屁啊,我聽了肯定沾沾自喜,那真有可能沿著中二的道路一路狂奔,最后徹底喪失說人話的能力。
幸虧啊,幸虧啊,我沒碰上那么缺德的老師和教授。
你們要是覺得不可能,那我給你們看看這段話,那是一位成年網(wǎng)友在我微博下面的評論。
他能寫出這樣的一手狗屎句子,絕不是朝夕之功。一開始練這種長句子的時候,周圍的人要是都說“這什么玩意兒”,很可能他就不會落到這一步。
我總懷疑當初他身邊也有些缺德的家伙,拍著他肩膀說:老到和晦澀同在,真有才!
結果他聽了一高興,就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叫“二到底”。
作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