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佳 肖雨妃
(湖南農業(yè)大學 人文與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名著《三國演義》中的各類稱謂語數量繁多,社會稱謂占比較大,且敬稱和謙稱的使用很常見。因此,本文以《三國演義》為研究對象,探討其中的稱謂語翻譯。
稱謂語是指交際雙方在不同的交際場合為傳遞信息所使用的稱呼語言。稱謂語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親屬稱謂和社會稱謂。
親屬稱謂是對血親、姻親的稱呼,或具有血親關系、姻親關系者的互稱。了解親屬稱謂,準確地稱呼親屬,是懂禮節(jié)的表現(xiàn)?!度龂萘x》中的親屬稱謂系統(tǒng)分類大致如表1 所示。
表1 親屬稱謂系統(tǒng)分類
這些稱謂原本是一種親屬稱謂,但某些親屬稱謂可以被用于社會交往中,比如,通過目測對方的年齡,禮貌性地稱呼“爺爺”“奶奶”“姐姐”“兄弟”等。
社會稱謂是指不具有親屬關系的人之間在社交場合使用的稱謂語[1]。社會稱謂大致可分為通用性稱謂、職務職業(yè)類稱謂、姓名稱謂。
1.通用性稱謂語
通用性稱謂語指的是不嚴格區(qū)分被稱呼者的年齡、職業(yè)、身份等,在社會上被廣泛使用的稱謂語[2]?!度龂萘x》中的通用性稱謂語有“小姐、兄弟、夫人、來者”等。
2.職務職業(yè)類稱謂語
職務職業(yè)類稱謂語是指社會成員根據所從事職業(yè),以不同職務、職銜相互稱呼的稱謂語[3]。漢語中的職業(yè)職務類稱謂語種類繁多,分類精細。《三國演義》中較為常見的職務職業(yè)類稱謂語有校尉、侯、副將、太守、中郎將、督郵、將軍、丞相、郡守、先鋒等。
3.姓名稱謂語
姓名稱謂語是指直接以被稱呼者的姓名來稱呼。這種稱謂語常用于關系比較親密的同輩之間、年長的對年輕的稱呼以及特定的語境下的稱呼。比如,劉備直接稱呼關羽為“云長”;王允稱其義女為“貂蟬”。此外,為了表達某種情感情緒時,也會直接稱呼名字,例如,張郃大叫:“劉備快下馬受降!”
漢語稱謂語受古時儒家思想以及等級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一個種類繁多、分類精細、語義明確的復雜體系。西方國家崇尚自由平等,其稱謂體系相對比較簡單。
文學作品中,根據語境、交際者身份地位、情感色彩的不同,自我稱謂的表達也就不同。比如,謙稱“貧道”“奴家”“寡人”“小人”“下官”等;表示身份地位的有“朕”“本宮”;常見的有“我”“本人”;非正式場合可使用“老子”“俺”。而在英語稱謂語中,自我稱謂語對應的只有“I”“me”“we”。
文學作品中對親屬稱謂語的使用基本遵循“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特點。把親屬稱謂語按照血緣關系以及姻親關系嚴格地分類,幾乎每一種親屬關系都有對應的親屬稱謂,如常見的“伯父”“叔父”“姑父”等;而英語親屬稱謂語很簡單,通常直接以“Mr.”“Mrs”“Miss”“Ms”加上姓氏稱呼,上文的“某父”,都稱作“Uncle”。
在漢語文學作品中,職業(yè)職務類稱謂語分類非常細,每一種職位職責明確,職級名稱非常復雜,如太常、大將軍、少府、廷尉、丞相等;職業(yè)類稱謂語如“呂大將軍”“周大都督”等。
英語文學作品中,職業(yè)稱謂語較少,例如:Professor、Doctor、Waiter、Judge、Nurse 等。而職務稱謂語也不多見,常見的有Mayer、Governor、Prime Minister、Minister、Prince、Princess、Queen、King、General 等。
稱謂語翻譯中的信息缺失是指在翻譯過程中,由于思維觀念及文化差異,原稱謂語與譯語傳達的信息不對稱,造成信息缺失。
《三國演義》中的自我稱謂語有某、臣、吾、朕、妾身、老夫、小將、貧道、貧僧、妾、賤妾等。例如:
(1)原文:劉陶大呼:“臣死不惜!可憐漢室天下,四百余年,到此一旦休矣!”[4]42
譯文:“I care not for my life,” cried Tao,“but how my heart aches for the empire of Han—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after four hundred years!”
原文中的“臣”具有尊卑等級意義,而在英語稱謂語中找不到與之對應的詞,將其翻譯成“I”難以傳達出作品中人的身份地位。
(2)原文:言未畢,階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將愿往斬華雄頭,獻于帳下!”[4]120
譯 文:At that, a voice from the back boomed,“I offer to present Hua Xiong’s head to you personally.”
“老夫”“小將”均為表示自謙含義的 自我稱謂語,將其翻譯為“I”,缺少了自謙意義。
(3)原文:二夫人曰:“皇叔今在何處?”
公曰:“不知去向。”
二夫人曰:“二叔今將若 何?”[4]616
譯文:“Where is the imperial uncle?”they asked.“I do not know,” Lord Guan replied.“What are we to do now, brother-in-law?”
例(3)中,“皇叔”指代的是劉備,但是英文中,并未有相應的翻譯,如果直譯成“imperial uncle”,不僅語言表達不準確,而且缺失了上下文的語境,導致指代不清;除此之外,“二叔”實際上指關羽,將“二叔”直接翻譯成“brother-in-law”容易使譯文讀者誤解關羽和劉備的關系。
《三國演義》中出現(xiàn)的職業(yè)職務類稱謂語非常多,例如:將軍、丞相、獄吏、別駕、督尉、太守、縣尉、州牧、 刺史、車騎將軍、諫議大夫、太尉、御史大夫、縣令、別部司馬、高堂尉、中常侍、司隸校尉、尚書事、驃騎將軍、主簿、中郎將、校尉、太傅、侍御史。
(4)原文:官拜騎都尉。[4]20
譯文:This man’s rank was cavalry commander.
“騎都尉”為職務稱謂,掌監(jiān)羽林騎,但作者由于文化背景的缺失,將其翻譯為“cavalry commander(騎兵指揮官)”,造成信息缺失。
在《三國演義》中,親屬稱謂在社交中的特殊體現(xiàn)也常有出現(xiàn)。例如:嫂嫂、兄、哥哥。
(5)原文:布見了此馬,大 喜,謝肅曰“兄賜此龍駒,將何以為報?!保?]76
譯文:Lü Bu thanked Li Su enthusiastically.“How can I ever repay you for this dragonsteed?”Li Su replied.
(6)原文:肅見布曰:“賢弟別來無恙!”[4]74
譯文:“Have you been well, worthy brother,since we parted?”
在例(5)和例(6)中,“兄”“賢弟”都是親屬稱謂用作社交稱謂。在翻譯時,譯者將“兄”譯為“you”,將“賢弟”譯為“worthy brother”,并未體現(xiàn)出社交性,因而造成信息缺失。
翻譯時,信息完全等值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但這并不意味著翻譯中的信息缺失無法彌補。在翻譯過程中,譯者要弄清楚所涉及人物之間的關系、交際者的身份地位、說話態(tài)度及動機、該稱謂語的語用功能,從而選擇合適的稱謂語,減少翻譯中的信息缺失,實現(xiàn)功能等值。
在翻譯中,譯者可根據語境添加一些表示身份地位、自謙、等級尊卑的詞,以表示交際雙方的身份地位,如“humble”“honorable”“worthy”“respec ted”“l(fā)ord”“Your Excellency”“esteemed”“your Highness”,從而使得表達更加準確,減少信息流失。
例如,關羽在文中大多譯為“Lord Guan”,用“Lord”而不直接譯成名字更能刻畫出關羽的形象。文中還出現(xiàn)了“妾身”“賤妾”等詞,可將其譯為“humble maid”,以傳達其中蘊含的自謙意味。
(7)原文:操看了,笑曰:“鼠輩安敢如此!”[4]596
譯:“How could such a pack of rats expect to get away with this?”
譯者將“鼠輩”譯為“a pack of rats”主要是因為“鼠輩”本意就指像老鼠一樣膽小的人,將其譯為“a pack of rats”非常傳神,且能直接從字面體現(xiàn)該詞的含義。
(8)原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4]2528
譯:“Second Father, what’s wrong with enjoying this era of great peace in security?”
“相父”指君主對于前朝繼續(xù)任職的丞相的一種尊稱。此處指的是君王劉禪稱呼諸葛亮為“相父”,以表示其對諸葛亮的尊敬,將其譯為“Second Father”比較接近內涵意義。
翻譯時,還需要理順人物關系,結合上下文語篇揣摩情景,體會原文所傳達的信息,選擇最合適的表達。例如,“汝祖父皆為漢臣,世食漢碌”中的“祖父”不是單純地指父親的父親,而是指先人們。所以,譯者可將其譯為“grandsire”。
受英漢文化差異的影響,在翻譯漢英稱謂語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信息缺失的現(xiàn)象,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信息缺失無法彌補。在翻譯過程中,譯者要弄清楚所涉及人物之間的關系、交際者的身份地位、說話態(tài)度及動機、該稱謂語的語用功能,從而選擇合適的稱謂語,或者采取多元的翻譯策略,減少翻譯中的信息缺失,實現(xiàn)功能等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