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董小林
三陰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有效治療方法少,易復發(fā),預后差[1-3]。具有血管生成作用的AGGF1(angiogenic factor with G and FHA domains 1)基因在肝癌、結直腸癌等惡性腫瘤中高表達,與不良預后相關[4]。本研究主要探討AGGF1在三陰性乳腺癌中的表達情況及其與預后的關系。
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三陰性乳腺癌病人109例,均有完整病歷資料及完整隨訪資料,排除7例Ⅳ期病人,共入選病人102例,均為女性,年齡35~71歲,中位年齡51歲。三陰性乳腺癌臨床病理指標由我院病歷系統(tǒng)獲取,包括年齡、組織學分級、腫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結轉移、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增殖指數(shù)(Ki-67)等。采用定期住院、門診復診或者電話隨訪。102例首診并首治的三陰性乳腺癌病人,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或保乳術,化療方案為表阿霉素+環(huán)磷酰胺4次序貫多西他賽4次或表阿霉素+環(huán)磷酰胺+多西他賽共6次,需要放療病人化療結束后輔以放療,病理類型均為浸潤性導管癌。病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內容經(jīng)過我院倫理委員會。
1.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對入選的102例三陰性乳腺癌石蠟包埋組織標本進行連續(xù)5 μm切片備用。AGGF1蛋白檢測一抗購于Abcam公司,檢測步驟按試劑盒說明進行,用PBS代替一抗做陰性對照,用正常乳腺組織作為陰性對照。ER、PR、HER-2、Ki-67等指標檢測由我院病理檢測中心進行標準檢測。
2.AGGF1的Western blot檢測:AGGF1的蛋白提取按RIPA蛋白提取試劑盒說明進行,用BCA蛋白含量檢測試劑盒進行蛋白定量檢測。每孔上樣40 μg蛋白,10%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電轉至PVDF膜上,5%BSA室溫封閉1小時,AGGF1抗體4℃孵育過夜,以β-actin抗體作為內參,實驗重復3次。參照文獻用Image-Pro Plus 6.0軟件分析AGGF1與β-actin的灰度比值,代表AGGF1蛋白相對含量。結果判定參照同類研究文獻[6],比值<0.1為陰性表達,比值≥0.1為陽性表達,計算AGGF1蛋白表達陽性率。
應用SPSS 21.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AGGF1蛋白表達與臨床病理指標的關系用χ2檢驗,AGGF1的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結果與Western blot檢測結果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用Kaplan-Meier繪制生存曲線,行Log-rank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AGGF1的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結果:三陰性乳腺癌組織中出現(xiàn)棕黃色細胞為陽性細胞,由我院2位高年資病理科醫(yī)師進行閱片并結合相關文獻進行結果判定[6],隨機選取4個區(qū)域,觀察染色強度:無著色=0分,淺著色=1分,中等程度著色=2分,強著色=3分;觀察陽性細胞所占比例:<1%=0分,1%~10%以下=1分,10%~50%=2分,>50%=3分。綜合結果判定:細胞染色強度和陽性細胞所占比例得分相乘,積分<4分為AGGF1陰性表達,積分≥4分為AGGF1陽性表達。102例乳腺癌組織中,AGGF1蛋白陽性例數(shù)42例,陽性表達率41.2%,AGGF1蛋白陰性例數(shù)60例,陰性表達率58.8%,見圖1。
2.AGGF1的Western blot檢測結果:AGGF1蛋白Western blot檢測陽性例數(shù)43例,陽性表達率為42.2%,AGGF1蛋白陰性例數(shù)59例,陰性表達率57.8%。見圖2。
3.AGGF1的免疫組織化學與Western blot檢測相關性:免疫組織化學檢測AGGF1蛋白陽性42例,陰性60例;Western blot檢測AGGF1蛋白陽性43例,陰性59例;結果顯示,在三陰性乳腺癌組織中,兩者檢測結果一致,呈正相關(r=0.859,P=0.00)。
4.隨訪:102例三陰性乳腺癌病人隨訪時間自2003年9月~2009年1月,中位隨訪時間41.5個月,隨訪期間,死亡20例??偵?overall-survival,OS)定
義為:接受治療日開始至死亡的時間,隨訪截止仍生存為刪失數(shù)據(jù)。并從住院病歷系統(tǒng)詳細記錄并整理病人年齡、腫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結轉移、ER、PR、HER-2、Ki-67等指標。
5.AGGF1蛋白表達與三陰性乳腺癌病人臨床病理指標的關系:AGGF1蛋白表達與病人年齡、腫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結轉移間的關系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Ki-67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AGGF1蛋白表達與三陰性乳腺癌病人
6.AGGF1蛋白表達與三陰性乳腺癌病人預后的關系:AGGF1蛋白陽性表達組,隨訪期間死亡17例,AGGF1蛋白陰性表達組,隨訪期間死亡例3例。Kaplan-Meier生存曲線分析表明,AGGF1蛋白陽性表達組的OS差于AGGF1蛋白陰性表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3。
7.以Ki-67為亞組因素分析AGGF1蛋白表達與三陰性乳腺癌病人預后的關系:Ki-67低表達63例,AGGF1蛋白陽性表達20例,陰性表達43例,隨訪期間死亡9例;Ki-67高表達39例,AGGF1蛋白陽性表達22例,陰性表達17例,隨訪期間死亡11例。以Ki-67為亞組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線分析顯示,Ki-67高表達,AGGF1蛋白陽性表達組的OS差于AGGF1蛋白陰性表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14,P=0.00);Ki-67低表達,兩組OS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4。
三陰性乳腺癌與非三陰性乳腺癌比較,總體治療效果差,生存期短,死亡率高[7-9]。積極探索三陰性乳腺癌預后相關因素,強化治療、加強隨訪,從而改善預后至關重要[10]。研究發(fā)現(xiàn),血管生成是惡性腫瘤發(fā)生、發(fā)展、轉移的重要因素,抗血管生成的藥物如貝伐單抗、索拉菲尼等已進入臨床試驗[11-12]。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方法局限,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三陰性乳腺癌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陽性表達病人易發(fā)生復發(fā)和轉移,預后差[13-14]。陸穎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在化療基礎上聯(lián)合血管內皮抑素可延長中位疾病進展時間。
AGGF1自發(fā)現(xiàn)以來,已明確其為血管生成因子[16]。有研究表明,AGGF1與肝癌病人不良預后相關,與VEGF、CD34等血管因子呈正相關[17-18]。
我們在AGGF1的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基礎上,進行了Western blot檢測驗證,明確了兩者檢測結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分析顯示,三陰性乳腺癌病人中,AGGF1蛋白表達陽性病人與AGGF1蛋白表達陰性病人相比,預后差,生存期短,死亡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AGGF1蛋白陽性表達是三陰性乳腺癌預后的不良因素。此外,Ki-67在AGGF1的不同表達組間分布有差異。生存分析結果顯示,在Ki-67高表達組,AGGF1蛋白表達陽性病人OS較AGGF1蛋白表達陰性病人差。
綜上所述,本研究初步發(fā)現(xiàn)AGGF1蛋白陽性表達與三陰性乳腺癌不良預后相關,有可能可作為三陰性乳腺癌預后判斷的指標。本研究后續(xù)工作探討其與三陰性乳腺癌血管生成的關系、作用機理,以進一步明確AGGF1是否可作為三陰性乳腺癌潛在的抗血管治療靶點,為拓展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改善預后提供積極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