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岳巍 李緒蘭
摘要:關(guān)于蒲松齡晚年赴青州府參加歲貢考試一事,學界已經(jīng)多有研究,但在某些問題上仍存歧說。通過細讀蒲松齡的相關(guān)詩作可以發(fā)現(xiàn),他本應(yīng)在康熙庚寅年考歲貢,但被推遲到了辛卯年,他本應(yīng)赴濟南府應(yīng)試但卻赴青州府參加了考試,專家考證這與黃叔琳有關(guān)。蒲松齡的詩作記錄了他赴青州府應(yīng)試的行程和感想,根據(jù)個別細節(jié),結(jié)合史料可以基本確定其往返路線。蒲松齡應(yīng)試歲貢前后年景不好,貢金的發(fā)放也頗費周折,災(zāi)荒年景和生活現(xiàn)實迫使他不得不考慮稻粱之謀。借助蒲松齡的詩作,通過對他晚年青州府應(yīng)試歲貢一事的梳理和分析,能夠窺見其行跡和心路,了解蒲公的風雅和適俗,理解他所處時代的諸多方面。
關(guān)鍵詞:蒲松齡;青州府;聊齋詩文;歲貢;管窺
中圖分類號:I207.419? ? 文獻標識碼:A
引 言
蒲松齡(1640-1715)是名滿天下的短篇小說圣手,是杰出的世界級文學大師,他傾注心血所著的《聊齋志異》在其生前就被傳抄,刊印之后更是風行天下,幾乎家有其書。從清代乾隆年間至今,《聊齋志異》在國外被不斷譯介并廣泛傳播,迄今已有幾十個語種的譯本,研究《聊齋志異》及其作者的學問——聊齋學,也從20世紀八十年代起發(fā)展成為一門國際顯學。
在俄羅斯,《聊齋志異》譯介研究成就最為卓著的學者是阿理克(В. М. Алексеев,1881-1951)院士,他鐘愛《聊齋志異》并花費大量精力致力于聊齋小說的翻譯和研究,可謂是蒲松齡的俄羅斯知音,而的確也曾有讀者稱他是“俄羅斯的蒲松齡”。盡管從小就聽外公講聊齋故事,在大學時代也曾讀過一些聊齋小說,但筆者涉足聊齋學卻與阿理克翻譯和研究聊齋小說有關(guān)。在南開大學負笈求學期間,我們在谷羽和閻國棟教授指導下進行了一些俄羅斯聊齋學的譯介和研究,并得到了阿理克晚年的弟子李福清(Б. Л. Рифтин,1932-2012)院士的指導和鼓勵。李福清雖是蜚聲中國和國際漢學界的名家,但卻嚴謹謙虛、平易近人、誨人不倦,記得一次閻國棟教授邀請他到南開大學作講座并與師生座談,除了個別師生提問,他竟然連續(xù)講了六個多小時仍毫無倦意,令我們驚訝不已。而這還不是李福清時間最長的講座,在一次會議上,筆者聽李明濱教授說,李福清一次在北京大學作講座,講座后師生座談,李福清一直講了八個多小時,應(yīng)該是時間最長的了。我們拜訪李福清的時候,本想多請他指點俄羅斯?jié)h學及聊齋學的情況,但他卻鼓勵我們也要重視對原作本身的細讀和研究,他說僅靠國外的漢學家們?nèi)プ鍪沁h遠不夠的,中國的文學院系和外語院系多是分開的,除了主要依靠中國語言文學界去做,外國語言文學界也需要有人去做,才能中外兼通,具備寬廣的學術(shù)視野?,F(xiàn)在看來,李福清的建議是非常中肯的,他發(fā)現(xiàn)了中國大學院系分類和學科設(shè)置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導致培養(yǎng)中外兼通的人才存在不少障礙,而當前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和中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的陸續(xù)實施,卻十分需要這樣的人才。因此,我們在關(guān)注和研究中國文學如《聊齋志異》等在俄羅斯譯介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尚未研究透徹的問題,除了參引學界成果,也嘗試查找資料并撰寫論文,試圖探尋問題的答案,承蒙《蒲松齡研究》等期刊不棄,每每助力刊發(fā)拙作,令人感動銜恩。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聊齋情緣綿綿,聊齋學薪火不斷,而今“聊齋”的知音遍布海內(nèi)外,這恐怕是蒲老先生在世時難以預(yù)見的。蒲松齡生前懷才不遇,困頓蹇舛,每為生計離家坐館,但他在私塾教學和備試科舉的同時筆耕不輟,以豐贍的著述和深邃的思想給后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令人遙念感懷。蒲松齡一字留仙,表明他在文業(yè)上不逐虛謀妄,而是寧愿做一個地上的留仙人,他曾說“天上多一仙人,不如世上多一圣賢”,蒲公自謂可也。
孟子主張“知人論世”,研究《聊齋志異》等著述須要了解蒲松齡的生平及其所處時代。我們見互聯(lián)網(wǎng)上有關(guān)于蒲松齡命運與風水的分析,不妨姑妄寫之姑讀之。須知這風水也是與時代緊密相關(guān)的,蒲松齡主要生活在兵燹起義和天災(zāi)人禍不斷的清初,當時淄川縣乃至山東和整個國家的很多中下階層人民飽受苦難,凄慘異常,蒲松齡及其大部分家人能夠生存下來,已經(jīng)是命運眷顧了。而蒲松齡故居,早已是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幾十年來不斷有廣大人民群眾和中外政要名流訪游拜謁,蒲松齡的身后聲名和崇文重教的偉大時代已經(jīng)把這里變成風水寶地了。至于蒲松齡的生平及其所處時代,盡管學界多有研究,但由于種種原因仍存在一些疑問。比如蒲松齡早年應(yīng)童子試的問題,他晚年赴青州府考貢的具體情況,等等?;蛘J為蒲松齡是在青州府參加了童試,我們經(jīng)過查考后認為非是,真實情況是蒲松齡是在淄川縣參加的縣試,在濟南府參加的府試和道試(后稱院試),關(guān)于這一問題我們將另文論述。至于蒲松齡赴青州府應(yīng)試歲貢的情況,我們將結(jié)合蒲松齡的詩文對其歲貢年份、路途行程和當時年景等進行一定考查論證,試圖在專家學者已有研究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明晰蒲公晚年赴青州府考貢一事,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批評指正。
一、庚寅歲貢辛卯考 七十老翁尚遠奔
蒲松齡生于明末,主要生活在清初順治和康熙年間。滿清入主中原之初就十分重視科舉。順治二年(1645),清政府頒布《科場條例》,對科舉制度的程式、內(nèi)容等作出了詳細規(guī)定。清代科舉考試制度大體因襲明制,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三種。鄉(xiāng)試之前還有童試,讀書人只有通過縣試、府試和道試之后才能成為秀才,方可入地方州、縣學為生員,同時取得參加鄉(xiāng)試的資格,鄉(xiāng)試考中者稱為“舉人”,原則上取得了入仕資格,可以參加次年在京城舉行的會試;鄉(xiāng)試不中,為保持鄉(xiāng)試的資格,此后三年還需要再次參加歲試和科試。
作為當時中下層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蒲松齡一生積極追求科舉進身,與郢中社友張篤慶、李堯臣等“相期矯首躍龍津”。蒲松齡早年曾以縣試、府試和道試三考第一的優(yōu)異成績通過童試,文名顯揚,可謂少年得志。此后蒲松齡曾多次參加鄉(xiāng)試,然而卻是“其時慘淡經(jīng)營,冀博一第,而終困于場屋”。[1]282但蒲松齡還是享受到了一個秀才應(yīng)有的待遇,他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補淄川縣學廩膳生員,在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考取了“歲貢”,得了一個“儒學訓導”的虛銜。盡管蒲松齡自己作詩說是“一經(jīng)終老良足羞” [2]637,但在當時來說,考慮到清代科舉的競爭程度,他雖未中舉,但一直保持著淄川縣一等生員的地位,能有這份成績已屬不易。根據(jù)嚴懋功在《清代館選分韻匯編》中對清代殿試情況的統(tǒng)計,清代自順治三年(1646)至光緒三十年(1904),九朝共舉行殿試112科,其中正科89科,恩科23科,其中山東有狀元6名、榜眼5名、探花3名,而“在17個主考區(qū)中,山東殿試鼎甲數(shù)量名列第五位,屬于中等偏上的位次”。[3]205根據(jù)《明清進士名錄》關(guān)于前三甲的統(tǒng)計,康熙年間殿試金榜每科至多錄取三百多人,每個省平均十幾人,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不僅如此,鄉(xiāng)試之前的歲考與科考競爭也很激烈。生員在補廩之前,每次參加歲考,按成績分為六等,只有考取一等的才能補廩生,考取二等的補增生,對歲考等級低的,按規(guī)定還有降黜甚至責打的處分。據(jù)1904年清朝最后一次科舉考試的探花商衍鎏(1875-1963)考證,“清代科考在一等、二等及三等大省前十名、中小省前五名之廩、增、附生,準送鄉(xiāng)試外,其余三等及因故未考者,并在籍之監(jiān)生、蔭生、官生、貢生名不列于學宮、不考科試者,皆須于鄉(xiāng)試年七月下旬,由學政考試錄科,方能送考”。[4]35山東是中省,如果歷次歲試和科試,不符合這些要求,則既不能進級,自然更不要說去參加鄉(xiāng)試了。從蒲松齡寫的《求科試廣額呈》來看,淄川縣的科試名額一直在縮減,“往年舊額取至五十余名,自康熙年減至三十五名,遂使闔邑人才,半阻于進取,連科甲第,多出于遺才”。[5]1253而從蒲松齡所作《代三等前名求準應(yīng)試呈》的請求來看,說明后來“三等前名”也已不準應(yīng)試。[6]213蒲松齡在順治十五年(1658)以縣、府、道三試第一,聲名藉藉,但卻直到二十多年之后清政府收復臺灣的康熙二十二年(1683)才得以補廩,可見補廩食餼的競爭也是很大的,蒲松齡在科考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亦可想見。
蒲松齡是淄川縣的生員,當時淄川縣隸屬濟南府,因此蒲松齡初應(yīng)童子試時的府、道兩試和后來的鄉(xiāng)試,都是赴濟南府參加的考試,但他應(yīng)考“歲貢”卻是赴青州府參加的。據(jù)鄒宗良考證,蒲松齡之所以要到青州府去考貢,與康熙五十年提督山東學政的黃叔琳的行蹤有關(guān)。[7]93
應(yīng)該說,蒲松齡晚年青州應(yīng)試歲貢是考察他生平和思想的重要事件,但關(guān)于這次蒲松齡應(yīng)考的是“庚寅歲貢”還是“辛卯歲貢”,學界紛說不一?!蹲痛h志》的記載是“辛卯歲貢”,而蒲箬在《清故顯考、歲進士、候選儒學訓導柳泉公行述》一文中說“例應(yīng)預(yù)考庚寅歲貢”:“癸亥年,我父食餼,……歲己丑,我父食餼二十七年,例應(yīng)預(yù)考庚寅歲貢?!?① 有學者認為蒲箬的記載符合實情,但也有學者認為蒲箬的說法有誤,認為蒲箬關(guān)于蒲松齡“食餼二十七年”的推算有誤,其中的“庚寅歲貢”應(yīng)為“辛卯歲貢”。
我們認為,蒲箬所述不虛,蒲松齡“食餼二十七年”的推算也不能說有誤。實際情況最可能是蒲松齡應(yīng)當在庚寅年考歲貢,但卻被拖延到了辛卯年。蒲松齡是在康熙二十二年補的淄川縣學廩膳生員,至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如果計入癸亥和己丑兩年粗算起來,蒲箬說自己的父親“食餼二十七年”符合實際,推算無誤。文中所說“庚寅歲貢”也無誤,因為蒲箬說的是“例應(yīng)預(yù)考庚寅歲貢”,意即按照科考的規(guī)定,蒲松齡本應(yīng)在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考歲貢。
清代歲貢屬于童試范疇,與童試一起進行,童試每逢丑、未、辰、戌年為歲考,寅、申、巳、亥年為科考,因此考試如若按時進行,則不會出現(xiàn)卯年考歲貢的情況。但《淄川縣志》記載的卻是“辛卯歲貢”,雖然記載了蒲松齡考貢的實際年份,但這次考貢本應(yīng)在庚寅年進行,但或由于縣令頻換的原因拖延至辛卯年,因此蒲箬說“例應(yīng)預(yù)考庚寅歲貢”,不僅無誤,反而用詞十分恰當。還有一條證據(jù)來自蒲松齡康熙壬辰(1712)寫的《請討貢銀呈》,他在此文中寫道:“為仰祈曲尊國典,以推宏恩事:竊照生自去年十月蒙助資斧,考貢旋歸,遂即薄備一芹,竭誠叩謝。……懇祈老恩師破格垂青,將兩年所應(yīng)發(fā),盡數(shù)支給”,辛卯十月到次年壬辰,怎么會是兩年呢?因此蒲松齡自己很清楚,他雖在辛卯年考貢,但他的歲貢應(yīng)從庚寅年算起才合規(guī)。《淄川縣志》記載為“辛卯歲貢”的情況并非個例,搜索各類志書資料記載的康熙五十年前后的歲貢情況,多寫“庚寅歲貢”,偶有“辛卯歲貢”,因資料較多,又常涉他省情況,茲不一一列舉。我們認為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由于各種原因耽擱的緣故,當時的淄川縣應(yīng)該就屬于這種情況。因為歲貢涉及的人數(shù)不多,一次延遲可能導致以后多次不按期考試,查看《淄川縣志》等志書,這種情況并非個例,因此凡是寫成子、卯、午、酉年歲貢的情況,皆是由于各種原因貢考延遲。在明清時期,子、卯、午、酉年都是大比之年,要舉行鄉(xiāng)試,一般在八月舉行,主考官員主持鄉(xiāng)試完畢后順便在省府或某府主持貢考,史志資料也不乏記載,蒲松齡晚年青州府應(yīng)試歲貢的實例并非孤證。
“例應(yīng)預(yù)考”但卻沒有組織考試,應(yīng)與淄川縣甚至濟南府的貢考滯后有關(guān),加之蒲松齡考貢前后淄川縣令多有變動。楊海儒先生查考乾隆四十一年(1776)刊印的《淄川縣志·官師志·續(xù)秩官·知縣》得知,自康熙四十五年至五十一年,七年間淄川縣換了三個知縣,另加一位縣志未載而臨時“攝篆”三個月的利津知縣,接其身后還有一位暫掌“署印”的“濟軍廳高老爺”,加起來共計五人。[8]7歲貢俗稱“挨貢”,符合條件即能晉升,應(yīng)考歲貢本身多是一種形式和過場。但當時自然災(zāi)害頻仍,淄川縣令頻繁變動,本應(yīng)在庚寅年進行的歲貢考試也被拖延至辛卯年。加之康熙五十年黃叔琳在青州修復了松林書院,并在那里主持了濟南府和青州府的貢生考試,這促成了蒲松齡晚年的青州府應(yīng)考歲貢之行。
從淄川蒲家莊到青州市,在今天非常方便。但在康熙年間,蒲松齡青州府應(yīng)考之行的道路并不近便,而且十分艱辛,對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來說非常不易,因此蒲松齡在《口號》一詩中說“七十老翁尚遠奔”,并因此表示“余年可學長安叟,風雨暑寒不出門”。
二、青州雜詠記行蹤,繞道訪友淄青界
蒲松齡不僅以《聊齋志異》著稱于世,他同時還是一位詩詞大家,為后世留下了千余首詩和百余闕詞。蒲松齡的詩詞常因境寫情,率性而發(fā),真情實意,質(zhì)樸平實,有杜詩之風,因而多有史筆。王士禛(1634—1711)稱蒲松齡的詩“蒼老幾近少陵矣”。嘉慶十五年(1810)提督山東學政的張鵬展評價聊齋詩“因境寫情,體裁不一,每于蒼勁刻峭中,時見渾樸,與《志異》筆墨蹊徑略殊”。袁世碩先生評價蒲松齡的詩作時寫道:“盡管是不拘一體,格調(diào)也不全同,但基本上是緣實事實情而發(fā),直抒其感受和體驗,一切照實寫來?!?[9]284所以蒲松齡的詩詞對研究其生平思想及名著《聊齋志異》具有很大價值,袁世碩在稽考蒲松齡生平事跡時就曾賴其詩多有發(fā)現(xiàn),而這對確切理解和評論《聊齋志異》的創(chuàng)作情況大有裨益。[10]4
蒲松齡早年的詩作皆佚,對我們查考其早年生平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遺憾,此時聊齋小說可略補不足。比如,蒲松齡年輕時應(yīng)童子試的情況,不見于其詩詞,但他在《聊齋志異·偷桃》的開篇提示了一句“童時赴郡試”。此處“郡試”當指“府試”,因為與蒲松齡同時的張篤慶在其《厚齋自著年譜》中對自己參加考試的情況記錄得很具體,比如“縣中應(yīng)童子試”“歲杪應(yīng)郡試”“春正月道試”,因此“郡試”即指“府試”。
現(xiàn)在我們對蒲松齡赴青州府參加歲貢考試的情況比較清楚,是因為他留下了系列詩作,包括《青州道中雜詠》七絕五首、《歸途》七律一首、《憩僧寺》五古一首、《口號》七絕一首、《自青州歸,過訪李澹庵,值其旋里,繞舍流連,率作俚歌》七古一首、《二十七日旋里,至夜大雪》五絕一首,這些詩作為我們追索蒲公青州府之行的往返行蹤提供了參證。
蒲箬記載說:“冬十月,一仆一騎,別無伴侶,奔馳青州道中,六日歸來,不至憊病。不孝箬心竊喜,謂我父康強,壽未有艾也。”蒲箬對自己父親行程的記載很準確,天數(shù)他都記載了,前后一共六天,而蒲松齡的詩《二十七日旋里,至夜大雪》則記錄了他返家的具體時間,這樣即可推知蒲松齡是在康熙辛卯十月二十二日啟程的,公歷日期是1711年12月1日。
當時從淄川縣東蒲家莊到青州府治所在的益都縣,主要有兩條道路:一條是“齊魯古道”,一條是驛路。清咸豐九年(1859)的《青州府志》記載的益都通往淄川的道路即是“齊魯古道”:西出南陽城西門,經(jīng)老公院、南西關(guān),五里至五里鋪;又經(jīng)西趙、辛店子、大王堂、石門、史家店、后峪、黃鹿井等村,六十五里至朱崖。齊魯古道向西經(jīng)黑旺、寨里,六十里至淄川。這條道路青州段從元明至清代,變化不大,后來這條道路幾經(jīng)拓寬和改造,建成了膠王公路 ① 青州段。齊魯古道一路多有崎嶇難行的路段,益都縣內(nèi)的道路尤其蜿蜒崎嶇,因此蒲松齡一仆一騎不會選擇這條路線。不論是從蒲松齡的年齡角度考慮,還是從他所寫詩歌的記錄來看,蒲松齡走的是當時的驛路。
明清時期,從青州府治所在的益都縣至濟南府淄川縣建有驛路。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青州府時任知府李獻可主持在城北門外設(shè)立了青社驛,距府城70里設(shè)金嶺驛,東南設(shè)安丘驛。根據(jù)《青州市志》記載,明清時期青州府青社驛通往各方驛道主要有9條,其中西方向一條通往淄川:經(jīng)五里堡、郭莊、淄水、邊莊、大廟莊、仇家官莊至淄川,全長45公里。 [11]459這是經(jīng)過西門的路線,而驛路是經(jīng)由北門青社驛出入,因此不經(jīng)五里堡,而是經(jīng)普通店,這條路線在李漋的《質(zhì)庵文集》卷四《濟南紀程》中有詳細記載,鄒宗良據(jù)此推理了蒲松齡往返青州的路線。 [12]527但李漋記載的是青州府至濟南府的路線,與蒲松齡往返蒲家莊和青州府的路線有重合路段,但也有所不同。
蒲松齡的《青州道中雜詠》共有五首詩,其中前四首是去青州途中的情景,第五首才寫到出青州城門。其詩曰:
滿河斷續(xù)水潺潺, 日夜西流去不還。
霸績不知何處是?高墳累累似群山。
行李蕭條馬首東, 山川寥廓霸圖雄。
重城連亙規(guī)模遠, 想見當年大國風。
河流未凍歲寒初, 曉柝重城勝國余。
此處人家農(nóng)事畢, 帶花綿梗壓茅廬。
曉煙四塞遠濛濛, 沃野連阡氣象雄。
槐實經(jīng)冬猶滿樹, 行人傳說主年兇。
隨地束妝自覺工, 青州十里有殊風。
城中猶自興高髻, 繞出城門便不同。
第一首詩中提到的河,指的應(yīng)是孝婦河。當時從淄川縣到益都縣主要經(jīng)過兩條河流,即今淄博的第一大河淄河和第二大河孝婦河。其中淄河流向自西向東,而孝婦河流向先自南向北,在流經(jīng)浮山驛的時候又折向西流,然后折向西北,因此“日夜西流去不還”是從蒲家莊到達浮山驛 ① 時所見的情景。因此根據(jù)河水西流可以斷定蒲松齡當時經(jīng)過了孝婦河西流的河段,而這一河段正好位于浮山驛附近,由此可以確定蒲松齡走的是當時的驛路,這條驛路從蒲松齡家鄉(xiāng)所在的仙人鄉(xiāng)北上經(jīng)傅山鎮(zhèn)的浮山驛,向東入臨淄即是青州府地界,然后過淄水,經(jīng)普通店至益都縣城北門的青社驛。
“高墳累累似群山”一句應(yīng)是蒲松齡經(jīng)過臨淄牛山附近時見到的情景,因為在牛山之東有二王冢和四王冢。二王冢位于紫金山、牛首崗、菟頭山三山之間,東西并列,方基圓頂,猶如山上之山,氣勢雄偉,四王冢儼然四峰并峙,雄偉壯觀,因此蒲松齡說“高墳累累似群山”。在歷史上,二王冢究竟是哪兩位君王的墓地,文獻多記載為姜齊桓公小白和景公杵臼之墓?!妒酚洝R太公世家》引《括地志》說齊桓公墓在臨淄城南二十一里牛山上,又引《皇覽》曰:“景公冢與桓公冢同處。”李漋的《質(zhì)庵文集》卷四《濟南紀程》中的記載是“牛山峙其西,齊桓、景二公墓峙其東。”
從蒲松齡“霸績”“霸圖”的用詞來看,他在詩中吟詠的似乎是桓公小白等姜齊君王的霸業(yè)。1984年,山東省考古研究所根據(jù)二王冢和四王冢的規(guī)模、形制和所處的地理位置,并結(jié)合齊國田氏王族世系和古代帝王葬制進行稽考,認為二王冢和四王冢皆是田齊君王之墓,二王冢為田齊侯剡和田齊桓公午之墓,四王冢是田齊威、宣、湣、襄四代君王之墓。中國考古界認為,齊景公的墓地當在齊國故城大城東北,今臨淄齊都鎮(zhèn)河崖頭村一帶,在考古發(fā)現(xiàn)的殉馬坑附近,這也能與史籍中齊景公好馬并下令多養(yǎng)馬的記載相印證。二王冢顯然沒有齊景公的墓地,齊國歷史上有姜、田兩個桓公,而姜齊桓公小白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因此不排除后世混淆訛傳的可能,若如此則《括地志》《皇覽》《史記》的記載及參引《史記》的說法均不可信。
蒲松齡生活的時代,臨淄隸屬青州府,青州府治在益都縣,從臨淄至益都,是自西向東,所以蒲松齡說“行李蕭條馬首東”,一路能看到山,所以蒲松齡寫“山川寥廓霸圖雄”,遙想的是歷史上齊國霸業(yè)的情況?!跋胍姰斈甏髧L”,是經(jīng)過臨淄的懷想,臨淄是齊國的都城,此處大國應(yīng)指歷史上的齊國。此時雖然已經(jīng)是小寒節(jié)氣,但第三首詩起句“河流未凍歲初寒”表明,盡管天氣比較寒冷但河流尚未結(jié)冰上凍。蒲松齡又寫到了河流,根據(jù)路程的實際情況,此處的河流應(yīng)是淄河?!皶澡刂爻莿賴唷币痪湟徊恍⌒募幢徽`讀,張岱在《夜航船》中強調(diào)說,“滅人之國曰勝國,言為我所勝之國也?!弊笫显唬骸皠賴?,絕其社稷,有其土地?!?[13]85因此詩中“勝國”是指已亡之國,指的是前朝,對蒲松齡來說,前朝是明朝,說明他對大明王朝不無懷悼之意,現(xiàn)在的“曉柝重城”都是“勝國”之余,表明了蒲松齡撫今追昔的感傷情緒。
第五首詩寫到“繞出城門”,表明蒲松齡已經(jīng)開始返程,《歸途》一詩描寫得更為詳細:
旅店趣裝向曉行,一鞭殘月馬蹄輕。
青連近廓山無縫,翠接長橋路入城。
日上煙消村舍出,雨余風動道塵清。
歸來投老應(yīng)棲隱,百里奔波第此程。
“日出叩禪關(guān),應(yīng)門惟僧雛”,根據(jù)《憩僧寺》一詩,蒲松齡返程途中曾到寺廟休息。從時間和沿途的情況來看,他休息的寺廟很可能是當時邊莊的普濟寺。邊莊即現(xiàn)在的金山鎮(zhèn)邊河莊,村里原有一座古寺,名曰“普濟寺”,大殿北側(cè)有一棵明代古槐。20世紀八十年代,普濟寺大殿被拆除,現(xiàn)古槐猶存。
蒲松齡返回途中還繞道去了李之藻(字澹庵)的別業(yè),但李澹庵回到了武定(今惠民縣)老家,蒲松齡因此作《自青州歸,過訪李澹庵,值其旋里,繞舍流連,率作俚歌》,其中寫道:
……
年來停云淄青界, 佛閣高敞僧舍幽。
新構(gòu)小堂一丈六, 暫歸未暇丹堊修。
遙想十年一旋里, 妻孥號泣環(huán)相留。
如何一去久不返?煉鋼或化繞指柔。
君方七十有一歲, 我僅差長年一周。
君馳百里猶庭戶, 我去先作跋涉愁。
迂道過門失初望, 心逐河水西北流。
李澹庵的別業(yè)具體在什么地方呢?詩中所寫河流的流向又一次為我們提供了參考。通過河水流向西北方向可以推知,詩中之河應(yīng)指孝婦河無疑。孝婦河在浮山驛向西流過一小段,然后流向西北方向,因此可以推斷李澹庵的別業(yè)離孝婦河流向西北方向的河段不遠,李澹庵的老家似乎位于其別業(yè)的西北方向。
詩中提到的“淄青界”又該如何理解呢?“淄青”一詞有多種解釋,較早的解釋指“唐方鎮(zhèn)名,或稱淄青平盧,或稱平盧”。唐代白居易有《賀平淄青表》,明代張居正的《擬唐回鶻率眾內(nèi)附賀表》中有“感以至誠,喜溢淄青之詔,陳之大訓,榮逾飛白之書”之句。宋代陶榖的《清異錄·青喜》有云:“李正己被囚執(zhí),夢云:‘青雀噪,即報喜也。是旦果有群雀啁啾,色皆青倉。至今李族居淄青者,呼雀為青喜。”以上文中“淄青”皆指藩鎮(zhèn)。
在明清時期,“淄青”也被用來指淄川及附近地方。蒲松齡在《聊齋志異·耳中人》一篇中提到了譚晉玄是“邑諸生也”。李學良在《丁耀亢全集》中查到丁耀亢曾作《送譚晉玄還淄青 譚子以修煉客張?zhí)图摇芬辉?,其中提到譚晉玄在張若麒 ① 家中修道之后返回淄青,而譚晉玄是淄川縣的諸生,可見淄青與淄川相關(guān)。張崇琛先生在《蒲松齡與李澹庵》一文中說李澹庵認識蒲松齡是奚林和尚介紹的,“后李澹庵在青州附近的官莊構(gòu)堂暫住,遂于康熙五十年(1711)雨季的一天,就近到滿井莊訪問了蒲松齡”。[14]7說李澹庵在青州附近的官莊構(gòu)筑別業(yè)不知何據(jù),官莊的具體位置也語焉不詳。李澹庵的老家在康熙年間稱“武定州”,隸屬濟南府,雍正十二年(1734),武定州升為武定府,領(lǐng)一州九縣,原屬濟南府的青城縣和商河縣劃歸武定府管轄。從方便性角度考慮,李澹庵不可能去青州府置別業(yè),蒲松齡說他“年來停云淄青界”,表明他是在離老家相對近便且離淄川縣也并不遠的地方附近構(gòu)筑了別業(yè)。
“淄青”可以理解為淄川縣,但蒲松齡在詩中寫作“淄青界”,似乎說明李澹庵別業(yè)的位置在一個與淄川縣交界的地方,從蒲松齡詩中提到的李澹庵別業(yè)離孝婦河西北流向河段不遠的情況來看,這個交界地區(qū)應(yīng)是淄川縣與長山縣的交界處。因為孝婦河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道,于濟南府下轄的長山縣繩村 ② 流向東北方向,經(jīng)過濟南府下轄的新城縣和青州府下轄的博興縣匯入小清河。因此,孝婦河西北流向段大約從淄川縣浮山驛至長山縣繩村。在目前查考不到李澹庵別業(yè)的具體位置所在的情況下,我們只能根據(jù)蒲松齡詩中關(guān)于孝婦河的流向進行推測,李澹庵的別業(yè)位于當時淄川縣浮山驛至長山縣繩村孝婦河西北流向段的范圍之內(nèi),而且很可能位于長山縣境內(nèi)。蒲松齡在詩中說“君馳百里猶庭戶,我去先作跋涉愁”,可見從蒲松齡老家所在的仙人鄉(xiāng)蒲家莊到李澹庵的別業(yè)并不近便,大約有一百里左右的路程,這與蒲家莊到青州府城的距離差不了多少,因為蒲松齡在《歸途》一詩中說“百里奔波第此程”。通過導航常用的高德地圖查看,從蒲家莊至浮山驛村的路程有近40里路,從浮山驛沿孝婦河向西北行至今鄒平市長山鎮(zhèn)楊家莊村附近,路程有60多里路,因此李澹庵的別業(yè)很可能在當時的長山縣境內(nèi),南離淄川縣不遠,所以蒲松齡才以自己家鄉(xiāng)所在的淄川縣為中心說李澹庵“年來停云淄青界”,如果位于淄川縣境內(nèi)的話,蒲松齡就說“年來停云于淄青”了,這說明蒲松齡在寫詩時喜用實筆,用語準確。
1711年李澹庵曾騎驢過訪蒲松齡,正值大雨,蒲松齡的《雨后李澹庵至》一詩描寫了李澹庵來訪的情形。蒲松齡本想回訪,但愁于跋涉,于是在赴青州府考貢后繞路回訪,盡管騎馬會能快些,但蒲松齡還是為此特別打點行裝在尚有殘月的時候早行,可惜還是沒有見上李澹庵,等蒲松齡回家時已經(jīng)很晚了,而且天降大雪。一天行了二百多里路,盡管已經(jīng)疲憊不堪,蒲松齡還是很慶幸平安歸家,他在《二十七日旋里,至夜大雪》一詩中寫得很清楚:
行旅休裝日,馬蹄帶曉暉。
途遙苦倦憊,雪甚幸旋歸。
爐火幃房暖,兒孫笑語圍。
始知在家樂,禽犬俱忘機。
三、行人傳說主年兇 貢考聊為稻粱謀
蒲松齡在《青州道中雜詠》第四首中說“槐實經(jīng)冬猶滿樹,行人傳說主年兇”,反映了當時的年景,此后兩年果然年景不好??梢姟捌阉升g的詩歌不僅具有‘詩史之勝,更是以外寫內(nèi)(自我情緒、民眾心理)的‘心靈史”。[15]90尤其是蒲松齡的憫農(nóng)詩、記災(zāi)詩等,在中國詩歌史上都是彌足珍貴的,“給后世留下了為史乘所不可比擬的翔實記錄”。[16]283有學者指出,“由于蒲松齡一直處于社會下層,長期生活在農(nóng)村,家庭收入并不高,在當?shù)匕傩赵馐芴鞛?zāi)人禍時他自然也難以幸免,因此,他的一些災(zāi)難詩還描寫了自己的家人及親屬在天災(zāi)人禍中所受的苦難,給人以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意味,更增強了作品的紀實性和地域性”。[17]81
蒲松齡一生經(jīng)歷了山東特別是淄川地區(qū)發(fā)生的許多自然災(zāi)害。王海燕根據(jù)盛偉編的《蒲松齡全集》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蒲松齡詩歌創(chuàng)作中記災(zāi)記貧和憂荒憂稅的內(nèi)容主要集中于兩個時段:康熙十一年至康熙二十五年間;康熙四十二年到康熙四十八年。前一時段以康熙十八年的災(zāi)荒最為嚴重,這一年山東、河南及大江南北均受災(zāi),饑民成群,山東行旅俱絕,淄川夏旱,流民載道,兇荒異常。后一時段以康熙四十三年的災(zāi)荒最為嚴重,山東發(fā)生了嚴重饑荒,而淄川饑荒更加嚴重,按照蒲松齡的說法是“山左之奇荒,千年僅見,而淄尤甚”,“淄之野無青草,流亡殆盡者”。此后至蒲松齡赴青州府考貢前后,淄川以及山東地區(qū)幾乎每年都是“兇年”:康熙四十四年,淄川地區(qū)蝗災(zāi),濟南至青州,狼為災(zāi)。四十六年春夏,山東大旱,饑民載道。四十七年,六月,淄川大旱,蒲松齡寫《擊魃行》。四十八年夏,旱澇不均,禾多災(zāi)。蒲松齡作《禾多災(zāi)變,慰藉農(nóng)人》和《得家報》等。[18]116此后康熙四十八年(1709)六月,黃河溢;新泰、金鄉(xiāng)、單縣、濟南府、高苑等地大水。博興、壽光夏蝗,秋七月蝻生。益都夏蝗,秋七月蝻生??滴跛氖拍辏?710)十一月,慶云大水,濟寧、金鄉(xiāng)秋水??滴跷迨?,山東莘縣夏旱蝗,大雨。沂水縣大水,蒙陰、費縣大水。史料中這兩年基本不見淄川縣受災(zāi)的記載,可能情況好些或者受災(zāi)輕些。
從蒲松齡“傳說是兇年”的用詞來看,他赴青州考貢的這一年,濟南府和青州府的情況還算好,科考按時舉行,淄川縣還發(fā)放給蒲松齡十兩銀子作為盤纏赴青州府考貢,當時對蒲松齡一家來說也算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因為蒲松齡補廩后每年能領(lǐng)到的廩餼銀也就四兩,有學者考證,蒲松齡坐館一年能有二十兩銀子的收入已算不錯。按照《紅樓夢》中劉姥姥的說法,二十兩銀子能基本維持一戶莊稼人一年的生活。拋開《紅樓夢》的作者問題不談,侯會、土默熱等學者根據(jù)康乾時期的貨幣的價值和兌換比率來判定《紅樓夢》中經(jīng)濟現(xiàn)象發(fā)生的年代,應(yīng)該說是較有說服力的。以米價為例,二十兩銀子在康熙年間能夠買一戶人家的口糧,但在乾隆年間連半年的口糧都買不到,因此劉姥姥所說的情況絕不會發(fā)生在乾隆年間。雖然各地米價有所差異,但根據(jù)歷史記載整體看來,康熙在位的前四十年,米價不高,一石米價格是銅錢五六百文,約合半兩多銀子,康熙在位的后二十年,米價漲到近一兩銀子一石,二十兩銀子也能夠一戶人家吃一年,但到乾隆年間就很不夠了。因此,從康熙后期的米價來看,蒲松齡領(lǐng)到十兩銀子,基本能買半年的口糧,估計除了用于考貢的盤纏,也能貼補家用。
蒲松齡在詩中說“槐實經(jīng)冬猶滿樹,行人傳說主年兇”,可能是根據(jù)了民間農(nóng)諺 ① 等說法,并非虛言??滴跷迨荒辏?712)和五十二年(1713)的年成都不好,山東災(zāi)荒嚴重,人民生活困難。蒲松齡在寫于康熙五十二年的《求邑令支發(fā)貢金》一詩中就提到了當年七月發(fā)生了旱災(zāi)。
歲貢俗稱“挨貢”,雖然需要應(yīng)試,但基本是熬夠了年頭挨次升貢,出貢后生員所在州縣是應(yīng)發(fā)放旗匾和貢金的。蒲松齡晉升歲貢之后,他的貢士旗匾和貢金應(yīng)于當年發(fā)放,但實際發(fā)放過程卻頗費周折。蒲松齡在《討出貢旗匾呈》中說他出貢半年有余,未蒙獎藉,而朝廷對于貢士旗匾,原有定例。蒲松齡寫道:
為略施口惠,以存國典事:竊照貢士旗匾,原有定例。雖則一經(jīng)終老,固為名士之羞;而有大典加榮,乃屬朝廷之厚。淄邑舊例,約有三等:上之良吏解囊,次之領(lǐng)銀坐價;下之票催約地以及應(yīng)官匠役。歷任之常規(guī)不同,要無有寢而不行者。……此乃公典,非望私恩。
蒲松齡講述的是正常的情況,但他出貢前后當時的淄川縣令出現(xiàn)了變動,其應(yīng)試歲貢及后續(xù)事宜被耽誤拖延。據(jù)《淄川縣志》記載,縣令吳堂于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到任,蒲松齡本應(yīng)庚寅考貢的事情被耽擱,因為黃叔琳的幫忙,吳縣令在康熙五十年發(fā)放給蒲松齡十兩銀子赴青州考貢。蒲松齡本來是“考貢旋歸,遂即薄備一芹,竭誠叩謝”的,“奈因腰橐空虛,遂為閽人所阻”,因而沒有見到吳縣令?!蹲痛h志》記載吳堂于康熙五十年丁憂,蒲松齡去拜見時,他或者已經(jīng)丁憂離任,或者即將丁憂無暇接見蒲松齡了。繼任知縣譚襄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壬辰才接任,蒲松齡呈文請求出貢旗匾,譚縣令到任當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給蒲松齡送來出貢旗匾,親朋聞聲向他表示祝賀,蒲松齡因此寫了《十一月二十七日,大令贈匾》和《蒙賓朋賜賀》兩首七言絕句?!妒辉露呷?,大令贈匾》詩云:
白首窮經(jīng)志愿乖,慚煩大令為懸牌。
老翁若復能昌后,應(yīng)被兒孫易作柴。
《蒙賓朋賜賀》詩云:
落拓名場五十秋,不成一事雪盈頭。
腐儒也得賓朋賀,歸對妻孥夢亦羞。
蒲松齡的詩表明了他的感傷情緒,“雖然縣令親臨蒲家贈匾,是件非常榮耀的事,而蒲松齡卻高興不起來,自己拼搏一生未能飛黃騰達,只以歲貢告終,可謂百感交集。詩末盼望兒孫能科舉成功,改換門庭,為他爭口氣。” [19]84-85即便兒孫科舉顯達,蒲松齡的貢匾顯然不可能被當成柴火,但也沒能保存下來,也很可能被后人一直保存著,但1938年蒲松齡故居遭日軍焚毀,匾牌怎能幸免。
蒲松齡的貢士旗匾發(fā)放之后,但剩余貢金卻沒有隨之一起發(fā)放,這令他非常著急。應(yīng)該說,蒲松齡晚年遠奔赴青州應(yīng)考歲貢,與實際的生活困難也不無關(guān)系。淄川乃至山東連年災(zāi)害頻仍,人民生活困難。蒲松齡也不例外,他兒孫較多,生活不易,所以獲得考貢資格后,盡管已經(jīng)是七十多歲高齡,但他還是踏上了赴青州府應(yīng)試歲貢的行程。蒲松齡在《為排邪言呈》中說“自去年十月赴試,止領(lǐng)銀十兩”,可知淄川縣第一次先發(fā)給了他十兩銀子用于貢考。但后續(xù)的十九兩貢銀官方卻遲遲不發(fā),為此蒲松齡還專門呈文向淄川縣衙討要。按照當時的規(guī)定,出貢銀一共二十九兩,蒲松齡在《為排邪言呈》中說得很清楚:“竊照國典出貢銀二十九兩,例應(yīng)赴考發(fā)給一半,以助資斧,次年全給?!逼阉升g根據(jù)規(guī)定向淄川官府討要貢銀,實在是出于生活的無奈。本應(yīng)照發(fā)卻少發(fā),官府本應(yīng)按時發(fā)放卻是貢生本人自己苦苦討要,已經(jīng)很能說明問題。年景不好,這些貢銀對家中人口不少的蒲松齡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討要貢銀大費周折也能從側(cè)面說明,當時淄川縣衙的財政狀況不佳。
與實惠的貢銀相比,其實蒲松齡并不太看重縣太爺親送旗匾的虛榮,而是更希望發(fā)放貢銀以解燃眉之急,他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所寫的《請討貢銀呈》中說:
……若旗匾舊例,原不敢望賢令尹之奇榮;而錫余成規(guī),亦不可辜圣天子之實惠。況今錢糧掛欠,因之冀望良賒。懇祈老恩師破格垂青,將兩年所應(yīng)發(fā),盡數(shù)支給,則受浩蕩之恩波,還應(yīng)投柜;而感出納之慷慨,不異解囊。上呈。
蒲松齡的《求邑令支發(fā)貢金》一詩表明,剩余貢銀直到康熙五十二年(1713)仍未發(fā)放,其詩云:
七月逢旱虐,粟豆皆無秋。
數(shù)斗暫入甕,旋盡為誅求。
國恩有常例,推待貢士優(yōu)。
婦子苦艱食,投詞哀君侯。
君侯惜筋力,一錢如拔抽。
良友為貴官,轉(zhuǎn)煩尺書修。
春風過馬耳,歲月忽已遒。
讀罷此詩,真是令人泣涕漣如。青黃不接,天旱饑饉,本該發(fā)放的貢銀卻遲遲不發(fā),“在寫呈文催促無效時,蒲松齡便轉(zhuǎn)托做貴官的良友出面寫信催之,結(jié)果縣令竟也當做耳旁風,置若罔聞”,而自己卻是來日無多,災(zāi)荒之年為了養(yǎng)家糊口愁楚萬分,“歲月忽已遒” ① 一句表達了蒲公多少難言的辛酸!經(jīng)楊海儒考索,詩中的“良友貴官”是淄川進士、時任吏部主事的楊萬春。此時蒲松齡認識的淄川高官政要多已謝世,蒲松齡只能求助于淄川籍的后輩年輕官員了。蒲松齡在詩中不提關(guān)于楊萬春的信息,僅以“良友貴官”稱之,這與《用高少宰韻》《題唐太史借鴿樓》《次韻答王司寇阮亭先生見贈》《代畢韋仲呈高大尹》《贈友人李希梅》《贈朱湘鱗》等詩的定題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從某個角度也能表明他當時的心態(tài)。蒲松齡的貢銀問題很可能最后得以解決,據(jù)楊海儒先生推測,從聊齋詩文中看,其后未再提及此事,想必已經(jīng)解決?!蹲痛h志》記載譚襄“性樸直,秉公守正,非義之利一介不取,吏胥無得上下其手”,又有“良友貴官”楊萬春從中幫助,想必的確得到了解決。
結(jié)? 語
通過細讀蒲松齡的相關(guān)詩作并結(jié)合時代背景可以發(fā)現(xiàn),他本應(yīng)在康熙庚寅年考歲貢,但被推遲到了辛卯年,他本應(yīng)赴濟南府應(yīng)試但卻赴青州府參加了考試,專家考證這與黃叔琳有關(guān)。蒲松齡的詩作記錄了他赴青州府應(yīng)試的行程和感想,根據(jù)個別細節(jié),結(jié)合史料可以基本確定其往返路線。蒲松齡應(yīng)試歲貢前后年景不好,貢金的發(fā)放也頗費周折,雖然蒲松齡以前曾有“病鶴不忘湖海志,飛鴻寧為稻粱謀”之句,但災(zāi)荒年景和生活現(xiàn)實迫使他不得不考慮稻粱之謀。借助蒲松齡的詩作,通過對他晚年青州府應(yīng)試歲貢一事的梳理和分析,我們能夠窺見其行跡和心路,能夠了解蒲公的風雅和適俗,能夠理解他所處時代的諸多方面。
在蒲松齡誕辰三百八十周年之際,筆者不揣谫識,在整理蒲松齡域外知音阿理克年譜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和影響,想起李福清院士的建議,自覺而后應(yīng)約粗撰本文,追尋遙想蒲松齡晚年青州考貢的行蹤和心跡,在新時代這個疫災(zāi)突現(xiàn)之年表達對蒲公的理解和同情、崇敬和仰慕。我們在撰文過程中大量參考了中國著名聊齋學專家的著述,受益良多,順便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并由衷期盼國內(nèi)外聊齋學學界對蒲松齡生平思想及其《聊齋志異》等著作的研究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朱一玄.《聊齋志異》資料匯編[G].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
[2]蒲松齡.蒲松齡集[M].路大荒,整理.北京:中華書局,1962.
[3]王坦.山東考試通史(上卷)[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1.
[4]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M].北京:故宮出版社,2014.
[5]盛偉.蒲松齡全集[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
[6]山東大學蒲松齡研究室.蒲松齡研究集刊(第二輯)[C].濟南:齊魯書社,1981.
[7]鄒宗良.蒲松齡與黃叔琳—從蒲松齡的青州組詩說起[J].蒲松齡研究,2014,(3).
[8]楊海儒.再談蒲松齡晚年出貢的待遇波折[J].蒲松齡研究,2018,(4).
[9]袁世碩.蒲松齡事跡著述新考[M].濟南:齊魯書社,1988.
[10]焦偉,主編.蒲松齡詩詞論集[C].濟南:齊魯書社,2017.
[11]青州市志編纂委員會.青州市志[Z].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9.
[12]鄒宗良.蒲松齡年譜匯考[D].濟南:山東大學,2015.
[13]張岱.夜航船[G].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18.
[14]張崇琛.蒲松齡與李澹庵[J].蒲松齡研究,2017,(2).
[15]王立,趙偉龍.論蒲松齡詩歌中的災(zāi)害描寫[J].蒲松齡研究,2014,(3).
[16]袁世碩,徐仲偉.蒲松齡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
[17]王建平.論蒲松齡的災(zāi)難詩[J].蒲松齡研究,2012,(1).
[18]王海燕.論蒲松齡憫農(nóng)詩[J].蒲松齡研究,2014,(3).
[19]楊海儒,楊曉林.蒲松齡與楊萬年(松年)—聊齋詩《求邑令支發(fā)貢金》中的“良友貴官”析[J].蒲松齡研究,2014,(4).
(責任編輯:譚? 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