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千難萬難,問計于民就不難。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主持基層代表座談會,聽取基層干部群眾代表對“十四五”規(guī)劃編制的意見和建議。他強調,“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們就要不斷制定新的階段性目標,一步一個腳印沿著正確的道路往前走。正確的道路從哪里來?從群眾中來。我們要眼睛向下,把頂層設計同問計于民統(tǒng)一起來?!?/p>
人民,始終是我們黨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充分發(fā)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治理國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fā)揮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的重要形式。黨員干部要善于問計于民,做問計于民的踐行者。
問計于民,是格局。問計于民應有海納百川的氣魄,當有登高望遠的眼光。在廣大群眾面前,黨員干部難能可貴的是胸有丘壑,從善如流,善于對街談巷議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甄別過濾,從中汲取精華,更好地把工作做好。要躬身問計,心明眼亮看問題、務實進取干事業(yè)、頭腦清醒作決策。要聽得進各方面的意見建議,真正做到顧全大局、敢于擔當。
問計于民,是責任。問計于民不能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譬如組織個務虛會不痛不癢的走個過場,表面上廣開言路,實則于事無益。問計于民、廣開言路,常常會遇到不同意見甚至尖銳批評。這時,要時刻牢記是否對黨和人民事業(yè)有利,是否服務人民,只有公字當頭,摒棄私利,才能在面對批評以至指責時,無故加之而不怒,冷靜研判,從中吸取正確的東西。
問計于民,貴在真。如果“進不了門、說不上話、交不了心”,或者問是問了,但不著邊際、虛情假意,就很難換得真心、問出干貨。之所以要真問,不只是求得“一個好漢三個幫”,不只是有困難時才想到群眾,而是因為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問的態(tài)度真、問的內(nèi)容真,心貼心、實打實,才能知曉得失、感知冷暖、找到辦法、獲得力量,使決策符合民意、讓政策贏得民心。
問計于民,重在行。與群眾交流了,向群眾問計了,但問來的“得失”被束之高閣,“冷暖”被棄之一旁,好“辦法”被置若罔聞,問計于民就是空話。只有科學合理地采納問來的關于決策、政策的好意見、好建議,只有科學合理地解決問來的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辦好辦實人民群眾反映的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才能凝聚執(zhí)政為民的政治信念。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沒有終點,只有連續(xù)不斷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