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珍
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孩子富有個性的發(fā)展”?!?-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教育價值。區(qū)域活動作為幼兒自主、自選的活動,是幼兒最喜愛的游戲之一。為了更好的分析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的行為,準確解讀幼兒,更好地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材料支持和行為支持,我在本班3歲左右的幼兒進行區(qū)域活動時進行了持續(xù)跟蹤觀察、記錄和分析。
實錄:
鏡頭一:
生活區(qū)中,陳馨逸、楊雅夢和楊巖君都選擇了給動物寶寶喂食,坐到了“動物寶寶”前面。楊巖君拿起小勺子,開始舀起豆子,小心翼翼地端著喂到小貓的嘴里。楊雅夢首先從口袋里掏出兩張手帕紙,分給陳馨逸一張。然后,她就開始擦拭小貓的嘴巴和臉,又把手帕紙疊來疊去,時不時地和陳馨逸微笑。陳馨逸這個平時經(jīng)常板著臉的孩子現(xiàn)在卻是滿臉笑容。她把手帕紙包在小貓的身體上,對楊雅夢說:“我給小貓穿裙子?!薄拔壹依镉泻脦讉€裙子呢!”楊雅夢笑著說:“是嗎?我也有?!敝螅齻兙鸵黄鹪谏顓^(qū)中玩了很長的時間。
【分析】 楊雅夢主動把自己喜愛的手帕紙分享給陳馨逸,讓陳馨逸很開心。兩個伙伴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手帕紙進行游戲,玩出了新的花樣。同時,因為結交了新伙伴,得到伙伴的認同,內(nèi)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措施】
教師及時的予以贊嘆:“嗯……馨逸,你的小貓穿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呃!小貓要謝謝你了!”“這張紙是哪里來的呢?你謝謝雅夢了嗎?”“楊雅夢,我們太喜歡你了!”
鏡頭二:
區(qū)域活動時,史梅宇和梁嘉棟都選擇了創(chuàng)意坊。過了一會,史梅宇走到老師跟前說:“老師,梁嘉棟沒有紙了?!蔽艺f:“你幫她在柜子里找找,幫小朋友拿一些紙好嗎?”史梅宇在柜子里翻了翻,給梁嘉棟找了一張粉色紙。兩個人開始了粘貼。我過去一看,明白了:原來桌子上還有許多紙,只不過她倆的顏色不一樣。只見兩個人一邊粘貼,偶爾還要互相看看對方的作品,還時不時地說著什么。活動結束后,又拉著手去了衛(wèi)生間。形影不離了!
【幼兒行為分析】
在游戲中,幼兒有自己特定的需求。今天,梁嘉棟和史梅宇兩個小朋友進行平行游戲,都要粘貼,而且還要用一樣的紙。當遇到問題時,朋友主動幫忙,詢問老師解決了問題。在游戲中,又是話題不斷,兩人之間的熟悉度、親密度都是大大提高。
【措施】
在活動的分享環(huán)節(jié),我及時地肯定了她們兩個人愉快的相處。告訴大家像他們一樣,遇到問題先要想辦法,自己來解決,還要互相幫助,做好朋友。
【反思】
從區(qū)域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xiàn)我們可以看到,幼兒是一個社會的人,有自己的獨特需要和個性發(fā)展的要求。他們在區(qū)域活動中可以自主地選擇活動的區(qū)域、材料,進行交往,想辦法和伙伴們交流、分享,嘗試結交好朋友,學習交往技巧。同時,在活動中可以自己動手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區(qū)域活動對孩子們來說就是有趣的游戲。作為老師,我們要在區(qū)域活動中細心地觀察孩子,及時、適時地予以鼓勵、肯定和幫助。更重要的是要做個有心人,為孩子的游戲創(chuàng)建基石,準備豐富、層次性的材料,提供充足的時間和機會,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老師為他們搭建的平臺上自主地發(fā)揮,愉快地游戲,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