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雨
語文教育是“言語”教育,情感是語文課堂的靈魂,文本是作者情感的載體。在語文教學中,教會學生批注文本能有效提升閱讀效果。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筆者通常采用以下幾種批注式閱讀教學策略來引導學生有效閱讀。
一、閱讀留痕,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
筆者認為,在語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留痕的良好習慣,倡導學生通過傳統(tǒng)的批注式閱讀提高閱讀效果。小學生經(jīng)過一到三年級的學習積累,識字量達到了一定程度,到了四年級,教師可以開始進行批注式閱讀訓練。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首次提出“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批注是重要的閱讀方法,也是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第六單元的首要學習目標。進行批注閱讀訓練,教師首先要規(guī)范批注工具和批注符號,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注重細節(jié)、規(guī)范操作的良好學習習慣,引導學生樹立“凡可閱讀學習之時,皆可批注細讀”的閱讀思想。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知識、學做人、學做事的階段,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教學批注式閱讀時,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從零教起。其一,嚴格要求批注工具。要求學生準備三種顏色的筆:黑色筆(寫具體內容)、紅色筆(畫批注符號)、綠色熒光筆(涂畫重點)。其二,規(guī)范批注符號。批注符號要用大家約定俗成的符號,既方便自己使用,也便于學生間互相交流學習。直線“ ?”畫在生字或需要解釋的詞語下面,用以標注需要注音或理解的詞語;小圓圈“?!碑嬙谝x、積累的詞語下面,便于課后摘抄;著重號“.”標在課文的重點詞語或優(yōu)美詞語下面;三角號“△”用來標識關鍵詞;波浪線“ ?”畫在精彩句子或修辭句下面,方便學生加深理解;圈字碼①②③用來標注自然段的序號,可以迅速找準段落;重點號“※”標注要背誦的段落或者全文;問號“?”用于標注課前預習時,或者學習過程中自己有疑問或不理解的地方,旁邊可用黑色筆寫出疑問所在;感嘆號“!”用在有感嘆或驚奇的語句旁邊,可用黑色筆旁批感觸;分段號“//”用來劃分段落,可用黑色筆批注段落大意;分層號“/”用來劃分層次,可用黑色筆批注層次大意。
二、緊扣文本,逐步落實批注訓練
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進行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逐步落實批注閱讀的方法。
1. 培養(yǎng)學生標注課文自然段,整體感知課文的好習慣。一年級一接觸到課文教學,教師就要教學生用序號標注自然段。首先,讓學生仔細觀察課文段落特點,判斷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并在每個自然段前依次標上序號①②③。然后,引導學生一起交流課文有幾個自然段,自己是怎么判斷出來的。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少,對于不認識的生字、詞語,教師示范指導學生用紅色筆畫橫線標注出來,便于教師、家長、同伴幫助認識。
2. 指導學生標注課文標題和詞語。在二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后,要示范引領學生用三角號標出課題的關鍵詞。如在教學《玲玲的畫》時,教師指導學生找出課題的關鍵詞“畫”,并在課題“畫”下用紅色粉筆標注“△”。通過標注關鍵詞,讓學生明確本課內容是圍繞“畫”來寫的。又如,在教學《黃山奇石》時,指導學生用紅色“△”標注“仙桃石”“猴子觀?!薄跋扇酥嘎贰薄敖痣u叫天都”“天狗望月”等,便于學生感受黃山石頭之“奇”。在本課學習過程中,指導學生用紅色著重號標注“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shù)氖P上”,引導學生明確在景物描寫中比喻手法的運用會讓事物更加形象生動。
3. 融入摘抄、積累訓練,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為了突出語用目標,在三年級教學中要融入詞句的摘抄與積累訓練。在學習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用小圓圈畫出課文中需要摘抄、積累的詞語。如在教學《秋天的雨》中的“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這句時,指導學生朗讀并用紅色小圓圈“。”在“清涼”“溫柔”“輕輕地”“留意”下標注。通過這些詞語,讓學生感受秋雨涼爽、細潤的特點,并要求學生試著用上這些詞語描寫我們陜西的雨,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
三、回歸文本,進行人文素養(yǎng)熏陶
經(jīng)過小學三年的訓練,學生已經(jīng)逐步掌握了批注符號的運用。四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批注閱讀能力和文字鑒賞能力,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既要重視文本的解讀,又要重視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熏陶。
語文課程的設計,要注重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視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訓練,讓學生在領悟文本內涵的同時,聯(lián)系生活實際辨識詞語的感情色彩,領悟句子、段落的內涵,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活動中,要倡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用黑色筆進行文字批注,培養(yǎng)學生邊閱讀邊批注的習慣,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讓學生明白“字里行間眾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
批注式閱讀不僅是學生自主學習狀態(tài)下的學習過程,也是用恰當?shù)奈淖诌M行創(chuàng)造性對話的過程。教師要指導學生圈點、勾畫文中關鍵詞、疑問處、修辭手法、寫作方法,標注優(yōu)美段落,在文本空白處注明自己思維的軌跡,抒寫主觀感受,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在批注式閱讀中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獲得自我發(fā)展。如在教學《兩莖燈草》時,讓學生畫出文中描寫嚴監(jiān)生神態(tài)、動作的語句,并用黑色筆在旁邊批注作者描寫嚴監(jiān)生這個人物的方法,提高習作時的人物描寫能力。同時,讓學生拓展閱讀《葛朗臺》片段,讓學生結合閱讀批注,交流、分析嚴監(jiān)生、葛朗臺的共同點——愛錢如命、漠視親情。又如,在教學《手指》一課時,讓學生通過批注式閱讀的方法,學習作者幽默風趣的表達方式,領悟作者用意,明白人和人就像五根手指,雖然姿態(tài)各異、性格不同,但如果能團結一致,就根根手指有用,根根手指有力量的道理。學習《蘆花鞋》《走月亮》《紅樓春趣》等經(jīng)典文章之后,讓學生結合閱讀批注寫讀后感,提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高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進行人文熏陶。
閱讀點亮人生之路,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學生受益終生。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文本,把讀書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沉下心來融入批注閱讀中,在反復誦讀中品味語言,感受文本的語言之美,體驗文本蘊含的情感,在自我閱讀體驗中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在感同身受中受到教育和啟迪。
(作者單位:陜西省楊凌示范區(qū)楊陵教研室 本專輯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