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玲玲
摘?要 閱讀作為中小學生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義務教學中語文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語文閱讀的過程是一個老師和學生之間平等對話互相溝通的一個過程,通過這一過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文的心靈感受和更深的精神體驗,讓學生作為閱讀的真正主人,感受閱讀帶來的魅力,通過閱讀達到感同身受的效果。本文就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撥動學生閱讀的情弦進行了策略分析。
關鍵詞 教學策略;閱讀;初中語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6-0144-01
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內(nèi)容、發(fā)現(xiàn)知識演變的途徑,在語文教學的過程,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的感悟和積累,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地理解文學知識,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跟隨文章的描寫不斷加深自身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老師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做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還需幫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帶入式地去閱讀,從而提高閱讀效果。
一、加強基本訓練,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是對于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學生可以在文本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將文章精華化為己有,而閱讀的過程又是一個對話銜接的過程,是通過老師提問學生進行思考和回答的一個過程。在日常的教學課堂中,老師要加強學生對于閱讀的基本訓練,通過老師問和學生學來組建一個新的學習通道。提問的目的在于建立起一個老師和學生可以一起閱讀的一種模式,給學生提供階梯式的幫助,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更進一步地加深層次從而有效地達到目的。在大多數(shù)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容易忽略“對話”的重要性,從而忽略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導致了枯燥無味的課堂氛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通過對話式的訓練模式,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言,勤于思考并且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在合作中不斷加強閱讀能力。
比如在進行高爾基的《海燕》和鄭振鐸的《海燕》的對比閱讀時,老師就可以通過對話的模式,去引導學生的思考,帶領學生提高閱讀能力。比如“同學們,通過文章題目我們能夠得知這是在寫海燕的,那在這兩篇文章中,都是怎樣描寫海燕的,請同學們找出相關句子之后,可以通過小組討論進行分析理解?!庇纱艘龑W生有目的地去閱讀,帶著問題去閱讀,然后通過小組的合作,討論和分析思考,讓學生實現(xiàn)自主學習、善于思考的效果,從而達到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激發(fā)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習慣
良好的學習興趣是幫助學習最大的向?qū)?。帶著興趣去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是激發(fā)學生閱讀潛力最有效的方法。學生在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的時候,那么在閱讀的過程中就會有更多的耐心和驅(qū)動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律性。在日常訓練過程中,往往會有一些晦澀難懂的文章,通常這樣的文章會讓學生產(chǎn)生對于閱讀的恐懼心理,讓學生產(chǎn)生不愿去讀的想法,如果老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興趣入手,引導式地幫助學生去理解,圍繞興趣展開相關的閱讀教學,從而降低學生的恐懼心理,提高閱讀積極性。
比如,老師可以將閱讀的內(nèi)容大概地變成故事進行講述,學生在聽到老師簡述趣味故事時,他們的精神往往都是很集中的。老師如果將故事講得深入人心,引人思考,讓學生可以將自身帶入到故事當中,讓學生進入一個充滿樂趣的故事環(huán)節(jié)當中,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渴望以及迫切地想知道故事的結(jié)局如何,老師就可以將結(jié)局設作懸念,然后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這樣的引導可以讓學生迫不及待地進入閱讀過程中,如探索故事的結(jié)局,帶著迫切的心理去閱讀,加大學生的閱讀興趣。老師還可以推薦與此相關的書籍讓學生進行課外積累,從而豐富閱讀量,養(yǎng)成閱讀習慣。
三、突出學生地位,提高閱讀效果
閱讀的形式要多樣化地進行分層次閱讀。老師只有更多地引導學生閱讀,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文字的魅力,以及文章中蘊含的哲理。所以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思考和發(fā)現(xiàn),讓學生進行積極探究,老師切記不要在課堂上表演“單劇”,要和學生們有趣的互動起來,建立起師生之間的橋梁,讓學生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做到積極交流,并在交流中增強學生的理解,使學生從中獲取啟發(fā)。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引導確實是很重要的,但是老師也不能夠盲目地講,從而代替學生思考,灌輸式的教育會壓制學生的思考,老師應該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思維,能夠做到自我思考和發(fā)揮,可以勇敢地向老師進行提問。老師要做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閱讀的效果。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過程中想要撥動學生的情弦,讓學生進行帶入的閱讀,就需要老師通過加強學生日常的閱讀訓練、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地位三方面入手,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加強閱讀效果,激發(fā)學生閱讀積極性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喜兵.談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J].學周刊,2020(14):83-84.
[2]李倩.在閱讀中感悟積累——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學周刊,2020(14):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