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三妹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000)
復發(fā)性流產(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常見的妊娠并發(fā)癥,指與同一性伴侶連續(xù)發(fā)生3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產者[1]。發(fā)生復發(fā)性流產將影響生育,重癥者將導致終生不育,給患者帶來較大心理壓力。為此,在治療期間應加強心理護理,緩解心理壓力,提升治療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對復發(fā)性流產患者實施加強心理護理,探討其臨床應用效果。
選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就診的310例復發(fā)性流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分組法,分成對照組155例,年齡24~45歲,平均(34.24±4.19)歲,平均流產次數(3.1±0.4)次;觀察組155例,年齡26~43歲,平均(33.84±4.28)歲,平均流產次數(2.8±0.5)次。兩組患者年齡、流產次數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保持病室干凈整潔;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勤換衣物,穿舒適、干凈、整潔服飾;盡量減少化妝品使用量。
觀察組實施強化心理護理,包括:①建立強化心理護理小組。由1名護士長和若干護理人員組成,護士長給護理人員培訓心理護理方法和良好溝通技巧。并根據醫(yī)院患者情況,自制心理自評表,對患者心理狀況進行有效評估,護理人員統(tǒng)計評估結果,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②強化心理護理。入院后,詳細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引發(fā)流產因素、治療方法和自我護理方法等。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確定治療方案。講述治療成功案例,提升患者對疾病認知同時,樹立戰(zhàn)勝疾病信心,提升治療依從性。在住院期間,患者出現流血情況,擔心影響生育功能,表現出情緒低落,焦慮、抑郁等情緒時,護理人員應保持溫和語氣,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仔細傾聽,了解患者心理狀況,進行心理疏導,并指導患者填寫心理自評表。同時,多支持與鼓勵患者,緩解心理壓力,保持良好心態(tài),接受治療。護理人員收集患者資料后,應妥善保管,避免信息泄漏,保護患者隱私。另外,護理人員還應鼓勵家屬積極參與到護理中,讓家屬支持和鼓勵患者,不要冷落或責備患者,讓患者在溫暖家庭氛圍中,更有利于緩解心理壓力,保持積極心態(tài)接受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焦慮抑郁人數和心理變化情況,使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價。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包括20個項目,總分≥50即為抑郁患者、焦慮患者。
將數據納入SPSS22.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率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焦慮、抑郁、焦慮抑郁人數明顯多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對照組SDS和SAS評分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理變化情況比較(±s)
復發(fā)性流產是指與同一性伴侶連續(xù)發(fā)生3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產者,在懷孕過程中發(fā)生過一次流產,必須進行身體檢查,進行有效治療,避免再一次發(fā)生流產現象。在懷孕期間,孕婦也不用過于緊張,孕期多臥床休息,調整心態(tài),避免流產發(fā)生。據臨床研究發(fā)現,很多復發(fā)性流產患者存在嚴重心力壓力,情緒長期保持低落狀態(tài),不愿意與外界進行溝通,在不良心理狀態(tài)下,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2]。目前,臨床針對復發(fā)性患者實施強化心理護理,進行心理疏導,緩解不良情緒,提升治療效果。
復發(fā)性流產患者出現心理壓力主要受諸多方面影響,最關鍵因素為家庭因素。流產后,會影響夫妻之間關系,導致家庭破碎問題出現。且患者年齡較大,流產后對身體造成的影響較大。由此可見,發(fā)生復發(fā)性流產對女性產生的影響較大。為此在加強心理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給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評估患者心理狀況情況下,確定護理措施。同時,讓患者家屬參與到護理中,在濃郁家庭氛圍中,減輕心理壓力,保持良好心態(tài),積極接受治療,為下次妊娠做好準備[3]。
本文選取310例復發(fā)性流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焦慮、抑郁、焦慮抑郁人數明顯多于觀察組,對照組SDS和SAS評分明顯高于觀察組,說明對復發(fā)性流產患者實施強化心理護理,能有效緩解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讓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接受治療,提升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復發(fā)性流產患者實施實施強化心理護理,能明顯緩解焦慮、抑郁等情緒,利于提升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