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xué)武
在教學(xué)機械效率時,有少數(shù)學(xué)生有輕敵思想,總認(rèn)為這一節(jié)比較容易,其實不然。特別是部分計算題,難度是比較大的。概念、公式、以及有關(guān)的物理量也比較復(fù)雜,學(xué)生們總是難以把握,而機械效率的高低就更加復(fù)雜,難以理解了。在解答下面這道看是簡單的習(xí)題時就出現(xiàn)了錯誤。
例1:某大理石的密度為2.5×103Kg/m3,體積為0.016m3(g=10N/kg)
⑴若工人用如圖1所示的滑輪組來提升此大理石,用250N的力恰好能將大理石豎直向上勻速提升,則該滑輪組此時的機械效率為多少?(不計繩重和摩擦)
⑵若用此滑輪組將重為900N的另一物體豎直向上勻速提升1.5m,則拉力在這一過程中所做的功是多少?
錯解:①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η=w有/w總=Gh/Fs=mgh/Fs=ρgvh/Fs
=(2.5×103Kg/m3×10N/kg×0.016m3×h)/(250N×2h)=80%
②拉力做的總功,根據(jù)η=w有/w總可得,
w總=w有/η=(900N×1.5m)/80%=1687.5j
作為教者,顯然易見,第一小題是正確的,問題就出在第二小題上,學(xué)生在解答時,盲目地套用了第一小題的計算結(jié)果,究其原因就是學(xué)生對影響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認(rèn)識不夠。以為在這兩道小題中的機械效率是固定不變的,其實不然。那么是什么因素影響了滑輪組機械效率的高低呢?我們不妨來看看下面的兩道與機械效率有關(guān)的習(xí)題,便可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例2:如圖2,每個滑輪重10N,用這個滑輪組分別把50N和70N的重物勻速提升到2m的高度分別求出他們工作時的機械效率η1和η2(不計繩重和摩擦)
解:根據(jù)機械效率的定義:
①當(dāng)提起50N的重物時:
η1=(50N×2m)/[(50+10)N×2m]
=83.3%
②當(dāng)提起70N的重物時;
η2=(70N×2m)/[(70+10)N×2m]
=87.5%
例3:如圖3甲和乙的滑輪組每個滑輪重10N,分別用他們將60N的重物勻速提升到2m的高度,試分別求出他們工作時的機械效率η1和η2(不計繩重和摩擦)
解:①如圖3甲,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η1=(60N×2m)/[(60+10)N×2m]
=85.7%
②如圖3乙,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η2=(60N×2m)/[(60+10+10)N×2m]
=75%
我們從例2和例3不難看出: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情況下,使用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的重物,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動滑輪越輕,機械效率越高。由此可知: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情況下,所拉物重和輪重是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
通過分析,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看例1的正確解答:
根據(jù)第一小題的情況,用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的重物,其機械效率是不同的。因而應(yīng)先求出滑輪的重力。根據(jù)受力分析,滑輪和物體一起受平衡力作用:
2F=G輪+G物
G輪=2F-G物=2×250N—400N=100N
則拉力所做的功(即總功)=(900+100)N×1.5m=150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