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紅艷
摘要:《圍城》中的幽默猶如顆顆璀璨明珠,于整部小說有畫龍點睛之效。倘若將其一一去除,整部作品的文化和藝術(shù)價值無疑會大大減損,留給讀者的無非是一部情節(jié)稍顯簡單的流浪漢小說?!秶恰分心切┳屪x者或莞爾一笑、或捧腹大笑的幽默已引起國內(nèi)外學(xué)者的重視。本論文借用喬治·斯坦納闡釋學(xué)翻譯理論分析該作品中幽默的翻譯問題。
運用斯坦納闡釋學(xué)翻譯理論,能夠有效核驗《圍城》中幽默翻譯的效果?!秶恰酚⒆g本中的幽默效果總體上得以保留,譯者綜合運用諸多翻譯策略和方法,將原作的幽默效果傳達給目標讀者,讓目標讀者得以像原讀者一樣品讀原作的精華,這也不同程度地體現(xiàn)在喬治·斯坦納的闡釋運作理論中。
關(guān)鍵詞:《圍城》;幽默翻譯;斯坦納;闡釋運作理論
1.引言
本文以斯坦納在哲學(xué)闡釋學(xué)基礎(chǔ)上提出的“闡釋運作理論”為理論框架,以珍妮·凱利和茅國權(quán)對《圍城》的英譯本為研究對象,從斯坦納的“信任”、“入侵”、“吸收”和“補償”四個具體翻譯步驟入手,探討幽默效果在英譯本中是否得以保留或多大程度上得以保存,為后續(xù)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鑒。具體而言,兩位譯者都對小說本身、作品選擇以及自身的語言和文化能力有信心,堅信小說具有極大的藝術(shù)和文化價值。在“入侵”這個階段,通過個案研究和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譯者通過各種翻譯策略“侵入”作品,靈活地將部分幽默效果傳達至譯文?!拔铡彪A段包括對原文本意義的吸收和形式的吸收。在最后一步,譯者主要通過增加注釋來“補償”《圍城》中幽默翻譯的不足之處。斯坦納闡釋學(xué)翻譯理論為《圍城》中幽默翻譯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有效的研究視角。
2.《圍城》及其英譯本簡介
《圍城》是我國著名學(xué)者錢鐘書的長篇小說,有“新儒林外史”之稱,寫于 1947 年。1979年,《圍城》英譯本由美國印第安娜大學(xué)出版,由具有翻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作品經(jīng)驗的珍妮·凱利譯出初稿,再由美籍學(xué)者茅國權(quán)加以校閱、潤色,并撰寫序言和添加注釋。這本1979年由凱利和茅國權(quán)合譯的Fortress Besieged至今仍是《圍城》唯一完整的英文全譯本。
錢鐘書先生用字造句獨具匠心,這既使得小說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也給翻譯工作者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問題是,為什么有時候原作中的幽默可以傳遞至譯文,有時候卻不行?原因是什么?在現(xiàn)有的文獻中尚未找到明確答案,因此有關(guān)幽默翻譯方面的問題仍需進一步探究,這也正是本選題旨在研究的內(nèi)容。本選題一方面運用斯坦納闡釋學(xué)理論研究原作和譯文,分析幽默翻譯的困境,探討有效的幽默翻譯方法,另一方面則對今后的幽默翻譯的實踐問題有一定指導(dǎo)作用。
3.闡釋運作理論
喬治·斯坦納(生于1929年4月23日)是闡釋運作理論的提出者,該理論的觀點主要在其1975年出版的《巴別塔之后——語言和翻譯面面觀》進行了詳細闡釋。他將翻譯過程分為四個步驟——信任、入侵、吸收和補償,不僅對翻譯過程進行了準確而詳細的描述,而且體現(xiàn)出翻譯過程內(nèi)在的連續(xù)性和連貫性。
第一步是信任,即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未來的譯者需要相信“文本的意義和嚴肅性”(2001:312),譯者應(yīng)確信作者的作品值得翻譯。信任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譯者對原作的理解和選擇、對原作的評價、自身的語言和文化能力、個人興趣和翻譯目的等。簡而言之,所有的翻譯活動都始于信任。
接著是入侵。在斯坦納看來,譯者像要像士兵一樣發(fā)起攻擊,原文的意義可以被看作是譯者帶回家的俘虜。斯坦納認為,“理解、解釋和詮釋是不可避免的入侵行為”(2001:315)。
在侵略之后,我們來到第三個階段——吸收。在斯坦納看來,無論是文本的意義還是形式,它們都不是轉(zhuǎn)移到真空中。目標語言已經(jīng)存在很長一段時間,具有多重含義。任何語言或文化在吸收其他語言或文化時都可能面臨被吞沒的風(fēng)險。翻譯在我們以前的觀念中注入新的能量和活力。這就是為什么最后一步——補償至關(guān)重要。
顧名思義,補償就是彌補譯文的損失。斯坦納將其描述為“活塞沖程”(2001:316)。在翻譯過程中,由于不同文化存在差異,如果譯者缺乏文化意識,就不可能將原文的文化內(nèi)涵完整地傳達至目的語。因此,在做翻譯時,損失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譯者必須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來彌補損失。下文對《圍城》英譯本中部分幽默案例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提供了一定的改進方法以供參考。
4.《圍城》中幽默翻譯實例分析
Example 1:
ST: 李梅亭多喝了幾杯酒,人全活過來,適才不過是立春時的爬蟲,現(xiàn)在竟是端午左右的爬蟲了。他向?qū)O小姐問長問短,講了許多風(fēng)話(Qian, 2004: 284)。
TT: After a few glasses of wine, Li Mei-ting had fully revived. Whereas before he had been but an insect of early spring, now he was an insect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time. He plied Miss Sun with questions and made all sorts of silly comments (Mao and Kelly, 2004: 285).
分析:錢先生不喜李梅亭,將其比作“爬蟲”。通過這個比喻讀者仿佛如臨其境親眼目睹李的丑態(tài)和不體面。對于中國讀者而言,我們能夠輕易分辨“立春時的爬蟲”和“端午左右的爬蟲”的區(qū)別。隨著天氣越來越暖和,李和他的滑稽動作就像“爬蟲”一樣蠢蠢欲動,其小丑形象躍然紙上。然而,目標讀者可能缺乏這樣的文化背景。為此,如果譯者將“立春”譯為“beginning of Spring”,并添加具體的注釋來解釋“立春”和“端午”,不僅會更忠實于原文,而且便于目標讀者理解。針對文化負載詞,我們可以通過添加注釋的方式來傳達其豐富內(nèi)涵。此外,“風(fēng)話”指男女調(diào)情時所說的話語。在這里,譯者把它翻譯成“all sorts of silly comments”,在一定程度上背離原文,不能在目標讀者面前生動地再現(xiàn)場景。建議將“風(fēng)話”譯為“flirted with her”,這也符合李在作品中的一貫形象。
Example 2:
ST: 以后飛機接連光顧,大有絕世佳人一顧傾城、再顧傾國的風(fēng)度(Qian, 2004: 80)。
TT: Later, the planes kept coming in much the same manner as the peerless beauty whose “one glance could conquer a city and whose second glance could vanquish an empire.”
Notes: An expression which describes superlative beauty; the peerless beauty is equivalent to Helen of Troy in Western literature (Mao and Kelly, 2004: 81).
分析:大多數(shù)中國讀者一談到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這是一個對西方讀者來說有些陌生的文化術(shù)語。由于譯者添加了注釋——相當(dāng)于特洛伊的海倫,這就能夠讓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的目標讀者也能夠立刻理解該表達的內(nèi)涵?!秶恰返淖⑨屒‘?dāng)?shù)貜浹a了文化缺省。但是,在漢語中,“顧”的意思在“飛機接連光顧”中不同于“一顧傾城、再顧傾國”。因此,當(dāng)錢先生繼續(xù)玩文字游戲時,我們不妨重復(fù)一下這個詞,將其譯為“Later, the planes kept appearing in much the same manner as the peerless beauty who can conquer a city at her first appearance and conquer a nation at her second appearance”。
5.結(jié)語
在斯坦納翻譯四步理論的指導(dǎo)下,本文作者發(fā)現(xiàn)譯者對原文的選擇是出于對《圍城》的信任,因為該書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藝術(shù)價值,受到凱利和茅國權(quán)的高度贊賞,同樣,凱利和茅國權(quán)具有極其的語言和文化造詣。盡管《圍城》一書中有大量雙關(guān)語、文字游戲、文化意象和典故,兩位譯者仍能不顧一切困難,努力給廣大讀者呈現(xiàn)一個較好譯本。在翻譯的第二步,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兩位譯者通過采用各種翻譯策略侵入原文,將原文的意思傳達給譯文。在第三步中,凱利和茅國權(quán)將原文的形式和意義融入到譯文中,但在翻譯過程中喪失了一些幽默效果。在此基礎(chǔ)上,本文提出一些改進方法僅供參考。在最后一個階段,凱利和茅國權(quán)主要是通過增加注釋來彌補譯文。
《圍城》是錢鐘書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涵蓋了教育、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它就像一個萬花筒,映射了當(dāng)時社會的各種問題,其中許多問題在當(dāng)代社會仍然普遍存在。它賦予我們的智慧和智慧絲毫沒有失去光彩,相反,《圍城》本身具有巨大的文學(xué)和藝術(shù)價值。然而,現(xiàn)存唯一的英文版本遠非完美。作為一本經(jīng)典,我們更希望它能夠被記住而不是被忘卻,希冀有更優(yōu)秀的英譯本問世。
參考文獻
[1]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Qian, Z. H. Fortress Besieged. Translated by Kelly, J. and Nathan K. Mao. Beijing: The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04.
[3]Steiner, G. 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2002.
[4]戈玲玲,何元建(Ge, L. L. and Y. J. He). 從言語幽默概論視角探討漢語言語幽默的翻譯——以《圍城》原著及英譯本為例.《中國翻譯》, 2012(4): 108-112.
[5]葛校琴(Ge, X. Q.).《圍城》英譯底本考證.《外語研究》, 2013(6): 63-66, 112.
[6]黃楊英(Huang, Y. Y.). 關(guān)聯(lián)翻譯理論與幽默諷刺文本的翻譯.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博士學(xué)位論文, 2009.
[7]呂琳瓊(Lu, L. Q.). 幽默和幽默翻譯——析《圍城》及其英譯本.《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xué)學(xué)報》, 2007(4): 29-32,89.
[8]馬祖毅,任榮珍(Ma, Z. Y. and R. Z. Ren).《漢籍外譯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9]孫藝風(fēng)(Sun, Y. F.).《圍城》英譯本的一些問題.《中國翻譯》, 1995(1): 33-38.
[10]王斌(Wang, B.). 關(guān)聯(lián)理論對翻譯解釋的局限性.《中國翻譯》, 2000 (4):13-15.
[11]王磊(Wang, L.). 隱喻與翻譯:一項關(guān)于《圍城》英譯本的個案調(diào)查.《中國翻譯》, 2007(3):75-79,94.
[12]夏天(Xia, T.).斯坦納闡釋運作理論的應(yīng)用:問題與方法.《外語研究》, 2009(3): 81-8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