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運金 耿發(fā)啟 李希梅 趙桂芬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植入物內固定治療四肢創(chuàng)傷骨折后骨不連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到我院進行治療的60例四肢創(chuàng)傷骨折后骨不連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對象,根據患者治療方法分為三組,其中,甲組20例,采用帶鎖髓內釘固定,乙組20例,采用外固定架固定,丙組20例,采用動力加壓鋼板固定,對比治療效果。結果:乙組患者患者手術時間、切口長度和術中出血量較甲組和丙組低,且甲組患者手術時間、切口長度和術中出血量較丙組低,P<0.05;對比三組患者術后引流量,乙組患者明顯低于甲組和丙組,P<0.05;對比三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和X線骨痂評分,甲組患者明顯優(yōu)于乙組和丙組患者,P<0.05。結論:在治療四肢創(chuàng)傷骨折后骨不連臨床上帶鎖髓內釘固定治療方法效果較為顯著。
【關鍵詞】不同植入物;內固定;四肢創(chuàng)傷骨折;骨不連
【中圖分類號】R749.05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070-01
前 言
新時期下,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各種固定器材不斷發(fā)展,在醫(yī)學領域中,也被廣泛應用到四肢骨折患者外固定、內固定治療中,獲得了不錯的骨折復位效果,促進了患者早期功能鍛煉,減少了骨折并發(fā)癥發(fā)生[1]。對此,本文就不同植入物內固定治療四肢創(chuàng)傷骨折后骨不連的效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到我院進行治療的60例四肢創(chuàng)傷骨折后骨不連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對象,根據患者治療方法分為三組,其中,甲組20例,男、女分別為9例、11例;年齡下限和上限分別為23歲、74歲,平均年齡為(48.6±4.1)歲;分析患者學歷,初中及其以下、高中、專科及其以上分別為6例、9例、5例;乙組20例,男、女分別為10例、10例;年齡下限和上限分別為22歲、75歲,平均年齡為(49.1±3.8)歲;分析患者學歷,初中及其以下、高中、??萍捌湟陨戏謩e為5例、10例、5例;丙組20例,男、女分別為11例、9例;年齡下限和上限分別為24歲、73歲,平均年齡為(48.1±4.5)歲;分析患者學歷,初中及其以下、高中、??萍捌湟陨戏謩e為4例、10例、6例。本次研究選取對象基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數據對比分析,P>0.05,能對比。
1.2方法
甲組,帶鎖髓內釘固定,患者選取仰臥位,在大患者外側做一切口,長度為15cm,對高闊筋膜、股外側肌進行逐漸剝離,使得病變組織顯露,剝離骨不連骨膜后,用骨刀鑿除硬化骨質,擴展后,在大轉子頂點處進針,在骨不連端植入髂骨塊,復位后安裝帶鎖髓內釘固定,縫合切口。
乙組,外固定架固定,全身麻醉,沿骨折端切口進,對骨線狀況進行探明,用擺鋸在患者股骨干外側開窗,對硬化骨質進行清除,之后將髂骨塊植入其中,對骨折端進行修復。
丙組,動力加壓鋼板固定,剝離骨不連骨膜前的操作同帶鎖髓內釘固定方法一致,之后再病變張力側放置鋼板,科學合理的選擇鋼板長度,在植入鋼板后安裝皮質骨螺釘,并實施常規(guī)植骨、加壓螺旋操作。
三組患者在手術完成后均進行負壓引流,并使用抗生素,在患者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被動功能訓練。
1.3 觀察指標
觀察三組患者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時間和X線骨痂評分,其中,愈合是患者骨折處沒有壓痛及叩擊痛,能正?;顒?,通過X線檢查骨折線不清晰[2]。X線骨痂根據Femadez-esteve標準進行判定,總分為3分[3]。
1.4統(tǒng)計學處理
SPSS24.0處理全部數據,年齡、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時間和X線骨痂評分等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通過(-x±s)表達,t檢驗;性別等計數資料通過n(%)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為α=0.05,若P<0.05,有意義。
2 結果
2.1三組患者手術時間、切口長度和術中出血量相對比
乙組患者患者手術時間、切口長度和術中出血量較甲組和丙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甲組患者手術時間、切口長度和術中出血量較丙組低,P<0.05,詳見表1
2.2三組患者術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時間和X線骨痂評分狀況
對比三組患者術后引流量,乙組患者明顯低于甲組和丙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三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和X線骨痂評分,甲組患者明顯優(yōu)于乙組和丙組患者,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臨床上,四肢骨折后骨不連的引起因素有很多,如固定操作不到位、固定效果不佳等,同時還與血運是否保護有很大關聯(lián)。在該疾病治療中,植骨及骨折端處理是最為關鍵的,要先關注假關節(jié)、瘢痕不問,然后實施閉鎖髓腔處理,促進骨折愈合,同時要考慮到骨折對位線狀況,盡量選擇自體骨為植入物。在本次研究中,丙組患者采取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方式,后期存在應力遮擋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再次骨折的幾率,同時加壓鋼板內固定需要用到多個螺釘,骨膜也會剝除,會對血運造成破壞,延遲了骨折愈合。乙組患者采取外固定支架治療方式,這種手術方式雖然不會對患者骨膜帶來破壞,但是固定效果卻不理想,在功能恢復期容易出現(xiàn)斷裂、位移的情況,不利于患者骨折斷端恢復。甲組患者采取帶鎖髓內釘固定治療,這種方式具有很好的生理應力,并且固定效果良好,骨痂形成速度快,在加壓后能防止骨折位移情況的出現(xiàn)。本次研究中,甲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和X線骨痂評分分別為(27±10)d、(1.74±0.13)分,明顯低于乙組的(39±14)d、(2.16±0.10)分和丙組的(46±12)d、(2.07±0.11)分,P<0.05。綜上所述,帶鎖髓內釘固定治療方法對四肢創(chuàng)傷骨折后骨不連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不僅能有效提升骨折愈合率,還能有效縮外固定時間,改善患者預后,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范煒.四肢創(chuàng)傷骨折后骨不連治療中對不同植入物內固定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yī)學,2015,21(35):57-58.
李格當,李大文,王劍,等.不同植入物內固定治療四肢創(chuàng)傷骨折后骨不連臨床比較[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9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