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450000)燕磊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產(chǎn)后大出血患者62例,根據(jù)輸血成分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31例,年齡24~39歲,平均(32.13±4.12)歲。觀察組31例,年齡23~40歲,平均(31.86±4.36)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選例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婦產(chǎn)科學》(第8版)產(chǎn)后大出血診斷標準[1];患者家屬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患有嚴重肝腎等重要器官疾病。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 兩組均行止血手術、保持體溫、防感染、糾正酸中毒等基礎治療,確定需輸血后及時進行輸血治療。兩組輸入濃縮紅細胞為10~25個單位,其中觀察組濃縮紅細胞與血漿比例為1∶1,對照組濃縮紅細胞與血漿比例為1∶8。
附表 輸血前后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附表 輸血前后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輸血前相比,aP<0.05。
時間 組別(n=31) PT(s) APTT(s) TT(s) Fbg(g/L)輸血前觀察組 12.14±1.35 34.87±1.53 18.39±0.67 3.47±1.06對照組 12.21±1.28 34.76±1.47 18.41±0.73 3.39±1.11 t 0.230 0.289 0.112 0.290 P 0.835 0.774 0.911 0.773輸血后觀察組 12.38±1.41 34.11±1.68 18.64±0.97 3.29±1.01對照組 27.04±2.31a 50.13±2.57a 26.04±1.42a 1.45±0.51a t 30.160 29.050 23.959 9.054 P<0.001<0.001<0.001<0.001
1.3.2 檢測方法 分別于分娩前24h及輸血后24h抽取空腹靜脈血3ml,15min內(nèi)常規(guī)分離血漿,采用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江蘇鴻恩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H1204)及配套試劑盒進行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血漿纖維蛋白原(Fbg)檢測。
1.4 觀察指標 兩組輸血前后PT、APTT、TT、Fbg比較。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輸血前后PT、APTT、TT、Fb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輸血后PT、APTT、TT高于輸血前,F(xiàn)bg低于輸血前(P<0.05);輸血后觀察組PT、APTT、TT低于對照組,F(xiàn)bg高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大量輸血極可能降低體溫,導致組織灌注,甚至引起酸中毒[2]。此外,庫存冷凍血漿內(nèi)的枸櫞酸會和體內(nèi)鈉離子發(fā)生整合作用,減少鈉離子數(shù)量,進一步惡化凝血功能異常,部分患者甚至會發(fā)生血管內(nèi)彌散性凝血。因此,結(jié)合產(chǎn)婦病情調(diào)整濃縮紅細胞與血漿濃度比例,降低因輸血造成凝血功能異常幾率,是產(chǎn)科重要課題。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輸血前后PT、APTT、TT、Fb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輸血后PT、APTT、TT高于輸血前,F(xiàn)bg低于輸血前(P<0.05),說明濃縮紅細胞與血漿比例1∶1對凝血功能影響較小。進一步對比發(fā)現(xiàn),輸血后觀察組PT、APTT、TT低于對照組,F(xiàn)bg高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證實,濃縮紅細胞與血漿比例1∶1與1∶8相比效果更好,能降低對產(chǎn)婦凝血功能的影響。分析其原因在于,產(chǎn)后大出血血液丟失成分為全血,包括血液細胞和血漿,若血液成分輸注比例不合適,則導致血漿膠體滲透壓異常,因此血液輸注應選擇濃縮紅細胞與血漿合適比例。此外需注意,在大量輸血起始階段即應進行濃縮紅細胞與血漿1∶1輸注,而非出現(xiàn)凝血功能異常時再采用該輸血比例,此時已因血小板丟失而造成凝血功能異常,出血與輸血已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早期采用濃縮紅細胞與血漿1∶1進行血液輸注可防止上述事件發(fā)生。
綜上所述,濃縮紅細胞與血漿1∶1比例輸注治療產(chǎn)后大出血患者,可降低對凝血功能的影響,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