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朱汝珍與民國版清遠、陽山二志

2020-10-16 01:06:18吳平貞
上海地方志 2020年3期
關(guān)鍵詞:朱氏陽山縣志

吳平貞

一、汝珍其人

朱汝珍(1870—1943年),字聘三,號隘園,廣東清遠人。早年喪父,聰穎好學(xué)。19歲,以縣試首名成績進入縣學(xué)鳳城書院就讀。22歲,入廣州廣雅書院待補肄業(yè),①書院學(xué)期無期限,有生員出院、學(xué)位有空缺時,方可補入。后正式補入廣雅書院,治“經(jīng)史之學(xué)”,兼習(xí)時事、經(jīng)濟、地理。27歲,以“廣府闈第一”的卓越成績,考取丁酉(1897年)科拔貢。28歲,在北京國子監(jiān)參加拔貢生朝考,得中一等第二名,獲欽點七品京官,簽分刑部江蘇司行走,投身法界,開始其仕途生涯。后經(jīng)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得一甲第二名,欽點榜眼,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隨后受清政府選派,到日本東京法政大學(xué)法政速成科研習(xí)法政。后肄業(yè)回國,先后參與《商律草案》《民法草案》等法律的創(chuàng)制。1910年,被欽選為近代首次法官考試的貴州省副主考。從1909年開始,朱汝珍參與皇室史宬工作。曾擔(dān)任《德宗實錄》總校官兼纂修官(1909—1921年)之職,修《德宗景皇帝本紀(jì)》(1916年成稿)、清理大內(nèi)字畫(1922—1923年)以及編輯光緒皇帝御制詩文等。②王慶祥《溥儀交往錄》稱:1923年4月16日,溥儀傳旨:“德宗 景皇帝御制詩文派朱益藩、朱汝珍敬謹編”。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最終編成手抄本《德宗御制詩集》一冊及《德宗御制文集》一冊。由于此時距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的時間較近,所以編輯較粗,未及分卷,更來不及印刷,詩文寫作的具體時間也來不及考訂注明。直至1924年朱汝珍54歲時,溥儀被趕出北京城,才停止清皇室的工作。繼而,他游走于天津、上海之間。1931年始,移居香港。此后十年一直居于香港,直至1941年香港淪陷。其間,他擔(dān)任了香港孔教學(xué)院院長、香港清遠公會會長等職,并于1936年為籌集孔教學(xué)院的經(jīng)費赴南洋宣教。1942年,72歲的朱汝珍離港赴滬,隨后轉(zhuǎn)至北平。次年,逝世于北平。

朱氏移居香港之前,與家鄉(xiāng)事務(wù)的交集不多,僅限于回鄉(xiāng)祭祖、編寫清遠飛霞洞志書《藏霞集》以及撰寫飛來寺的《愛山亭記》等。在其移居香港之后,反因地理的接近和人脈的交融,與家鄉(xiāng)事務(wù)的交集逐漸增多。清遠、陽山二志之撰,便是這一時期朱氏為家鄉(xiāng)而做的一大貢獻。

二、修志始末

歷史上,廣東清遠編修縣志的次數(shù)甚多。從宋代建炎三年(1129年)開始,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共修縣志15次。其中,宋代1次,成書1種;明代5次,成書2種;清代8次,成書5種;民國1次,成書1種。現(xiàn)存的《清遠縣志》主要有清康熙元年(1662年)版、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版、清乾隆三年(1738年)版、清光緒六年(1880年)版、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版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95年版,共6個版本。

1919年時,距最近的光緒版清遠縣志編修已有39年,時任清遠縣知事張鑒藻著手設(shè)局修志,欲聘朱汝珍為總纂。但朱汝珍正忙于皇室史宬工作,無暇為家鄉(xiāng)修志。后又加之縣府經(jīng)費不足,此次修志事宜遂中輟。這一過程,朱汝珍在《清遠縣志·序》中有所提及:“庚申秋,邑侯張公鑒藻,嘗設(shè)局重修,訪諸紳耆,聘(汝珍)為總纂。維時(汝珍)方從事史宬,未克肩任,事遂中輟?!雹僦烊暾洌骸肚暹h縣志·序》。民國八年(1919年)9月,張鑒藻知事召集縣屬81局及各界紳董開會議成立清遠縣修志局,推定朱汝珍為總纂,由縣公署聘任。設(shè)分纂4人,由琶、濱、洄、捕四屬分別推定朱云章、馮有翼、何履中、朱濟時擔(dān)任。后馮有翼因故辭,改選白玉書。4分纂還兼任廣東省通志局采訪員??h志設(shè)采訪員60人。民國十一年(1922年)6月,4分纂將未定志稿送縣議會收管。后志稿因亂散失?!獏⒖寂遂铣兀骸赌┐裱壑烊暾洹?,陜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158頁。朱汝珍當(dāng)年受聘之初,曾寫有《重修清遠縣志》詩四十五韻;志稿修成后,又有《清遠縣志校勘記》一文。筆者近年訪查過,可惜未見二詩(文)下落。

十四年后(1933年),時任清遠縣縣長吳鳳聲亦提出修志之事。指定朱云章、白玉書、伍元長、盧作經(jīng)四人為分纂之外,仍聘請朱汝珍出任總纂。朱氏此次并未推辭:“甲戌春,梅縣吳公鳳聲來長是邦,關(guān)心文獻,克期編輯,仍以總纂一席屬之(汝珍)。至親勸為之駕,邑人士亦僉謂茲事體大,匪異人任。深維桑梓敬恭之義,曷敢固辭?乃返里門,與共討論?!雹谥烊暾洌骸肚暹h縣志·序》。

1934年,朱汝珍回到清遠縣參加修志會議,提議白玉書常駐修志局,專職負責(zé)志稿起草工作:“其中白君用功至勤,任事至勇,(汝珍)推其常川駐局,專司起草。即承慨許弗辭,且極謙虛,遇有疑難,輒枉顧咨詢,或馳書商榷?!?/p>

白玉書后將分纂?yún)⒂喌闹靖逅椭料愀郏堉烊暾滂b定。朱汝珍對“凡例”作了統(tǒng)一的修訂,并對志稿“刪繁汰侈”。“于舊志訂正者十之二三,增補者十之五六”,集前志之所有、補前志之所缺,內(nèi)容包括沿革、紀(jì)年等十六門,體例頗為完備,且與舊志相比,在內(nèi)容上又增加了兩倍之多。“閱一年而凡例竣。又閱二年而初稿成。都凡十有六門,曰沿革、曰縣紀(jì)年、曰輿地、曰山川、曰人物、曰職官、曰科舉、曰建置、曰經(jīng)政、曰民政、曰實業(yè)、曰學(xué)校、曰勝跡、曰藝文、曰金石、曰雜錄。……稿經(jīng)叔平、厚培、仲緯諸君參訂乃送(汝珍)覆勘。白君兼收博采,不厭求詳,較舊志約增三倍。(汝珍)刪繁汰侈,不惜割愛,仍增兩倍有奇?!雹壑烊暾洌骸肚暹h縣志·序》。

1935年1月,余啟謀接任清遠縣長。余氏在開平擔(dān)任縣長期間曾負責(zé)編撰《開平縣志》,“為世稱許”。對于朱汝珍呈送之稿件,亦提出了一些建議。朱汝珍等人據(jù)此再加修訂,同年最終定稿、出版。④朱汝珍:《清遠縣志·序》。

朱汝珍擔(dān)任《陽山縣志》的總纂,與其1936年出游南洋時受到舊交朱海均的相邀有關(guān)。兩人為同宗,且為舊交?!爱?dāng)朱院長在港未出發(fā)時,彼即來函歡迎。及抵星洲,彼特別派代表送汽車一駕至星洲,供其坐游。抵吉隆坡,彼親來迎迓。既抵金保后,待遇尤為優(yōu)渥。廿五年五月八日,特請朱院及許秘書參觀其在地摩之東生錫礦公司。事前于該公司前搭牌樓,唱女伶,備中西音樂,設(shè)席數(shù)十,廣請金保摩知交陪席。距離地摩十里左右之男女僑群,屆時扶老攜幼,萬人空巷,爭觀太史豐彩。”①《錄廿五年五月七日總匯新報新聞》,許超然編:《道南集》,香港:孔教學(xué)院1936年版,第51頁。

朱汝珍后也言及因朱海均熱情邀約,故未堅辭總纂《陽山縣志》:“歲丙子夏、汝珍游南洋,識吾宗海均于金寶,交晚而情厚,瀕行,海均諄諄以總纂《陽山縣志》相屬,謂全邑僑眾意也。以學(xué)荒心雜,初未敢承?!雹凇吨袊胤街炯伞V東府縣志輯14·民國陽山縣志》,上海書店·巴蜀書社·江蘇古籍出版社,第129頁。

雖然第一次被朱汝珍拒絕了,但是1936年冬海均又邀請朱汝珍參觀其在家鄉(xiāng)陽山縣朱屋排村所建的“先德學(xué)發(fā)公祠”,“其宏壯之規(guī)模,為我北江數(shù)府州所未有”。在“承各鄉(xiāng)紳耆推愛,款待優(yōu)隆”后,海均“復(fù)中前請,意至殷勤”,“適汝珍修清遠縣志,屬草甫成。念兩邑毗連,關(guān)系密切,正資參稽互證,遂不復(fù)辭”,答應(yīng)“就已成之稿作一結(jié)束”。③朱汝珍:《陽山縣志·序》。

與《清遠縣志》不同,朱汝珍接任《陽山縣志》總纂時,陽山縣縣長黃瓚已經(jīng)“與同邑諸君子從事編輯”,“其中惟事記一篇未竣”。朱汝珍閱后覺其“義例嚴(yán)而品式備,已極可觀”,“汝珍所可效力者,惟字句之修飾而已”。于是,“邀請順德胡孝廉靖襄助,以丁丑七月開始,臘月告成?!鼻》昴虾?h人陳藻卿來陽山擔(dān)任縣長,于是朱汝珍“以草稿寄呈鑒定”。④朱汝珍:《陽山縣志·序》。

1937年3月,《清遠縣志》成,汝珍親為作序,隨即付梓。翌年,《陽山縣志》成,并在香港印刷出版。二志接踵而就,堪稱姊妹之篇也。⑤邸永君:《末科榜眼朱汝珍史略》,《國學(xué)新視野》2014年秋季號,香港:中國文化院,第88頁。

三、朱氏對新編方志所持理念和原則

從朱汝珍在《清遠縣志》《陽山縣志》的“序”、“釋例”(“例言”)中,能看到其對待新編方志的理念和態(tài)度。⑥朱汝珍在《清遠縣志·釋例》中從全志、各類、志名、分門、次第、行格、傳表、引證、夾注、按語、書法、紀(jì)年、紀(jì)錄、附文和編輯抄錄等15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方志編修應(yīng)“因時制宜”和“因地制宜”

朱汝珍言:“竊維志無一定之例,須因時、因地以制其如宜。”⑦民國版《清遠縣志·釋例》,第28頁。

第一,朱氏在民國版《清遠縣志·釋例》中言:“在其體例中增加‘實業(yè)’一門,增‘民政’一類……乃因時制宜,不得不酌量改革者也”。與康熙、乾隆和光緒諸版縣志相比,朱氏民國版最顯著的差別在于體例中增加“實業(yè)”一欄。其解釋稱:“志書體裁求適實用,吾縣舊志類分十四,首載‘訓(xùn)典’,昔陳灃譏阮元《通志》訓(xùn)典太繁,故同治《番禺志》不載此類。今國體變更,更應(yīng)刪汰,民生所重實為先業(yè)。今從宣統(tǒng)《南海志》創(chuàng)立‘實業(yè)’一門”。⑧民國版《清遠縣志·釋例》,第15頁。

在內(nèi)容上,朱氏更是強調(diào)“志為邑志,惟邑事乃書”,⑨民國版《陽山縣志·例言》,第130頁?!爸劣诳h志,則以地方事實為主”,并且進一步說明:“古來國史皆以帝王為主體,故各史皆以本紀(jì)先之而后表、書、志、傳乃得附麗以相生。若夫一縣之志,既不以帝王為提綱,自當(dāng)以地方為主體。先敘地方大事而各類之事乃由此以相生?!雹饷駠妗肚暹h縣志·釋例》,第22—23頁。

第二,方志的編修應(yīng)結(jié)合當(dāng)前的實際?!爸寥糁緯瑒t門目繁伙,并無標(biāo)準(zhǔn)。今統(tǒng)舊有新增各類分14門,圖書互證地形,乃著表以錄沿革之名,紀(jì)以詳歷年之事。此為一縣之大綱,故尊之于志首……先列土地而次人民、次政事”。①民國版《清遠縣志·釋例》,第15頁。朱氏在民國版《清遠縣志·釋例》中作了詳盡的解釋,體現(xiàn)了其在方志內(nèi)容和體例編排上縝密的內(nèi)在邏輯。

第三,方志用典應(yīng)標(biāo)明出處,凡修志書必須考訂,必須與當(dāng)前其他各縣縣志的編修相統(tǒng)一。朱氏認為,“證據(jù)詳明方稱信史。所謂述而不作者也。宋衛(wèi)湜有言:人之著書恐其言之不出于己,吾之著書恐其言不出于人。胡渭稱此語可謂天下之法。故近世儒者著述其引典多標(biāo)出處……今凡目見之書注明句下,其轉(zhuǎn)販亡書者亦注之,其諸書相同者備注之,以見各說之相符而知此事之必確其近。今者訪冊必注名號;檔冊分注某署;其無姓名者則注區(qū)鄉(xiāng);其無地名者則注號碼;其職員太多未知為誰者則注其機關(guān);其各處訪冊所報事實相同者則簡注曰訪冊??偲诮杂懈鶕?jù)信而有征?!?/p>

朱氏強調(diào)各類材料應(yīng)做進一步的比較和差異化的處理:“今凡諸書相同者,備注于句下;原文太長者,節(jié)錄于行中;其意同語異者,則隨文附注之,使其語義貫通以免全引各書之冗;其直引全文者,則著名書目;其節(jié)錄大意者則注見某書……”。朱氏最后得出結(jié)論說:“查凡例有注者,以朱次琦之譜例為最,而方志注例者以廖廷相之錄例為詳”,故“今之釋例、凡例與及按語,凡引古書者,亦必注明出典”。朱氏還進一步細分,主張注出典也分為兩種:“纂錄原文不加點竄,隨文分注于句下者,謂之‘集句體’,如阮《通志》是也;兼采數(shù)書熔鑄成文出典總注于篇末者,謂之‘參修體’,如史《府志》是也?!雹诿駠妗肚暹h縣志·釋例》,第19頁。這是朱汝珍修志思想的一大亮點。

此外,朱氏還強調(diào)凡修志書必須考訂?!包S佐修《府志》,謂沿革雖述而考訂則與作同(見阮《通志》)。知凡修志書必須考訂?!端膸焯嵋分^撰述欲簡考訂欲詳,則考訂且應(yīng)詳盡矣。故舊書按語不厭其長?!薄白髡卟季植闷我怦Y騁,只求無戾于事理,不必兼顧于篇章篇末……考訂按語訂明實更難于論贊……故各史志重之,如《嘉禾志》《吳興志》等,各條下皆附考訂之按語,是其例已?!薄爸帘娛滞帲井?dāng)各顯姓名,分負責(zé)任,各府志莫不如此。惟此書通力合作,分纂諸君于各類按語均與參訂眾議僉同,然后記載。茲仿《開平縣志》(張啟煌撰),不提分纂姓名,示共同負責(zé)之意。先通志、次府志、次舊志、次外縣志而以今之按語殿之,此亦史《府志》例也?!雹勖駠妗肚暹h縣志·釋例》,第20—21頁。

據(jù)上述標(biāo)準(zhǔn),朱汝珍對光緒六年版的《清遠縣志》提出了尖銳的批判,認為其“舛誤甚多。即所引古書亦多訛誤”“僅取材于朱志稿,所引之舊《陳志》與阮《通志》,來源既狹,脫誤亦多?!敝焓瞎恃裕骸肮饩w志……簡陋實無可諱。”“至當(dāng)修志之日,茍僅續(xù)之而不問前志之失烏用修為,舊志錯誤不少,豈容襲謬沿訛?”④民國版《清遠縣志·釋例》,第18、21、29頁。

如何“去偽存真”?朱汝珍在文中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博采異聞,成為信史;中西結(jié)合,錯簡大明。對待舊志,朱汝珍的對策是“今凡一事之誤者,則以邏輯學(xué)訂正之(泰西論理學(xué)又名邏輯學(xué),聶其杰云即中國古時之名學(xué)也);一字之偽者則以校讎學(xué)考正之。一經(jīng)校定,錯簡大明……”;而對待各種繁雜的材料,朱汝珍堅持的甄選依據(jù)是“古書意所未解者,恃故老;故老所不能詳者,恃碑刻;碑刻所不能判者,恃載籍;載籍之內(nèi)有漶漫不明者,則斷之以理而折之于人情……”。故“凡街談巷語之損實,道聽途說之違理者,概屏[摒]不書,古書所載,其礙于情理者,亦以按語申明之”。⑤民國版《清遠縣志·釋例》,第21頁?!敖瘛m私家著述、族譜、家牒亦采錄之”。⑥民國版《清遠縣志·釋例》,第29頁。朱氏的這些觀點和見解,與梁啟超的“新史學(xué)”思想若合符節(jié),頗具現(xiàn)代性。

另一方面,朱汝珍提出“今修志書無非為保存文獻計”的修志原則,亦頗有創(chuàng)見。

清中葉的章學(xué)誠不僅提出了“志屬信史”“經(jīng)世致用”以及“志乘為一縣之書,即古者一國之史也”等方志理論,而且厘清了“記注之史”與“撰述之史”之別。章氏曰:“智以藏往,神以知來。記注欲往事之不忘,撰述欲來者之興起。故記注藏往似智,而撰述知來擬神也。藏往欲其賅備無遺?!獊碛渚駬袢ト !雹佟把嚯r”,原載《大公報·文學(xué)副刊》第20期,1928年5月21日。

清遠、陽山二縣志因其“需求極殷,然其范圍廣而取材繁,非個人所優(yōu)為,必合眾力而易舉,且網(wǎng)羅文籍、采訪調(diào)查所需經(jīng)費殊非私人之力所能給,藏于公共機關(guān)之史料更非私人之力所能致……”,應(yīng)屬于“記注之史”。朱汝珍提出的“今修志書無非為保存文獻計“的觀點,與“燕雛”先生認為“記注之史”的體例需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記注須求賅備,換言之,即須帶百科全書性質(zhì);二是材料之比次須便于檢查)②“燕雛”,原載《大公報·文學(xué)副刊》第20期,1928年5月21日。,不謀而合。

朱汝珍提出的這個觀點,與編修志書使之成為政治參考、民風(fēng)教化之工具等的舊有目的相差甚遠。朱氏為何會認為縣志只是一種文獻材料呢?從其在《清遠縣志·序》中,可以找到答案。朱氏認為:首先,修志存在著主客觀的“失誤”。如昔江淹有言:修史之難,無出于志。竊謂州縣之志,殆尤難焉。地狹則才乏,期促則慮疏,識見易囿于偏隅,紀(jì)載每違于事實。甚或挾私誣罔,肆意鋪張,筆削躬操,妄為褒貶?;虺哑溟T戶之見,或騁其誕妄之談,他如義例不謹嚴(yán),則首尾衡決;文辭不核實,則兩端模棱?;蛴炛囅嘌?,詳略失體。③朱汝珍:《清遠縣志·序》。再者,“一人之耳目有限,天下之事理無窮,且言之者彼此有殊,則書之者是非無定”,“于是真?zhèn)位煜齾㈠e,舛誤勢所必然……”。④民國版《清遠縣志·釋例》,第12頁。故“章實齋論修志有五難八忌,政[正]謂此爾?!雹葜烊暾洌骸肚暹h縣志·序》。

筆者根據(jù)民國版的《陽山縣志·舊志考》等相關(guān)內(nèi)容繪制表格,對比不同版本《陽山縣志》序言中體現(xiàn)的修志理念及對陽山和陽山縣志的評價(態(tài)度)。

不同版本《陽山縣志》序言中體現(xiàn)的修志理念及對陽山和陽山縣志的評價(態(tài)度)表

版本 主修者 修志緣由 修志目的 修志方法 對陽山和陽山縣志的態(tài)度順治十五年(1658年) 熊兆師 1.兵燹之后,前梓既廢;2.上臺有續(xù)成志書之檄庶幾覽斯志者,舉陽山之一邑之事如□須眉,如燭幽隱;士庶觀之,以變其俗;官師考之,以變其政;太史采之,以備其風(fēng)尚,亦于僻邑有小補云。取舊本而更定之。刪其繁蕪,飾其簡略,又增入其所未備盡丹塈雘茨,此后來者責(zé)也。姚 延1.志與史相近;2.史之難難于志,志之難嚴(yán)于史;3.陽山于連州為屬,邑州又屬于廣郡。地控楚粵之區(qū),岡嶺北紆衡,湘湟川南注湞海,路有丘陵之險,江流水石廉悍,昌黎所稱天下之窮處也。然其俗儉力趨時,因土所宜,樹藝茶棉菽麥,耕耘自給,至有垂百不履公庭者……乾隆十二年(1747年) 萬光謙1.年遠事闕,無可參稽,版且朽合今又多同異;2.邑?zé)o藏書,士鮮多識。守兔園者,一經(jīng)之外無余編;坐蛙井者,一室之外無遠覽。求之案牘,則風(fēng)腐水毀,鼠敗蟲穴……逮今不修,則……陽山遂無志……3.此乃邑令紀(jì)載之職邑事大小后人將于志求之潛搜幽考,勤咨博訪。一紙之有系亦掌而錄之;一石之未泑,以毫而記之。問奴以耕,問婢以織,其為計也……1.陽山介楚粵交,稱僻壤2.勿輕刪削以沒前志之詳,勿妄附會以涂后人之目,勿多議論以受勸說之議,勿襲舛訛以致雷同之咎道光三年(1823年) 陸向榮1.前志盡失,唯留萬光謙版,但萬版的縣志“序次頗詳而體例未善,舛略滋多”2.距萬氏修縣志已有70余年,應(yīng)續(xù)修?!捌埜ダm(xù)修,其何以咨考核而示激勸乎”邑志之成,得以考鏡為政之得失稍免隕越,而昌黎之流風(fēng)余韻百世未泯。開局采訪,舉博識者分司編纂,屬草既就……復(fù)請番禺劉樸石太史糾正,太史乃取舊本暨新稿參互考證,先正其體例次別其綱目……1.古之圖經(jīng),今之方志也2.陽山,昌黎過化區(qū)……且昌黎未至之先,陽山一蠻僚鄉(xiāng)耳3.夫陽山固昌黎所稱天下窮處也。今雖風(fēng)會浸開,文物已蔚然興起,惟地廣人稀,民又惡勞而好逸,故土愈瘠民愈貧。且地介楚粵之交,民徭雜處……民國二十四年(1936年)黃 瓚、朱汝珍今次編纂為陸志后百有余年之事,且其間時事大有變遷陸志體例謹嚴(yán),參考精核。已概因之,即補定數(shù)條時則黃德馨縣長瓚監(jiān)修縣志。黃典常學(xué)博中理,與同邑諸君子從事編輯,其中惟事記一篇未竣,民國十四年以后,尚待采訪,余悉就緒矣陽山地廣人稀,嵚崎險阻,昌黎韓公至此謂天下之窮處,幾以化外視之。汝珍則以為其地儼然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所產(chǎn)固恒足自給。復(fù)據(jù)有天險,蠶叢鳥道,足以限戎馬之足而自固。桃源之境不是過也

由表格可見,在對待陽山的態(tài)度上,朱汝珍版縣志與道光三年(1823年)陸向榮主修版所提出的“今雖風(fēng)會浸開,文物已蔚然興起,惟地廣人稀,民又惡勞而好逸,故土愈瘠民愈貧”觀點大相徑庭,反與順治年間姚延主修版的“耕耘自給,至有垂百不履公庭者”①民國版《陽山縣志·舊志考》,第134頁。的評斷遙相呼應(yīng)。在看待修志目的方面,朱氏認為無論是編修《清遠縣志》還是《陽山縣志》都只是“為保存文獻計”,與“舉陽山之一邑之事如□須眉,如燭幽隱;士庶觀之,以變其俗;官師考之,以變其政;太史采之,以備其風(fēng)尚,亦于僻邑有小補”的政治目的和教化目的相異。

猜你喜歡
朱氏陽山縣志
The First Lesson of School
王祥臥冰
朱氏正骨結(jié)合圓利針針刺代秩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所致下肢放射痛的臨床觀察
縣志里的鄉(xiāng)賢
飛天(2020年8期)2020-08-14 10:07:31
寶應(yīng)圖書館館藏稿本《朱氏詩文世珍》考論
寫好中國字
小主人報(2018年22期)2018-12-10 11:22:48
寫好中國字
小主人報(2018年4期)2018-02-08 03:03:27
寫好中國字
小主人報(2016年24期)2016-03-16 01:11:33
縣志
方圓(2015年15期)2015-09-10 07:22:44
2013年山西省市縣志編纂工作成績喜人
涿鹿县| 乐山市| 乌鲁木齐县| 新河县| 车致| 桂东县| 呼伦贝尔市| 嵊州市| 开鲁县| 留坝县| 五原县| 余江县| 黔江区| 榕江县| 裕民县| 镇赉县| 海安县| 太仆寺旗| 宁安市| 鄱阳县| 会昌县| 清水河县| 绥德县| 九龙坡区| 错那县| 蒲江县| 宝清县| 黄大仙区| 商南县| 武宁县| 西乡县| 东辽县| 蒲城县| 金门县| 陕西省| 肥城市| 丽江市| 当涂县| 吴江市| 朔州市| 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