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霞
江蘇省江陰市華士中心幼兒園在探索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一直在動態(tài)改造、創(chuàng)設能吸引幼兒主動探究、滿足幼兒多種經(jīng)驗建構需要的戶外環(huán)境。其中,戶外植物資源建設是戶外環(huán)境建設中一個重要內(nèi)容。幼兒園認為戶外的花草樹木以及種植園地是非常重要的課程資源。幼兒園里每增加一種植物就是增加一種課程資源,就是增加一個學習機會。幼兒園在植物資源建設上做了很多研究,對空間、場地、資源等進行了持續(xù)不斷的改造,讓戶外環(huán)境富有生命氣息,充滿吸引力。
環(huán)境一 種植園地
幼兒園的種植園地是滿足幼兒親近自然,感受植物生命成長需要的實習場地,也是幼兒園主要的課程發(fā)生地。幼兒園的種植園地共有120m2,每個班級都有足夠的種植地。幼兒園對一年四季種植的作物進行必要的統(tǒng)籌規(guī)劃,保證種植地的植物種類多樣,同一時節(jié)中,可以讓幼兒關注到根、莖、葉、花、果這些植物的重點部分。春季有絲瓜、扁豆、南瓜、西瓜等重點在果實,有山芋、土豆、芋頭等重點在根莖的,有韭菜、生菜、空心菜等重點在葉子的,有甜高粱等重點莖干上的,還有玉米、向日葵等重點在種子。夏季插秧種水稻;秋季除了有常見的青菜、蘿卜、大蒜、油菜、白菜、豌豆、薺菜、蠶豆、菠菜等蔬菜,還有紫甘藍以及紫色、綠色、白色的花椰菜等,以支持幼兒進行比較研究;同時教師還把種植管理權放手給幼兒,引導幼兒在種植活動中進行多樣化、多方面的學習與勞動。為了促進幼兒的學習,我們在種植地安置了工具房,配備了適合兒童使用的種植工具材料,還提供了可以觀察莖類植物的專業(yè)種植桶、雨水收集桶,以及蚯蚓筒等材料,促進幼兒關注探究環(huán)境中的各種因素與種植的關系。
春季種植
環(huán)境二 暖房
暖房的產(chǎn)生源于幼兒種植的火龍果。幼兒在種植地里種了火龍果,到了冬天,這些熱帶水果逐漸被凍死,幼兒提出希望有個像生態(tài)園里一樣的暖房,這樣可以保護這些熱帶植物,于是在種植園地旁搭建了暖房。暖房依圍墻而建,以鋼管為骨架,外覆薄膜,薄膜可以升降脫卸,便于夏天散溫。暖房讓幼兒直觀感受種植環(huán)境的差異,為幼兒的種植增加了更多可能。暖房里有冰菜、甜菜、檸檬、甜椒等多種植物對比種植,還有火龍果、三角梅等熱帶植物種植,草莓、西紅柿、小黃瓜等反季節(jié)種植等,這樣可以幫助幼兒探究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差異所帶來的不同變化。幼兒園在暖房中鋪設地膜,提供溫度計、昆蟲箱,還改進了暖房種植設施,比如自動灌溉系統(tǒng),以應對暖房種植中澆水難等問題,在幼兒感受先進的技術設施的同時,更好地支持他們的種植活動。
環(huán)境三 魚趣池
種植園地旁邊的魚趣池是孩子們探究水生動植物的好地方,整個池子由三個回字形的水池組成,幼兒可以觀察到魚趣池的任何一個角落。每年,挨著池子的班級都承擔起了改造、管理魚趣池的工作,這也使得魚趣池里的動植物品種不斷豐富。幼兒園還在水池邊上投放了大水缸、大水盆等多種種植工具,指導幼兒種荸薺、荷花、茨菇、茭白等水生植物,引發(fā)幼兒進行探究,獲得更多新經(jīng)驗。
環(huán)境四 小樹林
幼兒園內(nèi)有多塊綠化區(qū)域,在環(huán)境改造之前,都以小黃楊等常見灌木為主。樹的品種也比較單一,以香樟、桂花樹居多。改造以來,幼兒園移除部分灌木、香樟、桂花等,增加其他樹木品種,目前園內(nèi)已有60余種不同品種的樹木,形成了兩個小樹林。改造時,我們也分別從資源整合的角度對兩個小樹林進行了規(guī)劃。小班前的小樹林以松樹、杜英、玉蘭、枇杷等大樹為主,幼兒園還搭建了樹屋,投放了吊床、彈力繩等適合在樹林里游戲的材料。落葉也有特別的用處,可以作為游戲材料直接投放到區(qū)域中,也可以收集起來形成落葉池,促進了幼兒對落葉的多樣感知。小班區(qū)后面的小樹林以梅樹、桂花、山茶、棕櫚等矮樹、花樹為主,春夏秋冬景致各有不同,引發(fā)孩子的學習與探究也隨之變化。
環(huán)境五 草坪
幼兒園的草坪是由一片意楊林改造而成的,開闊的草坪既給了幼兒無限游戲和運動空間,也給了幼兒無限的期待和想象。草坪上有各種各樣的野花、野草、昆蟲,雨過天晴,還會冒出蘑菇。草坪上移栽了香樟、玉蘭等大樹,還補充了一些楊梅、杏子、山楂等果樹,進一步豐富草坪上的植物資源,幼兒積極照顧并記錄這些移栽樹的生長情況。沒成活的大樹也成了重要的活動資源,不僅可以供幼兒攀爬、游戲,還是幼兒觀察菌類植物的絕佳場所。草坪同樣也融合多種功能,在草坪的一端設置了音樂區(qū),另一端設置了故事屋,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活動機會。
環(huán)境六 小果園
果園的形成于2018年,那一年的大班幼兒想要給幼兒園送果樹作為畢業(yè)禮物,每班一棵。這是一個非常棒的想法,既有共同成長的紀念意義,又能豐富園內(nèi)的植物資源,于是幼兒園調(diào)整出一塊綠植地作為果園。種下后的果樹成了幼兒最關注的植物對象,他們稱自己班的果樹為“班級樹”,并為其建立“果樹檔案”,開始進行觀察記錄、照顧管理等,因此也產(chǎn)生了“櫻桃保衛(wèi)戰(zhàn)”“柿子豐收季”“藍莓故事”等很多課程活動。如今植樹節(jié)栽種畢業(yè)樹已經(jīng)成為幼兒園的傳統(tǒng)項目,小果園也從一個變成了兩個,桃、李、梨、杏、柿、橙、桔、楊梅、櫻桃、石榴、檸檬、藍莓、樹莓、桑葚等,共25種果樹。一年四季,果樹都在變化,課程也在不斷豐富。應幼兒的要求,果園里還搭建了帳篷,增添了小動物、木船等游戲材料,果園也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環(huán)境七 冒險島
冒險島是幼兒園里唯一一處保留了大片小黃楊灌木的地方。幼兒園利用灌木和原有的香樟、紅葉李、玉蘭、櫻花、杜英、海桐、杜鵑等植物資源重新規(guī)劃場地,改造成了綠色樂園。把原來的大片灌木群一部分設計成了灌木迷宮,移除一部分灌木,挖成了地道迷宮,增設了樹屋、涵洞、山坡等。
地道迷宮中的每個小島都有一棵樹,不但為幼兒觀察、研究植物提供了眾多素材,也為幼兒的地道挑戰(zhàn)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地道迷宮隨著季節(jié)和天氣變化帶給幼兒不一樣的體驗,春夏會冒出一茬又一茬野花、野草,比如紫花地丁、蒲公英等植物;冬天天氣冷,溝底鋪著一層冰,又是幼兒玩冰的好地方。
環(huán)境八 花草角落
花草既能增強幼兒的審美體驗,又能豐富幼兒的植物認知,也是植物資源中的一個主要類別。幼兒園在規(guī)劃花草資源時,充分考慮了不同花草的季節(jié)性、生長環(huán)境,巧妙地利用園內(nèi)的角落,尤其是將以往不太美觀的區(qū)域進行改造。比如在落葉樹下種植郁金香,利用郁金香的花期彌補落葉樹的蕭條;再比如大樹的背陰處很多花草長不好,很容易成為綠化死角,喜陰的二月蘭就能開成一片燦爛。幼兒園柵欄隔斷處攀爬著各種爬藤植物,比如爬藤月季、薔薇、凌霄、紫藤、鐵線蓮等;幼兒園圍墻墻角也有十多種花草。
草坪周邊用各種繡球花裝飾;舊輪胎、廢鐵桶等不起眼的材料都是可以組合裝點的種植器皿;我們還在植物資源比較少的塑膠場地上種植了一批菊花和其他花草,盡可能讓園內(nèi)四季花開不斷,讓幼兒處處都能發(fā)現(xiàn)風景,感受各種植物蓬勃生長的生命力量。同時也為幼兒提供了自然、豐富的游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