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丹
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
中英兩國交往歷史悠久,近年來,隨著中英兩國關系逐步升溫,中英人文交流取得豐碩成果,但兩國在意識形態(tài)及社會制度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發(fā)展中仍面臨諸多問題。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中英人文交流在一些方面出現(xiàn)暫時性波折,國家層面的合作交流受到政治局勢、決策方式,以及黨派競爭等方面的影響,未來發(fā)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亟需我們不斷拓寬視野,尋找依托,切實把握中英人文交流的新趨勢。以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為代表的英國高校中國研究機構,立足歐洲,放眼世界,在中國研究領域具有深厚基礎和重要影響力。特別是在全球共同抗疫的大環(huán)境下,人員流動和交流受阻,可借助這一獨特的平臺優(yōu)勢,促進中英人文交流向新發(fā)展。
在歐洲,漢學作為一門學科的起源,可追溯到1814 年。當時,法蘭西學院設立“漢語和韃靼—滿語語言與文學教席”。牛津大學于1876 年聘請理雅各(James Legge)為首位漢學教授,是英國漢學得以正式確立的標志。作為晚清來華的傳教士,理雅各曾翻譯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和道家經典《道德經》等,是近代西方第一位將中國經典古籍完整翻譯成西方文字的漢學家。1888 年,在中國生活40 余年的前英國駐華全權公使威妥瑪(Thomas Francis Wade)出任劍橋大學首位漢學教授。威妥瑪創(chuàng)造了一套為漢字注音的羅馬拼音系統(tǒng),即威妥瑪拼音,為中國后來的漢字拼音方案提供了完整且富有啟發(fā)性的參照。前英國駐華外交官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成為劍橋大學第二任漢學教授,終其一生致力于廣泛傳播中國語言、文學和文化。
1916 年,倫敦大學成立東方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Studies),1932 年正式設立漢學教職。1938 年,東方學院更名為亞非學院,并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承擔了大量有關中國的研究工作。隨著上世紀70 年代末歐洲當代中國研究的興起,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成為該領域研究的領導者,并創(chuàng)辦《中國季刊》雜志(China Quarterly)。上世紀90 年代末,劍橋大學、杜倫大學、愛丁堡大學、利茲大學、倫敦大學、牛津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和威斯敏斯特大學等高校先后建立東亞研究系或中國研究系。
近年來,英國當代中國研究的發(fā)展逐漸走出傳統(tǒng)漢學的研究范疇,英國高校的當代中國研究迅速發(fā)展。2002 年,牛津大學邀請著名東方學家徐維恩擔任當代中國研究項目主任;2005 年,諾丁漢大學建立中國政策研究所;2012 年,伯明翰大學設立中國研究所;2016 年,曼徹斯特大學成立中國研究中心(原曼徹斯特商學院中國中心),2018 年又成立曼徹斯特中國研究院;2019 年6 月,蘭卡斯特大學成立“一帶一路”研究院。這些研究機構不僅成為現(xiàn)階段中英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還標志著英國當代中國研究的復興。
左圖:中國中心大樓
牛津大學中國中心作為歐洲規(guī)模最大的研究中國的學術機構,是一個具有一定合作基礎和情感積累的人文交流平臺。
一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牛津大學作為全球頂尖大學,其中國研究學術傳統(tǒng)已有100 多年歷史。牛津大學中國中心是受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的啟發(fā)而建,費正清博士畢業(yè)于牛津大學哲學系,是哈佛大學中國研究學科的創(chuàng)始人,致力于中國問題研究長達50 年,從他進入牛津直到去世,他的著作絕大部分都是論述中國問題的。因此可以說,牛津是哈佛中國研究的起源。牛津大學中國中心成立于2008 年5月,匯集了牛津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學者,從語言文化、思想藝術、歷史地理、政治法規(guī)、人文環(huán)境、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中國問題。中心建設的目的,即統(tǒng)籌牛津大學有關中國問題的教學和研究活動,以應對中國崛起所帶來的新挑戰(zhàn)和新課題,成為西方世界研究中國的令人矚目的場所,進而確保牛津大學在中國研究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該中心對于加強牛津大學與中國及全球其他中國問題研究機構的關系,起著關鍵作用。
二是與中國富有淵源。2014 年9 月,位于牛津大學圣休學院的中國中心大樓正式對外開放。大樓以主要捐贈者,香港企業(yè)家、慈善家潘迪生的名字命名,耗資2100 萬英鎊。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英國威廉王子等共同出席中國中心大樓啟用慶典。劉曉明在講話中說:“不久前,李克強總理夫人程虹教授訪問牛津大學時曾贈送一批中文圖書和文獻資料,我聽說這些圖書和資料將落戶中國中心。我想,程虹教授會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彼硎荆碌拇髽呛驼滟F的文獻將給牛津大學的中國研究插上翅膀,“如虎添翼”,希望牛津大學在秉承學術傳統(tǒng)的同時,發(fā)揮學術精英薈萃的優(yōu)勢,融會貫通、與時俱進,取得更加豐碩的研究成果,并期待牛津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為加強中英人文與學術交流,為促進中英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作出重要貢獻。據悉,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1604 年就收藏了第一本中文書,作為博德利圖書館的重要部分,中國中心圖書館永久性地收藏6 萬冊中文圖書。中國中心主任拉納·米特希望中心能夠激發(fā)更多的英國大學生學習中文。
三是與國內高校合作密切。2017 年6 月,武漢大學在英國舉辦第三屆海外學術周,期間與牛津大學中國中心共同舉辦“語言傳播與文明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同年12 月,作為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第五次會議的配套活動,由清華大學和牛津大學共同承辦的“第二屆中英高等教育人文對話”在中國中心舉行。此外,中國中心每年接納大批來自中國的訪問學者,并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中國現(xiàn)當代歷史與社會史等領域,與國內相關高校開展合作研究,打下較為堅實的合作基礎。
四是在數字人文領域具備優(yōu)勢。牛津大學中國中心非常重視人文藝術教育資源共享機制,并積極參與人文藝術相關的在線數據庫建設與數字人文項目。在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人員交流受阻的情況下,網絡信息資源與技術的共知、共建、共享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借力牛津大學中國中心在數字人文領域的優(yōu)勢,將對未來中英人文交流起到積極作用。
在疫情引發(fā)的全球新形勢下,我們應充分有效借助和利用英國高校中國研究平臺的優(yōu)勢,切實化解當前難題,促其成為當下中英人文交流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有力促進中英人文交流互鑒向新發(fā)展。具體有如下建議。
一是將英國高校中國研究平臺納入中英交流相關機制。建議在現(xiàn)有的中英人文交流機制框架內,納入相關英國高校中國研究平臺。中英人文交流相關的會議、論壇等活動,可邀請平臺專家學者參加。國內設立的中外人文交流專項研究課題,可資助中英雙方在人文社科領域展開合作研究,支持研究成果在國外具有影響力的媒體平臺發(fā)表和出版。
二是推動國內高校與英國高校中國研究平臺的合作。建議通過項目資助或平臺建設的形式,鼓勵一批與英國高校中國研究平臺已開展實質性合作的中國高校,探討建立學術共同體或高校聯(lián)盟,更好地拓展與中國研究平臺的合作,就中英共同關注的重大問題共同發(fā)布相關報告,切實提升和拓展中英兩國高校在中國研究領域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三是加強與英國高校中國研究平臺數字人文領域的合作。疫情加速了人類生存方式的數字化進程,應利用深度學習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結合中國人文領域的研究成果,大力開展數字人文研究??刹捎寐?lián)合共建和引進采購相結合的方式,在數字人文領域直接借力英國高校中國研究平臺的既有經驗,發(fā)揮后發(fā)優(yōu)勢,快速有效地開辟人文交流所需的資源共享與信息檢索便利渠道,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產和檔案信息,加速人文交流成果的共享與發(fā)布。
四是利用英國高校中國研究平臺更好地傳播中國聲音。國之交在于民相親。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近年來,英國高校中國研究平臺的研究者與國內學者一道探討人文交流、合作研究等長效機制與渠道,使這些中國研究平臺成為中英兩國人文交流的強力推進者。在“十四五”規(guī)劃期間,國家可重點派出一定數量的訪問學者、博士后和博士生,赴英國高校中國研究平臺,師從著名教授學者,合作開展中國問題前沿研究。同時,支持英國高校中國研究平臺在中國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專題研究。通過“送自己人出去講”與“邀請外國人客觀講”相結合,客觀宣傳中國的實際情況,幫助國際社會更多地了解中國,適時傳播中國經驗、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助力更多國家和地區(qū)發(fā)展,從而提升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情感認同,為人文交流的健康運行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
中英人文交流不僅要促進兩國友好發(fā)展,更要站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高度,為中英兩國相互加深了解、維護世界和平作出獨特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