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幼芳
黃牛有一個菜園,種了很多蔬菜,眼看快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可是最近,飛來了許多可怕的蝗蟲,肆意地吞噬(shì)著蔬菜。黃牛憂心忡(chōng)忡,想了很多辦法:粘紙呀、網(wǎng)兜呀、用尾巴趕呀,可架不住蝗蟲多,這可如何是好?
這天早上,黃牛又來看菜園。突然,它的眼睛一亮:一只“小螳螂”正在捉蝗蟲,只見它的三角形腦袋不停地前后左右擺動。這時,一只蝗蟲停在一棵大白菜上,“小螳螂”威風凜凜地舉起一對前足,像兩把大刀,猛然一擊,然后一把抓住蝗蟲,吞進自己的肚子里?!靶◇搿鄙硎置艚?,不一會兒就消滅了很多蝗蟲。
“小螳螂”干得很認真,絲毫沒有發(fā)現(xiàn)站在身旁的黃牛。忙了大半天,“小螳螂”看捉得差不多了,才疲憊地放下“大刀”,停下來休息一會兒。
黃牛實在太高興了,正打算去請幫手,沒想到“小螳螂”主動前來,解了燃眉之急。黃牛感激地說:“辛苦你了,真是幫了我的大忙,我要好好謝謝你?!薄靶◇搿蓖谱尩卣f:“不必客氣,今天我就能把菜園里的蝗蟲都消滅光。”
傍晚,黃牛又去菜園看,果然蝗蟲已經(jīng)不見蹤影,菜園里的蔬菜們正跳著舞,“小螳螂”早已默默地離開了?!岸嗪玫捏氚?!如果沒有它,我這菜園就遭殃了,我得好好感謝它才行。”黃牛想。
當天晚上,黃牛就給《森林報》寫了一封表揚信,感謝螳螂熱心幫助,以及做好事不求回報的高尚品格。
第二天,《森林報》刊登了黃牛的表揚信。大家都向螳螂豎起了大拇指,螳螂?yún)s莫名其妙,呆住了:我沒有給黃牛的菜園捉蟲呀。昨天,我在給家門口的果園捉蟲呢。
螳螂主動找到黃牛,不好意思地說:“你搞錯了,昨天捉害蟲的不是我,你好好看看,那個螳螂體形是不是要比我小?”黃牛愣住了:“咦,搞錯了?它仔細打量著螳螂,果然它的個頭比較大,難道它是……”
螳螂接著又說:“它叫螳蛉(líng),體形比我小得多,也像我一樣,利用前足捕捉蟲子。是不是它做的好事,你去問問看?!?/p>
黃牛這回可不敢再搞錯了,它照著螳螂給的地址,來到了螳蛉的家中,果真,與昨天一模一樣。黃牛連連道歉:“看,我這個大馬虎,居然連恩人都搞錯了,我還一直當你是螳螂呢?,F(xiàn)在我終于搞清楚了,你是螳蛉,也是捉害蟲的能手?!?/p>
螳蛉謙虛地說:“那天我剛好路過菜園,看到有這么多的害蟲在糟蹋蔬菜,就忍不住把它們?nèi)麥缌?,這很正常,不值得夸耀。”
第三天,《森林報》又刊登了黃牛的表揚信,還放上了它倆愉快的合照。
知識鏈接
螳蛉,身體纖細,前腿有刺,外形像小螳螂一樣。螳蛉像螳螂一樣利用前足捕捉獵物,在全世界幾乎都可見到這類昆蟲的蹤影,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更為常見。
寫作思路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定要在寫作中制造波折。當作者了解到一個知識點——螳蛉與螳螂很相似,于是將計就計,把兩者搞混,使情節(jié)撲朔迷離,引起讀者好奇,結(jié)尾揭示真相,讓大家恍然大悟,既加深了印象,又在閱讀中增長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