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瀅
1866年給人印象深刻,令人難以忘懷。這其間,曾經(jīng)發(fā)生了一件稀奇古怪的事,致使歐美各國政府都對此非常關注。
大致情況是: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見了一個“龐然大物”,一個很長的物體,形狀很像紡錘,有時發(fā)出磷光,它的體積比鯨魚大得多,行動起來也比鯨魚快得多。如果這東西是鯨魚類動物,那么它的體積大大超過了生物學家曾經(jīng)加以分類的鯨魚中體積最大的一類。
1866年7月20日,加爾各答—布納希汽船公司的“希金森總督”號,在澳大利亞海岸東邊五英里,碰見了這個游動的巨大物體。巴克船長起初還以為這是沒有人知道的暗礁,他正要測定它的位置時,突然這個不可解釋的物體噴出兩道水柱,嘩的一聲射到空中一百五十英尺高。這么說,除非這座暗礁上邊有間歇噴泉,不然的話,“希金森總督”號前面的東西,就是還沒有人知道的一種海中哺乳類動物,它還從鼻孔中噴出有氣泡的水柱呢。
同年7月23日,西印度—太平洋汽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爾哥郎”號,在太平洋上也碰到這樣的事?!跋=鹕偠健碧柨匆娺@怪物以后三天,“克利斯托巴爾哥郎”號在相距七百古海里的地方也看見了它,由此可知,這個奇特的鯨魚類動物能以驚人的速度從一處轉(zhuǎn)移到另一處。
——節(jié)選自《海底兩萬里·神秘的暗礁》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币患麻_頭時總是很艱難,寫文章就更是這樣了,那么一篇篇流傳后世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又是怎么開頭的呢?就讓我們結(jié)合上面這篇《海底兩萬里》的片段,來探究一二吧!
一、開頭,總是平靜如常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個好的故事總是一波三折,越是曲折越是吸引人,如果故事中高潮迭起,讀者一定會被牢牢抓住。那是不是一篇文章從一開始就要轟轟烈烈高調(diào)開篇呢?其實并不是這樣,讀讀上面的文字,你會發(fā)現(xiàn)它只是平靜地講述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件的大概情況,人為挖出一片“洼地”,帶你輕松走進文中,一步步去領略后面“群山”的精彩離奇。
二、開頭,更要暗藏玄機
開頭可能如水平淡,那是不是就可以隨便寫寫呢?看來也不是這樣!還是回到上面的文章中,雖然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jié),但當你讀到第二自然段時,是不是十分好奇這是什么新物種?特別想快點讀下去,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讀到三、四自然段時,是不是又產(chǎn)生了新的疑惑呢?它是鯨魚嗎?速度怎么這么快?此時,留給讀者的想象空間是作者暗藏的玄機,想象越豐富,越期待后面的精彩,這也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寫作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