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輝
摘 要: 地理學科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所以生活化的地理教學逐漸成為一種至關重要的教學模式。因此,筆者對生活化地理教學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了搜集整理,并針對教學實踐活動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從而逐步得出了一些相關的研究結論。為此,筆者將結合相關的研究經(jīng)驗,談一談怎樣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地理教學當中。
關鍵詞: 初中地理;生活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5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9.195
簡單來說,生活化教學主要是指將教學活動置于現(xiàn)實生活背景當中,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加鮮活的知識的教學模式。之所以提倡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地理教學中,主要是因為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更加習慣于直接將現(xiàn)成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毋庸置疑,這種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不但難以使學生產(chǎn)生主動學習的意愿,而且會對學生的知識建構與能力發(fā)展產(chǎn)生不利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生活化教學逐漸成為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缺陷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對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內(nèi)涵和要求有更加準確的把握,并將該教學模式與地理學科進行有機融合。這樣一來,有利于不斷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從而促進學生綜合地理素養(yǎng)的發(fā)展。
1 合理應用案例,激發(fā)學習意愿
從學科特點來看,地理知識融合了各種人文知識、自然知識,而且這些知識內(nèi)容普遍是比較瑣碎的。如果僅僅依靠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態(tài)度。基于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將一些生活化的教學案例引入到教學活動中,以此來提供更加鮮活的地理知識,從而使學生感受地理知識的趣味性。
以《中國的氣候》為例,這一節(jié)主要講解了我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以及這一特點的成因。在此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對氣候相關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思考了本地的氣候特點。然后,我出示了一段描述本地氣候特點的資料:本地氣候比較溫暖,年平均氣溫保持在16—19℃,春季的降雨量可以占到全年的總量的83%。全年的主導風向為東南風,沿海地區(qū)的西南風與東北風較多,具有比較鮮明的季風特點。同時,在海島地區(qū),受到海洋的影響,導致高溫較低,低溫較高,晝夜溫差比較小。然后,學生根據(jù)這段資料內(nèi)容,進一步分析了本地的氣候特點。之后,我問學生:“同學們,本地氣候的總體特征是怎樣的呢?造成這一特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最終,通過這種實際的學習資料,不但使學生產(chǎn)生了主動學習的意愿,而且促使學生對相關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知。
2 組織學生探究,促進知識建構
相對于“講授式”的教學模式,生活化教學更加強調(diào)學生進行自主性的知識建構,這也是發(fā)揮學生課堂主體作用的有效途徑。大量的教學實踐研究證明,依靠自身力量進行知識探索,往往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更為深刻的知識理解。同時,對于學生的知識探究過程,教師還可以嘗試利用問題的形式進行一定的點撥。這樣一來,有利于為學生指明正確的知識探究方向,從而提升學習活動的實效性。
以《天氣和氣候》為例,教學“天氣”的相關內(nèi)容時,我首先給學生提供了某日的天氣預報以及相對應的衛(wèi)星云圖的信息。然后,我根據(jù)主要的教學內(nèi)容提出了以下問題:(1)從天氣預報的信息來看,上午、下午、晚上的天氣分別是怎樣的?(2)未來幾天或者十幾天的天氣是否會像今天一樣呢?這說明天氣具有怎樣的特點?根據(jù)這一特點,如何對“天氣”的概念進行界定?(3)衛(wèi)星云圖中有幾種顏色?每種顏色的分別代表什么呢?(4)日常生活中觀察天氣預報的信息時,有哪幾種比較常見的天氣符號呢?然后,學生圍繞這些問題進行了自主性的知識探究活動。同時,為了避免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過于單一,我還組織學生進行了互動交流與討論。最終,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在思維發(fā)散中對相關知識有了比較準確的理解。
3 注重地理實驗,提升動手能力
在地理學科的學習中,實驗是演示地理過程、探究地理規(guī)律的重要途徑。同時,通過有效的地理實驗活動,還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在初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易于操作的地理實驗活動,并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模擬或者演示,以此來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
以《黃土高原的區(qū)域發(fā)展與居民生活》為例,在這一節(jié)中,了解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為了使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相關知識,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地理實驗。首先,我讓學生準備好兩個相同的塑料圓盤、適量的草皮與土壤、適量的水。在實驗中,學生需要把土壤分成大致相等的兩份,并將其放在A、B兩個圓盤當中,使其形成兩個近似的椎體。之后,在B盤的土壤上蓋上草皮。接著,用兩杯清水從相同高度同時向兩個土堆淋水。最后,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學生發(fā)現(xiàn)A盤的邊緣流下的泥土比較多,而B盤邊緣流下的泥土比較少。經(jīng)過討論,學生認為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植被對土壤有保護作用,所以水土流失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地表缺乏植被保護。
4 創(chuàng)新課外作業(yè),深化知識理解
課后練習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在生活化教學中,課后練習活動同樣應該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為此,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生活化的實踐練習活動,以此來拓寬初中地理的學習范圍。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使學生將課堂所學地理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而且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從而不斷強化教學活動的實際效果。
以《中國的地形》為例,這一節(jié)主要講解了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地形復雜多樣”的特征。也就是說,除了整體地勢特征之外,各地的地形也具有不同的特點。于是,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課外練習任務,要求學生通過網(wǎng)絡查閱資料以及實地走訪的方式對本地的地形特點進行了調(diào)查,以此來了解本地主要的地形地貌,以及不同地形主要的分布區(qū)域。最終,通過這種形式的課后練習活動,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知識內(nèi)化。
總之,在當前的初中地理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極具應用價值的教學模式。為此,教師應該更加熟練地掌握該教學模式的組織方法,并將其應用于教學全過程當中,以此來不斷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郝鑌.芻議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教學[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12):39.
[2] 郭亞茹.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17,(1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