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彪 王揚能
摘 要:居住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的疍家人,其獨具特色的習俗代代相傳,體現了這一地區(qū)習俗文化狀況與地方特色。
關鍵詞:海南;陵水;疍家;習俗;調查
筆者于2011年11月隨海南省民族博物館疍家文化習俗專題調查組深入陵水自治縣新村鎮(zhèn)、英州鎮(zhèn),針對性地對疍家這一“以舟為家、以漁為業(yè)”的群體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調查,拜訪了居住于新村鎮(zhèn)海鷹管區(qū)的郭世榮和英州鎮(zhèn)赤嶺村委會的梁華歡,調研疍家人婚俗和喪葬等傳統(tǒng)習俗,通過對該地區(qū)疍家婚慶、喪葬等習俗的調查,對疍家傳統(tǒng)文化習俗進行深入了解和探究。
1 陵水疍家基本概況
疍家,別稱疍民。有自己的語言,近于粵方言。陵水疍家主要聚居在海南島東南部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zhèn)的海鷹、海鷗、海燕村委會,部分散居在英州鎮(zhèn)赤嶺村委會。新村鎮(zhèn)位于陵水黎族自治縣東南部,東臨黎安鎮(zhèn),西與英州鎮(zhèn)相鄰,北面與三才鎮(zhèn)接壤,距陵水縣城12千米、三亞市50千米、東線高速公路入口12千米。新村港屬舄湖型港灣,四周環(huán)陸,西側僅有一個寬200米的出海口。水域東西長約4.63千米,南北寬約3.704千米。港灣沿岸均為沙灘,北部淺灘外緣為珊瑚灘。港灣中部底質以泥沙為主,四周淺水處以珊瑚為主。港灣航道狹窄彎曲,最淺處水深1米左右。港灣水域水深為3.6米,最深處達11.4米。新村港灣內水質好,屬泥沙底,是養(yǎng)殖珠貝和優(yōu)質魚蝦的理想水域。該港1981年8月培育出我國最大的“珍珠王”,直徑為19毫米。自1984年開始,疍家人世代以船捕撈為主的歷史開始改寫為從事網箱養(yǎng)殖等多種產業(yè)模式,從養(yǎng)殖經濟價值較低的軍曹魚、海龍魚到現在價格高昂的金昌魚、青斑魚、龍膽魚、龍蝦等海水養(yǎng)殖產業(yè),遠銷至香港、臺灣、日本。
赤嶺村委會原屬新村鎮(zhèn)管轄,現屬英州鎮(zhèn)轄區(qū),村旁為赤嶺港,為陵水三大漁港之一。
新村港在清咸豐元年(1851)前開始建港。隨著漁鹽業(yè)的發(fā)展,商賈來往繁多,港口逐步發(fā)展起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從1952年起至今已建起3個碼頭,分別為供油系統(tǒng)和珍珠養(yǎng)殖碼頭(現為新村中心漁港碼頭)、水產碼頭、港務所碼頭(現為旅游碼頭)。過去的港務所碼頭是貨運碼頭,主要把海南的木材、椰子、鈦礦等物資運往廣州、佛山、江門等地,再把廣州、佛山、江門等地的化肥、陶器、瓷器等日用品運回海南。現藏于中國南海博物館的馮安泰(已故)版《廣東省轄內流水簿》(馮安泰曾擔任過新村運輸社的船長)和現藏于海南省民族博物館的梁華歡版《更路簿》,這兩本更路簿同屬陵水疍家遺存。其中馮安泰所從事的職業(yè)是貨物運輸,其《流水簿》主要記錄商貿往來中的廣東沿海港口到海南島駛船水程更路志錄。內容有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廣東海南島潮水退定時更志錄”,記錄了一年12個月每天海域潮水流向;第二部分為“廣東海南島駛船水程更路志錄”“廣東駛船下海南島更路志錄”“自硇洲上至澳門潮水省城內河番志錄”“廣東江門駛船下北山水程更路志錄”,記載往返于廣東東南沿海及環(huán)海南島東西部沿海出發(fā)港口、航線、更數、島礁沙灘名稱等內容,以此來識別航海中沿途港口、路程、海水流向、島礁水道等。
梁華歡版的《更路簿》,征集于2016年8月。這本《更路簿》記錄南沙群島航行表、西沙群島航行方向和海南島潮水退定更志錄等內容。據梁華歡口述,1958至1960年間,他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多次帶領疍家漁民駕駛木帆船,僅靠一個老式的航海羅盤和《更路簿》,前往西沙群島開展捕魚作業(yè),印證了南海諸島屬于我們的“祖宗?!薄儆谥袊I土的事實。
由于歷史原因,能夠保存下來的疍家遺存《更路簿》極少,梁華歡版的《更路簿》比較完整,真實記錄疍家漁民航行至西沙、南沙群島各島礁的航海航向和航程等資料,既是疍家在南海海域捕撈作業(yè)的航運指南,又是研究疍民漁耕文化的重要史料。
據考證,居住于陵水黎族自治縣的疍家人系清末民初年間相繼從福建的泉州和廣東的順德、臺山、陽江等沿海一帶遷入?!懊駠跄?,疍家人在新村港(原桐棲港)海濱搭茅棚居住,至民國16年(1927),全港疍家人有60余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新村港進行“海改”,把疍家人定為“疍族”。全國確認為56個民族時,因沒有“疍族”之稱謂,便將“疍族”改為漢族。①
過去,疍家人在海岸邊搭建起一排排簡易的棚戶樓,陸上居民把它稱為“疍家棚”,其結構為用約12根木頭立樁柱,樁柱被海水浸泡,用椰子葉編織成一張張類似于草席或舊船板當作棚樓墻,用舊船板鋪設棚樓板,用茅草或油毛氈作棚頂。在“疍家棚”里,一般都有會客的正堂和臥室,“疍家棚”一般離海面2到3米,漲潮時小舟可??吭谂飸魳桥浴!?958年,新村公社黨委對墟鎮(zhèn)建設做出全面規(guī)劃,動員海上疍家漁民遷上陸地蓋房居住。直至1975年全體疍家人響應政府的號召,全部遷移到陸地居住。到2007年12月止,新村疍家人已有2554戶,13786人,居住房子百分之九十為平房和樓房。”①
大部分研究者認為,疍家人是原居于陸地的漢人,也有學家認為,疍家源于古越族,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被稱為“疍”族是因最初漢族人見疍民使用一種特殊形式船只—“船首尾皆尖高,船身平闊,其形似蛋,故稱疍船”②;也有學者說是因為他們在船上養(yǎng)三鳥,并以三鳥蛋作為向朝廷繳稅之物故稱之。廣東著名學者屈大均稱他們?yōu)椤罢婊浫恕?,“疍戶以舟為宅,捕魚為業(yè),或編篷瀕水而居”③,長期生活在水上,人不離船、船不離海,過著漂泊的生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陵水疍家人不僅在性格、語言、服飾、居所等方面與眾不同,而且其婚慶、喪葬等習俗也獨具特色,代代相傳,保持了較為古老的傳統(tǒng)習俗文化。
2 婚慶習俗
陵水疍家婚慶習俗與陸居漢族有異,新中國成立前多由父母包辦。新中國成立初期,疍家男女青年都通過自由戀愛而談婚論嫁,但在舊觀念影響下,疍家人仍然保留部分傳統(tǒng)的婚慶習俗。一是“胎配”,“胎配”的雙方都是朋友,雙方妻子懷胎時約定,生一男一女結為夫妻,否則結為兄弟或姐妹。二是“定命”,孩童時訂婚,長大后結為夫妻。三是“童婚”,雙方父母達成協(xié)議,把女童領回男方撫養(yǎng),長大后結為夫妻(這種狀況多為女方家庭困難,男方拿出一定的財禮為女方家庭排憂解難)。四是男女雙方在婚前從不相識,全憑雙方父母包辦。
疍家人傳統(tǒng)的婚姻嫁娶習俗,從“問親”“訂親”“啼夜”④到“迎親”,每個步驟都講究禮節(jié)?!皢栍H”,女孩到適婚年齡時被人相中,男方家便委托媒婆拿著檳榔上門問親,介紹男方情況,女孩父母根據媒婆所說的男方家庭情況和男孩情況,如果覺得不合適,會當場謝絕,如果覺得滿意,便對媒婆說容我們和叔公一起商量。女方家拿定主意后直接向媒婆表達意向,拿不定主意的要召集族親來商量對策。“訂親”,男方獲得女方同意后,訂親之日,男方的家長在長輩和親朋好友或媒婆的陪同下,奉上檳榔、糕點等到女方家訂親,雙方家長為此商議,若女方家答應這門婚事,便用紅紙寫出女子“生辰八字”,托媒婆帶給男方家,請道公為其合婚,不管是否兼容相克,都得及時轉告女方家。如果道公測算出男女兩命合婚相容,便寫一份迎親良辰、出門時辰、拜堂時辰、婚宴時間的字帖交給男方家,隨即按良辰吉日舉辦婚禮?!疤湟埂保藜蓿?,出嫁前一晚,父母健在的,姑娘必須哭得悲哀傷感,以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家門不幸,父母雙亡由哥嫂撫養(yǎng)成人的,則哭聲中表達出今生無法報答父母恩,只有不忘哥嫂的情懷。正如疍家歌謠所唱:“我爹我娘歸陰無人養(yǎng),幸得我嫂撫養(yǎng)我姐妹成人,今世難報生身(親生)父母恩,哥嫂養(yǎng)育之功勝過我生身爹娘。⑤”“迎親”前2天,舊時的“新娘房”(洞房)或安在漁船上或在“疍家棚”內,新婚之日,新郎不出門,新娘由伴娘陪同,在夜間的丑、寅、卯三個時辰中任選一個時辰,把新娘從娘家送到新郎家。舊時的“迎親”分三次進行,第一次是從娘家乘彩舟過門;第二次是在夫家“拜堂”后返回娘家;第三次是在清晨,婚宴之前由伴娘陪同乘彩舟重回夫家。意為有去有回,福星高照,大吉大利。
3 喪葬習俗
據郭世榮老人口述,疍家人的喪葬習俗,實行棺木土葬。葬儀過程分為停尸、報喪、守靈、入殮、出殯、下葬等形式。過去在船上不幸去世的疍家人,親人便將死者平放在艙頭的左側,面朝船頭并用白布蓋上,返回港口后把遺體安葬在沙灘上,然后放聲大哭。接著派人買來棺木,并請陸上居民收尸入殮,選定墓址安葬。現在疍家人在岸上都有住房,都會把尸體安放在廳堂。
停尸,人近臨終,親屬便將其從臥室移至廳堂,安置在平鋪于地上的墊著木板的席子上。疍家人認為廳堂是祖宗神靈匯聚之地,如果人死于臥室床上,則為不利。死者在彌留之際,一般不做搶救,只忙著準備后事,主要表現為死者洗身、梳頭,并換上全新的壽衣、襪子、壽鞋等,讓死者干凈而體面地到另一個世界去生活。此外,在死者嘴巴處放置一枚銀圓(現多為硬幣),以保其真氣,使魂隨身在;同時讓死者手握紙幣,衣、褲兜里也要放置紙幣,在氣絕聲息后,把所有紙幣取出,接著用白布將死者蓋住,在尸體旁各放置一個陶盆和香爐,供前來憑吊的親朋好友焚香燒“寶”(當地對冥錢的叫法);并用竹竿撐起一條紅色布豎立在屋前,上面寫著死者的生辰卒日,料理完后,親屬們便圍著死者放聲大哭,訴說離棄的痛苦和悲傷。
報喪,疍家人遇到因病去世的,死者的家人會通知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的男女都會主動前來死者家中幫忙,幫忙宰豬、做飯、炒菜、端盤、洗碗、制作花圈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守靈,守靈人多為直系的親屬(包括外嫁女),守靈期間,請來道公為死者舉行招魂送行儀式以及請來八音隊為死者演奏哀樂,八音樂隊一般由3至5名業(yè)余藝人組成,樂器主要有嗩吶、銅鑼、木鼓、皮鼓等。同時用整雞或豬頭肉、米飯、酒、茶水作祭品,焚香燒“寶”作祭禮儀式,戴孝的直系親屬從死者斷氣到入土為安的7天時間內不能洗澡、換洗衣服、在床上睡,也不能吃米飯(只能食面條)及做其他事情。直系親屬戴孝守靈,親屬要邊哭邊唱哀歌,以表示對死者的忠孝。守靈時間一般為一天,特殊情況除外。
入殮,疍家年事已高的長者,在世時一般都自備壽棺,過去大都采用荔枝木(現多為商家制作好的壽棺)。入殮前,先由道公撰寫誣告,再根據死者的生卒日期,選定具體時間入殮、出殯、下葬等事宜,張榜羅列出哪些親朋好友可以參加“入殮”儀式,哪些不能參加“入殮”儀式,以免招來不利及禍害。按照祖?zhèn)鞯牧曀?,死者入棺前須在棺材底墊上草紙,入棺需4個人(通常會是死者的兒子、兄弟或是和死者的關系最為親近密切的族人),兩個人抬頭,兩個人抬腳,尸體按仰臥的姿勢安置在棺內,靈柩按規(guī)定安放在廳堂內。
出殯,出殯時間多在死后第二天正午至太陽落山之前;出殯前,先請道公選好風水寶地,挖好墓穴;出殯時,由八音隊吹吹拍拍和燃放爆竹的人引路,接著抬著靈柩、戴孝的長子兩手捧著香爐前行,由親屬組成的送葬隊伍則把一條長白布撒開并遮掩頭頂。行進途中,靈柩絕對不能著地,如墓地較遠,要用草席或木板做墊方可。到達墓地之前,要進行一項“辭材”祭禮,這是疍家人的“土話”,即辭別靈柩的意思。這種祭禮和當地居民祭禮相似,較簡單,由親屬跪拜在靈柩前,道公用梳子在親屬的頭上梳理幾下,隨后親屬中的女性便由此返家,返家途中不能回頭和走在同一路上,遇見熟人不能問候應答,以防不利,出殯后,死者生前所用物品通通棄掉。
下葬,靈柩到達墓地后,親屬跪在墓坑邊象征性地拋入一些泥土,負責下葬的人隨即壘土堆墳,入土后,先拜土地公,再拜墓穴,并把帶來的紙制“財寶”通通焚燒。親屬隨后手持點燃的一支香火,不能回頭遙望死者墳墓地返回家,把拿回的香火插在為死者專設的香爐靈位前。下葬結束后,出嫁女須在太陽落山前離開“外家”,前來參加送葬的親朋好友都會在喪家吃喝后才離開。
死者入土后,在廳堂為死者專設靈位,一直持續(xù)三個月(現多為49天后,即“七七”后),舉辦祭禮儀式到祖宗神位后,方可撤去。疍家耄耋的老人過世,其穿過的衣服一般不會棄掉,會留給后代享用,以保佑家族“長命”;疍家人同當地漢族人一樣,有做“七七”的習俗,逢“七”必焚香燒“寶”、燒紙衣等,并用酒、豬、雞肉等祭品在靈位前做祭禮,以表明逝者將穿著新衣,拿著財寶到陰府與祖宗團聚,第一個“七”和第三個“七”較為隆重,在“七七”期間,不為死者立碑,只有三年過后方可。做完“七七”后,喪事才宣告結束。
疍家人的這種喪葬習俗形式,體現了他們對已故親人的悼念,也表達了對先人的一份真摯情感,不僅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和濃郁的地方色彩,而且體現了天人合一、靈魂與信仰永存的一種喪葬習俗,具有歷史的保守性與傳承性。然而這種喪葬習俗不僅花費時間、增加家庭經濟負擔,又浪費土地資源,對此,應該認識到這種習俗的弊端,進行移風易俗,逐步改革這種喪葬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