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莫莊非
在現(xiàn)有的疫苗研發(fā)平臺上,科學家們可以像組裝樂高積木一樣,用老配件搭建出新疫苗。
顯微鏡下一個含有新冠病毒的細胞
6個多月前,中國科學家首次公布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簡稱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自那以后,全世界的疫苗研發(fā)工作突飛猛進。眼下,很多老百姓都期待著疫苗盡快平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
新冠病毒的巨大威脅迫使我們加快研發(fā)速度,也推動了巨量資金涌入這個領域。這是疫苗進展迅速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SARS-CoV-2病毒本身也便于科學家制作疫苗配方。從科學角度來說,新冠病毒相比其他病原體,更容易在已有的研發(fā)平臺上組合出針對性疫苗。
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疫苗研究中心副主任巴尼?格雷厄姆(Barney Graham)表示:“(中國的研究團隊)一確定基因序列,我們就開始討論,多快能把疫苗研發(fā)出來。而且鑒于它是一種冠狀病毒,我們估計6個月后——而不是2年——就能進入3期臨床試驗?!?/p>
到目前,實際進展也確實如格雷厄姆所料。那些正在進行,或即將展開的3期臨床試驗(為期數(shù)月)將證明它們是否能保護人體免受病毒侵害。
德克薩斯大學醫(yī)療科主任詹姆斯?杜克(James Le Duc)說道:“這是一項規(guī)模巨大的實驗,且沒人知道結果會怎樣?!?/p>
疫苗通常需要數(shù)年甚至數(shù)十年時間才能真正推廣到老百姓手中。耗時最短的紀錄來自腮腺炎疫苗,它也需要4年。目前看來,新冠疫苗有望打破紀錄。
SAR-CoV-2的前輩們太多:有向人類妥協(xié),變成普通感冒病毒的229E、NL63、OC43以及HKU1;也有為禍一時,引得人類苦心研究其弱點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病毒(SARS-CoV)和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CoV)。此外,SARS-CoV和SARCoV-2還有著高達80%的遺傳相似度。
這些事實意味著研究者可以根據(jù)已有的體系和對冠狀病毒的了解,迅速為新冠病毒打造專屬疫苗(許多SARS-CoV-2疫苗的研發(fā)團隊都曾致力于SARS-CoV疫苗的研制)。在現(xiàn)有的疫苗研發(fā)平臺上,科學家們可以像組裝樂高積木一樣,用老配件搭建出新疫苗。
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目前已成為一個成熟的疫苗靶標。
美國埃默里大學的免疫學家和疫苗研究員拉瑪?阿馬拉(Rama Rao Amara)說道:“SARS-CoV-2與SARS-CoV非常相似——尤其是刺突蛋白。我們都認為該蛋白就是疫苗研發(fā)的切入點?!?/p>
疫苗可以訓練人體免疫系統(tǒng)識別尚未遇到的特定病原體的能力。一般來說,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通過與感染做斗爭來建立免疫記憶。有了記憶,當感染再次發(fā)生,免疫系統(tǒng)的防御過程就會被觸發(fā),進而攔阻并消滅病毒。疫苗的作用類似于人體和病毒的第一次邂逅,只不過這場遭遇戰(zhàn)不會使人生病。
過去開發(fā)疫苗的策略會花費很多時間,例如,獲得病毒并使其弱化或失活的過程就相當漫長。但是現(xiàn)在的前沿技術只要求知道病毒的遺傳序列,足矣。如前文所說,科學家們可以借助功能強大的研發(fā)平臺——這些平臺具備超凡的適配性,能將大多數(shù)病毒拆解為可以各個擊破的小塊,幫助使用者高效研發(fā)——把一段一段的現(xiàn)成配件,組裝為對付新敵人的戰(zhàn)斗武器。
新冠疫苗研發(fā)者的速度前所未見。中國科學家發(fā)布SARS-CoV-2序列不到10周,來自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下屬的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以及生物技術公司Moderna的聯(lián)合團隊,就已經為第一階段臨床試驗做好了準備。
Moderna/NIAID疫苗由指導冠狀病毒刺突蛋白表達的mRNA構建而來。疫苗可以帶著mRNA進入細胞,然后讀取其“指導說明”,啟動合成刺突蛋白的過程,讓人體免疫系統(tǒng)提前捕捉到新冠病毒的足跡,從而無傷害地建立免疫記憶。美國輝瑞公司和德國BioNTech公司的聯(lián)合團隊也在研制一種mRNA疫苗;另一家名為Inovio的公司則在開發(fā)一種基于DNA的疫苗。
知道冠狀病毒的序列也刺激了其他疫苗研制方法。此外,包括中國的陳薇團隊/康希諾,美國的強生,以及牛津大學/阿斯利康公司等,都選擇將刺突蛋白的基因與另一種無害的病毒結合,然后將其運送至細胞內的方法,組建新疫苗。另一家名為Novavax的公司則直接用該基因制造刺突蛋白,然后用作疫苗。
刺突蛋白賦予SARS-CoV-2以冠狀病毒特有的王冠狀外觀,并助其附著于人體細胞的特定受體,以便進入細胞并復制(疫苗可以通過適時地阻斷刺突蛋白與細胞表面受體結合,防止病毒感染人體)。刺突也是針對病毒的免疫關鍵部位,這意味著它們會引起最劇烈的免疫反應(有些疫苗采用整根刺突蛋白,另一些則選用其中部分)。
除了強大的疫苗研發(fā)平臺,基礎遺傳學、免疫學和結構生物學方面的創(chuàng)新也是COVID-19疫苗進展神速的重要原因。例如,科學家能挖掘出這么多關于SARS-CoV-2的刺突蛋白的信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HIV蛋白質的多年探索所積累的各種研究方法。
要把疫苗推向市場,不光得在科學上成功,也要在資本上發(fā)功。一款疫苗的研發(fā)進度慢,一部分原因在于經費不到位——出資方通常希望先親眼看到候選疫苗成功地通過研發(fā)流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然后才愿意投入下一階段所需的資金,但這一劇情沒在新冠疫苗的舞臺上演。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傳染病醫(yī)師和疫苗研究人員卡薩爾?塔拉特(Kawsar Talaat)說道:“這是我們一生中遇到的最危急、最重大的情況。錢不是問題,留給世界隊的時間不多了才是問題?!?/p>
為了幫助各研發(fā)團隊順利進展,包括政府和流行病防備創(chuàng)新聯(lián)盟(CEPI)等基金會在內很多機構都在積極籌措資金,將數(shù)以百萬美元,甚至是數(shù)十億美元的經費投入到疫苗研制中。例如,近期Moderna公司聲稱,除了4月份獲得的4.83億美元,他們還從美國生物醫(yī)學高級研究與發(fā)展管理局拿到了4.72億美元的資助。這些費用不僅用于研究和試驗,也用于公司生產疫苗的成本投入——即使他們的疫苗可能無效。
公共衛(wèi)生專家表示,我們有必要確保將任何授權了的疫苗盡快推廣給更多人。美國政府甚至還與疫苗研發(fā)公司在其臨床試驗尚未完成時就達成了購買協(xié)議——與Novavax簽訂的價值16億美元、共1億劑疫苗的協(xié)議,以及與輝瑞/ BioNTech達成的19.5億美元、共1億劑疫苗的約定。
疫苗的監(jiān)管策略不是個會引起公眾廣泛關注的話題,卻對開展臨床試驗的效率以及疫苗的有效性評估,影響重大。
西非埃博拉疫情期間的疫苗監(jiān)管策略有很多值得借鑒之處。當時的監(jiān)管機構在臨床試驗中嘗試了很多新方法,并采取了更加積極主動的溝通策略,與疫苗公司就產品應達到的療效閾值進行了高效對話,最終結果也頗為理想。關于COVID-19疫苗的療效閾值,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說法是這樣的:疫苗獲批的條件是它能做到預防感染,或令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下降50%。
國際艾滋病疫苗行動組織(IAVI)主席、默克疫苗前執(zhí)行官馬克?芬伯格(Mark Feinberg)表示:“應對埃博拉危機的過往經歷確實給了監(jiān)管者更多經驗,幫助他們更快、更靈活地決策?!?/p>
通常臨床試驗包括3個完整的臨床試驗階段,用以確定藥物或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很多新冠疫苗的臨床試驗卻分解成了1/2期或2/3期。這有些特別,但貴在省時省力——它能幫助研究團隊略去編寫新協(xié)議以及等待更多審核批準的環(huán)節(jié),從而節(jié)省數(shù)周甚至數(shù)月的時間。
當然,疫苗開發(fā)速度過快也可能帶來不利影響。曾有人質疑這么快的研制過程如何確保安全性,也有人表達了自己不愿使用疫苗的消極態(tài)度。美聯(lián)社于5月開展的一項民意調查發(fā)現(xiàn),黑人和拉丁裔美國人因其曾在醫(yī)療領域遭受到的嚴重傷害,比白人老百姓更懷疑COVID-19疫苗是否安全。公共衛(wèi)生專家表示,這種情況表明了宣傳工作的重要性。還有些人懷疑特朗普可能會于選舉前強制緊急批準疫苗——在還沒有明確的效力及安全性標準的情況下。
醫(yī)生正為志愿者接種COVID-19候選疫苗
公共衛(wèi)生專家表示,疫苗生產必須保持透明公開,在簡化制造和監(jiān)管步驟的同時,不應犧牲對安全性的嚴格審核。很多科學家和監(jiān)管機構都在強調,他們并未放松對安全性的要求。
NIH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在最近的采訪中表示:“我們沒有采用任何損害到COVID-19疫苗安全性試驗的措施,我們也不會放低對其效力的要求。安全性及效力的測試都將以最嚴格的方式開展?!?/p>
Moderna和輝瑞/BioNTech的候選疫苗剛都分別啟動3期和2/3期試驗不久,牛津/阿斯利康的疫苗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2/3期。其他團隊也正要或將要進入沖刺階段。最后階段的臨床試驗需要招募成千上萬的志愿者,一半注射新冠疫苗,另一半作為對照組,接種安慰劑。
在很多專家看來,一些候選疫苗很可能要失敗——失敗是科學研究最親密的朋友。德克薩斯州兒童醫(yī)院疫苗開發(fā)中心的主任瑪麗亞?博塔齊(Maria Elena Bottazzi)說道:“雖然我希望實際結果不會這樣,但人們應該事先做好對這一大概率事件的心理準備?!?/p>
哥倫比亞大學病毒學家安吉拉?拉斯穆森(Angela Rasmussen)說道:“新冠疫苗可能不會成為阻遏大流行的靈丹妙藥,人們需要為壞結果做好準備?!?/p>
資料來源 stat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