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小學語文知識教學的方法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對此,語文老師也要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潮流,向著更加高效的教學方向轉(zhuǎn)變,如此才能夠切實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力。本文即是從深挖教材,優(yōu)化課程內(nèi)容、問題引導,啟發(fā)學生思維以及小組合作,共同探究語文知識三個角度出發(fā),對于小學語文高效教學策略進行論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教學;小組合作;問題引導;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核心基礎學科,是其他科目學習的基礎。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僅能夠使學生增長知識,還能夠提升理解能力、問題分析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為其他科目的學習奠定基礎。教學老師應在課堂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發(fā)揮學生主導作用,實現(xiàn)語文的高效教學。筆者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針對小學語文高效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總結(jié),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深挖教材,優(yōu)化課程內(nèi)容
課本教材是有效展開語文知識教學的基礎,教學老師在開展語文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其必然需要依托于課本教材,否則難以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這里面其實存在一個問題,因為有的老師總是習慣于用一本教案材料作為自己的教學指導。在教案的輔助下,語文老師直接根據(jù)教案展開教學即可。這種形式的教學雖然方便了老師教學工作的開展,但是卻忽視了學生個性化知識學習的特點,而且這種教案材料千篇一律,語文老師教學工作的開展也就會隨之千篇一律,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成效自然也就難以提高。
例如在“絕句”中,要求學生不僅能夠有感情地朗誦和背誦全詩,還應理解詩中的“窗含”、“萬里船”等意象和詩人主要表達的情感。由于詩的整體理解難度較大,所以學生很難理解詩中的具體意思。教學老師可在課前從多個層面做準備,采用具象化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如圖片、視頻等。在深挖教材、撰寫教案的過程中,還應注意教、學、評的內(nèi)在一致性,即教學目標、學習過程以及課后評估的過程中是否都是圍繞課程的核心進行。但是由于教學目標在設計時不具有預見性,所以教學老師只能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進行模糊設置。所以在三者的一致性問題上很難得到保證,但教學老師可以在反思的過程中運用這一點。
二、問題引導,啟發(fā)學生思維
所謂問題引導,指的是教學老師在開展語文知識教學時,其通過想學生進行提問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教學,如此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思維能力,而且也是啟發(fā)學生思維,進而在學生思維的引導下深化學生自身的語文知識學習和理解。在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學習時,語文知識要重視問題引導的方式,否則還是難以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成效。
例如,在教學“火燒云”一課時,語文老師就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火燒云嗎?’學生:“就是大火把云給燒著了?!崩蠋煟骸斑@么理解并不算錯,但是大火又怎么會把天上的云給燒著呢?是不是很奇怪?!睂W生:“這只是一種比喻,其實就是傍晚我們看到的紅霞?!崩蠋煟骸胺浅U_,就是傍晚我們看到的紅霞。你們看看這紅霞,是不是如同被火燒過一般?”學生:“是的?!崩蠋煟骸艾F(xiàn)在大家已經(jīng)知道什么是火燒云了,而且大家也都見過火燒云,你們說說,看看作者對于火燒云的描述對不對?”學生:“對。”老師:“但是,你們平時有像作者這樣細致的觀察過火燒云嗎?”學生:“沒有,平時看到火燒云的時候,也就是看上一眼?!?“我們會看火燒云像什么形狀,但那也只是為了好玩。”老師:“對,所以大家今天放學之后要重新認真觀察火燒云,看看火燒云具體有什么特點,你們又能不能寫出作者這樣的美文出來,好不好?”學生:“好?!苯酉聛?,語文老師繼續(xù)通過提問的方式展開課文教學,繼續(xù)啟發(fā)學生思維。
三、小組合作,共同探究語文知識
所謂小組合作,指的是語文老師通過讓學生自主進行語文知識探討的方式,學習語文知識,這樣不僅能夠有效調(diào)動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們的知識學習效果。很多語文老師也會經(jīng)常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分組的方法不對。一般語文老師會按照前后桌的順序進行分組,這樣的分組方式并不利于促進學生之間展開深入性的語文知識學習和交流。對此,語文老師應當通過引導學生按照“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分組,也就是根據(jù)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力以及性格特點進行分組,如此一來,學生間的語文知識學習差異性才能夠得到保證,同時,語文老師也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合作學習討論效果。在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探究的過程中,語文老師可以進行巡場監(jiān)督,以此了解學生們的知識合作學習思路。如果學生的合作學習思路存在問題,語文老師需要進行指明。例如在教學“去年的樹”一課時,語文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于這篇文章的主題進行探究。有的學生認為這是一篇環(huán)保文章這種認識就存在錯誤。如果學生還是按照這個思路進行討論,最終的結(jié)果也是錯誤。此時,語文老師就要對學生的思路進行撥正。
影響教學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老師來說,不僅要盡量減少客觀因素對于教學效率的影響,還應該不斷反思和學習,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與能力。教學老師應深入挖掘教材內(nèi)容,并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此才能夠切實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楊虎榮.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1):131.
[2]王穎.尊重學生主體性 實現(xiàn)小學語文高效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07):38-40.
[3]杜玉蓮.小學語文“少教多學”高效閱讀課堂的構(gòu)建[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09):41-43.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qū)棠湖小學 黃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