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馬克·A.諾雷爾 | 勞雷爾·肯德爾 | 理查德·埃利斯 編著
譯者:傅臨春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20年6月
頁數(shù):208
定價:88.00元
又吉直樹熱衷讀書,在日本有“讀書藝人”之稱,獲得過芥川獎,他的《東京百景》一書由100篇小短文串聯(lián)而成,書中記錄了他18歲從大阪到東京為藝人夢想打拼的10年經(jīng)歷,10年間他走過東京的大小角落,與之相關的記憶與心緒點綴其中?!稏|京百景》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又吉直樹崇拜作家太宰治,因其有《東京八景》之作,故為自己的書取了《東京百景》的名字。
在科學時代來臨之前,人們用神話闡釋世界。當人們無法解釋某件事物或某種現(xiàn)象時,就用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可是人類獨特的進化特征,來解釋它,并且還可能會為它添上許多修飾。例如生病,常常是因為某種詛咒;不認識的動物,就將它想象成一只神獸;地里之所以會噴出熔化的石頭,是因為地下火神在發(fā)怒。
本書所依據(jù)的“神奇生物”展覽的核心是動物學與觀察,具體來說是我們將如何觀察以及我們?nèi)绾畏治鲇^察對象。
如果我們對眾神獸進行粗略歸納,會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有不少相似之處,真正非常怪異非常獨特的東西其實很少見。比如大多數(shù)文化中的傳奇生物都有巨蛇,這是個很明顯的例子。神奇生物通常是多種動物的組合體,這些真實存在的動物的身體特征被拼在一起,以創(chuàng)造出某種幸運、卑劣或丑惡的東西,其特性隨文化背景而變。由此,滿世界都是巨人、引誘男人赴死的女妖、海蛇、大型空中生物以及在水面行走的動物的傳說。
但是, 我們?nèi)匀恢荒茉跇O少數(shù)的例子中,為這些神話的源頭列舉詳細的物證或真實現(xiàn)象。不過,我自己有三兩個喜歡的例子,它們闡述了現(xiàn)實世界的現(xiàn)象如何促成神話的誕生,這其中有個人經(jīng)歷,也有人所共知的事例。
作為一個年輕的科學家,我還記得一年級時一個關于血液循環(huán)的科學實驗。老師告訴我們,如果把雙手罩在耳朵上,你就能聽到鼓膜上傳來自己的心跳聲。那一晚,我把耳朵壓在枕頭上,也聽到了同樣的聲音。 當燈光熄滅時,我立即將這個新發(fā)現(xiàn)投入應用。我讓同住一個房間的弟弟托德也這么做,他被自己聽到的聲音嚇到了。
我告訴弟弟, 那是一整群叫作湯汁鼓手的怪物,等他睡著了,湯汁鼓手就會來吃掉他。在失眠了好幾天后(實際上不止好幾天),他告訴了我們的爸爸媽媽。實際上,此事并沒有把他嚇到要接受心理治療的程度,倒是變成了我們?nèi)缃癯i_的一個玩笑。但他覺得那是他當時遭遇的最糟糕的事,于是他就用自己的風格把它轉達給了現(xiàn)在的孩子們——只不過他們可不像出生在20世紀 60年代的父母那樣好對付了!
當你無法用好的方式(或像這樣“邪惡”的方式)解釋某種現(xiàn)象時,神話便是一種強大的闡述方式。除了來自兄弟姐妹的惡作劇外,神獸的故事也常常源于世界各地的真實生物,其中有些如今已經(jīng)滅絕了。這樣的常見神獸之一便是巨鳥。說到巨鳥,大家立即就會想到猶太文化中的席茲(Ziz)、《一千零一夜》中的大鵬鳥(Roc)和北美的雷鳥(Thunderbird)。在毛利人中還有婆烏凱(Poukai)的傳說,這種巨鳥捕食人類,尤其是小孩子。毛利傳統(tǒng)畫作中描繪過許多肉食性的大鳥,但在1769年,當詹姆斯·庫克船長成為第一個登陸新西蘭的歐洲人時,他的船員并沒有見到婆烏凱,后來的殖民者也沒有看到。相關的記錄只存在于口口相傳的傳說、某些巖畫以及一些繪畫中。1871年,考古學家在新西蘭發(fā)現(xiàn)了一種已滅絕的巨鳥骨骼。隨后發(fā)現(xiàn)的一些“婆烏凱”骨骼混入了早期毛利移民的人工制品。
滅絕的恐鳥,這幅恐鳥的插畫來自《滅絕的鳥類》一書,該書作者是英國動物學家羅斯柴爾德男爵二世。
圖中是一只思摩夫(Simurgh),它是波斯神話版的大鵬鳥。該畫來自史詩《列王記》17 世紀的某個版本。這部史詩講述的是波斯帝國的歷史。思摩夫被視為仁慈的智慧生物,圖中的思摩夫正在營救一個嬰兒,后者將成長為偉大的波斯勇者之王扎爾。
這是一張名為《升天之龍》的彩色版畫,出版于 1897 年,是一套描繪富士山的版畫中的一張,作者是日本木刻版畫藝術家尾形月耕。
考古學家分析這些骨骼后,認為它是某種巨鷹。最新的DNA分析表明,婆烏凱(今名哈斯特巨鷹)與印度-澳大利亞板塊現(xiàn)存的鷹類有近親關系。它的翼展大約有9米,相應的最大體重大約是14公斤。對于一只飛行生物來說,它的體重非常重,相比其他近親鷹類,它的翼展也相對較短。這也許能解釋它獨特的捕獵方式。
波利尼西亞人于13世紀末來到新西蘭,在此之前,除了三種蝙蝠外,整個群島沒有其他種類的哺乳動物了。不過這里有各種各樣的鳥,其中還有一些不能飛的種類——大多數(shù)沒有陸生哺乳類捕食者的群島都有這樣的鳥。在人類還未殖民于此的時代,新西蘭最大的陸生動物是一群不會飛的鳥類,它們與鴕鳥有親屬關系,名為恐鳥。最大的成年恐鳥站高近3.6米,重達230公斤。人們認為恐鳥是哈斯特巨鷹的主要獵物,不過恐鳥太大了,因此巨鷹們無法像傳說中綁架幼兒一樣將它們帶走,而是用喙和爪配合自己的體重與速度,一邊扇起狂風一邊俯沖向毫無防備的恐鳥。遺憾的是,哈斯特巨鷹和恐鳥都在1400年左右滅絕了,此時毛利人已統(tǒng)治了波利尼西亞人約100年??著B是因棲息地遭破壞而滅絕的,哈斯特巨鷹則因恐鳥的滅絕而滅絕,因為后者是它的主要食物來源。婆烏凱的傳說依然存在于毛利人的當代神話中,這是一個教科書式的范例,證明了自然發(fā)現(xiàn)與現(xiàn)實體驗是如何被組合成神話的。而在沒有化石證據(jù)的情況下,恐鳥之外的大多數(shù)神奇生物都會被認為是純幻想出來的。
無論我們?nèi)绾味x自己的種族或文化,神奇生物都隱匿在我們心中的某個角落。龍、大腳野人、各種海蛇、迷人的女妖以及雜交怪獸依然真切地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文化中。有一些神獸與恐鳥一樣,是真實存在的;而有一些像湯汁鼓手一樣,僅僅是某個未知現(xiàn)象的一種解釋;但大多數(shù)神奇生物只是由一大堆體驗和觀察糅合而成的、以混合的圖畫和故事呈現(xiàn)的神話。
(責編:栗月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