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利文
【關鍵詞】高中生;班主任;新課改;班級管理
《高中新課程改革方案》提出:普通高中學生基礎素養(yǎng)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yǎng)、學習態(tài)度與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xiàn)等6個維度。這不同維度是對高中生日常表現(xiàn)的評價標準,也是對高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要求。下面筆者結合教育實踐進行深入探討:
一、知己知彼:全面把握高中生身心成長特點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要做一名優(yōu)秀班主任,就要全面了解高中生。高中生無論在性格、心理及行為表現(xiàn)上,都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他們獨立、批評、逆反心理增強,處在情感不成熟的過渡期。在心理上,他們覺得自己是大人了,力求擺脫對成人的依賴,教師、家長在他們心目中的權威降低;在行為上,他們不再以教師為中心,不再絕對服從教師的命令,不會如初中生那樣對他們哄哄、嚇嚇就能管理到位;在情感上,部分高中生情緒不穩(wěn)、不易控制、軟硬不吃,會自覺不自覺地向教師閉上心門。
二、直面現(xiàn)狀;隨社會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兩大問題
唯有“正視現(xiàn)狀”,方可“解決問題”。隨著社會和科技高速發(fā)展,信息技術、電子產(chǎn)品也得到了全面普及,也讓高中生面臨新的挑戰(zhàn)。首先,信息技術的普及,給高中生帶來了新奇體驗和誘惑。很多學生沉迷網(wǎng)絡游戲,整日渾渾噩噩不思進取,陷入“玩物喪志”的成長誤區(qū)。其次,受網(wǎng)絡、電視、社會等多方面影響,高中生早戀現(xiàn)象更加明顯,使他們過早進入“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尷尬境地。新課改也對高中教育提出指導性意見,高中班主任就要據(jù)此與學生積極交流,關心學生的成長需求。也有教師管理尺度把握不好,采用強制性、追加性管理,不僅不能起到管理導向的作用,還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三、攻心為上:師生身心交融的三大管理藝術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要想做好班主任管理,就要做到與“師生心靈交融”,疏通與學生交流的多個渠道,以“信任”和“鼓勵”打開他們的心靈之門,與他們共同面對成長中的問題。
(一)借網(wǎng)絡平臺,多渠道溝通
利用QQ、微信等通信軟件建立班級群,加強與學生監(jiān)護人的交流。以往家校交流只在家長會舉行,因交流機會少,所以無法完成教育的統(tǒng)一。微信或QQ班級群建立后,班主任可以在群內給學生家長發(fā)布學生的最新消息,讓家長從中了解班級即時任務、集體活動情況,以掌握自家孩子在學習或其他集體活動的表現(xiàn),進而針對具體問題與班主任私下交流。網(wǎng)絡平臺可以促進家校間的及時溝通,相比以往的家訪工作更為方便快捷,可以有效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二)以信任為基,有效化管理
信任,是最美好的情感。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也必須給學生足夠的信任,并在此基礎上有效管理。同時,班主任還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己對學生的影響力,實現(xiàn)師生間的互信。以此為基礎,可以在“班干部評選、日常管理”中,以信任為基礎“評優(yōu)選?!?,樹立學習榜樣,帶動班級全體學生健康成長。例如選任班干部時,首先向學生明確要從能力出發(fā),更要從個人品質、道德修養(yǎng)選拔;學生自愿報名競選之后,班主任和學生再進行公開的民主選舉投票。如此以學生為主推選出的班委會成員,定然會被大多數(shù)學生信任,也愿意接受他們管理,能帶動全班走出良好的發(fā)展路線。
(三)以贊美為引,多方式鼓勵
贊美和鼓勵,一向是教育的重要法寶。而對高中生,要給予符合高中生年齡特征的贊美和鼓勵。這種贊美不應該是對小學生“你真棒”的“夸張式”表揚,也不應該是初中生“你做得很好”等“直白式”鼓勵,對高中生的贊美與鼓勵,更應該建立在“理解、原諒、包容”的基礎上。明確他們優(yōu)勢和不足,信任他們的自我發(fā)展需求,給予他們最“公正合理”的“鼓勵性評價”。例如筆者把管理班級的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周對本組成員針對“上課、衛(wèi)生、出勤、紀律”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到最后,筆者不僅選出優(yōu)秀組,還選出優(yōu)秀個人,以形成榜樣示范作用。而對于總體評價不佳的學生,筆者則與他們交流談心,去贊美他們“愛讀書、樂于助人”等優(yōu)點,以此讓強化他們的自信,鼓勵他們彌補不足,果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四、結語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班主任工作,不僅要關注學生成績,更要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跟思想品德觀念。如果班主任全面了解學生、正視班級現(xiàn)狀,實施“多渠道交流、以信任為基、以贊美為引”的管理藝術,定能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使高中生走出成長的誤區(qū),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