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慶華[重慶市二十九中學校,重慶 400043]
隨著《三國演義》進入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選項,“劉備虛偽”的論斷再次進入師生視野。尤其以“批判”的名義,對劉備形象解讀,更是“眾說紛紜”。其中最為怪誕者即“劉備虛偽”。
“劉備虛偽”民間其實早有歇后語——劉備摔孩子,假仁假義。但需要注意的是,《三國演義》中這一情節(jié)出現(xiàn)的背景是“趙子龍單騎救主”,摔子有收買人心的嫌疑,但也可以理解為“身陷絕境”“愛才惜才”的至情至性。這與《三國演義》寫作特點有關(guān),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里批評,這種描寫人物方式“夸過其理,則名實兩乖”,進而指出“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的問題。但“似偽”論斷是評價小說描寫效果的,并沒有涉及對劉備人格特點的評價。那“劉備虛偽”的判斷何來呢?
“虛偽”這一論斷從何而來?已發(fā)表的論文中提及“劉備虛偽”這一命題的總計五篇,尤為篤定的是其中兩篇:一是余黨緒的課堂實錄,另一篇是陳興才《從〈劉備的“虛偽”〉看整本書閱讀課程的高品質(zhì)實施》。其余三篇如王文浩《劉備形象虛偽論析》提出:“《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這一人物形象,傳統(tǒng)觀念認為其是道德信義的化身,其實道德信義的表面掩藏了他性格的真實內(nèi)核:虛偽。他欺世盜名,實際上是一個大野心家;假仁假義,又惺惺作態(tài);殘酷無情,沒有半點憐憫之心;貪圖享受,不思進取。我們可以從作品分析來見出他虛偽的性格特征?!笔熳x《三國演義》的人,顯然不會認可王文浩先生的論斷,這是脫離小說的一廂情愿式評論,粗讀“攜民渡江”“髀肉復生”等情節(jié)足可一破“高論”,更有趣的是“大野心家”與“不思進取”不矛盾嗎?當然“劉備虛偽”論斷,作為個人見解本無可厚非,但要欲成公論我們卻需要厘定了。
此外“劉備虛偽”論斷必須有一個限定,比如這是小說形象、歷史形象還是民間形象。眾所周知,《三國演義》從羅貫中成書,到毛氏父子修訂,“尊劉貶曹”是一以貫之的主線和意蘊。毛宗崗在《讀三國志法》開篇有這么一段文字:“讀《三國志》者,當知有正統(tǒng)、閏運、僭國之別。正統(tǒng)者何?蜀漢是也。僭國者何?吳、魏是也。閏運者何?晉是也。魏之不得為正統(tǒng)者何也?論地則以中原為主,論理則以劉氏為主。論地不若論理。故以正統(tǒng)予魏者,司馬光《通鑒》之誤也;以正統(tǒng)予蜀者,紫陽(朱熹)《綱目》之所以為正也?!泵趰徳u刪定本為《三國演義》,選擇的正統(tǒng)就是蜀漢。尊劉就是“衛(wèi)正統(tǒng)”,貶曹就是“反僭國”。由此可知,小說是把劉備當作“明君圣主”“仁政典范”來塑造的,所有圍繞劉備的情節(jié)都有意采取一種追慕贊賞的態(tài)度,所以才有了魯迅先生“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的批判??梢娦≌f形象是“長厚”而非虛偽。
歷史形象則主要來自于《三國志·蜀書·先主傳》,陳壽評價:“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史書并沒有“劉備虛偽”的評價,也無相關(guān)記載。民間立場素來有兩種傾向:一種是“尊劉貶曹”把劉備當作明君圣主,仁政代表,尊劉體現(xiàn)出“渴望統(tǒng)一”、民心思定;另一種則是“劉備摔孩子假仁假義”“劉備哭荊州有借無還”等,這些民間歇后語大都有一種調(diào)侃傾向,可算作民間對劉備的另一種傾向。
所以,“劉備虛偽”論斷絕不是小說形象,也非歷史形象塑造,最多算是民間的另一種立場,即調(diào)侃性質(zhì)的歇后語之類的評價。因此,“劉備虛偽”作為印象批評、個人解讀,只要言之有理無可厚非,但要達成共識,顯然與小說、歷史相左了。尤其在中學課堂,此論尤其需要審慎。
梳理劉備生平,發(fā)現(xiàn)虛偽的可能性,本就有點先入為主的感覺。我們往往會從“實力”“權(quán)力”“野心”等多角度層層深入探究劉備形象。我們稍微梳理一下劉備生平,就不難發(fā)現(xiàn)他的人生軌跡從桃園結(jié)義開始進入了政治軍事權(quán)力的旋渦里。二十四歲“桃園三結(jié)義”,三十四歲“接任徐州牧”,四十七歲“三顧茅廬”,四十九歲“任荊州牧”,五十四歲“任益州牧”,五十九歲“漢中王”,六十一歲“稱帝”。一開始兵不過百,將不過關(guān)張,但臥龍鳳雛、五虎上將格局漸成,終有實力一爭天下,終有權(quán)力封疆裂土,但劉備的野心或雄心,顯然并止于此,他真正想要的是像劉邦一樣再塑乾坤。從他長子劉封和嫡長子劉禪的名字上便可見端倪。他從不回避自己的志向,封禪大典那是帝王才有的特權(quán)。他有過在曹操麾下藏拙的時候,靠種菜躲避曹操耳目,靠丟筷子讓曹操放下戒心,那是智慧不是虛偽。
劉備虛偽還是長厚,這只是一個選擇,但選擇是需要判斷力的,更需要有自己獨立的立場。我們閱讀《三國演義》可以有“劉備形象批判”,但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劉備。畢竟喜不喜歡劉備是個人情緒或喜惡,但對于劉備虛偽還是長厚的論斷就涉及人物形象分析,甚至對意蘊的解讀了。有驚人之語,而不被認可應該是寂寞甚至是憂傷的,我們不應回避那些語出驚人的真知灼見,但更不能為語驚四座而故作怪論。
我們判斷“虛偽”往往有個既定的邏輯。即第一想不想要,第二謝絕或接受的理由,第三真實原因。如果言不由衷,那就是“虛偽”無疑了。這種邏輯常識指出“這三個問題弄清楚了,就能大體上判斷劉備是否虛偽了”。這些問題的獲取都可以在小說中逐一找到。結(jié)果無非就是有占領(lǐng)動機,謝絕的理由冠冕堂皇,真實的原因是自身實力、形勢所迫以及名譽需要。照此邏輯推理一下,“三讓徐州”本意不是讓,是以退為進;“占據(jù)益州”本來就是“隆中對”里的蜀國發(fā)展戰(zhàn)略,總是謙讓也是虛偽;“漢中稱王”本就是效仿漢高祖,登基稱帝本來就是戰(zhàn)略計劃。劉備一切的“仁義禮讓”等都是形式的,因此都是虛偽。我們不可否認,這樣的邏輯并無問題,虛偽論斷也就有憑有據(jù)。但回歸小說語境,回歸羅貫中創(chuàng)作背景,這種分析恐怕就“捉襟見肘”,甚至南轅北轍了。
再看“三讓徐州”。興平元年(194)三十四歲的劉備時任平原縣令,青州北海相孔融被黃巾圍攻于都昌,他派太史慈向劉備求救。劉備率軍三千救援,成功解圍。同年夏,兗州牧曹操為報父仇,屠戮徐州。徐州牧陶謙求救,劉備與青州刺史田楷前往救援。曹操后院被呂布攻破,劉備不費一兵一卒,一封信退曹操。陶謙舉薦劉備做了豫州刺史,駐軍小沛。劉備一個河北青年,不遠千里馳援徐州,兵不過千人,將不過數(shù)名,依舊逢曹亮劍,足見勇氣。年底,陶謙欲托徐州,劉備三讓徐州,在徐州別駕麋竺、典農(nóng)校尉陳登等人極力擁戴下,在北??兹跇O力支持下,劉備才敢接任徐州牧。這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智慧。而且占據(jù)徐州并不是劉備的戰(zhàn)略意圖,事實證明,根基尚弱,缺乏成熟謀略,劉備最后被呂布趕出了徐州,確實開始了一段“惶惶如喪家之犬”的生活。虛偽嗎?分析小說描述,看到的是劉備“以退為進”的智慧,自知之明以及深謀遠慮。
再看“占據(jù)益州”。這確實是“隆中對”蜀漢發(fā)展戰(zhàn)略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建安十六年(211)十二月,五十一歲的劉備在張松、法正的協(xié)助下,率龐統(tǒng)、法正、黃忠、魏延等人西入益州。劉璋推舉劉備行大司馬,領(lǐng)司隸校尉。年底,張松事敗被斬。劉備在葭萌關(guān)一直勸課農(nóng)桑,韜光養(yǎng)兵。之所以沒有一開始就俘虜劉璋,一則考慮民心向背,二則擔心道義不符,同宗兄弟入其地殺其主,名不正言不順。即使戰(zhàn)事一路高歌猛進,依舊堅持“仁政”原則,進圍成都,收降馬超,接受劉璋投降。劉備兼領(lǐng)益州牧。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劉備奪取漢中,七月即位漢中王,拜大司馬,立劉禪為王太子。劉備入主益州步步為營,深思熟慮,體現(xiàn)了一個戰(zhàn)略家的眼光。劉備去益州是安境保民,劉璋暗弱難以自保,若不取之,痛失良機,同為漢裔確實也是名正言順;劉備善待劉璋,使之壽終正寢,重用劉璋舊部上下各有所安,何等宅心仁厚,且具戰(zhàn)略眼光;劉備審時度勢,知人善任,使疲敝益州依舊能夠有鼎立之勢。這些從歷史發(fā)展看,不愧一代雄主。至于蜀漢臣子幾次表奏稱帝,則是在建安二十五(220)曹丕逼漢獻帝禪位,建立曹魏之后,天下三分已成,劉備即位勢在必行。這也算是延續(xù)漢室國祚。章武元年(221)四月初六,六十一歲的劉備于成都即位,延續(xù)國號漢,立劉禪為太子。至于君臣表奏請辭之類的戲碼,是古代新君即位的一個流程,何來虛偽之說?曹操稱魏王,曹丕稱帝,孫權(quán)稱帝莫不如此,難道都是意圖與行為之間不對稱的虛偽?倒是此后,章武二年(222),六十二歲的劉備早已過了血氣方剛的年紀,卻為報弟仇進攻孫吳,最后白帝托孤,更顯其兄弟情深,仁義無雙。
當我們堅持批判反思,顛覆劉備在《三國演義》中“明君圣主”光輝人設,讀出“劉備虛偽”,可能也不失為“印象批評”的一種嘗試。這也是對經(jīng)典論文《論麥克白中的敲門聲》一個并不遙遠的回應。但離開心理分析,就多少是自說自話,甚至一廂情愿了?!度龂萘x》全書在“尊劉”的基調(diào)下,塑造一個大仁大義、宅心仁厚的劉備形象,以此完成民間對明君圣主的召喚、對仁政的渴求。所以,正史中劉備進駐益州發(fā)布“搶劫令”這樣的“暴發(fā)戶心態(tài)”小說里是被遮蔽的,“鞭打督郵”這樣的快意恩仇最后也處理成了張飛魯莽的佐證……我們可以在歷史與演義的對比中,反思小說家創(chuàng)作設計,甚至批判羅貫中或毛氏“別有用心”,但決不可罔顧小說文本事實,混淆小說與史實,進而將劉備的“英雄史詩”解讀為“虛偽謀略”。這是在評判自己想象中的劉備,既不是小說形象,更不是歷史真相,最多只能算是民間形象的重新演義。這算是再創(chuàng)作,不應作解讀論。
一切不立足于文本的批評都非文學評論。若認定“劉備虛偽”,我們不禁要問:羅貫中同意嗎?毛氏父子呢?劉備文學形象呢?《三國演義》的豐富意蘊呢……讀《三國演義》整本書必須要尊重作者創(chuàng)作,尊重文本,尊重文學形象。當然也可以用“同類比較”的方法闡釋歷史與演義的差別,甚至質(zhì)疑小說人物形象塑造的價值或結(jié)果。魯迅先生就是這樣評論的。大膽假設,還需要小心求證,絕不能先入為主,方法先行,就算得出“驚人之語”,恐難引發(fā)共鳴,倒容易引發(fā)爭鳴。從文本發(fā)生學看,小說作者羅貫中、修訂者毛氏父子,他們的創(chuàng)作意圖是絕無可能要表現(xiàn)“劉備虛偽”的。
我們支持判性思維,一切未經(jīng)審視的觀點都不值得關(guān)注。同樣的,“劉備虛偽”這一類的論斷,也需要我們謹慎思考。因為否定劉備長厚,便是顛覆劉備的仁義,質(zhì)疑其虛偽,則已經(jīng)將《三國演義》整本書“尊劉貶曹”背后“向善拒惡”的意蘊完全顛覆了。批判反思應該有個方向選擇,也更應該有個基本底線,除非有新的重大科研發(fā)現(xiàn),否則還是不宜故作驚人之語的。而且表里問題是人之常情,“勸進”和“辭讓”則是“常規(guī)操作”變得發(fā)人深思。
最后值得商榷的是“虛偽”一詞。人在生活中,不得不低頭,誰能表里如一呢?時事復雜,不宜簡單評判“虛偽”與否。三讓徐州,臣表帝讓,反復再三根本不是虛偽做派,而是追求一個名正言順。就算目的動機與行為之間存在差距,劉備的戰(zhàn)略目標與具體實施之間算不算虛偽是不是也值得商榷呢?畢竟,偽一時是虛偽,那偽裝一輩子“大仁大義”“宅心仁厚”還算是虛偽嗎?
《三國演義》尾詩云:“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shù)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后人憑吊空牢騷?!眲涞谋瘎⌒栽谟?,胸懷大志,但“匡扶漢室”到最后不過是一場“鏡花水月”。第三十六回,劉備在回答隱士崔州平“數(shù)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乎?”這樣的質(zhì)疑時,也說:“先生所言,誠為高見。但備身為漢胃,合當匡扶漢室,何敢委之數(shù)與命?”劉備有“天命不歸漢”的清醒認識,但依舊投身挽救“人心既離天命去”的洪流中。卻未曾想過,千百年后,作家學者筆下的“仁君圣主”竟有一個“虛偽”的名頭。這算不算,劉備這位仁君圣主的另一重悲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