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翠,戴霞,黃志碧,劉玉花,翟露,黃燕鳳
(1.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021;2.廣西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1)
我國2 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015年全球在18 ~79 歲成人中2 型糖尿病患病率為8.8%,患病人數(shù)達4.15 億,到2040年全球將有近6.42 億2 型糖尿病患者;2015年中國18 歲以上人群2 型糖尿病患病率高達10.6%,患病人數(shù)達1.1 億,居全球首位[1]。研究表明,2 型糖尿病是心血管疾?。╟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危險因素[2-3],其CVD風險為血糖正常人群的2 ~4 倍,5年病死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 倍[4]。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將心臟血管病變、腦血管病及其他周圍臟器的血管性疾病統(tǒng)稱為CVD[5]。全世界每年因為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死亡的人數(shù)約500 萬,占總死亡人數(shù)的8.2%,而糖尿病并發(fā)CVD 是死亡的主要原因[6-7]。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有70%~80%死于CVD,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預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CVD 的發(fā)生和發(fā)展[8]。由于不同地區(qū)、不同種族[9-11]在人口學特征、基因、經(jīng)濟水平、飲食習慣及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壯族 2 型糖尿病患者CVD 危險因素可能不同于其他民族。目前,國內報道的研究對象[12-14]為漢族、維吾爾族、土家族,尚未發(fā)現(xiàn)壯族2 型糖尿病患者CVD 危險因素的臨床研究。據(jù)此,本研究擬回顧性收集壯族2 型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分析壯族2 型糖尿病患者并發(fā)CVD的危險因素,為早期采取預防性干預措施,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預后提供理論依據(jù)。
回顧性收集2009年—2018年于廣西百色市右江民族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河池市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住院治療的壯族2 型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根據(jù)CVD 診斷標準,將研究對象分為CVD 組(628例)和非CVD組(1 942例)。納入標準:①年齡>18 歲;②糖尿病診斷符合2017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標準,滿足 以下1 項及以上者:既往醫(yī)療保健專業(yè)人員診斷為糖尿病、空腹血糖(FBG)≥7.0 mmol/L、餐后2 h 血糖 (2 hPG)≥11.1 mmol/L、糖化血紅蛋白(HbA1c)≥ 6.5%[15];③心血管疾病診斷符合美國心臟病學會(ACC)標準[16]即包括:心臟事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ê喎Q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功能不全]、腦卒中(出血或缺血性)和周圍血管事件。排除標準:①各種急慢性感染、應激、腫瘤及其他免疫性疾?。虎诜枪谛牟『湍X卒中原因死亡。
通過電子及紙質病例查詢患者臨床資料。一般資料: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計算體重指數(shù)(BMI)=體重(kg)/身高(m2);實驗室檢查:FBG、2 hPG、HbA1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甘油三酯(TC)、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等。
數(shù)據(jù)收集使用Epidata 3.1 軟件錄入系統(tǒng),資料的整理和錄入由雙人同時進行,盡可能減少整理和錄入偏倚。對一人多條記錄的將數(shù)據(jù)進行清洗,清除重復數(shù)據(jù)、識別異常值和錯誤值等。必要時對某些缺失或不確實的數(shù)據(jù)進行電話回訪。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或構成比(%)表示,比較用χ2檢驗;危險因素的分析采用非條件Logistic 回歸模型,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收集壯族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2 570例, 其中CVD 組628例,非CVD 組1 942例,2 型糖尿病患者CVD 發(fā)病率為24.44%。兩組性別、年齡、糖尿病病程、居住地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煙史、飲酒史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FBG、2 hPG、HbA1c、TC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VD 組均高于非CVD 組;兩組間BMI、SBP、DBP、TG、HDL-C、LDL-C、hs-CRP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以是否合并CVD 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采用逐步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引入水平0.05,剔除水平0.10。結果顯示:年齡、糖尿病病程、2 hPG 和HbA1c 是壯族糖尿病患者并發(fā)CVD 的危險因素,男性和居住在城市是2 型糖尿病患者CVD 的保護因素。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 (±s)
組別 n BMI/(kg/m2) SBP/mmHg DBP/mmHg FBG/(mmol/L) 2 hPG/(mmol/L)CVD 組 628 24.54±3.29 147.08±26.34 81.81±16.15 8.96±4.80 16.92±7.81非CVD 組 1 942 24.24±3.73 143±23.54 80.18±20.54 8.33±3.62 14.89±17.44 t 值 1.953 -0.461 1.812 -2.871 -2.735 P 值 0.051 0.645 0.070 0.000 0.016組別 HbA1c/%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 hs-CRP/(mg/L)CVD 組 9.41± 2.27 5.73±2.10 2.12±2.24 1.20±0.47 3.93±1.31 4.71±2.54非CVD 組 8.14±2.93 4.00±2.91 2.22±2.53 1.10±3.73 3.03±1.16 3.17±1.45 t 值 -6.563 -2.497 -0.915 -0.637 -1.752 -1.575 P 值 0.000 0.014 0.360 0.524 0.075 0.115
表3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參數(shù)
本研究結果顯示,壯族2 型糖尿病患者CVD 發(fā)病率為24.44%。年齡、糖尿病病程、2 hPG 和HbA1c是壯族2 型糖尿病患者并發(fā)CVD 的危險因素,男性和居住在城市是2 型糖尿病患者CVD 的保護因素。本研究結果與國外研究結果相似[17],均表明HbA1c、年齡、糖尿病病程是2 型糖尿病患者并發(fā)CVD 的危險因素。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相對于男性2 型糖尿病患者CVD 風險更高。本研究結果與嚴仍娜等[20]研究結果一致。然而,國內針對漢族的研究報道,性別與漢族2 型糖尿病患者CVD 危險風險無關[21]??赡茉驗檠芯繉ο髩炎宀煌跐h族人群,不同種族之間糖尿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危險因素存在差異[18]。此外,本研究中CVD 組年齡高于上述研究報道中漢族2 型糖尿病患者CVD 組年齡。研究報道雌激素具有對抗CVD 的作用[22],本研究中女性多處于絕經(jīng)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CVD 患病率升高。其次,本研究選取的研究地點位于中國西部地區(qū)廣西,經(jīng)濟水平相對落后,加之受到重男輕女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男性,尤其是農村,女性糖尿病患者預防及治療疾病知識缺乏,往往只有疾病發(fā)展較重時才選擇住院就醫(yī),這也有可能是導致女性CVD 發(fā)病高于男性、農村高于城市的原因。
此外,本研究表明壯族2 型糖尿病患者CVD 風險與2 hPG 和HbA1c 相關。國內研究表明,F(xiàn)BG 與CVD 呈正相關,其原因可能是研究對象是漢族糖耐量異常人群[25],與本研究對象不一樣。然而有研究者對糖尿病患者進行5年CVD 事件的隨訪,同樣發(fā)現(xiàn)2 hPG 是糖尿病患者CVD 的危險因素[26]。本研究與吳國榮[27]、江麗屏等[28]研究結果一致,均證實2 型糖尿病患者HbA1c、2 hPG 水平與CVD 的發(fā)生關系密切。研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2 hPG 使細胞內外形成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AGEs 可增加血管內皮細胞的通透性,增加黏附分子表達,增強細胞內氧化應激,促進血凝,導致CVD 的發(fā)生[29]。另外,國外有關研究報道,與HbA1c 相比較,2 hPG 更能預測2 型糖尿病患者CVD 的發(fā)生[30]。因此,對2 型糖尿病患者重點加強HbA1c、2 hPG 生化指標的監(jiān)測,為早期采取干預措施,延緩糖尿病的進展、降低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的價值。此外,有研究報道[31],吸煙、hs-CRP 是糖尿病患者并發(fā)CVD 的危險因素。但本研究尚未得出該結論,可能與本研究選擇的樣本有關。
綜上所述,廣西壯族2 型糖尿病患者并發(fā)CVD 由多種因素影響。年齡、糖尿病病程、2 hPG 及HbA1c是壯族2 型糖尿病患者并發(fā)CVD 的危險因素,早期對危險因素進行篩查和干預,有利于預防2 型糖尿病患者CVD 的發(fā)生,對延緩糖尿病的進展、降低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