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芳
摘要:本文先在擴寬音域、正確使用聲帶和豐富藝術表現(xiàn)力相關方面,總結假聲在民族聲樂演唱和教學中價值,進而在聲樂演唱中的應用和教學應用兩個方面,分別闡述假聲在民族聲樂演唱教學中實際運用。
關鍵詞:假聲;民族聲樂;演唱;教學;價值
在聲樂領域中,大眾已認知到假聲重要性,在教學中被普遍使用。我國民族聲樂藝術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累積和優(yōu)秀的美學傳統(tǒng),在時代的發(fā)展之下,民族聲樂也在發(fā)展,作品也更多,音域很寬,表現(xiàn)力也更加豐富?,F(xiàn)在很多的民族聲樂大部分都使用了真假聲混合的方式,而在教學中使用假聲,可以讓學生更快地掌握演唱技巧,提升學生演唱能力。因此,對假聲在民族聲樂演唱和教學中價值進行分析有一定現(xiàn)實意義。
一、假聲在民族聲樂演唱與教學中價值
(一)擴寬音域
將假聲使用在民族聲樂中,可以擴寬音域,特別是在發(fā)展高聲區(qū)中有著很高價值。人聲是聲帶和共鳴腔配合發(fā)出,聲帶發(fā)聲機能夠影響音質。音樂高,則頻率就高,這需要演唱人員的聲帶振蕩頻率更高。但是在通常情況下,人的自然聲音振動頻率是相對較低的,假聲頻率是很高的,但是不是人的自然聲音,其需要經過訓練引導才可以獲得。所以,只有經過訓練才可以掌握聲帶假聲機能,才可以讓聲帶振動頻率更高,才可以和高頻共鳴腔形成共振,進而發(fā)出絕美的高音。若是演唱者無法合理使用假聲機能,聲帶振動頻率也無法實現(xiàn)共振高頻,也就無法讓高音上升。由此可見,假聲在民族聲樂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二)正確使用聲帶
假聲是唱歌一種技巧,是演唱質量保障的關鍵所在,不能夠獨立開來。若是沒有假聲,就無法將關閉、花腔唱法和聲音強弱變化等技巧貫穿在演唱中。花腔技巧一般都需要聲音在高聲區(qū)中靈活通暢,并且要以快速音階式進行。在高音區(qū)和超高兩個音區(qū)中,假聲非常關鍵。除了盡可能開放頭腔共鳴之外,演唱者需要掌握聲帶假聲機能,這樣才可以讓聲帶和共鳴腔相互結合,靈活從容地控制自己聲音。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經過讓學生找出假聲位置,以此讓學生更容易掌握演唱技巧,找出聲帶和共鳴之間的協(xié)調性,盡快掌握這些技巧,提升學生的專業(yè)能力。
(三)豐富藝術表現(xiàn)力
經過對假聲使用,可以對人聲藝術表現(xiàn)力進行豐富。使用假聲,可以把控好真假聲在全音域中的科學比例,并且可以科學充分獲得混合共鳴支持,因為共鳴腔搭配比例變化,讓聲音剛柔并濟,可以清亮,可以穩(wěn)沉,可以強,也可以弱,彼此之間的對比很有沖擊性,讓演唱者可以將作品極致充分地表達出現(xiàn)。若是未融入假聲,不但音域無法實現(xiàn)作品的要求,音樂形式也會受到一定局限,聲音只有夠,無法體現(xiàn)出柔,只有亮,無法暗,只有強而無法弱,聲音的音色比較匱乏,可塑性也比較出,無法充分體現(xiàn)出作品的實際內容。在生活中,不管是日常的語言表達或是唱歌,好的聲音都需要有真聲和假聲起到作用,這兩種技能相互配合使用,不能夠獨立使用,否者任何一個技能方法都會讓嗓子存在問題。演唱專業(yè)不僅不能夠獨立使用一種機能,即便是要配合使用,也要掌握好兩種技能在三聲區(qū)中的合理比例。并且不能夠在中低聲區(qū)使用真聲,高聲區(qū)使用假聲的分家歌唱方式,這樣會讓嗓子受到傷害。所以,假聲的價值還在于演唱歌唱藝術的生命。
假聲和真聲混合使用是確保歌曲完整詮釋和情感表達的關鍵基礎。日常訓練中,需要靈活權衡真假聲占比,讓歌曲可以柔中帶剛,這樣不但可以加強各區(qū)的詮釋程度,更多的是對演唱者對歌曲表達情感有更深入的認知,更好地與觀眾產生共鳴。而在教學中,加強對假聲的訓練可以更好的闡述歌曲,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音色,做好針對性聲帶練習和教學,讓學生可以學會發(fā)假聲的方式,把控好歌曲中的真假聲占比。
二、民族聲樂演唱與教學中假聲的運用
(一)在教學中的應用
不同聲樂作品中真假聲比例是不一樣的,使用嗓音融入的假聲比例也不一樣。教師在教學的是時候,必須要依據(jù)學生嗓音的種類來做好假聲的指導。合格優(yōu)秀的聲樂教師,要客觀不帶偏見地判斷學生嗓音。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主觀因素的影響,并且要協(xié)調共鳴腔和氣息,以此來保障學生的聲音潛能可以得到充分地開發(fā),提高學生聲音科學含量。
(二)在演唱中的應用
在民族聲樂演唱中,真假聲占比要依據(jù)作品來明確。比如原始民歌,也就是民間歌曲,因為有著極強的地方特點和民族特征,歌曲的音域很窄,節(jié)奏和旋律也很簡單,句子比較短。這就需要演唱者聲音甜美高亮,合理加入真聲量,并且控制好假聲比例。在保障駕馭作品音域基礎上,用真聲當作演唱技巧。而一些改編民族聲樂演唱,比如藝術歌曲、民歌以及歌劇選段等,這些都需要演唱者音域寬一些,并且要有較強的音量強弱,音色明暗控制能力與花腔掌握技巧,保障聲音更有藝術表現(xiàn)力。民歌在民間音樂或是原始民歌基礎上,是由作曲家改編完成,比如在《趕牲靈》演唱中,歌曲音域通常要比原始的民歌寬,節(jié)奏的旋律也比較復雜,作品演唱難度很大。整體上,在這種歌曲演唱中要掌握好真假聲的比例,精確把握控制聲音變化,呈現(xiàn)出更好的作品。
結語
將假聲使用在聲樂教學和演唱中,能夠擴寬音域,讓學生合理運用聲帶,同時也能夠豐富作品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聲樂演唱中,經過對假聲的運用,要依據(jù)作品的實際情況把控真假聲占比,在教學中要依據(jù)學生的音色和假聲類型進行訓練和教學,使其能夠掌握更專業(yè)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