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鳴
成長和消費是本輪牛市過去一年多的運行主線,也成為許多投資者捂股的“最佳賽道”。不過,近期不少科技股和消費股在經過長期上漲之后,在高位出現震蕩甚至是明顯的回落,市場醞釀風格轉換已經隱然成型,雖然創(chuàng)業(yè)板低價股受益于交易機制的改變而出現間歇性炒作,但沒有業(yè)績支撐的惡炒注定無法長久。相比之下,一些低估值的藍籌股在本輪牛市還沒有像樣表現,結合近期人民幣持續(xù)升值和宏觀經濟數據好轉的利多因素不斷累積,加上牛市中期年末常有階段性風格轉換的出現,今年四季度A股有望迎來“藍籌牛”,堅定價值投資理念、拒絕炒差炒小的投機思維,才會在四季度收官戰(zhàn)中笑到最后。
除了消費股和創(chuàng)業(yè)板中的藍籌股之外,A股大部分被打上“周期股”烙印的低估值藍籌股,在本輪牛市中大多表現平淡,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成為大盤的“拖油瓶”。盡管七月初大盤向上突破過程中,銀行、保險等藍籌股一度充當了攻城拔寨的關鍵角色,但很快趨于平淡,部分個股甚至還創(chuàng)下年內新低。疲弱走勢的背后市場可以找出一籮筐的理由,但已經充分反映在走勢上,已經有“利空出盡”的態(tài)勢。比如,中報披露之后,業(yè)績利空已經落地,受制于上半年經濟基本面而導致業(yè)績下滑的因素已經被市場充分消化。一些板塊如銀行,公募基金的配置比例相比其在指數的權重已經是低配嚴重,進一步減持空間已經極其有限。特別是重要股東的減持方面,以社?;鸾Y束對交行的減持為標志,這些低估值藍籌股在股票供應方面被壓制的因素已經基本得到釋放。物極必反之后,迎來增持的可能性反而大大增加。
在成長和消費風格經過連續(xù)大幅上升、估值較高的情況下,周期性藍籌股的低估值優(yōu)勢正在逐漸凸顯。無論是場內資金“棄高就低”的騰挪,還是場外新增資金的入市,這些低估值品種顯然都具有更高的性價比。近期創(chuàng)業(yè)板低價績差股的瘋炒,搶走不少白馬股的風采,但對大機構來說是不可能大規(guī)模參與這些低價績差股的投機,參與低位藍籌股顯然更符合機構投資者一貫的風格。
事實上,在牛市中期,常見藍籌股在年末崛起的階段性風格轉換。在2005~2007年的大牛市中,2006年就曾經出現以中行和工行為代表的大藍籌崛起,帶動上證指數快速沖刺,一舉突破2001年2245點高位,一口氣將多頭戰(zhàn)線拉到2700點一帶;2014年末,類似的劇情再度上演,銀行、券商等藍籌股崛起助推上證指數從2400附近上攻突破2800點,而此前領漲許久的創(chuàng)業(yè)板則陷入了持續(xù)橫盤,被許多已經形成在中小創(chuàng)上搏殺的投資者抱怨“只賺指數不賺錢”。不管市場整體氛圍如何,這兩次藍籌股的崛起和階段性風格轉換,在推動指數突破關鍵阻力位,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給堅持價值投資、“咬定藍籌不放松”的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為何這兩次牛市中期會出現年末的“藍籌牛”行情?筆者認為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年末部分機構拉市值的需求,特別是一些此前收益排名落后的機構,選擇調整充分的藍籌股在低位介入,不僅師出有名,也容易達到出奇兵拉抬市值的效果,力爭實現排名上的“彎道超車”;第二個因素則是這兩次“藍籌?!卑l(fā)動之前,藍籌股的表現都比較平淡,表現落后大盤,存在較強的補漲需求。今年四季度,同樣也存在和以往兩次牛市類似的地方,特別是在成長和消費大幅炒作之后,和周期性藍籌股估值的“剪刀差”較大,客觀上也存在一定的補漲需求。同時,七月中旬以來上證指數陷入持續(xù)拉鋸,中期牛熊分水嶺60日線反復爭奪,多頭要拜托盤局為注冊制進一步改革創(chuàng)造條件,啟動低估值藍籌股無疑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事半功倍。未來,在滬指向上突破3600點強阻力位的過程中,藍籌股勢必發(fā)揮不容忽視的作用。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持續(xù)升值,也會對低估值周期性藍籌股形成較好的支持。一方面,人民幣升值的背后是中國大陸經濟基本面相對全球出現領先復蘇,自然有利于這些深受宏觀經濟波動影響的藍籌股獲得市場認同;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也有利于境內資金留在國內投資,以及境外資金進入A股尋找增值機會。這些估值沒有泡沫且具備較好流動性的藍籌股,無疑是人民幣升值背景下資金大潮入市的最大受益者,“利空出盡”之后利空逐步醞釀,推動“藍籌?!痹谒募径瘸霈F的概率大增。
筆者認為,今年四季度“藍籌?!贝蟾怕蕦⒂扇嗣駧派祹樱恍嵸|性受益于升值的大藍籌有望出現較好的表現。近期,以東方航空、南方航空為代表的航空公司股價悄然走強,很大因素正是人民幣升值帶來匯兌收益,對其業(yè)績產生實質性的提振。和航空公司類似,造紙行業(yè)的上市公司也將受益于進口紙漿成本降低而凈利潤提升,一些尚未充分表現的低價股存在較好的關注價值。
如果說造紙行業(yè)市值還總體較小的話,那么在大市值的藍籌股中,同樣也存在一批因為人民幣升值而受益的公司,典型如銀行、地產,都是此前被政策壓制導致估值極度壓縮,升值利好有望恢復其價值重估的空間。只要人民幣匯率保持堅挺或進一步升值,由升值引發(fā)的“藍籌?!彪S時就會出現,提前布局靜等風來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本文提及個股僅做舉例分析,不做投資建議。)